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动力论
心理学术语
美国心理学家鲍亭、纳奇曼、施加等人以弗洛伊德的个性心理分析理论为基础,吸取了特性—因素论和心理咨询理论的一些概念和技术,对职业团体进行了大量研究,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提出了一种强调个人内在动力和需要等动机因素在个人职业选择中的重要性的职业选择与职业指导理论,被称为“心理动力论”。职业指导的重点应是“自我功能”的增强。若心理问题获得解决,则包括职业选择在内的日常生活问题将可顺利解决而不需要再加以指导。其代表理论有:罗伊的需要论、鲍亭的心理动力论、雪恩的职业理沦和职业锚理论、克莱斯职业适应动力过程模型。
一、基本观点
鲍丁等人依据传统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探讨职业发展的过程,把工作视为一种升华作用,而影响个体职业选择的动力则源于个人早期经验所形成的适应体系、需要等人格结构。它们通过影响个人的能力、兴趣及态度的发展,从而影响其以后的职业选择与行为有效性。个人生命的前6年决定其未来的需要模式,而这种需要模式的发展受制于家庭环境,成年后的职业选择取决于早期形成的需要。如果缺少职业信息,职业期望可能因此受到挫折,在工作中会表现出一种婴儿期冲动的升华。若个人有自由选择的机会,则必将选择能以自我喜欢的方式寻求满足其需要而又可免于焦虑的职业。
心理动力论者认为,社会上所有职业都能归人代表心理分析需要的、分属以下范围的职业群:养育的、操作的、感觉的、探究的、流动的、抑制的、显示的、有节奏的运动等,并认为这一理论除了对那些由于文化水平和经济因素而无法自由选择的人之外,可以适用于其他所有的人。
二、八项基本要素
1963年,鲍丁和同事纳奇曼、塞格尔提出了心理动力论的8项基本要素,其内容隐含了“需求”与“发展”这两个要素:
一是人类的发展是连续的过程,婴儿期最简单和最早的心理生理发展历程与成人阶段最复杂的智力和生理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二是需求满足的本能,就复杂的成人行为与简单的婴儿行为而言,并没有两样;三是每个人的需求类型在人生的前6年就已经决定,只有少部分可能在人生的后期得到修正;四是人所寻求的职业由其需求决定,而其需求在其6岁前就已经发展完成;五是心理动力论适用于所有不同年龄的人,以及不同类型和教育程度的工作,唯有两项例外:受到外界文化或经济困难限制的人,或受到这些外在因素刺激的人;在工作上得不到满足的人;六是工作是一种婴儿期冲动得到升华作用的表征,工作就是将婴儿期的冲动升华成社会能接受的行为;七是缺乏对职业的了解可能使个人选择的工作无法实现其心理预期。因情绪(或神经系统)而使就业机会的信息受到干扰阻隔,这种现象属于心理机制范畴.是该理论关注的一个部分;八是每一种工作都可列入不同的职业群,而各个职业群都代表着不同心理需求的满足类型。
根据上述8个基本要素,可以发现心理动力论一方面强调人类的职业选择具有潜藏的心理动机,这些动机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需求的满足,职业的各种活动都是为了满足需求与避免焦虑;另一方面则强调职业研究的发展特性,主张职业选择必须追溯到个体的儿童期,甚至怀孕阶段对人格成长的影响。鲍丁通过分析会计员、作家、心理学家、物理学家、工程师等职业,提出一个“需要一满足”模式。这个模式可以清楚地分辨不同职业所能满足的需要、涉及的心理机制及其操作与表现方式。例如此理论假设,一个人在6岁以前,主要的内在满足来自于咬、嚼、吞、咽等口腔的攻击活动,如果一个人一直固着于这种口腔满足,并且未随年龄增长而发生改变,那么这种固着现象会表现于其人格上,他所从事的职业可能与切割、磨、钻等活动有关。
三、心理动力论与个人职业
可见,心理动力论者关于个人职业选择及职业分属的看法有两点:第一,职业选择是个人综合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的结果。个人在人格与冲动的引导下,通过升华作用,选择可以满足其需要与冲动的职业。职业指导的重点应着重“自我功能”的增若心理问题获得解决,则包括职业选择在内的日常生活问题将可顺利完成而不需再加指导。第二,社会上所有职业都能归入代表心理分析需要的、分属以下范围的职业群:养育的、操作的、感觉的、探究的、流动的、抑制的、显示的、有节奏的运动等,并认为这一理论除了那些由于文化水平和经济因素而无法自由选择的人之外,可以适用于其他所有的人。
以鲍丁、纳奇曼和施加为代表的心理动力理论家们在对职业团体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心理动力理论的结构。该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六方面内容:成人的生理和智力活动与其个人早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有关;复杂的成人活动中包含着与婴儿简单活动相同的本能满足;人一生的最初六年,决定了他未来的职业需求模式,即职业选择取决于人生最初六年中所形成的需要;家庭压力对个体需要的发展影响极大;成人在工作中会显示出一种婴儿期冲动的升华;如果缺乏职业信息,职业期望可能遭到挫败。
心理动力论还认为,个人在职业生涯中产生职业问题可能有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依赖性强,缺乏对自己未来发展的责任感和自信心,缺乏职业决策能力;二是信息的匮乏,即缺少职业决策所依据的现实根据;三是在职业的选择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犹豫不决或环境的干扰而引起的心理焦虑及冲突。遇到此类问题时,无论是临近毕业的大学生还是已就业人员,他们的首要任务在于查明自身个体职业问题的范围,然后根据现实信息和自身条件作出新的尝试性的决策,或改变与此职业问题相关的某些行为。
四、综合评价
心理动力理论吸收了精神分析学派、特质因素论以及来访者中心疗法的优势,提倡从探究“过去”生活经验与动机中发现个体的职业需求点,为只关注“如今”与“未来”的职业生涯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该理论对个体的需要给予了特别关注,同时还十分注重加强个体自身对职业的自我探索。此外,该理论提倡深入分析职业资料,以期从中窥视个体的心理动力,掌握个体需求获得满足的程度、如何获得满足等,从而为个体的职业决策提供详细完备的信息。
虽然心理动力论对于个人内在的动力因素(如需要、心理机制等)特别重视,可以弥补“特质因素论”忽略个人深层心理需要的缺陷,但该理论过于强调内在因素,对于可能影响职业选择的外在因素略而不谈.甚至假定“个人有自由选择职业机会”。此外,该理论在分析具体职业与需要满足的方式上,多偏向低层次需要的满足,几乎没有涉及高层次需要,这些问题构成了该理论的缺点。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01 17:31
目录
概述
一、基本观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