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始于1986年12月,由省科委和省计委共同建设。
基本情况
随后,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总体规模不断壮大。经过20年的建设,我省重点实验室不断发展壮大,从“七五”的8家发展到目前的94家,其中70家已建成验收。与兄弟省市相比,北京有市级重点实验室66家,上海54家,江苏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9家,浙江40家,我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规模走在全国前列。
二是分布领域日益广泛。我省的重点实验室分布在科研机构的有41家,在高校的有49家,在相关部门和企业的有4家,分别占43.6%、52.1%和4.7%。从领域分布看,这些重点实验室主要分布在我省重点发展的信息与通信,先进制造,新能源与节能,生物、医药与健康,新材料,海洋、资源与环境,现代农业等领域。
三是经费投入持续增长。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初期,政府支持力度只有几十万元;从1999年开始,省科技厅加大了重点实验室的投入力度,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迄今为止,各级政府累计投入4.1亿元,依托单位及相关部门配套投入6.6亿元。政府的引导性投入,拉动了社会各方对重点实验室的投入,为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开发和条件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科研成果
在省委、
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紧紧围绕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实行“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开展应用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已成为我省科技自主创新的核心力量;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科研成果的创新基地;成为聚集、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基地和科技合作与交流的窗口,对推动我省科技进步和科技体制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多年来,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按既定的方向和目标快速健康发展,取得了累累硕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推动和深化了我省科技体制改革
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的实施,增强了政府的创新导向作用,引入竞争择优机制,整合科技资源,集中优势力量,配置一批先进科研仪器设备,大大改变了我省科研实力不够强的局面。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促使科研机构不断探索新的运行机制,推动科研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深化了我省科技体制改革。
重点实验室建设为科研机构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条件。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以建设省果蔬深加工重点实验室为契机,大力拓展农产品加工学科领域研究,引进和培养高水平人才,瞄准广东省果蔬加工技术需求,在果汁、果酒、广式凉果技术提升方面取得突破;与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结成产学研联盟,实现了科技创新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提高了广东省农产品加工学科的总体水平,有力地促进了科技体制改革工作的开展。
2、吸引、培养和聚集大批创新人才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省重点实验室的人才队伍已经成为我省研发力量的核心,重点实验室成为培养、稳定和聚集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基地。
据统计,省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总数仅占全省科技人员总数的1% ,却聚集了38名院士担任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职务。这些科研精英担任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带头人,使实验室的科研方向紧跟科技前沿,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也吸引和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形成科研团队,为提高我省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重点实验室在培养学术带头人和高级科技人才方面,成绩斐然。从省重点实验室已经成长出钟南山、刘颂豪、曹镛、陈克复、周福霖、曾益新等多名院士。还涌现了一大批年富力强、具有创新开拓精神,研究水平高的学术带头人。省重点实验室现有副高以上职称的科研骨干1093人,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和奖励者达817人。实验室有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23个,占全省基金团队的43%,22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占全省总资助人数的40%,93人获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9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9人,10人获广东省丁颖科技奖。在培养中青年学术骨干方面,重点实验室20年来共培养硕士学位以上高级人才3799人,其中培养博士后197人,博士生980人,硕士生2622人。
3、承担高水平科技项目,获得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
重点实验室积极承担或参与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973”、省重大科技专项等一批高水平国家和省部级的科技项目,获得了一批国家和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产生了一大批重大成果,为我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较强的技术支撑。
20年来,重点实验室承担科技项目能力不断增强,累计承担各类科技项目7324项,其中“十五”期间共承担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820项,省部级重点攻关项目1689项,国际合作项目173项,分别是“七五”到“九五”总和的2.5倍、6.4倍和3倍。在目前广东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的5项“973”项目中,重点实验室承担了其中的4项,重点实验室已成为了承担国家高水平科技项目、开展重大关键领域研究的主力军。
省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攻关,获取了一大批重大的科研成果,部分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省重点实验室获得
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4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51项;“十五”期间被SCI、EI等三大索引收录论文共1754篇,
年均增长率为65.3% ;并连年在《 Nature 》、《 Science 》和本领域顶级杂志上发表高水平论文,极大地提高了我省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
省重点实验室作为体现我省应用基础研究水平的代表,已经成为我省重大原始性创新的摇篮,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推动着我省整体科研工作向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迈进。
4、为我省相关支柱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创新支撑
重点实验室在承担大批科研项目的同时,重视把握本学科领域的研究方向,主动适应我省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为相关支柱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如省计算机集成制造重点实验室提出基于“有限元、神经元”的机械产品综合性能映射方法和机构统一快速建模方法,为广重、广起等20多家装备制造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并开发了多个面向专业镇和行业的ASP平台核心系统,为4000多家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有效支撑了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一大批民营企业走上高速发展轨道。
5、应对突发事件,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2002年底,广东遭遇了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的袭击,在钟南山院士带领下的省呼吸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在抗击SARS的战斗中,率先提出了“三早三合理”的救治原则,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创造了病死率全球最低、存活率全球最高的显著成效,为我省SARS疫情的控制发挥了关键、主导的巨大作用。
6、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重点实验室积极探索研究成果得以应用的转化途径,科技成果产业化显著,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逐渐形成了“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化 - 新一轮研究开发”的良性循环。20年来省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带动各行业实现经济效益1100亿元,其中“十五”期间超过900亿元。如省金属新材料制备与成形重点实验室利用材料、机械、计算机等多学科交叉,完成了从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到成果产业化的一体化先进成套技术,实现了以国产元素粉末取代进口预合金粉末,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温压成形核心技术,为我国粉末冶金行业的产品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该成果产业化效果显著,两大类5种新材料及300多个品种的零件除在国内34家企业生产和应用外,还出口到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近三年来实现直接经济效益1.2亿元,新增税收约2000万元。
7、提升了我省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省重点实验室在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上不断有新的突破。历年来获得授权的专利797项,其中发明专利有502项,实用新型270项,外观设计25项;“十五”期间的专利授权数是648项,其中发明专利450项,占授权总数69.4%,是九五期间授权数的9倍。多个重点实验室掌握了行业的共性和关键技术,成为了我省自主创新的源头。如省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在攻克晚期垃圾渗滤液处理的国际难题中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地解决了晚期垃圾渗滤液处理的世界难题,获取了相关的关键技术和知识产权;还不断解决我省石油、化工、印染、制革、垃圾填埋和焚烧等行业废水处理的共性、关键性和前瞻性技术问题,成为广东省环境微生物及其工程应用领域中引领未来、创新发展的源泉之一,提升了我省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