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世纪,
沙俄的
哥萨克在
西伯利亚扩张,在外兴安岭
黑龙江流域与清朝居民发生武装冲突。康熙派遣
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领清军(第一次3000人,第二次2500人)成功驱逐沙俄哥萨克武装探险队(共计650人)对黑龙江流域的侵略,收复了
雅克萨城(现俄罗斯联邦斯科沃
罗丁诺)。
俄、清1689年(清康熙二十八年)9月7日签订《中俄
尼布楚条约》,索额图遵照康熙大帝的指示,与
俄国划定了以外兴安岭、额尔古纳河的边界。《尼布楚条约》规定:中俄两国以
格尔必齐河、
额尔古纳河和石大兴安岭(外兴安岭)为界,岭南属中国,岭北属俄国。即,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以东至海的整个黑龙江流域,
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的土地,全部属于中国;外兴安岭与
乌第河之间的地区,暂行存放,留待以后再议。《尼布楚条约》的内容,曾用
满文、汉文、蒙文、
俄文和
拉丁文五种文字刻成了界碑。这个条约明确划分了中俄两国的东西边界,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
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1690年,巴海将军又将
乌第河未定界划入
大清国土,把整个未定界搬到了
勒拿河边。但是,侵吞中国
黑龙江地区,夺取通往
太平洋的
出海口,是历代沙俄政府的一贯图谋。鸦片战争之后,沙俄成立“黑龙江问题特别委员会”,加紧其侵略黑龙江的活动。
1849年至1853年,沙俄海军军官
涅维尔斯科依带领武装人员,越过外兴安岭侵入黑龙江下游,建立侵略据点。随后,在东
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的指挥下,大批沙俄
侵略军闯入黑龙江,对中上游北岸和下游两岸实行
军事占领。
1857年5月20日,
英法联军攻占
大沽,天津告急,北京震动。22日,穆拉维约夫在两艘
炮舰护送下来到
瑷珲城内与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会晤、谈判。穆拉维约夫说他此来是为了“助华防英”,也是为了“保卫自己的领土”,“为了双方的利益,清俄必须沿黑龙江、
乌苏里江划界”。奕山出,两国边界已根据《
尼布楚条约》“议定遵行,百数十年从无更改。今若照尔等所议,断难迁就允准”。这次谈判争论很激烈。散会前穆拉维约夫将俄方拟定的“条约草案”交给奕䜣,限第二天答复。这个草案的实质就是要撕毁中俄《尼布楚条约》,强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地区。
1857年12月29日,英法联军攻占广州。沙俄政府得知
清政府已经焦头烂额,于1858年1月5日召开“特别委员会”会议进行密谋。会议采纳了穆拉维约夫关于继续向黑龙江“移民”,并以武力为后盾,与
满清政府举行的
外交谈判的意见。会后沙俄政府即通知清政府,穆拉维约夫已受命谈判中俄边界问题,如果大清政府希望了结“黑龙江问题”,可以与他会商。此时,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形势对大清政府极为不利。此时的俄国觉得这是夺取太平洋出海口的绝佳机会,于是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便乘机率领俄国
哥萨克军队直逼瑷珲城下。
第二次谈判,清政府代表
爱绅泰断然拒绝俄方提出的无理要求,并将“条约草案”退给俄方代表彼罗夫斯基。由于俄方无理取闹,谈判无结果。穆拉维约夫急不可耐,再次亲自出马,以最后通牒的方式,提出条约的最后文本,强迫奕山签字,并恫吓说:“同清国人不能用和平方式进行谈判!”当夜俄国兵船鸣枪放炮。在沙俄的武力威胁之下,奕山终于屈服,被迫于28日与穆拉维约夫签订了《瑷珲城和约》,又称《
瑷珲条约》。这是
沙皇俄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的清俄第一个
不平等条约(不过奕山当时根本无权与沙俄签订条约。因此,清政府没有批准此条约,并在事后对奕山等人予以处分),但此条约依然有效,将中俄两国边界线由外兴安岭南移至黑龙江,使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多万
平方公里的
中国领土,和直至
北冰洋的
乌第河一带、
勒拿河未定界一并被俄国吞并,还将乌苏里江以东至海40余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定为中俄“共管”。该条约令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即
外东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是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性割让领土最多的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