布利丹效应,指代决策中犹豫不决、难作决定的现象。因此要求决策者、企业经营者学会避免布利丹效应。该效应源于法国经院哲学家布利丹一个关于驴的故事,被人们用来喻指那些优柔寡断的人。
基本含义
布利丹效应,又称布利丹毛驴效应。
布利丹效应是从一个外国成语引申而来的。14世纪,法国经院哲学家布利丹,在一次议论自由问题时讲了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头饥饿至极的毛驴站在两捆完全相同的草料中间,可是它却始终犹豫不决,不知道应该先吃哪一捆才好,结果活活被饿死了。”由这个寓言故事形成“布利丹驴”,被人们用来喻指那些优柔寡断的人。后来,人们常把
决策中犹豫不决、难作决定的现象称为“布利丹效应”。
效应特点
“布利丹效应”有三大特点。第一,追求最优。这样往往会一再丧失机遇;第二,最乱。
情绪乱、思维乱,选择的标准乱;第三,最慢。问题的发现慢,决策慢,执行慢。怎么避免“乱”和“慢”呢?管理的“理”还有一层含义是排序,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在工作中要抓主要矛盾,牵牛鼻子、抓关键环节,这都是排序。管理是追求秩序的。决策难在选择,选择难在标准,而不是难在方案多,多个标准难在排序,谁是第一标准、第二标准。就拿找伴侣的标准来说吧,第一个标准是智力好,智力遗传很重要,母亲的遗传太重要了。第二个标准是性格,性格好有利于家庭和睦、团结、可持续发展。第三,要兼顾相貌。不漂亮可以,但是不能特别不漂亮。
排序难在理智。什么叫理智?过去说“家有三件事,先捡急事办”,这个话错了。急事要缓办,放半天,多想想会考虑得更周到。按照工作的要求、实际情况,哪件事重要先办哪件事,这叫排序。“急事先办”那是
情绪化的表现,人的情绪像
钟摆一样,摆到最高点兴奋、激动,容易失误,摆在最低点消极、焦虑,更容易失误。我们一定要知道,影响日常工作的不仅仅是智力,情绪的影响更直接、更明显、更强烈。调控情绪是一个基本功,对各级干部都有用,一定要把情绪调整得相对平稳。
什么是
胆商?当领导就要敢于担
责任,要有胆略、
气魄、勇气。一是敢于面对逆境、困境,能够寻求突破的人胆商高。二是敢于面对压力,能把压力变动力的人胆商高。三是敢于面对变化,胆商高的人遇到变化很兴奋,善于从变化中找到机会。四是敢于面对竞争,寻求创新。五是该放弃的要放弃。六是敢于承担责任。
什么是
情商?第一,
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职责和使命,知道自己真正的优势是什么,知道自己的缺陷,尤其是致命的缺陷。第二,自我管理。情商高的人能管住自己,一管自己的心态,要积极;二管自己的
情绪,要稳定;三管自己的时间,要有序。
情商高的人心态是积极向上的,情绪是稳定的。工作忙忙碌碌,一天到晚都是事,所以一定要管好自己的时间,要有序。
第三,识人。
骏马行千里,犁田不如牛。要识别能力,识别品德,识别距离远近。这个距离不是空间距离,而是心的距离、感情的距离、人际关系的距离。有的人天天围着你转,内心离你很远;一个人虽不常跟你见面,他还是佩服你、拥戴你,离你很近。
第四,协调管理。跟上级协调,主动
沟通;与同级沟通,竞争
协作;与下级沟通,对下级多点服务,下级就会对你主动服从。
情商有四大特点。一,情商高的人亲和力强。二,适应性强,在这一点上男女都一样。留在机关你适应,派去企业你也适应,那就是
情商高。三,对人对事富于敏锐性。能敏锐地发现问题、发现苗头。四,有道德。有德的人才叫情商高,情商一定强调有道德。高智商的人适合搞技术;高情商的人适合在企业里搞营销、接待;高智商、高情商这种人适合搞管理。高情商、高智商、高胆商“三高”的人适合当领导、高管。
效应寓言
原故事
一头驴子外出觅食,发现两堆相距不远的草料。东边是一大堆干草料,西边是一小堆新鲜的嫩草。驴子很高兴,跑到大堆的干草料处刚要吃,突然想,西边那堆草料那么新鲜,肯定好吃,此时不去可能会被别的驴子吃掉,于是它就跑到嫩草堆前。刚要吃,它又想,这堆草虽然很嫩,可别的驴子把那一大堆干草料吃光的话自己就要饿肚子了,还是回去吃干草吧!就这样,一会儿考虑数量,一会儿考虑质量,一会儿分析颜色,一会儿分析新鲜度,犹犹豫豫,来来回回。这只可怜的驴子,最后饿死在草堆旁。
引申故事
《聊斋志异》中也有这样一则故事:两个牧童进深山,入狼窝,发现两只小狼崽。他俩各抱一只分别爬上大树,两树相距数十步,片刻
老狼来寻子。一个牧童在树上掐小狼的耳朵,弄得小狼嗷叫连天,老狼闻声奔来,气急败坏地在树下乱抓乱咬。此时,另一棵树上的牧童拧小狼的腿,这只小狼也连声嗷叫,老狼又闻声赶去,就不停地奔波于两树之间,终于累得气绝身亡。
这只狼之所以累死,原因就在于它企图救回自己的两只狼崽,一只都不想放弃。实际上,只要它守住其中一棵树,用不了多久就能至少救回一只。
这个故事也犯了
布里丹毛驴效应的错误。更为可悲的是,它不仅在实质上,而且在形式上也完整地再现了这一效应的形成过程。
启示
1、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我们经常会面临两难的选择,选择A,担心失去B;选择B,却又担心失去A。正是这种举棋不定的心理,让我们失去了最佳的决策时机。
2、一山看着一山高。我们爬上了一个山头,本来这山头是最高的,可我们看到的是其它的山比它还高,但我们到了另一个山头,却发现还是原来的山最高。
4、制定的目标要有可行性,并不断修正原目标。
应对
1、采用稳健的决策方式。
2、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3、严格执行一种决策纪律。
4、不要总是试图获取最多利益。
5、在不利环境中不能逆势而动。
操作实务
决策者避免布利丹效应的对策:果断选择后全力大赌。企业必须果断地抓住时机,确定新的行进方向,集中所有资源不遗余力地向新方向进发,这是一位优秀决策者应有的前瞻性能力。
“看清了再做”越来越成为一种理想状态,而不会在现实决策中出现,因为当你看得非常清楚的时候,所有的竞争对手都可能看得很清楚了,那么这个战略方向就不可能孕育着“大赢”的机会了。因此,大致看清楚一个方向的时候,企业就必须全力进取,才能够有所突破。
实际上,在没有全力进入新方向之前,没有人可以准确地看清前行的道路,为了抓住机会,企业必须做出果断的决策。有时候,企业甚至需要进行一场“
豪赌”,这是企业最高决策者必须承担的一项
责任。在这个过程中,最怕的是“
浅尝辄止,四面出击”。“浅尝辄止”,很可能在快要挖到井水的时候放弃,而并不能探索出真正的道路来。“四面出击”,只会分散有限的精力和资源,而不可能找到未来的增长点。
大赌有赢也有输,这是必然的现象。但如果长时间
犹豫不决,代价可能更大。格鲁夫在回忆
英特尔转型时谈到:“路径选错了,你就会死亡。但是大多数公司的死亡,并不是由于选错路径,而是由于三心二意,在优柔寡断的
决策过程中浪费了宝贵的资源,断送了自己的前途。所以最危险的莫过于原地不动。”选择可能是错的,但是不选择的代价可能更高。严重地说,后者无异于一种慢性自杀。随着竞争的损耗,
企业的资源越耗越薄,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少,看起来选择多元化的企业像是保留了“
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权力,但实际上丧失的是在任何一点获得突破的可能性。
股市应用
在投资决策过程中,投资者因为犹豫不决而导致投资失误的“布利丹效应”并不鲜见。那么,投资者要培养果断的意志,克服犹豫的心理,具体而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采用稳健的投资方式
反弹行情出现时,有些投资者一个劲地争论是
反弹还是反转行情,事实上,根本没有这个必要。只要市场还没有出现明确的转势信号,可以先将弱市中的每一次上涨都视为反弹行情,只要有所获利就立即了结。反转行情的崛起、拉升、筑顶等过程绝非朝夕之间可以完成的,投资者不需要因为担心踏空而犹豫不决。
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不能独立思考,总是人云亦云,缺乏
主见的投资者,是不适宜参与证券投资的。如果不能有效运用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随时随地因为别人的或
股评的观点而否定自己的投资计划,将会使自己的投资很容易出现失误。
严格执行操作纪律
有的投资者明明事先已经编制了能有效抵御风险的止盈和止损计划,但是,一旦现实中的盈亏牵涉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时,往往就不容易下决心了。当处于盈利状态时,投资者会因为赚多赚少的问题而犹豫不决;当处于亏损状态时,虽然有事先制定好的止损计划和止损标准,可常常因为最终使自己被
套牢。
不要总是试图获取暴利
过高的盈利目标不仅没有起到指示方向的作用,反而由于目标定得过高,给投资者带来一定心理压力,束缚投资水平的正常发挥。事实上中国
股市经历10多年的发展,已经从初期的
暴利市场演化为如今的微利市场,如果没有良好的投资水平做支撑,一味地追求暴利,势必将处处碰壁。
弱市中不能逆势而动
本轮
熊市造成大部分投资者亏损累累,很多投资者急于获利和弥补损失。但是,市场的走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大势疲弱,获利机会稀少的时候,投资者强行采取冒险和激进的操作方式,或频繁的增加操作次数,只会白白增加投资失误的
概率。
经典案例
有这么一则现代管理寓言,说有一企业家,随着事业发展,手下人手日增,人多嘴杂主意多,逢事必争个不分高下。企业家不知听谁的好,根本无法形成决策,企业运行陷入瘫痪。企业家怀疑自己无能,不敢见人,整日闭门看报学经。这日,见报上介绍一个新产品,名曰“决策机”,立即买来一台,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这一来,凡有需决策之事,他进小黑屋叮叮当当按几下机器,便回身答复“行”或“不行”。手下人不明就里,直夸老板变得果断英明。一日,企业庆功,企业家酒后吐真言,英明者乃“决策机”也。手下大喜,既如此,我们何不把这个英明的钢铁家伙拆开来研究透了,仿制了来卖?说干就干,切割机开始工作,切开一层又一层,厚厚的彩色钢板终于被切开,核心部件露出真面目--硬币一枚,一面写着YES(行),另一面写着NO(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