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栋,原名庄国栋,男,
汉族,1916年11月出生,江苏
镇江人。1937年从南京高中毕业后,于同年11月经同乡
李公朴先生介绍,在
汉口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1月,又经李公朴先生介绍,入太原
山西民族革命大学第一期学习;同年3月,再经
李公朴先生介绍,前往西安协助
陈建晨夫妇主办《大团结》半月刊;随后兼任西京(
西安)
世界语学会
理事。
庄栋同志生前曾以庄国栋(原名)、庄栋、平木(笔名)、果行(笔名)等,在国内外发表过大量评论、社论、杂文及译自汉语、英语、世界语、俄语的翻译作品等。在
延安时期出版并获奖的主要作品有:1942年曾受陕甘宁边区文化工作委员会奖励的《世界语简明自修课本》、1944年曾受
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奖励的《识字课本》。
1939年5月4日,经
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介绍到延安后,即由
中共中央组织部安排在
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抗日救亡协会(以下简称“边区文协”)工作;随后专职负责延安世界语者协会及陕甘宁边区
世界语运动的组织领导工作,并主编世界语版国际宣传月刊——《延安世界语者》(Jan’an-Esperantistoj)杂志;同年7月,经边区文协
师田手、张凌光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12月转为中共正式党员。1940年1月,在
陕甘宁边区文化界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由
毛泽东、
张闻天、吴玉章等97人组成的第一届执行委员,并在大会上做了“关于边区世界语运动状况的专题报告”;同年10月,在发起新文字扫盲运动中,当选为陕甘宁边区新文字协会理事。1941年7月,为巩固和加强抗日统一战线力量,“延安世界语者协会”易名为“中国世界语者协会延安分会”时,当选为该分会理事长。1944年12月,随着抗日形势的发展及党的新闻宣传事业的需要,调往延安《解放日报》社副刊部任编辑。1946年10月,调往瓦窑堡(今陕西子长县),任延安《解放日报》临时刊采通副刊部主编。1947年1月,返任延安《
解放日报》社记者;同年3月撤离延安后,复任延安《解放日报》社瓦窑堡临时刊采通副刊部主编;是年4月离开陕北后,任太行山区涉县新华临时总社广播编辑。
1947年6月底,在赵毅敏领导下,任
新华社晋冀鲁豫野战军前线记者,并跟随“刘邓”大军进入中原
大别山地区进行战地采访。洛阳解放后,于1948年6月,调往《新洛阳报》社任编辑部主任、代理副社长等职。许昌解放后,于1949年3月,任《许昌人民日报》社副社长;同年7月,任《河南大众报》社副社长。
1949年9月,在武汉负责筹办
中苏友好协会武汉分会;随后任中苏友好协会大武汉(中南区)分会秘书长、总干事兼
抗美援朝运动中南区总分会副秘书长、秘书长等职;同时,于1951年3月,在北京出席了
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成立大会;并于同年次月随
夏衍率领的中苏友好协会“五一观礼团”,赴苏联进行了友好参观、访问及文化交流。
1954年10月,调往北京任
中苏友好协会总会宣传部主任兼《中苏友好报》社总编辑。1955年2月,任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
1957年,在反“右”派斗争中,被错划为
右派分子。1960年9月,下放到中共
山西省委宣传部,任《前进》杂志编辑。1961年2月,到山西候马接受劳动锻炼;同年9月,出任
山西省图书馆副馆长。“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再次遭受严重迫害,并于1970年8月,带病被强行下放到山西农村,集中进行劳动改造。1972年10月30日,终因久病未能及早医治而含冤在山西省
太原市逝世,享年56岁。1979年经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认真复查后,决定为其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