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政区之一,开元路辖区,最初范围很广,南抵长白山,西临
辽河,北逾
黑龙江达
外兴安岭,东到
日本海,幅员辽阔。
开元路 元朝的政区。“开元路,古肃慎之地,隋唐曰黑水靺鞨。唐初渠长阿固郎始来朝,后乃臣服,以其地为燕州,置黑水府。”(《元史·地理志》)开元之名源于
东夏,系沿袭
东夏国的开元路旧制。元灭东夏后,先后设置万户府、宣抚司,最初的治所在今黑龙江省东部地区
依兰县附近或
宁安县一带,后移至
黄龙府(今吉林省农安县城)。元统一中国后,1286年(元至元二十三年)设置开元路,治于黄龙府,隶属
辽阳行省。1342年(元
至正二年),移治于
咸平府(今辽宁省开原市老城镇)。
《
元一统志》称:开元路,“南镇长白之山,北浸鲸川之海,
三京故国,五国故城,亦东北一都会也”。“三京故国”是指渤海的
上京龙泉府(今
宁安县渤海镇)、金代的上京
会宁府(今哈尔滨市
阿城区白城)和东夏的南京(今延吉市
城子山);“五国故城”是指辽代
五国部故城,即
剖阿里(
伯力,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盆奴里(今
汤原县境内双河村南古城)、
奥里米(今
绥滨县境内
松花江北岸敖来河畔古城)、越里笃(今
桦川县东北
万里河村)、越里吉(今依兰县城北松花江南岸);“鲸川之海”,即今俄罗斯
鄂霍次克海。大德年间(1297—1307年),分设
水达达路后,松花江下游和黑龙江下游地区划归水达达路。开元路辖区缩小,仅剩松花江中、上游以南一带地方。1295年(元元贞元年),开元路辖区内设置
肇州屯田万户府(今
肇东市四站镇八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