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脾汤
中医方剂名
归脾汤,中医方剂名。为补益剂,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效。主治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歌诀
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随,
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怔忡健忘俱可却,肠风崩漏总能医。
组成
白术、茯神(去木)、黄芪(去芦)、龙眼肉、酸枣仁(炒,去壳),各一两(各18g) ;人参、木香(不见火),各半两(各9g);甘草(炙),二钱半(6g);当归一钱(3g);远志(蜜炙),一钱(3g)。(当归、远志从《内科摘要》补入)
用法
上㕮咀,每服四钱(12g),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功用
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
①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证治机理
本证多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日耗所致。心脾气血暗耗,神无所主,意无所藏,故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脾虚运化无力,化源不足,气血衰少,而见食少体倦,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阴血亏虚,虚阳外浮,亦可见盗汗虚热;脾主统血,脾虚如不能摄血,则表现为各种出血症。治宜益气健脾养血安神兼施。
方解
方中黄芪甘温,补脾益气龙眼肉甘平,既补脾气,又养心血,共为君药。人参、白术皆为补脾益气之要药,与黄芪相伍,补脾益气之功益著;当归补血养心,酸仁宁心安神,二药与龙眼肉相伍,补心血、安神志之力更强,均为臣药。佐以茯神养心安神,远志宁神益智;更佐理气醒脾之木香,与诸补气养血药相伍,可使其补而不滞。炙甘草补益心脾之气,并调和诸药,用为佐使。引用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以资化源。诸药配伍,心脾得补,气血得养,诸症自除。
本方原载于宋·严用和的《济生方》,但无当归、远志。至明·薛己在《内科摘要》中补入此二药,沿用至今。其适用范围随后世医家临证实践而不断扩充。《济生方》原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之证。元·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增加治疗脾不统血之吐、下血证。明·薛己在《内科摘要》中增补治疗惊悸、盗汗、嗜卧、食少、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至清《医宗金鉴》则又增虚劳烦热,时时恍惚……经断复来,痘色灰白陷下等。
配伍特点
一是心脾同治,重点在脾,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方名归脾,意在于此;二是气血并补,但重在补气,意即气为血之帅,气旺血自生,血足则心有所养;三是补气养血药中佐以木香理气醒脾,补而不滞。
加减化裁
崩漏下血偏寒者,可加艾叶炭、炮姜炭,以温经止血;偏热者,加生地炭、阿胶珠棕榈炭,以清热止血
补中益气汤区别
归脾汤与补中益气汤同用参、芪、术、草以益气补脾。前者以补气药配伍养心安神药,意在心脾双补,复二脏生血、统血之职,主治心脾气血两虚之心悸怔忡、健忘失眠、体倦食少,以及脾不统血之便血、崩漏等。后者是补气药配伍升阳举陷药,意在补气升提,复脾胃升清降浊之能,主治脾胃气虚气陷少气懒言、发热及脏器下垂等。
重要文献摘要
1、《济生方》:“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
2、汪昂《医方集解·补养之剂》:“此手少阴、足太阴药也。血不归脾则妄行,参、术、黄芪、甘草之甘温,所以补脾茯神、远志、枣仁龙眼之甘温酸苦,所以补心,心者,脾之母也。当归滋阴而养血,木香行气而舒脾,既以行血中之滞,又以助参、芪而补气。气壮则能摄血,血自归经,而诸症悉除矣。”
3、《正体类要》卷下:“跌仆等症,气血损伤;或思虑伤脾,血虚火动,寤而不寐;或心脾作痛,怠情嗜卧,怔忡惊悸,自汗,大便不调;或血上下妄行。”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09 09:08
目录
概述
歌诀
组成
用法
功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