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尔岐(1612年8月18日-1678年1月20日),字稷若,号蒿庵处士,又号汗漫道人,济阳西乡宜约(今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回河街道张稷若村)人。
明末清初经学家。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万历四十年七月二十二日(1612年8月18日),张尔岐出生于济阳西乡宜约(今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回河街道张稷若村)。自幼聪颖,七岁入学,拜陈苍屏为师,熟读经史,兼及
诸子百家,旁及
太乙、
奇门之学。张尔岐十五岁拜师董之有,后又从师董之朋。
张尔岐十五岁开始研读《
神农本草》等医书,十六岁入考县学成为秀才,十九岁前因对当时科举所用的
八股文不感兴趣,在乡试中没有考取举人,开始通读《
书经》《
春秋》等历史典籍。二十三岁时,张尔岐因一桩官司受株连,坐了三个月的监禁。
遭遇变故
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冬,清兵入塞,兵至山东。张尔岐奉父命带家人逃难,途中三弟张尔徵与四弟张尔崇被掳走。次年正月十六日,其父张行素被清军杀害。张尔岐归家后悲愤异常,先是想投水自溺,后又想穿上道士服弃家出走,见老母在堂无人奉养,才不得已作罢。他将自己住的小屋命名为“蒿庵”,深居简出,不闻不问世间之事,终生不穿彩色的衣服,不吃肥腴的饭菜,不欣赏欢娱的音乐。从此放弃科考。
张尔岐先后在济阳白杨店、曲堤闻韶书院、济阳县城和济南
按察司街等地教书讲学。清顺治三年(1646年),地方大员推荐张尔岐参加秋试,张尔岐以贫病婉拒。顺治七年(1650年),他被选送国子监学习,以母老而辞谢。
致力经学
三十多岁时,张尔岐开始致力经学的学习研究,专心著述立说。
张尔岐于济南讲授《
仪礼》时,偶尔为当时著名学者
顾炎武听到,顾炎武十分敬佩其见解精辟,翌日即登门拜访,谈论欢洽,遂订交为友。直到张尔岐去世前,两人一直保持着诗书往来,互尊为师。顾炎武亲自为张尔岐的著作《
仪礼郑注句读》撰写了序言。
康熙八年(1669年)夏,张尔岐写成《
老子说略》。康熙九年(1670年),张尔岐写成《
蒿庵闲话》。
康熙十二年(1673年),张尔岐被省志馆聘去参加纂修《
山东通志》,主编地方人物,结交了
李焕章、
刘孔怀、
薛凤祚等几位外地朋友。这些志同道合之人在一起工作,直到圆满完成修志任务,才各自回归。临分别时,张尔岐同顾炎武、李焕章、薛凤祚一起乘船游览了大明湖。
康熙十四年(1675年),张尔岐从济南回到家乡后,继续从事经学研究和著述。
因病去世
康熙十六年(1677年)春天,他身患疾病,仍坚持着《春秋传议》一书的研究著述工作。同年冬天,张尔岐病情加重,于腊月二十八日(1678年1月20日)去世,终年六十五岁。他临终前口述墓志,简述了自己的一生所为。
主要影响
经学
张尔歧在《老子说略》中所具有的限制君权意识,与
黄宗羲等启蒙思想家在这方面的认识有相通之处,代表了明末清初儒家学者对待《
老子》这一道家经典所具有的一种新态度。张尔岐的《老子说略》具有开一代新风的划时代意义,与
王夫之的《
老子衍》合辙,共同体现出那个阶段老学史的新变化。张尔岐在这个时期老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重大。
张尔岐主张在经中寻得圣人之意,其所撰《仪礼郑注句读》以发明郑《注》,辨析贾《疏》为宗,一反宋明以来轻视汉唐注疏之治学理路。张尔岐《仪礼郑注句读》于《
仪礼》文字有校勘,其所撰《监本正误》和《石本误字》还对《仪礼》监本和石本做了校勘。张尔岐还将所传《仪礼考注》的内容与
吴澄《仪礼考注序》进行比较,指出世传《仪礼考注》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与吴《序》不合。清人从事《仪礼》诠释时,对张尔岐的《仪礼》解义颇为重视,并时有征引。张尔岐的《仪礼》诠释崇实黜虚,顺应了明末清初反
王学末流的学术大势,成为清代
实学之先声。
理学
张尔岐以乡里塾师身份参与到明清之际的思潮中,形成了其学守
程朱历史评价
顾炎武:①独精“三礼”,卓然经师,吾不如张稷若。②根本先儒,立言简当。以其人不求闻达,故无当时之名,而其书实似可传。
李焕章:①处士为人,外合内刚,非义不能夺。②处士性至孝,志节烈,好读书。
陆耀:①先生独守程朱说,不少变。②先生
缟纻不通,而
风期合辙,隐然,有以开陆清献张清恪之先。
人际关系
主要作品
张尔岐一生著作很多,有《仪礼郑注句读》《
周易说略》《诗经说略》《夏小正传注》《老子说略》《弟子职注》《蒿庵闲话》《
蒿庵集》《春秋传议》《新济艺文》《济阳县志》等。
后世纪念
祠堂
康熙四十年(1701年),济阳阖学生员,全县官绅,公举张尔岐崇祀乡贤祠。乾隆四十年(1736年),蒿庵书院在济南按察司迤东重修。民国十四年(1925年),济阳城内建成蒿庵祠。
墓址
张尔岐墓原位于今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回河街道陈王寨村东首,1970年迁至回河街道张稷若村东100米。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影视形象
微电影《大儒蒿庵》:孙佩峰饰少年张尔岐,路顺波饰成年张尔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