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
《底层》(中
译名:夜店),
俄国4幕
正剧,
高尔基作于1902年。剧中人物是一群住在地下室里的
流浪汉。他们来自社会各阶层,大多数不甘心永远置身于社会底层。
锁匠克列士企望依靠辛勤劳动改变生活,他的得了不治之症的妻子安娜希望死后能进
天堂。
小偷贝贝尔想获得新生。妓女娜思佳渴望获得爱情。
酒精中毒的戏子到处打听治病良方,幻想有一天能重返舞台。这些流落底层的人都在寻找出路。但出路何在?一个叫鲁卡的游方僧用虚幻的美景来安慰这些身处逆境的人。另一个叫沙金的
流浪汉则不相信鲁卡的美丽谎言,他指出人的解放要靠自己。
高尔基通过沙金之口,说出了对于
人的赞歌:“人!这个字眼听起来多么令人自豪!人!一定得尊重人!”这句
台词也集中反映了这个
剧本人道主义的积极内涵。
高尔基(1868—1936)是
俄罗斯伟大的
无产阶级作家,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
柯夫。高尔基是笔名,意为“痛苦”。他早期从事浪漫主义和
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描写生活在底层的人们,写了《伊席吉尔婆婆》《鹰之歌》《切尔卡士》等短篇小说。1901年写作《
海燕》,标志着他由民主主义的文学创作进入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创作的新阶段。
十月革命后,他曾任作家协会主席。主要创作长篇小说《
母亲》《
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克里姆·萨木金的一生》,自传体三部曲《
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戏剧《
小市民》《底层》《仇敌》,回忆录《列宁》等。
在一家小客店里,住着一群生活在底层的人们。这家概览旅店只有一个像窑洞似的地下室,没有天花板,笨重的石拱房顶,已被熏得乌黑,有些地方刷的泥灰都片片剥落下来。地下室的右角用薄板隔开,这是
小偷贝贝尔的房间,他与老板娘瓦西里莎有私情,经常在这间房里幽会。靠近房门,放着帽匠布伯诺夫的木板床。
地下室左角有一个
俄国式的大壁炉,中了酒精毒的戏子躺在大壁炉上,他翻来覆去地直咳嗽。左边石墙上有一爿通厨房的门,厨房里住着卖包子的寡妇克瓦什尼娅,破落的男爵和妓女娜思佳。靠近左墙处是锁匠克列士干活的场所。他的患肺病的女人安娜躺在罩着帐子的床铺上,也不断地咳嗽着。这是一个初春的早晨。寡妇克瓦什尼娅一大早就起床了,她正在蒸包子,准备拿去上市;勤劳的
锁匠克列士也早早起床了,正在工作着;妓女娜思佳在看书,感动得直流眼泪。
警察梅德威节夫常到客店里来,他是老板娘的叔叔。近来因为他看上了卖包子的寡妇,来得更勤了。克瓦什尼娅表面装得很正经,她对大伙说:“结婚的滋味我已经尝过咧,今天你就是摆上一百只红烧龙虾,我也不同男人拜花堂啦!”克列士说她是在吹牛,这不是她的真心话。克瓦什尼娅便骂克列士是只“
红毛山羊”,他把自己的妻子折腾得快断气了。克列士的妻子安娜听了争吵,便从帐子里伸出头来,要他们别再叫唤,让她在死前安静一点。克瓦什尼娅上市去了,由男爵给她挑着货担子。临走,她把两个热腾腾的包子塞给安娜,要她吃下去。但安娜没吃,她要丈夫吃,她说她吃了也不顶用了,丈夫是干活人,应该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