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民
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张清民,河南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专业学术期刊《汉语言文学研究》副主编,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理事、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委、教育部“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河南省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河南省文联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智库专家。
个人简介
河南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汉语言文学研究》副主编。
人物经历
1990年考入郑州大学中文系,攻读美学方向硕士研究生,1993年7月3日获文学硕士学位。1999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文艺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董学文先生,2002年7月6日获文学博士学位。2005年晋升河南大学教授。2007.09—2008.06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高级访问学者”赴复旦大学中文系访学,导师朱立元先生。2010年出任专业杂志《汉语言文学研究》副主编,2011年6月被聘为“河南大学特聘教授”,2013年7月出任河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主管学科发展、科学研究、研究生教育与管理,同时离开特聘教授岗位,2015年6月辞去副院长职务,复任校特聘教授,2019年12月12月19日出任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2020年晋升二级教授。
研究方向
中外文论与美学
教学成果
1.2020年主持获批国家“双万计划”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下一流课程“文学概论”。
2.2020年主持获批国家“双万计划”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线下一流课程“文学概论”。
3.2014年主持获批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文学欣赏导引”。
主要项目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语境与文学理论形态生成”(项目批准号:05CZW001),鉴定等级:优秀。
2.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共执政前文艺意识形态领导经验研究”(项目批准号:14BZW007),鉴定等级:良好。
3.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020年度项目“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学科形成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20BZW022),在研。
4.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中国化当代化研究”(17ZDA269)第4子课题“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问题及其理论发展”。
5.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及当代意义研究”(项目批准号:18ZDA275)第4子课题“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关键词及当代意义研究”。
学术专著
1.《学术研究方法与规范》,中华书局,2013年初版,2016年修订重印。
2.《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
3.《话语与秩序——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学理论形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4.《艺术解释的向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主要论文
马克思主义文论
创新发展新时代中国文艺话语的路径/《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2月5日第4版。
文艺话语中国学派的模式和道路/《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第6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百年发展与成功经验/《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4期。
两个文艺“讲话”的话语意义分析/《文学评论》2020年第1期。
时代精神与高峰文学作品/《山西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
现实主义的话语歧变: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一段问题史/《上海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思想史意义/《高校理论战线》2005年第11期。
左翼文学学术话语特征的批判性考察/《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3年第2期。
从“主观精神”看胡风文学思想的精神实质/《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从“艺术力”概念看冯雪峰文学思想的精神实质/《创作评谭》2004年第8期。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知识分子改造的文化言路分析/《思想文综》2005年第9辑。
中国现代文论
现代性与中国语境/《郑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科学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兴/《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王国维与中国现代文学话语的奠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年第2期。
传统诗学的三种现代转换模式/《江苏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中国现代文学价值建构的尝试/《社会科学家》2004年第3期。
现代文学晚期文论失范的话语分析/《郑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京派文学自律诉求的艺术文化学分析/《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第4期。
20世纪30年代文学认识的文化症候分析/《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
20世纪30年代国共两党文艺意识形态争战及胜败原因/《河南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
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学理论生产状况/《河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学理论主潮/《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4期。
20世纪40年代文学理论话语构成机制分析/《文学评论》2005年第4期。
话语与权力——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论话语特征分析/《河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四十年代:中国现代文艺理论形态的确立/《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年第4期。
哲学美学
阳明哲学是东方存在主义现象学/《哲学动态》2000年第1期。
存在哲学与中国古代道家精神的遇合/《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2期。
罗蒂后哲学美学思想的两个维度/《河北学刊》2010年第1期。
后现代景观下的艺术生产/《东方丛刊》1996年第3辑。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创造/《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技术时代的艺术处境——本雅明与艺术现代性问题/《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年第4期。
试论本雅明诗学体系的创构路径与话语谱系/《社会科学战线》2021年第1期。
言与德:意义世界的建构/《中州学刊》1998年第6期。
媒介与意识形态
博客文学现象批判/《文艺争鸣》2004年第6期。
数字时代的文学境遇与理论转机/《文艺争鸣》2013年第5期。
信息化时代的文艺意识形态治理/《中国文学批评》2015年创刊号。
互联网时代的一元与多元——关于意识形态治理的思考与建议/《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年第9期。
审美意识形态:历史贡献与理论局限/《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意识形态涵义考释——兼论其与文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0年第2辑。
文学批评
强制阐释论的理论范式意义/《学术研究》2016年第2期 。
叙事研究与社会学立场/《人文杂志》2005年第2期。
叙事、反讽与包容诗的理想/《理论与创作》2005年第3期。
生命的尊严依然是问题/《黄河》2003年第1期。
生·死·爱·梦/《作品与争鸣》2001年第10期。
自我改写的写作/《诗探索》1997年第2期。
主要学术反响
中央美术学院官网荐书
北京语言大学官网荐书
论文被《新华文摘》2020年第8期封面推送转载
论文被《新华文摘》2021年第13期封面推送转载
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7期转载
论文被2020年度《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学科发展研究报告》重点引述
论文被《2020年文学研究发展报告》重点引述
论文被《2021年文学学科研究发展报告》重点引述
论文入选2023年度“中国文艺评论海外推介项目”
论文入围2023年度第八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推优终评
“中国文艺理论评论话语建设中美双边研讨会”主旨发言会议小结
主要奖项
1.2012年度“河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2014年获“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
3.2020年度“河南省文明教师”
4.2021年度河南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工匠人才”
5.2021年度河南省第七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文艺评论类优秀作品奖
6.2022年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7.中宣部出版局主办、中国期刊协会承办的全国第七届“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
社会服务
中国知网全国研究生公益讲座
第二届全国民族文艺评论人才培训班讲座
内蒙古文艺评论骨干培训班讲座
云南省文艺评论骨干培训班讲座
繁荣河南文艺评论系列讲座第二讲
河南全省各级文联主要负责人会议讲座
豫哈手拉手文化艺术研学交流新疆班讲座
首届“华夏之根”海峡两岸影视文化交流活动顾问
社会兼职
1.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理事
2.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
3.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
4.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
5.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委
6.教育部“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
7.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推荐专家
8.河南省文联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9.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智库专家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10 15:38
目录
概述
个人简介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