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操
近代人物画家
徐操 (1899年—1961年11月4日),字燕孙,我国著名的人物画家。河北深县徐家湾人,生于北京。画艺娴熟,弟子众多,主要擅长画人物故事、古装仕女,工笔、写意、白描、重彩,样样精能。
生平简介
徐操 (1899年—1961年11月4日)字燕孙,别号霜红楼主,又号霜红龛主、中秋生。斋号霜红楼、寒水堂、归燕楼等。原名存昭,清光绪二十五年(己亥,1899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公历9月20日)生于北京。祖籍河北深县徐家湾,但自其曾祖无相来京经营供御绸缎已历四世。
两岁丧母,由祖母庆氏(满族)抚养,7岁至15岁在家馆中先后从3位塾师读书,打下了深厚的旧学根底。15岁时,考入了求实中学,毕业前后,一次他看京剧《战宛城》,目睹曹操的雄才大略由衷钦佩,为了自我激励,乃改名徐操。 自幼痴迷书画,初随民间画师学习。渐长,拜宫廷画家管念慈为师。后又追随俞明(涤烦)学画。
1920年,“中国画学研究会”成立,徐操作为首批会员入会,遂成为研究会核心成员。但徐操似乎无意以此“雕虫小技”闻世,故在总统府庶务司任职的次年,即入中央政法专门律本科攻读,两年后(1922年),徐世昌下野,徐操亦随之去职,继续在政法专门学校学习。
民国一十三年(1924年)至民国一十五年(1926年),徐操画艺日进,已有作品参加两届“中日绘画联展”,成为中国画学研究会的评议,并开始鬻画。1926年,与金北楼之子金潜另立“湖社”,日常除参加画展及画学研究外,还在《艺林旬刊》、《湖社月刊》等刊物上发表画作和创作《三国演义》等故事插图,遂逐渐成为京城家喻户晓的画坛名流。
然而,徐操投笔从戎施展抱负的雄心未已,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应同乡友人田韵卿(宝銮)之约,充天津警备司第一师师部书记员,但不足二月即行去职。他有感于中原逐鹿的险恶和生计之需,在30年代之初,走上了毕生以画为业的人生旅程。
20世纪30年代,被聘为北平国立艺专、京华美专教授,吴光宇刘凌沧王叔晖潘絜兹等皆为其得意门生。但不久便辞去教职,以卖画课徒为生,成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影响画坛的传统派职业画家。1935年张大千来北京,与徐燕孙互不服气,于非闇推波助浪,闹了一场笔墨官司。
新中国成立后,积极投入政府提倡的连环画创作。1953年,被选为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画组副组长,1954年兼任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选为北京文联理事。1956年参与筹备创建中国画院工作,1957年画院成立被任命为副院长,并担任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此间,他组织并参与《和平颂》,《长江图卷》等历史性的美术创作,并创作出大量的连环画作品,如《三打祝家庄》、《火烧赤壁》等。
1957年被错划成右派,从此几乎终止艺术创作,所绘连环画《屈原》亦未能出版,1961年11月4日病故,葬于北京立水桥第二公墓。
画风特点
徐操非常注重对传统艺术的研摹,又不为古人所囿。其人物画主要取材历史故事、文艺作品,如三国故事、红楼梦人物等,还有诸如道教、佛教方面及民间传说中的人物等。他画的人物,线描运用自然,笔笔有力,又能在统一中求变化。若画人物众多的场面,能将吴道子的“兰叶描”、李公麟的“铁线描”、马远的“钉头鼠尾描”以及唐寅仇英陈洪绶等前贤的笔法参杂使用,取得丰富多变的视觉效果。
他的作品从画法上可分为工细和比较写意两种风格。工细者有如春蚕吐丝,写意者寥寥数笔,有如风卷层浪。既有表情夸张,填色浓重,趣味近俗之作,又有白描或施淡色,趣味近雅的作品。徐操作画从不打稿子,画面构图布置、人物配置及各种配景,均成竹在胸,然而画面却非常严谨,说明其传统画功很是深厚。徐画的不足,是形象与画法过分熟练和程式化,有较重的习气。
代表作品
作品图集:
作品保护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8 09:08
目录
概述
生平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