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反应
心理学领域名词
微反应的全称是“心理应激微反应”,它是人们在受到有效刺激的一刹那,不由自主地表现出的不受思维控制的瞬间真实反应。
简介
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
严格来讲,“微反应”是个广义的“大词”,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微表情”,属于“面孔微反应”;二是除了表情以外的,其他能够映射心理状态的身体动作,也就是常说的“小动作” ,可以别扭地称为“微动作”,属于“身体微反应”;三是语言信息本身,包括使用的词汇、语法以及声音特征,称为“微语义”,属于“语言微反应”。
狭义
但同时,“微反应”在通常汉语语境下,又会让人直接联想到身体的动作反应,即前面列举的第二个方面的内容“微动作”。所以,“微反应”从这个角度讲,也可以作为一个狭义的“小词”,以便更贴近普通人的理解。
测谎
埃克曼教授确实用它来指面部微表情(时间非常短的或不充分的面部表情),用于判断被测试人的真实情绪,可用于测谎
但是,通过查词典可知,“expression”一词的中文意思不仅仅指表情,而是涵盖了表达、表现、词句等多种意义。而分析一个人的真实心理状态,也不应当仅仅限于面部表情,应当通过观察并分析表情、肢体动作、语言意义等被测试人的表现,才能全面判断。因此,我们在这里使用“Micro-expressions”一词,其内涵就不仅仅限于面部的微表情,此处的“expression”一词更适合于翻译为“表现”。
产生原因
人在受到意外刺激时,第一反应是减少身体动作,保持瞬间静止,以便看清突发状况并判断对策。从这种身体突然僵住或减弱活动的反应中,可以判断出对方感到吃惊,随后可能产生恐惧、愤怒或者喜悦的心理感受。当一个人完整的动作或表情被压缩到极致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就不是一个夸张的表情或动作,而是一个极小的反应,极易被人们忽略,这种反应,就是一个微弱的反应。
状态分析
其实,这种轻微呼吸的远古本质是隐藏,是为了不引起猎手的注意。在被捕猎的过程中,弱势的一方不能战斗(打不赢)则只有逃跑,如果跑得也不快,那就只能藏起来了。而隐藏的时候,如果呼吸不加以注意,气流的流动和呼吸的声音则会把自己的位置暴露给捕猎者,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因此,长期进化积累的本能是,隐藏自己的时候会减弱甚至停止呼吸。到了现代社会,视觉上的隐藏除了军人、特工和罪犯之外,已经很少有人需要了,最多不过是尴尬的时候“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的心态。但遭到负面压力的时候,心理上还是会希望通过隐藏的手段来保护自己,主动减弱或者停止呼吸,试图减少对手对自己的关注(虽然客观上不可能)。
因此,正常状况下,遭遇负面刺激(比如挨批评)的人是会不由自主减弱甚至屏住呼吸的。
根据这个结论进行推导,如果老板骂人的时候发现,挨骂的家伙居然呼吸剧烈,这是应当留意的反常反应,往往意味着挨批的人有委屈、不服甚至反抗的情绪,需要进一步了解信息。
总之,如果在面临刺激源的时候,被测试人的呼吸开始减弱甚至停止,说明其心理处于一种恐惧状态,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但不敢逃跑,不敢反抗,被动等待结果的到来。这样的心态,表示刺激是有效的。也就是说,我们问对问题了,这个事情被测试人很关心,关心则乱。而发现被测试人的关注点,是继续施展有效刺激的前提条件,能够通过这个关注点,测试出对方的情绪,以推导出其真正的心理状态。
主要表现
安慰反应
眼睛缓解压力
人在受到批评、压力、否定等负面刺激时,经常无意识地表现出一些寻求安慰的身体微反应,以减缓内心的不适感。这些细微动作可以透露出他们紧张、焦躁、恐惧或者厌恶的负面心理情绪。
传说中,如果婴儿每天睁开眼睛的时候能看到妈妈(爸爸)的笑脸,他(她)将来就会很爱笑,很开心,而且会长得很漂亮。很多妈妈对这一点都深信不疑。
从科学的角度讲,能不能长得漂亮这个问题,与婴儿能否看到父母笑脸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不过不用失望,因为视觉上的舒适和宽慰,确实能促使一个人的心情好转。小婴儿如果经常能够看到父母的笑容,的确会变得性格开朗,容易开心,爱笑,这些都源于不断积累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一个人笑着的时候,就会变得比板起面孔漂亮很多。
当然,长大了之后,眼睛看到的不会每每都是父母温柔的笑容,还会看到很多让自己不高兴的负面的东西。而且,年纪增长之后也不会单一满足于父母的笑容,还会拥有更多的视觉需求,比如美人(包括男和女)、美景、艺术品以及能引发美好幻想的东西(比如钞票)。不过,有两条规律是不会打破的:一是从东西的角度讲,所见之物一定是良莠俱存,本事再大的人也不能掌控;二是从看东西的人的角度讲,一定是喜欢看喜欢的,不喜欢看不喜欢的。
第二条规律说出了人们最基本的心理偏好,它的深层实质内容是:看喜欢的东西,会让人心情大好,看不喜欢的东西,会让人心情变坏。这才是我们要关注的重要内容。
在测谎实验中,瞳孔实验可以强有力地证明这一点。瞳孔是虹膜(也就是常说的黑眼球,当然,不同人种的虹膜颜色是多样的)中间的一个漏洞,负责把光线透入到视网膜上。其物理功能是光线变强的时候,瞳孔就会缩小,以防过强的光线刺激视神经;光线变弱的时候,瞳孔就会放大,尽量让更多的光线投射到视网膜上,以获得清晰成像。这一切动作都是由控制虹膜的平滑肌来完成的,而平滑肌只受自主神经系统控制,无论你怎么努力,也不能进行主观控制。
有意思的是,随着进化的演进,人的瞳孔反应也变得更加复杂和高级。实验证明,人在看到喜欢的东西时,瞳孔会放大(比如色男看到性感美女,或者赌徒看到一手好牌),以保证多看一些美好的景象;而看到不喜欢的东西时,瞳孔则会缩小(比如观看血淋淋的外科解剖手术),以尽量避免受到负面刺激。当然,只有瞳孔变化的人,都算是城府很深的高手,即使内心波澜壮阔,外表也不动声色。对于一般人而言,看见美女肯定眼睛睁大,惊叹不已;看见血淋淋的场景,早就紧闭双眼,高声尖叫。
这就是视觉应激反应的规律之一。
胜败反应
胜败并非常事
战斗结束之后,胜利者会产生喜悦、炫耀和放松等积极情绪,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因此身体表现出抵抗重力的向上反应;而失败者神经系统进入压抑状态,全身能量丧失,因此看上去垂头丧气,身体重心向下并收缩。
重力是所有生物能够在地球上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同时也是各种生物需要想方设法对抗的第一阻力。重力原理的第一个内容是:想要抵抗重力,需要神经系统有意识(不一定是用“想”的意识)的控制。举例而言,昏迷状态的人之所以会倒地不起,是因为控制平衡和骨骼肌的神经系统进入无意识状态,人体用于保持站立状态的骨骼肌失去命令,无法继续抵抗重力。重力原理的另一个内容是:对抗重力,需要至少等同于身体所承受重力的能量。如果能量充沛,超出身体所承受的重量,就可以做出反重力运动,比如跳跃、高举双手的大肢体运动,以及抬头、挑眉毛、嘴角上翘等小肌肉运动。相反,能量不足的时候,就会导致身体向下“垮”掉,比如坐、蹲、摔倒、躺或者趴等大肢体运动,以及躯干弯曲、低头、眉毛和脸上的肌肉下垂等小肌肉运动。
我们经常会看到,战争或者比赛的胜利者通常会习惯性地做出一些动作,比如高举双手、高声啸叫,这些消耗很多能量的动作,原始动力旨在获取更多的关注。
胜利是值得喜悦的事情,所以胜利者接受到积极刺激之后,会产生积极情绪,情绪会调动能量储备。战斗的时候,身体会储备大量的能量用于脑力或者体力的较量。在战斗结束之后,需要将多余的能量释放出来,同时舒缓紧张的神经,使身体恢复到平常的正常状态(长期兴奋会导致神经系统与循环系统负担过重)。
当然,如果战斗的过程非常艰难,消耗掉了全部能量,也就不会有什么庆祝动作。但只要还没晕过去,嘴角的微微翘起,还是经常可见的。
很多庆祝动作,都是反重力动作,由于神经兴奋和充足的能量。
双手高高举起是常见的表达胜利的动作。球场上,如果运动员打入关键一球,观众经常可以看到进球后的各种庆祝动作,其中一个就是高举双手,跃起后撞胸。两个人一起庆祝的时候,还会互相高高举起一只手,做出击掌相庆的动作。
跳起来欢呼基本上是胜利后一套固定的组合动作,成语谓之“欢呼雀跃”。跳起来是经典的反重力动作,而欢呼则是获取更多关注的一种炫耀方式,同时还能起到调整呼吸、消耗能量的作用。有的运动员在获得胜利之后,还会来一个复杂的跳跃——后空翻,来表达内心的喜悦兴奋
与跳起来相同的反应是取得胜利之后的登高。常见有比赛获胜的运动员兴奋之余攀至高处或者绕场跑动,高高举起一只手向观众致意(其实是炫耀)。海拔高度的增加和跑动引起的被关注面积增加,能够吸引更多的人看到并赞美。
比较隐晦的“登高”反应是舒展身体。其实每个人都可能做过这样的动作,在完成一个比较有价值的工作之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情况也算胜利),会面对着窗外的朝阳(夕阳,或者可能是深夜的城市灯光)长长地舒展身体,伸个懒腰。一方面可以活动颈椎和腰椎,松弛神经;另一方面,也会有成就感和对美好未来的期望(也许是更大的挑战)油然而生。
其实,在高举双手表达胜利喜悦的同时,躯干和腿就会自然挺直,让整个人达到自然身高的极值。不能想象驼背腿弯曲的时候,怎么会把双手高举来展示自己(先天残疾除外)。
女孩子在得意的时候,经常会满脸笑意地将头轻微地晃动几下(不是摇头的转动,是左右倾斜的晃动),但幅度很小,频率很高,整个动作全部在一秒之内完成。这个动作貌似微小且快速,但其实需要比较多的能量才能故意表演出来,只有在情绪使然的时候,才会油然而生,当事人自己都不一定会注意到。
冻结反应
身体的第一种防御战略就是冻结反应。移动会引起注意,一旦感到威胁时立刻保持静止状态,这是边缘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最有效的救命方法。这是人在受到意外刺激时的第一反应。突如其来的刺激,会让人瞬间出现短暂的停顿,用来看清状况,判断对策。如果在一个问题后,对方出现瞬间的行为停滞,说明这个问题让对方感到意外,意外的刺激是打破对方心理防线的有效手段;
逃离反应
是人感受到厌恶或恐惧的时候会产生的反应。如果面对的刺激具有威胁性(可能伤害到自己),而自己又没有改变局面的信心,则会出现逃离反应。远古时代的逃离是跑,现代社会的逃离则多数比较隐晦。出现逃离反应,可以判断出行为人内心对刺激源所持的负面心态,厌恶或恐惧;
仰视反应
是对自己能力高低、地位差异、胜败预测、优劣定位进行判断后的反应。进化积累的本能,使得人会仰视比自己高大的对象,蔑视比自己矮小的对象;反之,人也会本能地尽量抬高自己的身体以期建立优势,也会在认怂的时候,把自己的身体放低。所以,观察一个人的体态高低,可以判断其内心的自我定位;
爱恨反应
是人际之间心理距离的两个极端——爱和恨所主导产生的反应。爱的时候会希望对方也能爱,会担心对方不爱;恨的时候会主动拉开距离,会咬牙切齿地质问“为什么不爱我”,还会干出更疯狂的举动。身体间的距离,?以体现出人和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人的某些行为,也可以体现出其内心的喜爱与厌恶;
领地反应
是人在自己的“领地”中所表现出来的领导风范。自己的地盘里,人会表现得放松、自在、威严,还可以丝毫不费力地指挥。如果有人敢于挑战自己的领地范围,则会引起强烈的警觉和反击。观察人的姿态和动作,可以判断出其内心是否具有安全感,而挑战对方心中设定的领地范围,可以激起强烈的愤怒,这些可以帮助建立心理测试中的有效刺激;
战斗反应
是愤怒的最强体现。引发愤怒和战斗的原因,无论多么具?,都可以归结为生存和繁衍中遇到的威胁,比如“同行是冤家”可以溯源到对生存的威胁,“冲冠一怒为红颜”则可以溯源到对繁衍的威胁。一旦战斗反应出现,除了可以逆推出愤怒情绪之外,还可以预见到“不会轻易放弃”的行为趋势;
反应释义
1.单肩抖动------不自信;
2.注视对方眼睛------撒谎中(为了看看自己的把戏是否得逞);
3.中断眼神交流------不代表撒谎(回忆中);
4.回答时生硬的重复问题------典型谎言;
5.抬起下巴------十分尴尬;
6.揉鼻子------掩饰真相(尤其是男人的鼻子里的海绵体在撒谎时容易痒);
7.眼睛向左看是在回忆,向右看是在思考谎话(一般情况下);
8.惊讶表情超过一秒就是假惊讶(对于普通人会有例外);
9.人右肩微耸一下就是在说假话(一般情况下);
10.当不能倒着将事情回忆一遍,那么事情肯定是编造的;
11.用手抚额头-----表示羞愧;
12.瞳孔放大-----恐惧,愤怒,性欲;
13.话语重复声音上扬-----撒谎;
14.肢体阻抗向后退一步,表示刚说的话不可信;
15.抿嘴经典的模棱两可的动作;
16..摸脖子人撒谎的时候会摸脖子,典型的强迫行为;
17.纵火与强奸本质是相同的,都属于宣张自己的力量;
18.撒谎的时候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表情,往往没有任何表情;
19.一般在学校越受欢迎的学生越会撒谎;
20.手一直摩挲,一种自我安慰的姿态,当你不相信自己的在说什么的时候,使自己安心们说谎的时候会摸脖子,这是个经典的动作;
21.当真正的凶手看到被害者照片的时候,会表现出恶心、轻蔑甚至是害怕。但绝对不会是吃惊;
22.要是有人要将要实施血腥的罪行,就会出现这样的表情:眉毛朝下皱紧,上眼睑扬起,眼周绷紧;
23.伸出中指(fuck的手势),这是象征性的还有特定意识的下意识手势,充满敌意;
24.鼻孔外翻,嘴唇紧闭,生气;
25.下巴扬起,嘴角下垂,自责;
26.眉毛向上,拉紧,恐惧;
27.当你不相信自己在说什么的时候,就会摩挲自己的双手来使自己安心;
28.如果先突然大声说话,然后再用手猛拍桌子,这是对可怕事情反应的手势时间差。如果是真的发火,这两个动作会同时进行;
29.提高右边的眉毛,表示你很疑问;
30.嘴唇左边向撩起,假笑。脸部74%的真实感受往往会在左脸暴露(左撇子相反)。
科学研究
研究表明,大部分人体的动作表现都是可以进行主观控制的,当然也有极少数例外(如瞳孔)。但是,因为人的动物性,在受到刺激的时候所作出的第一反应(各种表现)却不太容易作假。在刺激有效的情况下,被测试人的最初瞬间反应绝大多数都是不受思维控制的,真实可靠。当然,这些反应很快就都被控制和修正了,且动作幅度很小,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只着重研究微小瞬间反应的原因。
因此,要想让被测试人表现出真实的心理状态,需要一个前提条件,即有效的刺激。鉴于针对“有效刺激”的研究与针对“表现”的研究同等重要,不可缺少,我们最终决定用“反应”一词来涵盖“刺激—表现”这个完整的过程,并把全部的内容提炼成一个词,中文叫做 “微反应”,英文叫做Micro-expressions。
专家分析
姜振宇称,在国外,微反应多用于协助司法机关查案、商业谈判、心理咨询等领域。在学校开设选修课,不仅是教授如何识别一个人是否在说谎,还要教授在与人交流中,“读懂”对方的神态和肢体动作,进而揣摩人物心理,在正确的时间点,提出自己的观点,“知道他什么时候能听进我的意见……让学生增加人际沟通的能力。”犯罪心理分析、心理测试技术专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武伯欣介绍,“微表情”研究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在大学里开设这门课,有助于心理科学的普及,但教授者一定要把认知心理学、情绪心理学作为基础教给学生。“研究微表情,可以作为沟通的技巧,但不要去以此判断人与人之间是否真诚、忠诚,不要借此去试图揭露谎言。否则会搞得人人自危,伤害人际关系。”武伯欣称,“微表情”研究和测谎一样,不能作为法律意义上的证据。
启发开课
美剧《Lie to me》风靡全球,主角卡尔·莱特曼博士是世界顶尖的测谎专家,能从一个人的面部表情、不自觉的肢体语言、说话的声音和言辞中,读出一个人的想法。他不仅能从某人耸肩、摆手或撅起下嘴唇中,知道某人在撒谎,而且知道其为什么撒谎。
此剧的播出,使很多人知道了有“微表情”的存在。剧情中“微表情”的运用和莱特曼博士测谎能力“淋漓尽致”的表现,使《Lie to me》的粉丝们对“微表情”测谎深信不疑。也有人认为,依据剧中类似“眼睛紧盯着对方的反应”来推断一个人是否在撒谎,缺乏科学性,“微表情”为“伪科学”。
“对微表情极度信奉或者极度否定,都是不正确的。”姜振宇称,早在《Lie to me》热播前,他和同事们就一直研究能够用于司法应用的心理测试方法,并对国外“非语言信息”的研究内容保持关注。该剧播出后,姜振宇有了开课的想法。“让学生能够秉持科学的精神来学习和应用微反应,相信使用微反应分析人类心理,是有科学依据的。”姜振宇称。
2010年3月,姜振宇正式成立政法大学微反应研究小组,计划2011年9月,在大学开设中国第一门“微反应研究”选修课。
阅读拓展
《微反应——姜振宇教你察言观色》
姜振宇首部全彩漫画版微反应
郭德纲 孟非 乐嘉倾情推荐
本书是一本从微反应入手讲识人术的图文书。每一章从情境展开,按照人们学习微反应的步骤进行讲解,首先写在我们生活中遇到的情境中哪些表情是人内心真实的反应哪些是用以蒙蔽我们的假表情;然后的讲解不同情境会出现什么样的微反应和微表情;人的不同经历造就了不同的微反应和微表情,怎样结合人的不同经历判读微反应显示出的内心;最后,将人和环境相结合,讲述在复杂情况下如何使用微反应。
参考资料
冻结反应.微表情网.2014-3-7
微反应.豆瓣.2012-09-23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08 15:47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