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增长战略
术语
平衡增长( balanced growth) 的含义并没有统一的、明确的解释。一般地说,人们认为平衡发展战略是指通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全面发展来实现工业化或现代化的一种战略。按照罗森斯坦-罗丹和纳克新的观点,平衡增长是通过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同时大规模投资来实现的。罗森斯坦- 罗丹在他的“大推进”理论中认为,只有各类工业同时并举,才能冲破市场容量狭小的限制;主张通过大量投资扩大资本形成规模,以适应投入的不可分性。
理论
纳克斯根据他提出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也认为单靠个人数量有限的投资是不可能打破这个恶 性循环的,只有把数量上足够打破这种循环的资本同时投入到各种行业中去,才能打破资本形成不足导致生产率难以提高,而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人的不良循环。因为,在他看来,同时扩张的工厂之间在生产上可以互相协作,形成生产、运输、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便利,获得外部经济效益。
同时,在需求方面能得到产品销售市场的相互补充:大规模同时对各部门进行投资,可以加强各类产业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进一步推动分工协作,提高社会固定资本的利用效率。罗森斯坦- 罗丹和纳克斯的理论体现了平衡增长的主张。
详细内容
平衡增长战略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外部经济效益和各部门之间相互关联和补充的性质,以推动经济快速增长。
可见,平衡增长理论确认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对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有重要启示作用。但是,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储蓄不足,外汇稀缺,很难形成同时大规模投资的能力,即使有足够的资金来源,而在生产要素供给没有保证的情况下,必然会引起通货膨胀
平衡增长发展战略强调的是资本存量在各个行业同时扩张到一定规模可以产生外部经济效益,这在理论上是不错的。但依靠什么样的资源配置机制来实现平衡增长却是困难的。
如果利用价格机制,那么资源禀赋的稀缺程度一定会通过相对价格水平表现出来。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不会把宝贵的资金配置到基础产业上去,这不符合资本趋利原则。为确保“大推进”式投资所需资金,只能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把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投入到工业部门中会,而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
平衡增长过分依赖于计划和国家干预,而忽视了政府失灵的可能性,一旦计划失误,大规模投资所造 成的损失往往是灾难性的,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模式限制了市场体系的发育和发展,其直接后果是导致了经济效率的丧失。实践证明,受早期发展经济学理论和当时“苏联模式”的影响,许多亚洲和拉美国家都曾试图借助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来推行平衡增长的战略,最终都不得不放弃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17 13:56
目录
概述
理论
详细内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