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政石经》为儒家经典九经三传,由于是以唐代大和本为底本,刻成后为后蜀的官方版本,亦是中国著名的儒家石经。
简介
《广政石经》由于战乱,南宋晚期石经已亡佚,即使流传拓本也极为罕见。传世最完整的一部,明初收藏于内府,钤有朱元璋太子朱标的“东宫书府”印记,约在清中期流出宫禁,民国时为刘体乾所得,后递藏于陈清华。
吴昌硕、
陆恢、
林纾、
顾麟士、
萧愻等著名书画家在册端绘图,
翁方纲、
段玉裁、
阮元、何绍基、
王懿荣、
罗振玉、
王国维等著名学者百缁人题跋,1965年中国政府重金由香港购回,即一直保存于北京图书馆,为流传有绪的国家级重要文物。陈师曾为北京画坛领袖,见识高迈,超越时伦,在文人画遭到“美术革命”冲击时,高度肯定文人画之价值。此绘《蜀石经阁图》 ,构图取俯视角度,有一览无遗之胸襟;题字笔力苍劲,楷中略带隶意;山石、苍松、栈道,钩多皴少,略加渲染,一派生辣嶙嶙之气。陈师曾出身名门,祖父
陈宝箴曾任
湖南巡抚,父亲
陈三立为著名诗人,世称散原老人。刘体乾在请陈师曾作此画两年之后,复请其父陈三立题诗塘,为叙缘由。此时离师曾的英年早逝已不足三年,而如此之父子合作,几成绝响矣
碑刻名匠
陈德谦生卒不详。曾刻《广政石经》。该石经始刻于后蜀孟昶广政元年(九三八),故名《广政石经》或《蜀石经》 、 《后蜀石经》 。因地点在四川成都,故又称《成都石经》 、 《益都石经》 。其经始刻时,只有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周易》 、 《毛诗》 、 《尚书》 、 《仪礼》 、 《礼记》 、《周礼》 、 《春秋左氏传》 (只刻十七卷)等。后宋人田况补刻
《公羊传》 、 《谷梁传》和《左传》十八至三十卷;席贡补刻《孟子》 ;
晁公武补刻
《古文尚书》 ,同时并校诸经异同,著
《石经考异》 ,一并刊刻于石。刻经时间长达一百八十六年,加上刻
《考异》时间,更长至二百三十二年。石经至元明时不知下落。北京图书馆藏有一九六五年在周恩来总理关怀下,从香港买回《蜀石经》一部,系宋元拓本,是现存《蜀石经》的最佳本。
历史背景
后蜀广政七年(944年),蜀相
毋昭裔将唐玄宗注的
《孝经》 、
何晏集解的《
论语》 、
郭璞注的
《尔雅》 、王弼等注的《
周易》 、孔安国传的《尚书》 、郑玄注的《周礼》 、郑玄笺的《毛诗》 、郑玄注的《礼记》 、郑玄注的《仪礼》 、
杜预集解的《左传》 ,合共十经,连同注文,一并
开雕上石;并由张德钊、杨钧、张绍文、
孙逢吉、朋古、周德贞等上书丹。历时八年,于广政十四年(951年)全部刊刻完毕,成了著名的《广政石经》,也称《后蜀石经》 。据说石经「石凡千数」,屹立于后蜀京城成都。《广政石经》的最大特点是经文与注文合刻在石上,因而倍受后人重视。宋仁宗皇元年(1049年),田况补刻了《
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 ,前者用
何休解诂本,后者则用
范宁集解本。
宋徽宗宣和间,席旦补刻了《孟子》 ,但其是否有注,则不详。南宋孝宗乾道间,
晁公武补刻了他搜求得到《古文尚书》 ,及他所撰写的《
石经考异》 。除补刻外,
宋哲宗时,
胡宗愈还建立了石经堂,以保护这些石经。如此浩大的工程,又备受后人重视的《广政石经》,却于南宋乾道以后神秘地消失了。著名金石学家
马衡先生说:「如此巨制,纵经兵燹,亦不至片石无存。乃自
晁公武、张之后,阒然无闻,仅知明时有《礼记》数段在合州宾馆,清乾隆间福康安修城时,有人于城址得残石数十片而已。」(《
凡将斋金石丛稿》 )其消失的原因,也可称作「
历史之谜」了。
石经是中国古代刻于石碑、摩崖上的儒家经籍和佛、道经典。石经又可以分为太学石经和释道石经两类。
一、太学石经
又称为“
儒经”,历史上共有七次大规模的刊刻,对于传统的学术和文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前三次刻的熹平石经、正始石经和
开成石经。
1、《熹平石经》。西汉设五经博士后,经传传授都有严格的师法、家法,经文章句在长期传抄过程中也多有舛误。东汉桓、灵之际,诸经博士试
甲乙科时,竞争激烈,有人甚至行贿来求得改易经籍以合其私文。熹平四年 (175)今文学家
蔡邕、
李巡等人主持订正经籍文字,经灵帝许可,刊于碑石。至光和六年(183),历9年刻成,立于太学讲堂的东侧。
熹平石经据记有46碑,刻有《鲁诗》、《尚书》、《
周易》、《仪礼》、《春秋》、《
公羊传》、《
论语》等七种经文。石经碑面无纵横界格,系一字隶书直下行文,故也称一体石经。每石行数、每行字数各不相同。经文自右至左,每经自为起讫,先表后里,每经的每篇小题在上,大题在下,占一行。根据
王国维考证,每碑一面约35行,每行75字左右,为标准的四分体隶书,每10字约合“建初尺”一尺许。
董卓毁洛阳宫庙,太学荒废,石经遭破坏。熹平石经东魏自洛阳迁邺,北周又迁返洛阳,隋开皇年间复运入长安,以后被用作柱础。民国时洛阳有残石残片出土。其大块者现分别由上海博物馆和西安碑林等处收藏。
2、《正始石经》。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复立太学于洛阳,正始二年(241)又立正始石经于太学讲堂西侧。特立古文经石以补之,所刻的石经只有《尚书》、《春秋》2部。经文用古文、小篆和隶书3种字体书写,故也称《三体石经》。
正始石经在每一碑面刻有纵横线条为界格。一字三体直下书刻,每面约33行,每行60字。每碑行数各不相同。
王国维经推算认为最可能是35碑,
马衡根据1922年洛阳太学遗址出土的一块石经,推断正始石经应是28碑。
熹平石经和正始石经迭遭破坏,原碑已不复在,自宋代以来时有石经残石出土。自宋洪适在《隶释》中著录石经拓本以来,历代有人传拓收集石经残字以校勘经文、研究文字书法之用。对于
经学和学术史研究而言,这批资料弥足珍贵,也值得作更为全面而细致的研究。
3、《开成石经》。又称《唐石经》,因共刊物12种经典,还称《石刻十二经》。
唐文宗大和七年(833)至开成二年(837),用楷书刻《易》、《书》、《诗》、《三礼》、《春秋三传》、《
孝经》、《
论语》、《
尔雅》十二经于长安太学,并以唐张参《五经文字》、
唐玄度《九经字样》为附丽,是为开成石经,今存西安碑林。明代嘉靖年间因为地震多有断裂损字,王尧典就其缺字别刻小石立其旁,多有谬误。清康熙时巡抚贾汉复又补刻《孟子》。
4、后蜀广政年间(938-965)所刻立的《广政石经》。《
孝经》、《
论语》、《
尔雅》、《
周易》、《尚书》、《周礼》、《左传》、《仪礼》、《礼记》、《毛诗》共十经。
5、北宋嘉祐六年(1061)刊于汴梁太学的《嘉祐石经》,因以楷、篆二体刻制,又称《二体石经》。《
周易》、《诗经》、《尚书》、《周礼》、《礼记》、《春秋》、《
孝经》、《
论语》、《孟子》九经。
6、南宋高宗时刻,御书,《易经》、《书经》、《诗经》、《中庸》、《左传》、《
论语》、《孟子》共七篇。现存浙江杭州,已残缺,存八十七石。
7、清石经。乾隆年间刻,共十三篇。刻石存北京国子监,比较完整。汉石经只有7篇,后朝代石经增加了《彀梁传》、《
孝经》、《孟子》、《周礼》、《礼记》称为“十三经”。这是历代封建阶级的经典著作。
二、释道石经
佛教经文刻石的风气盛行于北朝,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后连绵不断。所刻经典以《金刚经》、《心经》、《般若经》、《华严经》、《陀罗尼经》、山东邹县的《四山摩崖》、北京房山的《房山石经》。
??北京房山区
石经山(原名白带山)和云居寺,因其洞穴中藏有
石刻佛教大藏经而名闻遐尔。房山石经及碑刻,始刻于隋唐,经辽、金、元、明至清,历时千科载,刻经1100多部,3600多卷,各种碑刻180余种。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学术价值。
??道家经典常刻石的一般为《道德经》、《消灾护命经》。有赵孟頫所书,三次上石的
茅绍之木,墨池堂本和安素轩本《道德经》,有传为柳公权书的《消灾护命经》。
始刻于后蜀孟昶广政元年(938年),故称“广政石经”或“蜀石经”、“后蜀石经”,因地点在成都,故又称《成都石经》、《益都石经》。
其经始刻时,只有《
孝经》、《论语》、《尔雅》、《周易》、《毛诗》、《尚书》、《仪礼》、《札礼》、《周礼》、《春秋左氏传》(只刻17卷)等。其后宋人田况补刻《公羊传》、《谷梁传》及《左传》之18至30卷;席贡补刻《孟子》;晁公武补刻《古文尚书》,同时并校诸经异同,著《石经考异》,一并刊刻于石。
蜀石经的特点:一是
经文和注文同刻,与过去只刻经文者大异,从而保存了大量的有价值的史料;二是历时久远,刻经时间长186年,加上刻《考异》的时间,更长至232年,可见其工程之浩大,刻办之艰难。
该经所用底本与开成石经同。刻石确数不可考,每石行数亦不详。可知者,据“周礼”、《左传》等每石分为若干层,每层可能为13或14行;《公羊传》、《谷粱传》,每石若干层,每层约10至20行不等,每行之字数,大字13—16字,小字10—23字。据《石经考》估计,该经所刻字数共为127254字。
蜀石经书人有张德钊、杨钧、孙朋吉、周德贞、张绍文、田况、席旦、彭慥等。校刊刻石者为毋昭裔。镌石者为陈德谦、武令升、
张延族、陈德超等人。
经刻就后立于成都府学石经堂,南宋前期尚完好,至元明之际不知下落,现在
拓本也极罕见。
该石经拓本,拓说宋时有96册,明万历年间内阁大库犹存全部,清时内府藏《毛诗》半部,其余多在私人手中。
北京图书馆藏有1965年在
周恩来总理关怀下从香港买回来的《蜀石经》一部,系宋元拓本,是现存《蜀石经》的最佳本。这部石经拓本,计有墨拓本7珊、木刻印本一册、题跋姓名录一册共计9册。其中《左传》、《谷梁传》、《周礼》各2册,《公羊传》一册,道光年间木刻《蜀石经》印本一册,《石经题跋姓名录》一册。在《左传》册页上钤有“东宫书府”等宋代的内府官印,可证该册为宋拓无疑。墨拓本中分别有清朝乾嘉时代的著名金石家
翁方纲等数十人的题跋和观款,对《蜀石经》的研究提供了不少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