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瑟姆·希克梅特·让(Nazim Hikmet Ran,1902年1月20日—1963年4月3日)土耳其著名诗人。土耳其20世纪最伟大和在政治史上最有争议的诗人,他的作品大多是以社会生活为主题,刻画了不同阶层人物的生活。
人物经历
贵族子弟
1902年1月20日,希克梅特出生在萨洛尼卡城(现在希腊境内)。他出身于官僚家庭,从小受过严格的家教以及文学与艺术的熏陶。他的外曾祖父穆罕默德·阿里元帅从德国来到土耳其,皈依伊斯兰教,在奥斯曼帝国时期担任过数省省督职务,是1887-1888年
第十次俄土战争的土耳其军总司令,同时也是一位诗人;父亲是外交部官员,曾任土耳其驻汉堡领事和新闻出版署署长;外祖父是著名语言学家和教育学家;而母亲才貌双全,不仅是一位画家,而且懂法语,会弹钢琴。开化的家庭环境对希克梅特影响很大。他14岁时就开始作诗。在一次家庭聚会上他朗诵了为海员们所作歌颂英雄主义的诗歌,海军部长听后大受感染,邀他到海军学校上学。1919年他从海军学校毕业后在一艘巡洋舰上担任见习军官,后因患胸膜炎于1920年5月退役。在此期间,他成为土耳其诗坛升起的一颗善写音步诗的新星,1920年在《旗手报》举办的一次诗歌创作赛中,由著名诗人组成的评审组授予他一等奖。
当伊斯坦布尔处于英、法协约国军队占领之下时,希克梅特写过不少反映爱国激情的抵抗诗。1920年底他创作的诗《青年》号召年轻人为解放国家而战。1921年初,他与一些爱国诗人前往安卡拉参加民族解放斗争,期间结识了一些来自德国的土耳其学生,听到了关于社会主义的观点,令他耳目一新。在安卡拉他和朋友所接受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撰写号召伊斯坦布尔青年为民族解放而战的诗篇。他们的诗作反响之大出乎预料,因此受到过土耳其国父凯末尔的接见。
凯末尔说:“现在一些青年走上写内容空洞的所谓现代诗的歧途,我建议你们写目的明确的诗歌。”
不久他奉命到博卢担任教师。当时正值
希土战争爆发,土耳其和苏联结成同盟,关系较好。为了深造和了解世界,他经人指点于1921年9月前往苏联
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当时十月革命胜利不久,苏联人民在同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斗争中,掀起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高潮。列宁的旗帜使年轻的希克梅特看到人类彻底解放的曙光。他成为一个坚定的社会主义者,决心为土耳其人民的解放奋斗到底。1924年回国,在《光明杂志》及其他单位工作,从事文艺创作,并加入共产党。
逆风而行
他从少年时代起就喜欢写诗,不过早期作品都是一些抒发个人情感的旧体诗。回国后,他拿起笔作武器,一面和保守的文人展开论战,一面在报刊上发表了大量从形式到内容都充满了革命激情的诗作。他的诗句高亢激奋,极富鼓动性,即使不同意他政治观点的人也不得不叹服他的艺术天才。
流亡国外期间,他曾辗转于保加利亚、波兰、匈牙利、法国、古巴和埃及等世界上许多国家,在那里举行会议,参加反对
帝国主义战争的活动,举办各种电视和电台节目。他在国外居住期间写了许多以维护和平为主题的诗歌,更多的作品则是表达他对祖国的热爱和思念家乡的情感。希克梅特1951年起任
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后任常务委员会委员、主席团成员。1960年任世界和平理事会国际和平奖金评议委员会主席。 希克梅特早在苏联学习期间就认识了许多中国革命者,其中包括国际著名诗人
萧三。他同情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在许多诗中都提到中国。例如,他在《心绞痛》中写道:“我的心一半在这,而另一半,另一半在中国。在正向黄河开拔的部队中间……”他在1948年写的《我的心不在这里》的诗中写道:“鲜红的血,我的血,同黄河一起混在一起奔流。我的心在中国,在那为正义的制度而战的士兵的队伍中间跳动。”
1952年9月至10月,他应邀访问中国并参加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任会议联络委员会副主席。在此期间他写了7首短诗,称赞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
1963年4月3日,这位对祖国充满忧患之情的诗人,客死在莫斯科。终年62岁。他的遗体安葬在莫斯科著名的
新圣女公墓,那黑色花岗岩墓碑上刻着他逆风行进的身影。
名震后世
希克梅特去世后,他的声誉不仅没有随之消失反而日益提高。他的小说《我的同胞们的群像》于1966年在土耳其发表。其中描写了从二十世纪初至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土耳其社会和政治生活全景,塑造了农民、工人、地主、资本家、政客和文人等众多形象,是土耳其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该书在美国出版时被称为“史诗小说”。他写的许多剧本被拍成电影。例如,1979年土耳其同苏联合拍的电影《我的爱,我的忧伤》就是根据他的剧本改编的。 希克梅特的作品在其祖国曾长期被视为“共产主义宣传”遭受封杀。2000年,在他百年诞辰前夕才终于出现解冻迹象。前总统
苏莱曼·德米雷尔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引用了他的诗句;50万土耳其人签名请愿要求恢复他的国籍;2001年在英国举办了纪念性研讨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2002年为“希克梅特年”;近年来土耳其国内各地一些组织为他举办过各种纪念性活动。土耳其政府终于作出了恢复希克梅特国籍的决定。土耳其总统
阿卜杜拉·居尔和总理
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都签字批准了这项决定。
土耳其许多知识分子都谈到,现政府废除58年前的决定已是大势所趋。首先,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政治领导人,都不时有人引用和朗诵希克梅特的诗句,可见他的作品深受人们喜爱。另外,随着冷战的结束,关于“对土耳其的威胁”的看法已发生变化。再者,作为加入欧盟的条件之一,土耳其必须改善其人权状况,允许不同政见者存在并发表意见。恢复希克梅特的国籍,可以认为是土耳其为加入欧盟所做的一种姿态。
当然,一个社会总是存在着不同政治观点和看法。据土耳其《国民报》2009年的一项民意调查,对于政府的决定,接受调查者中46.4%的人认为恢复希克梅特国籍非常正确,20.5%的人认为错误,33.1%的人不置可否。但希克梅特在诗坛的特有地位,则是连他的批评者和敌人都难以否认的。他的创作给土耳其诗坛带来根本性转变,是诗体上的一次大的革命。1929年《八百三十五行》诗作发表时有人将之比作土耳其诗坛上爆响的一颗炸弹。甚至有批评者也不得不承认,他的自由体把诗歌由单奏曲变成了丰富的交响曲。一些左派组织称他为“工人阶级和社会主义的伟大诗人”,有人称他为爱国诗人,有人认为他对社会充满人文关怀,也有人喜欢他的爱情诗。他的诗魂永远萦绕在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