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决战之平津战役
1992年李俊、韦廉等联合执导的电影
《大决战之平津战役》是由李俊总导演,韦廉首席导演,杨光远、景慕逵、翟俊杰、蔡继渭导演,由古月赵恒多李定保苏林刘怀正史崇仁等主演,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片。
剧情简介
 1948年秋,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以防守平津的重要意义说服了蒋介石,将自己所指挥的60万军队留在了华北,并取得了国民党在华北的党政军及经济大权。
为了拖住并歼灭傅作义集团,中共中央命令东北野战军提前入关与聂荣臻率领的华北野战军会合,发起平津战役。很快,傅作义的亲信部队35军被解放军围困并歼灭在新保安城内。这时,解放军不仅完成了对张家口的包围,并钳制住了傅作义的主力部队及蒋介石的三千军。林彪率领的东北野战军入关与聂荣臻会合后,完成了对北平的包围。
平津战役打响后,傅作义多次秘密地与中共中央联系,进行和谈接触。毛泽东1949年新年献词中列出战犯名单后,傅作义再次派代表与中共谈判,由于双方所提条件悬殊太大,谈判没有成功。傅认为只要守住天津,就能达到目的,于是下令陈长捷死守天津。同时,派代表继续与中共谈判。谈判未结束,天津便失守,傅作义的幻想破灭了,只好宣布接受和平解决北平的协议。当天,蒋介石发表了“引退”声明,回到了老家浙江溪口。
为感谢傅作义对和平解放北平做出的贡献,毛泽东、周恩来西柏坡热情接待了傅作义。
演职员表
演员表
参考资料:
职员表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角色介绍
角色介绍参考资料
幕后花絮
林彪戏中分量重。有人主张不写林彪,还有人主张写成反面人物。为了力求反映历史的真实,对原剧本中林彪的一些细节做了修改。
片中演员用普通话还是方言,是有讲究的。摄制组决定一部分领袖和将帅讲方言,其余人物讲普通话。
获奖记录
获奖记录参考资料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早在20世纪50年代,八一电影制片厂就曾酝酿将三大战役搬上银幕,但由于条件限制,最终没能如愿。“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话剧舞台上曾出现了三大战役,但影响不大。1986年1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指示将三大战役拍成故事片。中央军委经过研究,决定将这一任务交给八一电影制片厂,《大决战》系列的拍摄开始启动。
导演们走访了聂荣臻元帅,聂帅详细介绍了三大战役情况,尤其对平津战役讲得更为详细,包括如何争取傅作义,如何保护古都等。
选角过程
剧中人物多达238位,主角50人之多,通过“自愿报名,进行全中国海选。
大批特型演员希望一展头角。经选拔,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扮演者落到古月和卢奇名下,林彪由马绍信扮演。最终选择赵恒多出演蒋介石,孙飞虎落选是因为对蒋介石认识不够客观,而赵恒多对蒋介石的认识客观得多,且年龄与气质吻合。
周恩来的人选,出人意料地选择了苏林。王铁成落选是年龄缘故。指挥三大战役时,周恩来只有50岁,如王铁成演周恩来年龄显然相差太大。
拍摄过程
中央领导很重视剧本创作,为了创作好剧本,八一电影制片厂坚持“剧本不好不拍”的原则,并成立了三大战役剧本创作组,查资料、采访、实地考察。
影片需要拍摄的战争场面不在少数。摄制组找到了部队,想请解放军战士出演片中的场景。首长指示,要求张胜文带领炮8师的战士们配合摄制组的拍摄。张胜文和战士们三九寒天,不畏艰苦,坚决执行命令,完成了电影的拍摄。其中好多场景还是在炮8师的农场里拍的。
为了营造壮观的战争场面,《大决战之平津战役》参拍人员数量在军事体裁片中也是史无前例的,仅是八一厂1000多职工中就有近800人参与了拍摄。至于所用各项物资也堪称军事片之最。具体数据如下:梯恩梯炸药160吨,解放军棉衣5823套,国民党棉衣4331套,血浆100公斤。可炸汽车100辆,真坦克50辆,空炮弹170多万发,真炮弹1万多发,药品仓库20间,药品120吨,老式电话100部。
后期制作
平津战役攻打天津的战斗用29个小时就攻下来了,打得很漂亮。为了显示这一特点,导演特地在银幕上用字幕精确地显示战斗时间表。
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上映时间
播出信息
影片评价
《大决战之平津战役》深入刻画了中共中央领导人的政治大智慧,也把傅作义既深明大义,却又不甘心轻易退出历史舞台的心理。同时,电影也表现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军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历史地再现了解放天津的部分史实,让人们了解到了真实的战争场面。(网易新闻评)
《大决战之平津战役》有打有谈,军事较量和政治交锋交错,互为制约,巧妙地避开了前两部已经充分表现的尸横遍野、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将重点放在战略部署及和平谈判方面,从而使观众能够直观地领略到以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革命家卓越的军事指挥艺术和巧妙的斗争策略。(网易体育评)
不少历史人物在一生中有许多变化,在描写他们的形象时,要实事求是,要照应到 历史发展的最终结果。《大决战之平津战役》在这方面取得了比较成功的创作经验。(江泽民评)
大众评分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7 18:12
目录
概述
剧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