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克·弗洛姆(Erich Fromm,1900年3月23日-1980年3月18日),美籍德国犹太人。
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毕生致力研究和推进
弗洛伊德的
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西方人在两次
世界大战后的精神处境。精神分析学说对世界有影响力。
简介
艾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1900年3月23日 - 1980年3月18日)是一位国际知名的美籍德国犹太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毕生旨在修改
弗洛伊德的
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发生两次
世界大战后的西方人精神处境,弗洛姆在此被尊为“精神
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此外,在德国时弗洛姆还是
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移居美国后始终保持和该学派的关联。弗洛姆思想的特色便是企图调和弗洛伊德的
精神分析学跟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思想。
生平与经历
早年生活
1900年3月23日,弗洛姆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市一个犹太人家庭,为家中独子。1918年弗洛姆进入法兰克福歌德大学学习两学期法学。1919年暑假后,弗洛姆进入海德堡大学学习,改学社会学,老师有Alfred·韦伯(
马克斯·韦伯的兄弟)、Karl Jaspers和Heinrich Rickert。1922年从海德堡获
哲学博士学位,次年至
慕尼黑大学专攻
精神分析学,1925年-1930年,他在
柏林精神分析学会接受精神分析训练完毕。1930年,他开始
临床实践,加入法兰克福社会观察学会。
纳粹在德国执政后,弗洛姆搬到
日内瓦,1934年进入纽约
哥伦比亚大学。1943年离开哥伦比亚后,他帮助组建华盛顿
精神病学学校纽约分校,1945年William Alanson White精神病学,精神分析和心理学协会。
晚年生活
1950,弗洛姆搬到
墨西哥城,成为
UNAM(Universidad Nacional Autónoma de México)教授,直到1965年退休。这里的医学院建立精神分析部。他担任
密歇根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从1957到1961年,1962年以后担任
纽约大学文理学院心理学客座教授。1974年他搬到瑞士Muralto,1980年,八十岁生日前五天在家中去世。
学说主张
弗洛姆的作品以纪录社会政治以及作为基础哲学和心理学著名。
弗洛姆于1941年发表他的第一本重大著作《
逃避自由》。1947年出版其续集——《
自我的追寻》。这两本著作概述了弗洛姆的人的本性理论中人的
性格理论。弗洛姆最流行的著作是1956年出版的《
爱的艺术》,他在这著作中概括并补充了《逃避自由》和《自我的追寻》及其他著作中的人性理论。
弗洛姆从小学习《
塔木德经》(
犹太教的法典),人生观受深远的影响。年轻时跟随犹太教祭司J. Horowitz学习圣经,后来在
海德堡大学修读社会学博士时跟随祭司Salman Baruch Rabinkow学习。在法兰克福读书时又跟随过Nehemia Nobel和Ludwig Krause。弗洛姆的祖父及其两个哥哥都是祭司,一个舅公是著名的塔木德经学者。可是在1926年,弗洛姆离开正统犹太教,转向以
人本主义解释圣经的典范。
弗洛姆对圣经中
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伊甸园的故事的解释奠定了他的人本主义哲学的基石。弗洛姆指出,辨别善恶通常被视为是一种美德,研究圣经的学者却都认为亚当与夏娃吃
知善恶树的果实犯了罪,因为他们违背了上帝。他认为人应运用其理智来建立自己的道德价值。弗洛姆赞赏能够采取独立行动的人。这些论点都是有违传统宗教的。
除了纯粹遣责
权威主义的
价值体系,弗氏也把亚当与夏娃的故事作为比喻,以
进化论和
存在主义角度解释人类不安的情绪。亚当与夏娃吃
知识树的果实,他们意识到当自己仍然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自己与大自然已不再是一体。于是他们觉得“赤裸”和“羞愧”。他们已经进化成人类,意识到自己,意识到道德价值,意识到面对大自然和社会的巨大力量带来的无力感,不再是与宇宙为一体,只有
动物本能的那个“
准人类”。按照弗洛姆,一切
罪恶感和羞愧都源于人意识到存在的割裂性。要解决这种存在的分裂,唯有全面发展人类独有的特性——爱和理性。弗洛姆强调其爱的概念与一般“爱”的概念有所分别,但实际上其概念是含糊不清的。
弗洛姆认为爱是人与人之间的创造力,而不是感情。他以此创造力把各种经常来当作“真爱”的证明的自恋
神经症和
性虐待倾向区别开来。弗氏相信爱的本质有四大元素: 关怀、责任、尊重和了解。认为“爱情”的经验只代表一个人未能真正了解爱的本质。弗氏利用圣经里
约拿的故事说明在现今人际关系中,关怀和责任的特质已十分少见。故事讲述
尼尼微城镇的居民有罪,要承受恶果,约拿却不愿意去拯救他们。弗称现代社会的人缺少对别人的自由的尊重,更不了解别人真正的希望和需要。
他认为
资本主义社会病态、不义的尺度便是它不符合人性和人的需求,据此他提出了人有五种需求:相属需求。指个体具有爱人与被爱的需求,希望认识别人,了解、关怀别人,并愿意对别人承担责任;超越需求。指个人希望在作为上超越物质条件的限制,在精神上能表现出创造性的
人格特质;落实需求。指个人希望与别人、社会及与大自然亲密结合,从而获得安身立命的需求;统合需求。指个人力求自己人格统整,希望在世界上活出意义来的心理倾向;定向需求。指个人具有努力寻求生活方向从而获得心安的心理倾向。
他讨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应付
孤独感的几种
心理机制,他称之为性格的动力
倾向性:
接纳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人没有生产或提供爱的能力,他所需要的一切完全寻求别人帮助、依赖别人,是
接受者而不是给予者。
剥削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人,并不期望接受,而是依其暴力、诡计等,从他人处巧取豪夺,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贮藏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人把
外部世界视为威胁,通过贮存和占有而获得
安全感。
市场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人的价值观是在市场上把自己当作商品,使自己具备适合雇主所需之性格特征。
创造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人充分发挥其潜能,成为创造者,对社会可以作出创造性的奉献。
上述前四种倾向性都是人格的病态表现,针对有
心理疾病的人而言,提出应当根据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性格倾向实施治疗与拯救;只有创造倾向性是人格常态的、健康的表现,对一般的健康人,应加以积极的引导,促使他们的人格健全地发展。
对爱看法
综述
弗洛姆认为,爱是一门艺术,要求人们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但是大多数人认为爱仅仅是一种偶然产生的令人心荡神怡的感受,只有幸运儿才能“堕入”爱的情网。人们产生这种错误的想法有三种原因:1、大多数人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爱的问题。2、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3、人们不了解“堕入情网”同“持久的爱”这两者的区别。要掌握爱的艺术,一是掌握理论,二是掌握实践,三是即要把成为大师看得高于一切。
爱的要素
对人来说最大的需要就是克服他的孤独感和摆脱孤独的监禁,而这只有通过真爱才有可能实现。真爱的基本要素,首先是“给”而不是“得”,“给”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是通过“给”,我才能体验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爱情的积极性除了有给的要素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是所有爱的形式共有的,那就是: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
成熟的爱
自爱
自爱不是“自私”,自爱是爱他人的基础,对自己的生活、幸福、成长以及自由的肯定是以爱的能力为基础的,这就是说,看一个人有没有能力关怀人、尊重人,有无责任心和是否了解人。如果一个人有能力创造性地爱,那他必然也爱自己,但如果他只爱别人,那他就是没有能力爱。
性爱
性爱的一个重要因素:即意志的因素。爱一个人不仅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而且也是一项决定,一种判断,一个诺言。如果爱情仅仅是一种感情,那爱一辈子的诺言就没有基础。一种感情容易产生,但也许很快就会消失。如果我的爱光是感情,而不同时又是一种判断和一项决定的话,我如何才能肯定我们会永远保持相爱呢?
主要作品
《
逃避自由》Escape from Freedom (AKA The Fear of Freedom), (1941)
《
自我的追寻》Man for Himself (1947)
《心理分析和宗教》Psychoanalysis and Religion (1950)
《人心——他的善恶天性》The Heart of Man: Its Genius for Good and Evil (1964)
《
被遗忘的语言》Forgotten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dreams, fairy tales, and myths (1951)
《
健全的社会》The Sane Society (1955)
《
爱的艺术》The Art of Loving(1956)
《弗洛伊德的任务--他的人格和影响分析》Sigmund Freud's mission; an analysis of his personality and influence (1959)
《
禅宗与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 and Zen Buddhism (1960)
《人性会占优势吗》May Man Prevail? An inquiry into the facts and fictions of foreign policy (1961)
《马克思论人》Marx's Concept of Man (1961)
《在幻想锁链的彼岸——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和弗洛伊德》Beyond the Chains of Illusion: my encounter with Marx and Freud (1962)
《基督教义分析》The Dogma of Christ and Other Essays on Religion, Psychology and Culture (1963)
《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Socialist Humanism (1965)
《像上帝一样生存》You Shall Be as Gods (1966)
《希望的革命--通向人性化的技术》The Revolution of Hope,
toward a humanized technology (1968)
《人的本性》The Nature of Man (1968)
《心理分析的危机》The Crisis of Psychoanalysis (1970)
《一个墨西哥村庄的社会性格--一项社会心理分析研究》Social character in a Mexican village; a socio
psychoanalytic study (Fromm & Maccoby) (1970)
《
人类的破坏性剖析》The Anatomy of Human Destructiveness (1973)
《
占有还是存在》To Have or to Be (1976)
《弗洛伊德思想的伟大和局限》Greatness and Limitation of Freud's Thought (1979)
《
论不服从》On Disobedience and other essays (1984)
《
存在的艺术》The Art of Being (1993)(死后由Rainer Funk整理发表)
《听的艺术》The Art of Listening (1994)
《存活的人》On Being Human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