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邑县
山东省临沂市辖县
平邑县,隶属于山东省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临沂市西陲,东邻费县,西连泗水县,南与枣庄市接壤,北与蒙阴县、新泰市交界,总面积1825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平邑县下辖1个街道、13个镇。截至2024年末,平邑县户籍总户数393756户,人口1117273人。
历史沿革
夏、商、西周
时期,平邑县北部为颛臾国,南部商代属倪国、西周属邾国地。
春秋
为鲁国大夫季平子的食邑,北部仍为颛臾国,余之分属鲁国之武城、东阳、邱舆、卞等邑。
战国
先属费国、鲁国,后属齐国。
属薛郡。
西汉
置平邑侯国,境内置南武阳县南城县,分属兖州泰山郡、徐州东海郡,并一度置平邑侯国、南城侯国。新莽时,废南城侯国复置南城县,废平邑侯国和南武阳县改置桓宣县。东汉撤桓宣县复称南武阳县。
三国、两晋
今县境均分属南城县、南武阳县。
南朝宋
改南武阳县为武阳县
北齐
撤南城县并入武阳县。
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武阳县为颛臾县
贞观元年(627年),撤颛臾县并入费县
此后历经五代十国、宋、元、明、清,至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今平邑县境除西南、西部少数村庄原分属滕县、泗水县外,均属费县所辖。
中华民国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并相继在今平邑县境内设置了一些县级机构,组建了人民民主政权。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7月,在康阜庄(今属岐山乡)成立费县联合办事处。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2月,在大夫宁村(今属保太乡)成立费县抗日民主政府。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6月,中共山东分局根据抗日斗争需要,以费县境内西部滋(阳)临(沂)公路线段为界,路北置费北县,路南置费南县。费北县政府机构始称费北行署。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5月,改为费北县抗日民主政府。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7月,析费南县南境(今平邑县庞庄、临涧、山阴、白彦、魏庄一带)和滕县东境部分地区建置费滕边办事处,又称鲁南实验县。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11月,析费县天宝、由吾2个区建置费西办事处,又称天宝山办事处。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0月,撤销费滕边办事处,其辖区分别划归费南县和费滕峄边办事处(1944年改建双山县,1946年4月更名麓水县,1950年撤销,其辖区一部划归白彦县)。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1月,撤销费西办事处,其天宝区复归费南县,由吾区划归温河县。同年12月,费南县改称费县,隶属鲁南专署。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8月,隶属鲁南行署第一专署。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改称费北县政府,驻地在卞桥大、小公馆(村)一带,隶属鲁中行署。费南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地在郑城、常庄、流峪一带,隶属鲁南专署。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撤销费北县、费东县,合置蒙山县。县人民政府先驻上冶(今属费县),后驻西荆埠。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4月16日,费县改称平邑县,隶属鲁南行署第一专署。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8月,析平邑县的山阴、苗庄、白彦3个区与邹县、滕县的部分地区建置白彦县。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7月,改属鲁中南行署第四专署。
1949年7月,隶属滕县专区(今滕州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2年3月,蒙山县撤销,其西部地区划归平邑县。
1953年7月,从滕县专区划出,改属临沂专区
1953年8月,白彦县撤销,其原白彦、山阴、临涧、苗庄等区复归平邑县。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10月,平邑县下辖1个街道、13个镇。共523个行政村(社区)。平邑县人民政府驻平邑街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平邑县位于蒙山西南部,东邻费县,西连济宁市泗水县,南与枣庄市接壤,北与蒙阴县泰安市新泰市交界。介于东经117°25′—117°56′,北纬35°07′—35°43′之间,东西最大横距47.35千米,南北最大纵距66.75千米,总面积1825平方千米(折合273.75万亩),占山东省总面积的1.16%。
地形地貌
平邑县地质构造复杂,地貌类型多样,具有明显的山区特征。山区面积占85%,平原占15%。全境地势南北高,中间低,略向东南倾斜。北部蒙山山脉峰峦嵯峨,气势雄伟;南部尼山山脉群峰连绵起伏,风光旖旎;中部谷地、陆地土质肥沃,田畴如画。有大小山峰1076个,多呈北西—东南走向。蒙山主峰龟蒙顶海拔1155.8米,为沂蒙山区第一高峰、山东省第二高峰,素称“岱宗之亚”。
气候特征
平邑县地处北温带的偏东南部,大陆度62.8%,属季风区域大陆性气候,具有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的特点。春季:风大,雨少,回暖快,气候干燥,易春旱,且常出现倒春寒危害;夏季:温度高,湿度大,雨量集中,灾害性天气频繁;秋季:气温急降,雨量骤减,秋高气爽,旱涝无常,对“三秋”(秋收、秋耕、秋种)生产有一定的威胁;冬季:天气寒冷,雨雪稀少,气候干燥,干冷期长。
水系水文
浚河
旧称治水,是平邑县境内最大河流。旧志均称源于北部聪山,但据浚河流域现状考察,应以南山水源为主。自元郭东南行5千米许至围沟,柏林河自西北来入;又行至温水东南,有温泉水西来注入;又南行7.5千米至铜石镇东有西皋河水注入;又折而东南行南有彭泉河水入之;又东南行,在西固、下坡之间,南有西固河北有金线河注入;又东行至地方镇西北有资邱河注入;又东南行1.5千米许进入费县境内。县境内河段47千米,控制流域面积1606平方千米,为沂河水系二级支流。河床平均宽度250米,汛期最大行洪面宽692米,最大水深5米,平均水深2.87米,洪水流量4950立方米/秒。浚河支流有24条。
温凉河
为祊河上游,发源于白彦镇太皇崮(旧称大匡崮),河源高程320米。自西向东流经白彦镇、郑城镇,从关阳司南河口高程156米处入费县境。由梁邱折而东北,经许家崖、费城,与浚河汇入河,直至临沂城东注入沂河。境内段12千米,流域面积181平方千米,河床平均宽度250米。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平邑县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4.4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73亿立方米,扣除二者之间的重复计算量1.33亿立方米,则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4.87亿立方米,平均产水模数为26.7万立方米/平方千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494立方米,不足全县人均占有量的1/4,为严重缺水地区。
地表水
根据唐村水库多年径流资料还原计算,平邑县多年平均径流深为245.1毫米,相应年河川流量为4.47亿立方米,50%保证率径流深203.2毫米,径流量为3.71亿立方米,75%保证率径流深113.2毫米,径流量为2.07亿立方米,95%保证率径流深36.3毫米,径流量为0.66亿立方米。全县年径流量的地区分布情况直接受降水和下垫面条件的影响,径流的时空分布与降水基本一致。径流深的年内分配极不均匀,随季节变化明显,全年径流量的83.5%集中在汛期,甚至集中在一两次特大暴雨洪水之中,3—5月灌溉期径流量只占全年径流量的8.4%,其他月份仅占8.1%,有些月份甚至形不成径流。
地下水
平邑县多年平均地下水总补给量为1.8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73亿立方米,其中降水入渗补给量1.69亿立方米,占地下水总补给量的93.8%,其他各项补给仅占6.2%。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末,平邑县主要地类数据如下:
(一)耕地55163.61公顷(82.75万亩)
其中,水田.25.98公顷(0.04万亩),占0.05%;水浇地9139.15公顷(13.71万亩),占16.57%;旱地45998.48公顷(69万亩),占83.38%。
(二)种植园地35316.97公顷(52.98万亩)
其中,果园32861.63公顷(49.29万亩),占93.05%;茶园11.59公顷(0.02万亩),占0.03%;其他园地2443.75公顷(3.67万亩),占6.92%。
(三)林地44048.93公顷(66.07万亩)
其中,乔木林地31869.91公顷(47.80万亩),占72.35%;竹林地1.3公顷;其他林地12177.72公顷(18.27万亩),占27.65%。
(四)草地3788.75公顷(5.68万亩)
其中,平邑县没有天然牧草地和人工牧草地,仅有其他草地。
(五)湿地46.8公顷(0.07万亩)
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包括7个二级地类,平邑县有内陆滩涂46.8公顷(0.07万亩)。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2856.44公顷(34.28万亩)
其中,建制镇用地4421.67公顷(6.63万亩),占19.34%;村庄用地16467.87公顷(24.70万亩),占72.05%;采矿用地1434.7公顷(2.15万亩),占6.28%;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532.2公顷(0.8万亩),占2.33%。
(七)交通运输用地4610.88公顷(6.92万亩)
其中,铁路用地390.81公顷(0.59万亩),占8.48%;公路用地2100.23公顷(3.15万亩),占45.55%;农村道路2119.66公顷(3.18万亩),占45.97%;管道运输用地0.18公顷。
(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7538.47公顷(11.3万亩)
其中,河流水面2525.05公顷(3.79万亩),占33.5%;水库水面2771.42公顷(4.16万亩),占36.76%;坑塘水面1119.95公顷(1.68万亩),占14.86%;沟渠956.25公顷(1.43万亩),占12.68%;水工建筑用地165.8公顷(0.25万亩),占2.2%。
植物资源
木本植物
平邑县境内木本植物分属71科176个属445种(包括变种)。其中乔木树种43个科91属230个种;灌木树种40科85个属190种;藤本树种12科15个属25种。按经济价值分(部分为材、果、药兼用种),用材树种63科142属337种;经济树种57科102属185种;药用树种64科111个属190种;园林绿化及观赏树种55科115个属274种。分布广泛的树种有侧柏、松类(赤松、油松、黑松)、刺槐、国槐、麻栎、黑杨等。
草本植物
约140余科600余种。其中药用草本植物有400余种,分属于66个科,野生药材植物达300余种,主要有金银花、丹参、葛根、柴胡、翻白草、半夏、苍术、黄芪、穿龙薯蓣、黄精、玉竹、茜草、茵陈、益母草、车前子、薄荷、白头翁、萱草、虎杖、香附、卷柏、石苇、黄芩、蒲公英、山菊花等。
水生植物
主要有藕、芦苇、蒲、菱、浮萍、水芹、荇等。
动物资源
兽纲
平邑县境内兽类有5目9科12种,主要有草兔、黄鼬、刺猬、獾、狼、豹猫、田鼠等。
鸟纲
15目28科118种,主要有啄木鸟、猫头鹰、喜鹊、灰喜鹊、山鸡、鹌鹑、斑鸠、杜鹃、乌鸦、麻雀、黄雀、鹞鹰、苍鹰等。
爬行纲
2目3科9种,主要有蛇、蜥蜴、壁虎等。
两栖纲
1目2科4种,主要有青蛙、蟾蜍等。
昆虫类
主要有螳螂、瓢虫、赤眼蜂、蜜蜂、蝴蝶、蟋蟀、蜻蜓等。
鱼虾类
主要有鲤鱼、鲫鱼、草鱼、鲢鱼、鲇鱼、乌龟、团鱼、鳝鱼、泥鳅、虾等。
其他有蝎子、土元、蚰蜒、螃蟹、水蛭、蚯蚓、马陆、蜗牛、河蚌等。
矿产资源
金属矿
平邑县境内已发现及潜在的金属矿产有金、银、铁、铅、铝5种。境内的金矿以位于县城东南约25千米的铜石镇与地方镇交界处的归来庄金矿为主。其次是原张里乡金矿和铜石镇金矿。
非金属矿
平邑县的非金属矿产共计21种,按性质及工业用途划分为:建筑材料矿产、冶金辅助原料矿产、化工原料矿产、其他非金属矿产4大类。建筑材料矿产主要包括花岗石饰面石材、水泥石灰岩、水泥配料矿产、石膏。冶金辅助原料矿产有石灰岩、白云岩、耐火黏土。化工原料矿产有硫铁矿、重晶石。工艺美术材料矿产有燕子石、木鱼石等。
石膏
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卞桥、保太、柏林等镇。
花岗石
主要分布在临涧、白彦、郑城、流峪、地方、卞桥、武台7个镇。全县有大型矿床8个,中型矿床10个,小型矿床数十个,储量为1.23亿立方米,总潜在经济价值数百亿元。
黏土
已发现的黏土矿床计有:小井大型黏土矿床、乐平庄页岩型黏土矿、油篓崮黏土矿点、南径庄黏土矿点、岐山耐火黏土矿点等。
石英
脉石英主要分布于柏林镇会宝泉、塔峪、麻峪及黑碗口村等地,在其他前寒武纪基底岩区也有零星分布,但一般规模较小。
重晶石
主要分布在郑城镇,南起郑城、北至范家洼。地方镇归来庄—康太庄一带,也发现有重晶石矿点。
长石
钾长石矿分布于四海山地区,以脉状产出,规模小,多为矿点。在丰阳镇北有钾长石脉,脉宽约2—3米、长约100米,钾长石含量约33%—34%,斜长石含量>30%,K2O含量约为5.5%—6.5%。钾长石矿由于规模较小,因此至今未开发利用。
钠长石矿主要分布于保太镇海螺寺、武台镇东近台村北等地,以宽大的脉状产出、规模较大。东近台钠长石矿脉长2—3千米,宽约200—100米,北西—南东向延伸。矿脉内有较多斜长角闪岩、英云闪长岩夹石,分布无规律,是钠长石伟晶岩脉的捕虏体及围岩的残留体。矿脉被辉绿岩脉侵入。矿石为伟晶结构,条带状、块状构造,矿石矿物为钠长石,单个晶体长、宽可达15—20厘米,脉石矿物为石英、黑云母、角闪石等。钾长石和钠长石属岩浆岩型。
蛭石
主要发育于蒙山及四海山凸起地区。矿点分布于丰阳镇大丰阳、柏林镇蒙阳、邢家庄、田家庄等地。
石灰岩
石灰岩分布于白龙泉—老邱峪、牛山、黑泉庄、昌里北、吴王崮、公利庄—温水、归来庄—康太庄等地,面积470平方千米。属海相沉积碳酸盐型,发育于低山丘陵区。现已查明的石灰岩矿床共有9个,其中水泥石灰岩矿床4个,熔剂石灰岩矿床4个。
天然砂主要沿浚河、温凉河及其支流分布,以河心岛、边滩的形式产出,为河漫滩沉积。境内河流众多,大小河流溪边均形成了大小不等的沙滩,所以黄沙分布最广最普遍。尤其浚河两岸、温凉河上游两岸的地方、铜石、温水、平邑、保太、东阳、白彦、魏庄等地的河沙最为集中。
方解石
是石灰岩的伴生矿种,主要分布在仲村镇峡玕村、铜石镇小广泉,在地方镇等地也有零星分布。1998年,山东地勘五院对仲村镇峡玕方解石矿进行勘探。开采方解石的矿山只有1处,即平邑县峡玕方解石矿。
观赏石
已发现的奇石有30余种,多产于沉积岩和变质岩的结合部上。主要品种有:彩云石、冰雪石、红花石、蓝天石、金钱石、银钱石、太湖石、千层石、尼山石、木鱼石、燕子石、钟乳石、萤石、蛇纹石、豹皮灰岩、竹叶状灰岩,另外还有雪花石、蒙山卵石、三叶虫化石、木化石、黄河石、云雾石、灵璧石、菊花石、鸡骨石、五彩石、南阳玉、灵芝玉(石膏晶体)等,具有较高的使(利)用价值和观赏价值。
能源矿
平邑县能源矿产以煤为主,主要分布在仲村一带。已全部闭坑停产。
人口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平邑县常住人口全县常住人口为892276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900167人相比,十年共减少7891人,下降0.88%,年平均增长率为-0.09%。全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453455人,占50.82%;女性人口为438821人,占49.18%。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3.33,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提高0.33%。总人口性别比处在人口统计学上合理范围(102-107)之内。全县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04165人,占22.88%;15—59岁人口为490414人,占54.96%;60岁及以上人口为197697人,占22.1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42691人,占15.99%。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5.68%,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2.5%,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6.8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15%。
截至2022年末,平邑县常住人口87.54万人,较2021年年末减少0.7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8.86%。
截至2023年末,平邑县常住人口87万人。
截至2024年末,平邑县户籍总户数393756户,人口1117273人。其中,男性人口582883人,女性人口534390人,男女性别比为109.07(女性=100)。全县当年出生人口8359人,出生率7.47‰。当年死亡人口10105人,死亡率9.03‰。人口自然增长率-1.56‰。当年迁入人口1891人,迁出人口3635人,迁入率为1.69‰,迁出率为3.25‰。总人口中0-15岁(含不满16周岁)人口230458人,16-59岁(含不满60周岁)人口631859人,60周岁及以上人口254956人,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78548人。
经济
综述
2020年,平邑县实现生产总值244.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0%。
2021年,平邑县实现生产总值27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3%,两年平均增长6.6%。
2022年,平邑县实现生产总值296.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2%。
2023年,平邑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5%。
2024年,平邑县生产总值为347.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6%。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6.4%,上半年增长6.4%,前三季度增长6.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4.9亿元,比上年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38.6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54.1亿元,增长6.0%。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15.8:39.9:44.3。
2024年,平邑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56.6%,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0.2%,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7.5%。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为3.4:61:35.6。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0.2%,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0.3%,制造业投资下降1.1%。全县在建投资项目171个,新开工项目116个。其中,亿元以上投资项目71个,5亿元以上投资项目15个。
2024年,平邑县24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完成投资14.8亿元,同比下降27.9%。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36.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1%;商品房销售额21.3亿元,同比下降9.3%。
2024年,平邑县累计开展招商活动518次,收集招商线索425条,其中有效线索268条,重点跟进线索112条,签约项目173个,总投资540.3亿元。新开工项目158个,到位资金95.03亿元,其中过10亿元项目18个,500强投资项目6个。
2024年,平邑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2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3.5亿元,同比下降5%。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70.5%。
2024年,平邑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62.3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等民生支出54.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7.7%。
2024年,平邑县税务部门国内税收收入21.8亿元,同比下降5.4%。
2024年,平邑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28元、同比增长5.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489元、同比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04元、同比增长6.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24,比上年缩小0.04。全县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917元、同比增长6.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614元、同比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637元、同比增长7.9%。
第一产业
2024年,平邑县农林牧渔业及服务业总产值106.8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农、林、牧、渔、农林牧渔服务业分别实现产值62.5亿元、1.1亿元、29.8亿元、4.6亿元和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7.4%、0.9%、4.5%和11.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9.3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农林牧渔业服务业增加值4.4亿元,同比增长8.9%。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1.18万亩,同比增长0.6%;粮食总产量30.47万吨,同比增长1.4%;亩产428.13公斤,同比增长0.8%。生猪存栏22.31万头,牛存栏2.19万头,羊存栏21.03万只,家禽存栏771.91万只。生猪出栏26.13万头,牛出栏1.35万头,羊出栏33.56万只,家禽出栏3427.64万只,禽蛋产量2.39万吨。水产品产量1.39万吨,同比增长3.6%,水产养殖面积2904公顷。全年新增造林面积324公顷,更新造林173公顷,新育苗179公顷,义务植树129.7万株。
第二产业
2024年,平邑县全部工业增加值114.0亿元,同比增长8.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分三大门类看,规上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0.2%,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6%。全县31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53.8亿元,同比增长9.1%。289家规上六大主导产业完成产值429.2亿元,同比增长10%。181家企业产值同比实现增长,企业增长面为57.5%。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35家,累计完成总产值387.1亿元,同比增长18.8%。规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433.9亿元,同比增长8.8%;实现利润总额7.9亿元,同比下降27.7%。全县累计实现工业用电量1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
2024年,平邑县建筑业增加值24.7亿元,增长9.2%。全县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47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57.4亿元,增长6.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17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85.4万平方米,房屋竣工价值15.3亿元。
第三产业
2024年,平邑县服务业增加值154.1亿元,同比增长6.0%,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0.6%。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8.5亿元,同比增长10.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0.7亿元,同比增长3.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9亿元,同比增长11.1%;金融业增加值14.9亿元,同比增长2.3%;房地产业增加值17.9亿元,同比增长2.6%;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4.0亿元,同比增长5.5%;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37.8亿元,同比增长2.9%。
2024年,平邑县30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8亿元,同比增长0.4%。分行业看,十大行业门类中,八个行业实现正增长,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四个行业呈现两位数以上增长,同比分别增长55.7%、30.8%、15.4%、11.2%。
2024年,平邑县共接待游客超过941万人次、同比增长73.1%,实现旅游总收入72.16亿元、同比增长74.7%。
2024年,平邑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61.6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限额以上贸易单位零售额35.5亿元,同比增长17.7%。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7.8亿元,同比增长18.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7亿元,同比增长18.9%。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5.96亿元,同比增长25.2%;商品零售29.5亿元,同比增长17.4%。从商品类别看,受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拉动,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同比大幅增长49.7%,汽车类同比增长18.6%,分别拉动限上贸易单位零售额增长2.3个和3.3个百分点。
2024年,平邑县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3.9亿元,同比增长52.9%。
2024年,平邑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06.2亿元,同比增长10.0%,比年初增加55.2亿元。其中,住户存款517.9亿元,比年初增加51.2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34.1亿元,同比增长9.0%,比年初增加35.8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贷款190.0亿元,比年初增加21.8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同比增长9.6%。金融机构存贷款比例71.6%,新增存贷款比例64.8%。
2024年,平邑县保费收入13.74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72亿元,同比增长0.7%;人身险保费收入9.02亿元,同比增长4.4%。支付各项赔付和给付6.02亿元,同比增长26.2%。其中财产险赔付3.87亿元,同比增长40%;人身险赔款给付2.15亿元,同比增长7.3%。
交通运输
交通
平邑县地处鲁中南区域中心,中国物流之都临沂西陲,兖石铁路、日兰高速、327国道横贯东西,京福高速、京沪高速两翼纵跨,距临沂机场88千米、京沪高铁曲阜站60千米,鲁南高铁客运专线于2019年正式通车,新泰至台儿庄高速(莱新高速南延)于2020年通车,与日兰高速形成一条十字高速通道,平邑通用机场已经选址,将形成高速、高铁、航空于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
2023年,平邑县新建第八实小规划路、尼山路、明德路北延等11条市政道路,总长7.5千米。道路建成总长度273.26千米。完成文化路桥1座桥梁建设,提升改造仲子桥、厚德桥、明德桥、舜帝路桥4座桥梁。2023年,平邑县新改建四好农村路130千米,改善路面状况193千米,改造危旧桥6座。
2024年,平邑县新建城区平祥路(保定路-泰山路)等市政道路3.5公里,主要建设市政道路、管网、交通安全设施、路灯及其他附属配套设施。累计完成维修市政道路2.96万平方米;完成维修人行道板2.3万平方米、透水砖0.9万平方米、大理石盖板200余块、路沿石2000余米。
运输
截至2024年末,平邑县共有客运企业5家,客运站场1家,客运车辆250辆,其中新能源车16辆。城市公交141辆,其中CNG车辆70辆,新能源纯电动车71辆。营运货运车辆5216辆。全县共有货运企业84家,其中,危险货物运输企业1家。全县共有二类以上维修企业9家,三类维修企业54家。
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2024年,平邑县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其中新增3家,复审19家,总量达到72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69家;获批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院士工作站1家;申报市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基地1家、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基地1家,申报市级重点实验室8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2家;引进外国专家A类1人、B类5人;组织3个项目参加了省创业大赛,11个人才团队参加市创业大赛;申报人才飞地项目2项;申报市级以上计划项目37项;申请到位研发资金1260余万元;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7.3亿元;开展市级成果评价3项,开展成果登记4项;举办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8次,对接高校30余家,服务企业70余家,签订合作协议40余项。
2024年,平邑县共获授权专利53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53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431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量48件。截至2024年底,全县共有有效发明专利310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为3.58件。新增注册商标1741件,共有注册商标15816件。
教育事业
截至2024年末,平邑县共有幼儿园308所,在园幼儿数2.84万人;小学135所,在校学生9.58万人;初中26所(初级中学20所,九年一贯制6所),高中4所(完全中学2所,高级中学1所,十二年一贯制1所),在校学生分别为4.02万人和1.79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271人;中等职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6882人。全县学龄儿童入园率99%,小学和初中巩固率分别是100%、99.63%。
文化事业
截至2024年末,平邑县有县级公共文化馆1个、县级公共图书馆1个、城市书房4个、乡村书房6个。全县建成镇街文化分馆14处、图书馆分馆14处、镇级历史文化展室14处、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55处(行政村全覆盖)、村情民俗展室76处。创建镇街特级综合文化站2个、一级综合文化站12个,建设文化广场1处、乡村大舞台3处。县文化馆现为“国家一级文化馆”,县图书馆现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天宇自然博物馆现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县博物馆为国家三级博物馆,藏品5.4万件。全县文艺表演团体为群众演出1200场次,中大型文艺活动30余场,观众人数22余万人次。
2024年,平邑县9项非遗项目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体育事业
2024年,平邑县成功承办2024山东省男子三人篮球联赛(临沂站)、齐鲁名山挑战赛(临沂站)等省市级品牌赛事18项次。举办县级赛事活动69项次,举办村镇级全民健身赛事活动750余项次,影响带动40万人参与到全民健身活动中。完成126个村级、住宅小区公共健身设施新建、更新。向省队输送运动员4人、市体校输送运动员29人。各训练队积极训练备战,培养输送运动员获得亚洲锦标赛铜牌1枚;全国锦标赛、冠军赛金牌4枚;省比赛金牌9枚、银牌6枚、铜牌4枚;市比赛金牌45枚。全县体育彩票站点达到94家,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
医疗卫生
截至2024年末,平邑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80处。其中,三级医院2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处,卫生健康监督机构1处,专科医疗机构5处(包括站、所),其中平邑县妇幼保健院为二级甲等妇幼保健机构,卫生学校1处,乡镇卫生院16处(白彦镇卫生院、铜石镇卫生院参照二级综合医院管理;中心卫生院5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处(挂靠平邑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6处,村级卫生室531处,民营医院7处,独立设置的血液透析中心1处,疗养院1处,门诊部、厂矿企事业医务室、个体诊所209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床位5932张,在岗人员5970人,其中县级医疗机构3550人;乡镇卫生院1793人。在岗乡医1147人。诊疗人次632.4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22.6万人次。
社会保障
2024年末,平邑县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3.23万人、6.05万人和10.5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50.31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1.4万人,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达9.49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达81.9万人。
2024年,平邑县城镇新增就业7184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2277人,困难人员就业650人。全年共组织职业技能培训3836人。
截至2024年末,平邑县有养老机构32家,养老床位5957张,年末保障特困人员4330人,其中集中供养467人、分散供养3863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14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6517人。年末残疾人生活补贴、残疾人护理补贴、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享受人数分别为11460人、17404人和14426人。
基础设施
2024年,平邑县完成供水总量840.6万吨,投入供水建设资金1000余万元,新建安装供水管道共计1500米,发展用户180余户;全年累计安装消火栓20余个,更换陈旧管道5500余米,抢修管道突发性爆漏事故200余起,更换损坏消火栓5个。全年完成雨污分流改造16公里。新建污水管网长度1.74公里,污水管网总长度179.99公里。全年新安装兴水河片区道路路灯412盏,管理维护城区内路灯共计17667盏。供热保障能力达到1000万平方米以上,供热收费面积达到670万平方米。全县天然气居民用户94453户,工业用户128家,公服用户226家,全年供气量达到5052万立方米。
环境保护
截至2024年末,平邑县共有国家级自动气象站1处,区域自动气象站21处,2024年全年平均气温15.5摄氏度,较常年高1.2摄氏度;日照2387.8小时,较常年偏多140.4小时;全年降雨量1421.5毫米,较常年平均偏多650.6毫米。
2024年,平邑县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44,较上年改善4.5%。PM2.5与上年持平,PM10同比改善6.6%。优良天数259天,优良率达70.8%、同比提升7.5个百分点。
历史文化
文物古迹
平邑县在国家文物局备案的不可移动文物49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馆藏文物54429件(套),上自远古,下迄民国,种类齐全,精品众多,新石器时代的大口尊、商代史爵、春秋时期的邾杞簠、汉高浮雕画像石、宋富饶庄墓志、近代左宝贵书信集等都是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珍品。
非遗项目
平邑县共有非遗项目47项,其中省级2项、市级14项。
鬼谷子传说
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春秋战国时期人,曾任楚国宰相。他是著名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纵横家的鼻祖,精通百家学问,因长期隐居蒙山鬼谷子村,故自称鬼谷先生,“王禅老祖”是后人对鬼谷子的称呼。孙瑞、孙恒昌、孙明文、孙兴本、孙龙花五代传承,通过挖掘、整理和传承鬼谷子文化,发扬光大了这一文化遗产。
蒙山喜宴
在平邑县凡遇嫁娶、添丁等喜庆事,喜主必设宴款待亲朋,这样的宴席称之为“喜宴”。喜宴是当地宴请的一种,通常有十大碗、粉头席(第一个主菜是豆腐皮炖粉条)、黑头席(第一个主菜是荤菜)、三大件、四大件、十三巧、吃桌看桌、三十二盘盘、四十八海碗等。喜宴不仅菜品考究,主、宾座次也十分讲究。对这一遗产研究比较有影响的有郭道兴、孙令富、孙令秀等人。
民间艺术
平邑落子
落子是平邑县的一种表演艺术,乐器主要由大钹(俗称“光光嚓子”)、竹板、节子等,不用弦乐,演唱时,左手拿大钹、右手拿竹板,运动自如。板式有慢板、中板、快板、急板、垛子等,情绪高亢激扬,风格独特,别具韵味。平邑落子唱为主、说为辅,曲调动听感人,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唱腔为双句体结构,韵律长短句结合,较为押韵,大都一韵到底。表演中说唱者兼扮生、旦、净、丑等角色,另加身段、武功、口技等特技,融喜怒哀乐于一体,有“一人唱出一台戏”之称,颇受书迷赞赏。蔺勇奋、蔺兴田、蔺学全、蔺景旺四代传承,现收徒王洪生。
平邑渔鼓
平邑渔鼓是一门说唱艺术,由一人演出,能扮演多种角色,曲调优雅,字句押韵,说唱结合,左手抱渔鼓,右手拿签板,主要体现在“三演对”——鼓、板、唱协调统一,唱法简单,通俗易懂,有节奏欢快、活泼、曲调亮亢、豪放等特点。1936年春,宋明海拜邵清传为师,其4个儿子耳濡目染自幼热爱曲艺渔鼓,现将渔鼓戏传给孙子宋学东。
蒙山烙画葫芦
蒙山烙画葫芦以陈氏葫芦烙画为代表,构图鲜活,技法灵巧,所烙制的葫芦作品有山水、人物、十二生肖等,栩栩如生,精妙绝伦,是珍贵的民间艺术瑰宝。这一技艺始于陈氏十一世祖陈广治(清嘉庆年间人)。陈广治为一代鸿儒,善书画、精工笔。蒙山葫芦烙画,由平邑陈氏十二世陈桂清传给十三世陈德禄、十四世陈宝楼、十五世陈汉臣,十六世陈宗诚病故于1996年,当今传人为十七世陈庆贵。
蒙山剪纸艺术
蒙山剪纸始于唐代,盛于明、清。当地有剪纸迎春的习俗,在立春日,剪纸为花、春蝶、春钱等。蒙山剪纸有很强的装饰性,图案多种多样——年节喜庆图案、门前花饰、灯彩花等,艺人仅凭一把剪刀、几张彩纸,就能剪出象征吉祥、如意、福寿、财喜等花样来。蒙山剪纸具有简练概括、夸张传神、善用比喻、谐音寓意、构思大胆、幽默取巧、富于装饰、应物赋形等审美特征。孙刘氏、孙瑞兰、宋常虹三代传承。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24年末,平邑县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8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1家,4A级旅游景区2家,3A级旅游景区1家,2A级旅游景区4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龟蒙景区、天宇自然博物馆被评为市级“无废景区”;李家石屋村入选省第四批红色文化特色村培育名单。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省级旅游特色村14个。省级旅游强镇4个,山东省精品文旅名镇(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1处,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处,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
景区景点
古称东蒙、东山,位于平邑县城北,主峰及60%的山峰均在平邑县境内,蒙山平邑龟蒙景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山东省十大最美的地方、山东省十大新景点、十佳山岳旅游区和十佳自驾车旅游区。主峰龟蒙顶海拔1156米,被誉为“岱宗之亚”。
山东省天宇自然博物馆是国家4A级旅游区,位于平邑县城莲花山路西段,2004年9月建成开放。陈列面积2.8万平方米。博物馆内设科研馆1处,4D动感影院1处,展厅28个,馆藏展品39万余件。先后被命名为“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山东省关心下一代科普教育基地”和“中国古生物科普教育基地”等。
九间棚旅游区
电影《沂蒙山人》拍摄基地——九间棚旅游区位于地方镇天宝梨乡,是“九间棚精神”的发源地,被誉为“亚洲最大的天然花园”。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文明村、全国村官教育基地、中国幸福村、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3A级旅游区、山东省旅游特色村、山东省党性教育基地。先后有9位党和国家领导人、120多位省部级领导到九间棚考察指导,300多万名党员干部群众到九间棚参观、学习,集中浓缩体现了平邑美丽乡村建设、“山村游”的发展成果。
曾子山自然风景区
中国“孝”文化的发源地——曾子山旅游区,位于平邑县郑城镇境内,由南武城故城、曾子山、曾子墓园三大景区组成,是春秋时期孔子著名弟子“宗圣”曾子、曾点、澹台灭明,以及西晋政治家、军事家羊祜,书法家羊欣的故里,素有“鲁南奇葩”之称,被评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省级地质公园。南武城故城被评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曾子墓园由曾子墓、曾点墓组成。曾子山景区由曾子山、富贵顶、透明崮、印盒山等10多个山崮组成,山势俊朗峭拔、峰奇石怪,有“北方桂林”之称,是中国第五种岩石地貌景观——岱崮地貌集中观赏地之一。
地方特产
著名人物
荣誉称号
平邑县是中国金银花之乡。
中国花岗石之乡。
中国石材之乡。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全国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试点县。
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国家宜居宜业典范县。
全国绿化模范县。
全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
全国食品工业强县。
国家园林县城。
全国、全省双拥模范县。
全省第二批电子商务示范县。
省级卫生县城。
省级文明县。
省级旅游强县。
山东省投资环境十佳县。
山东省最具竞争力十强县。
山东省长寿之乡。
山东省绿化模范县。
2020中国健康产业百佳县市。
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2020年7月29日,入选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命名名单。
2021年4月,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推评名单。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参考资料
大事记.中共平邑县委 平邑县人民政府.2003\/12\/23
平邑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第一编 建置.中共平邑县委 平邑县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24 19:23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