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中国文学史上,“
建安之杰”指三国时期
诗人曹植,出自
钟嵘《
诗品》:“故知陈思为建安之杰,公干、仲宣为辅。”
简介
建安时代在
中国文学史上,特别是在文人诗的传统里,是一个很突出、很辉煌的时代。而
曹植是
建安时代最杰出、最具有代表性和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位作家。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不论是诗、赋还是骈文,都超出了同时代的其他人。唐代诗僧皎然在《诗式》中说:“邺中诸子,陈王最高。”
钟嵘在《诗品·序》中也说:“陈思为建安之杰。”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
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
诗人、文学家,
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是
魏武帝曹操之子,
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
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
曹操、
曹丕合称为“
三曹”。
诗歌是
曹植文学活动的主要领域。前期与后期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前期
诗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现他贵族王子的优游生活,一类则反映他“生乎乱、长乎军”的时代感受。后期
诗歌,主要抒发他在压制之下时而愤慨时而哀怨的心情,表现他不甘被弃置,希冀用世立功的愿望。今存
曹植比较完整的
诗歌有80余首。
曹植在诗歌艺术上有很多创新发展。特别是在
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尤大。首先,汉乐府古辞多以叙事为主,至《
古诗十九首》,抒情成分才在作品中占重要地位。
曹植发展了这种趋向,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
五言诗既能描写复杂的事态变化,又能表达曲折的心理感受,大大丰富了它的艺术功能。曹植还是
建安文学之集大成者,对于后世的影响很大。在两晋
南北朝时期,他被
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南朝大
诗人谢灵运更是赞许有佳:“天下才共一石(dàn),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建安风骨 公元二O四年,
曹操彻底打垮了最大的军阀
袁绍,攻克邺城,领了冀州牧,遂又平定四州,自这以后曹操基本上常住邺城。“百川赴巨海,众星环
北辰”,文人学士亦紧紧追随曹氏父子,多集聚在
邺城,这时的邺城是俊才云蒸、群星灿烂。
曹操见此便大兴土木,建造了
铜雀台作为文人名士集聚、笔会之地,以至文学的繁荣达到了顶峰。因当时的
江南文风不盛,作品也很少,后人亦把
建安文学称之为“
邺下文学”、“魏国文学”或“北方文学”。
建安风骨
公元二O四年后文学一改
西汉、东汉两朝近四百年死板、格式化的文体和以歌颂宫廷生活为中心的体式,转向重点描写黑暗的社会现实,吟咏战乱时期悲凉的人生,高歌统一国家的理想,讴歌战乱消除给人民带来的安居生活,以及追求美好未来的愿望。不仅文体创新,形式多样,而且辞藻华美,语言质朴刚健、清新自然,形成一代新的艺术风格。后人把
建安文学时期慷慨激昂地倾吐胸襟,豪爽磊落地施展才华、抒发胸怀;阐明事理不追求纤细、周密的技巧,遣辞造句、描摹形貌唯求通顺明达;以及慷慨悲歌,激越高亢的思想情调与刚健爽朗、清新自然的艺术形式结合起来,称之为“
建安风骨”。
汉末建安时期
文坛上涌现了大量作家,打破了东汉末年诗坛上的沉闷局面,第一次掀起了文人
诗歌的高潮。由于他们都共同经历了汉末离乱的痛苦生活,所以能自觉继承汉
乐府民歌的优秀传统,在诗中通过叙述丧乱及感叹身世,吐露建功立业的抱负,具有慷慨悲凉、明朗刚健的独特风格。人们把这一时期的文学称为“
建安文学”。
三曹”即汉、魏间
诗人曹操与其子
曹丕、
曹植的合称。他们政治地位显赫,文学成就很高,成为当时文坛领袖,是集中体现“
建安风骨”特点的代表作家。
曹操初封魏王,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当时阶级矛盾尖锐的形势下,他“
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是一个很有胆识的统治者。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在长期的戎马生涯中写下了大量的诗文,是
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他的诗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如“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等诗句,被誉为“
汉末实录,为后世所叹唱”。“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昂扬地表现了
老当益壮,奋斗不息的精神,
传诵不绝。他的诗苍劲雄浑,开一代诗风,鲜明地体现了“
建安风骨”的特色。
曹丕即
魏文帝,
曹操次子。他
博闻强记,
下笔成章,但他
文学创作所反映的内容远不及
曹操丰富、深刻。他的诗多写男女恋情和游子思归的离愁别恨,缠绵悱恻,深切动人。在语言与表现方法上吸取了乐府的许多长处。《燕歌行》是他的代表作,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
曹植,是
曹操第三子,是
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古人称为“建安之杰”。他的一生以
曹丕称帝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深受
曹操宠爱和赏识。后期由于受到
曹丕的猜忌和迫害,抑郁不得志,终于在愤懑和苦闷中死去。他的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表达了对这种迫害的控诉。
曹植的诗脱胎于
乐府民歌,但致力于对语言的加工和提炼,提高了
诗歌创作的艺术技巧,对后世文学特别是
五言诗的发展,有较大影响。他的《洛神赋》最为历代传诵。
“建安之杰”辨曹植
以
曹操去世为分界,
曹植一生可分为前后两段。前半生他是翩翩浊世之佳公子,生活在
曹操的宠爱之下,身边又有
杨修、丁仪丁廙兄弟等志同道合的文友,可说是颇为称意。“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中厨办
丰膳,烹羊宰肥牛。
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也许就是他的自我写照。在宴会上,酒酣耳热之时,人生苦短的
不足之感会突然涌上这位年轻多才的公子的心头,在诗中,他这样写道:“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盛时不再来,百年忽我遒。”既然年华易逝,身逢乱世怎能在碌碌无为中度过一生呢?
建安文人建功立业的理想也深深根植于
曹植的心中,所不同的是,
曹植把它与青年人的激情融为一体,与其它建安文人相比,早年的曹植的济世情怀中多了几分理想的色彩,少了一些悲凉。
曹植将一腔救世的热情毫无掩饰地抒发在诗中:“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在壮士籍,不得
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操最终选定
曹丕为继承人,虽然
曹植、曹丕名分已定,在公开的宴会上,曹植难免要写一写“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清夜游西园,
飞盖相追随”这样的文字来颂扬他的哥哥,但从总体来看,“
明月澄清影,列宿正参差。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神飙接丹毂,轻辇随风移”,这种游宴还是相当惬意的。
曹丕称帝之后,
曹植的生活陡然发生了变化。
曹丕在皇位上还没坐稳,就派了一批手下去寻
曹植的错处,显然是欲除之而后快,并杀了
丁仪兄弟。
曹植对友人之死无能为力,只能悲愤地写道:“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交何须多!”从此
曹植身边再也没有什么朋友,他在文章里说自己“左右惟
仆隶,所对惟妻子”,名为诸侯,实同囚徒。早年作为
曹操的儿子,他有资格憧憬自己的未来,抒发自己的理想。而如今,
曹植再没有什么机会为国出力,
曹丕父子对其猜忌有加,当然不会给他任何建功立业的机会。然而从
曹植的诗中,依然可以感受到他为国立功的迫切愿望:“仆夫早
严驾,吾行将远游。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在赠自己的哥哥
曹彪的诗中他写道:“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面对
曹丕父子,曹植写了《求自试表》、《求通亲亲表》,企图打动皇帝的心意,当然只是一厢情愿而已,史书上说他最终“怅然绝望”。
曹植有一首《七哀诗》,被看作是他后期的代表作,诗中曹植以女子自比,期望能得到丈夫的眷顾:“君行逾十年,
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可谓缠绵凄恻,哀婉动人。自古以来,
诗人就有以男女喻君臣的传统。古代社会中,男子之于女子是绝对的领导,类比下来,君臣也如是。
曹植只不过期望得到一个为国出力的机会,然而在皇帝面前恳求哀求都没有用处。“抚剑而雷音,猛气纵横浮”的满怀壮志只能变成“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的无奈与彷徨。对
曹植来说,这种彷徨不知何之的状态才最最痛苦。他在《吁嗟篇》中自比为一把随处漂泊的转蓬草:“长去本根逝,宿夜无休闲。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卒遇回风起,吹我入云间。自谓终天路,忽然下沉泉。惊飙接我出,故归彼中田。当南而更北,谓东而反西。宕若当何依,忽亡而复存。飘飖周八泽,连翩历五山。流转无恒处,谁知吾苦艰。”在诗的末尾,
曹植写出了心中痛苦的呐喊:“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糜灭岂不痛,愿与株荄连。”只要不做漂泊无根的转蓬,哪怕做野草呢,秋天被野火烧尽也罢。读诗至此,直令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