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学派
欧美现代心理学派别之一
《精神分析学派》是2000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弗洛伊德。
内容简介
精神分析学派是欧美现代心理学派别之一,也是广泛影响西方美学、文艺批评和社会学的流派之一。1895年奥地利医师弗洛伊德和布鲁耶尔合著出版《关于歇斯底里的研究》,1900年弗洛伊德发表《释梦》,开始奠定精神分析学说。其后弗洛伊德又创办学会、年鉴、公报、杂志、国际出版社,广为宣传。精神分析学说逐渐由精神病治疗的理论和技术,扩大为心理学的思想体系,进而扩大到人生哲学和宣传研究领域。该学派亦称弗洛伊德主义。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层结构组成的。“本我”是一个无意识的结构,是同肉体相联系的本能和欲望,按“快乐原则”活动;“自我”是一个意识结构,是认识过程,按“现实原则”活动,感受外界影响,满足本能要求;“超我”是一个由社会灌输的伦理观所形成的结构,按“至善原则”活动,用来制约自我。
学派介绍
要想对弗洛伊德的思想有清晰的认识,还可以读几本介绍其思想的著作。查尔斯·布伦纳所的《精神分析入门》(北京出版社,2000)概括了弗洛伊德的基本思想与精神分析的主要内容,阐述明确贴切,在同类书中极为难得。《弗洛伊德和马克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阐述了精神分析学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书虽写于上世纪30年代,却仍不失其价值。
观点:精神分析学派是弗洛伊德在毕生的精神医疗实践中,对人的病态心理经过无数次的总结、多年的累积而逐渐形成的。主要着重于精神分析和治疗,并由此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独特的解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人的本能的、情欲的、自然性的一面,它首次阐述了无意识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开辟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它重视人格的研究、重视心理应用。
精神分析学派在协助当事人(案主)能够去发现,现行行为的潜意识基础。并认为内在的行为是受了过去的因素(潜意识)所支配,即人类早期发展影响行为,帮助人了解过去。
精神分析或称为心理分析学,是二十世纪初奥地利精神病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创立的一门学科。当时精神病学普遍受生物学的影响,对于心理现象的构成、发展及治疗,以工业革命时代流行的机械主义的方式进行,弗洛伊德于1885年到巴黎拜著名精神及人脑科学家Charcot为师,并受到Charcot研究歇斯底里(hysteria)的影响,开始了他关于早期或童年创伤经历和情绪病的研究。其首个研究个案是联同Josef Breuer完成,病者化名Anna O的病患记录,他们初期利用催眠和讲谈疗法(talking cure),心理病患者提供了解心灵困扰的技术,后来鉴于弗洛伊德认为催眠虽然可以发现病患者的过去创伤经历的片断,但却没法为病者带来治疗的方法,弗洛伊德因而开始建立另一套潜意识理论。
代表人物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奥地利人,受尼采叔本华等人影响。著有《梦的解析》。
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早年曾和弗洛伊德合作,后来,由于观点的不同,两人的关系终于宣告破裂。
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02.07-1937.05.28),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1901.04.13-1981.09.09),法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医生和精神分析学家,结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他提出的诸如镜像阶段论(mirror phase)等学说对当代理论有重大影响,被称为自笛卡尔以来法国最为重要的哲人,在欧洲他也是自尼采和弗洛伊德以来最有创意和影响的思想家。
人格动力
人的本能、冲动(libido)。
人的本能冲动:
(1)生之本能:食、性、爱欲=>爱神(Eros)
(2)死之本能:冲突、攻击性、死亡=>死神(Thanatos)
人格结构
本我是个体原始的意识状态,它遵循简单快乐原则。也就是说它需要满足时就马上希望得到满足。
自我是指个体为了调和周围世界和内部驱力通过暂停或停止快乐原则,追随客观环境的现实原则而发展出来的意识状态。它需要满足时会愿意有一个等待的过程。它遵循现实主义原则。
自我一般是延迟本我的即时需要而产生出来的意识水平。一种观点认为自我的范式与本我同时存在,然后发展强大。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以上两种都属于经典概念的说法。
超我是来自外在环境的道德等影响而产生的意识状态,它遵循理想原则。超我是社会性的,它会以良心等形式表现。
对于超我开始发展的时间在精神分析学派中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超我是在6岁开始酝酿形成,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超我是10岁左右开始形成的。 
本我作为个体早期的基点,它遵守快乐原则,然后在个体和现实环境的互动和适应发展中出现自我,以开始适应现实原则
主要表现为幼儿的本我遵循的快乐原则是即时快乐的方式——初级思维(想得到就立即要得到)——这可能和现实环境情况不合拍,因此在成长中出现延迟获得快乐的次级思维(想得到但会不要求立即得到),这样自我就开始崛起和发展。
在大约六岁以后超我的力量开始崛起。这主要是社会道德等的加入个体内部的竞争,在自我的基础上发展出超我,所以超我应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自我,但它又反过来制约自我。
在6岁或10岁这个年龄段,正是个体的主观分化,能够感受他人的感觉和想法与自己的感觉、想法可能有所不同的年龄段的开始或者完成的阶段。
本我
(ID):本然的我,遵循快乐享受原则,受生、死本能之支配。 Ex:潜意识之舌误现象、笔误现象。
为达成趋乐避苦的目的,本我采取两种历程以为因应,一为生物层面的“反射 动作”,另一则为精神层面的“原始性思考程序”。
(a)对一切事情之因果演变,均以感情、欲望为原动力,不考虑逻辑。
(b)没有时间、空间的观念,所以也不受时空的限制。
(c)一切事情均以动作来表现。
(d)对于各种感情均未有仔细的分化,常以单纯且极端的感情代表所有类似之一群情感。
(e)对于事物之划分不甚明确,很容易产生凝缩(condensation),转移(displacement)。
自我
(ego):现实原则,衡量客观现实的规范,有理性、有组织,符合大众期望。 其功能有下述四端:
(a)获得基本需求的满足,以维持个体的生存;
(b)调节本我之原始需求以符合现实环境之条件;
(c)管制不为超我所接受的冲动;
(d)调节并解决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
自我的行为是受现实原则所支配,其行事准则是:
(a)判断是否实在,而非空虚的幻想;
(b)考虑是否可能,符不符合现实,斟酌利害关系,及考虑后果如何;
(c)必要时得控制欲望,延迟其满足的时间;
自我运作或精神活动,则是遵循“衍生性思考程序”(secondary thinking process),其特点如下所述:
(a)以逻辑为其思考步骤,应用逻辑解释事情的因果关系。
(b)以语言代替动作。
(c)各种情绪、观念都精细分化,不再含糊不分、混为一体。
(3)超我(super ego):高超理想,遵循道德原则,良心、道德至上。
超我
包含三个重要部分: 
(a)自我控制
(b)自我理想
(c)良心
超我的主要功能有三种:
(a)阻止本我的冲动,特别是具有性及攻击冲动的本能,因这两种冲动的表达,特别会引起社会的高度的谴责。
(b)说服自我以道德目标代替现实目标。
(c)鼓励人们奋力追求更好。
3、意识层次与潜意识:
按照弗洛伊德的见解,人的意识层次(level of awareness)可分成意识层面(conscious level)、前意识层面(preconscious level)与潜意识层面(unconscious)三个层面。
4、焦虑:
(1)焦虑的来源:
(a)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为争夺心理能量而冲突的结果。
(b)幼年时期发展经验中,在意识或潜意识记忆中所遗留的恐惧感。
(c)本我的危险冲动,例如性欲是一种禁忌。
(d)来自超我的罪恶感。
(e)自我处理冲突时,所体验到的不足感。
(2)焦虑的型态:
(a)现实性焦虑(reality anxiety):
现实性焦虑的程度,与外在环境的危险及威胁程度成正比。
(b)精神性焦虑(neurotic anxiety):
精神性焦虑是指对本我将失去控制的恐惧,及恐惧会去做某些会遭受逞罚的事情。
(c)道德性焦虑(moral anxiety):道德性焦虑则是对良心的恐惧。
(3)焦虑与精神官能症
(a)焦虑反应(anxiety reaction)
(b)恐惧反应(phobic reaction)
(c)强迫反应(obsessive compulsive reaction)
(d)歇斯底里反应(hysterical reaction)
划分为两类,即转化型反应(conversion reaction)和解离型反应(dissociative reaction)
乔道夫和来昂斯(Chodoff & Lyons, 1958),综合出歇斯底里人格的七个特征,大致是:
(a)自我中心、自负;
(b)爱表现、过于戏剧化;
(c)情绪不稳定、易于激动;
(d)情感肤浅、易受感动;
(e)性关系随便、富于挑逗性;
(f)实际性交时则为性冷感;
(g)过多要求、依赖。
5、防卫机能:
本我压抑下去(潜抑):
冲突焦虑->纾解->防卫机制、梦境实现。
人会产生困惑、焦虑、紧张。
自我压抑*梦中出现(超我>本我)
(1)压抑作用
(2)否认作用
(3)投射作用
(4)反向作用
(5)退化作用
(6)补偿作用
(7)幻想作用
(8)转移作用
(9)升华作用
(10)合理化作用
(11)替代作用
(12)内化作用
(13)认同作用
(14)仪式与抵消作用
6、人格发展:时期 时间 特色 未满足时性格 时间 特色 未满足时性格 时间 特色 未满足时性格 时间 特色 未满足时性格
口腔期 0~1 吸吮 对人不信赖
肛门期 1~3 排便溺(训练大小便、排大小便时的快感) 产生肛门性格,脾气暴躁,对人有敌意
性器期 3~7 男:
恋母情结~阉割的恐惧:
弑父->模仿父亲->认同
女:
恋父情结~阳具的羡慕
(但是有人认为此时期的特性,主要是由于对管教的反抗。)
潜伏期 7~13
两性期 14~
互相关系
无意识大部分是本我的范畴,也有包括自我超我的一小部分内容。
前意识大部分是自我的内容,是自我隐藏,但通过注意就能出现的部分。但它也包含超我的一部分内容。
意识主要是包括自我表现和超我的可意识层面,包括个人的自我意识、感受等。
我们涉及了几个意识层次和人格结构三个我之间的关系,同时还需要关注的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俄底浦斯情结。
俄底浦斯情结是一个饱受争议的概念,在精神分析现代主要潮流的客体关系理论中,俄底浦斯情结并不受到过多重视,而更多讨论前俄底浦斯期的内容。
在西方的女权主义作者中,俄底浦斯情结也受到广泛质疑。
意识状态
经典描述是使用了比较现象的方法。
意识:个人在任何时刻觉察到的感觉和体验。
前意识:使用适当的努力或注意就可以提取的关于事件和体验的记忆等。
潜意识:对意识构成威胁而必须推开的记忆和情绪等内容,是不能简单注意就能意觉察到的,可能在梦、口误、诙谐中泄露其部分。也可以通过精神分析学等技术发现。
潜意识和无意识是否存在区别呢?
在一些翻译上这有时候混在一起,按照张春兴的《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所引用的资料定义,这两者存在区别但也有相同处。
潜意识如上面定义。
无意识则是指不能觉察的意识状态。
心理作用
自由联想
到舒适的地方自由联想,可借助“投射测验”,内心的念头,潜意识的投射透过此身入的了解当事人行为的现象。
投射测验
运用一些投射测验来辅助分析,例如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TMT)。这两个投射测验都不是弗洛伊德发明的。
梦的解析
(释梦)
(1)梦的本质:愿望的实现。
(2)梦的改装(象征):
显意
隐意
(3)梦的过程:
(a)凝缩作用(简化作用)
(b)转移作用
(c)象征化(用具体来表达象征)
(d)梦中的情感
(e)修正(校正)
(4)作用:睡眠的保护
抗拒作用
当事人拒绝将潜意识题材呈现出来 =>防卫作用、逃避* 显现出来问题的核心点。
移情作用
当事人将情感转到谘商人的身上。
(1)正移转(爱上你)
(2)负移转(想成仇人)
功能:
(1)可把此移转善加利用。
(2)当事人更能了解现实和想象的差距(困难)。
(3)修正、领悟:透过修正使之正确。
力比多
徐钧(dhiti)
什么是力比多?
心理活动的能量,即神经中枢的兴奋。
当力比多发生作用时,我们就发生一种心理兴奋状态。
力比多和本能有什么区别?
本能包括膝跳反射等简单的反应,而力比多不包括这些简单的反射。
但在精神分析的某些文献中,力比多可能等于本能,但这里的“本能”是里比多的意义,而不是生理学上本能的意思。
力比多包括性力比多和攻击力比多两种。
弗洛伊德的观点,可能更偏向和生理类似意义的表达,因为他是倾向生理学的基础的。
不过他也认识到这和简单的生理兴奋不完全相同,它是比较高级的“生理”兴奋。
但也不是所有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都同意这一观点。
有关故事
主要是来自于希腊神话俄底浦斯故事。
故事是从一个婴孩的降世开始的,正当忒拜国民为自己可爱的王子欢呼之时,伟大的先知却预言婴孩终有一天要杀父娶母,在伦理观念初步形成的古希腊,老王不得不将王子送入深山任其葬身兽腹,幸运的王子却受了牧羊人的搭救,长大成人,在知道他的命运时,他远离了深爱的牧羊人夫妇。命运却在这时和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他在天神的战争中射杀了一个神,而那正是忒拜国王——王子的生父,命运并非放弃可怜的王子,而是将他引诱到忒拜城下,此时妖魔司芬克斯——人面狮身兽正用一个哲学的谜题肆意伤人,“什么动物早晨四肢走路,中午两肢走路,下午三肢走路?”勇敢的王子轻松地解答了谜题击败了妖魔,却中皇后的悬赏成了忒拜国王,娶了自己的生身母亲,再一次印证了先知的预言。在追查谋杀先王的过程中,终于一切真相大白,痛不欲生的俄底浦斯刺瞎了双眼,行乞终生,洗赎自己的罪责。
这个故事象征儿童依恋自己异性的父母一方,而排斥与自己同性的父母一方。
防御机制
安娜·弗洛伊德提出的和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防御机制定义是:自我对于本我冲动的对抗作用就是防御机制。
详细地讲,就是自我对于本我的某些冲动进行对抗,在自我对于本我的冲动生起信号焦虑反应,然后自我作出某些防御活动。这些防御包括包括压抑、合理化、反向等等方式。
防御压抑
一些弗洛伊德著作中,怎么叙述的意思是压抑等同于防御呢?
压抑是防御里最重要的方式,有的文献观点里好像是认为防御就是压抑。因为压抑把一些不愿意出现的内容排除在意识之外是最普遍的防御方式。
这有历史原因这个词在精神分析的发展中有过几个转换,在精神分析学发展的前后一段时间里,有人使用压抑代替防御,在一段时间后又使用防御替代压抑。所以如果不知道这个历史背景可能在阅读中产生迷惑。
不过从1926年之后,弗洛伊德最后明确了防御模式这个词汇,说明压抑是防御的一种方式,而取消了过去的一些概念不确定的问题,这也就是我们现代谈的精神分析防御机制的问题。
不过也有说区分压抑和所有的防御方式是有意义的,特别是在心理治疗的关系处理中。
用压抑一种防御机制来解释来访者的防御机制会比较单一,因为其他的防御模式也起着一定作用。
因此在1926年之前的精神分析文献中,压抑的概念含义可能更大,以至替代防御的使用。但在1926年或更后面的时间里,由于这一防御的概念被重新确定。因此我们使用防御这个词汇来指示自我对于本我冲动的对抗等形式。
——参考《弗洛伊德文集》第四卷第277页“压抑与防御”(长春出版社
防御类型
防御机制的模式?
一,压抑——是自我阻止本我的不利冲动或由此本我派生的记忆、情感、幻想等,所有这些,都是在意识活动中不存在的。这些内容不自觉地被潜抑到无意识中去,以使个体不再因之而产生焦虑、痛苦。例如一个女性来访者可能忘记了她多年曾经被强奸的事件,即使被提醒也对此没有任何记忆,而且这一表现于起意识层面并没有假装和掩饰的痕迹。但她可能因此压抑而产生神经症的痛苦,来维护一种自尊不受到攻击。
二,合理化——是自我遭受挫折时,用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我辨解,将面临的窘境时的本我冲动加以文饰,以隐满自己的真实动机,从而为自己进行解脱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例如:吃不到的葡萄所以说是酸的。
三,转移——个体对某个人的情感、欲念、态度,以为对方或社会接受困难而被自己的理智所控制,并把它转移到其它人或物件身上,以减轻心理负荷。
比如我们往往会发现,当一个人正在气头上的时候,谁和他说话他都会怒气冲冲的,好像他吃了枪子儿似的。其实他并非真的要向别人发火,却不由自主地将自己心中的怒气转移到了别人身上。
四,否认——以随心所欲的方式对于不愉快或不希望的现实加以否定。常见的例子是一些突发事件:一个给爸爸打了一顿的小男孩说他自己是个大英雄,以否认自己的失败,而以一种强有力的表现来取代前面不舒适的冲动。
五.反向形成——是指对内心的一种难以接受的观念或情感以相反的态度与行为表现出来。例如一个人很爱她的一个同性朋友,但其实可能是一种无意识中的恨。或许因为她的同伴比她强。她通过表面上强化自己这种友好来抵御内心的嫉妒冲动。
六.退行——人受到挫折无法应付时,即放弃已经学会的成熟态度和行为模式,使用以往较幼稚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叫退行。如一个人因为外在事件而导致价值观破碎时,可能暂时退回到童年期的心理特征中。
七.投射——自我将所不能容忍的本我冲动、欲望转移到他人的身上,将自己的欲望投射到别人的身上从而得到一种解脱的心理机制。例如一个自己邪恶的人说别人是邪恶的,这就是一种“投射”,或一个男孩很爱一个女孩,但因为害怕表白,就说是自己同室的室友喜欢那个女孩。
八.升华——个体把那些不为社会或他人所接受的行为所导致的消极情绪转化为符合社会标准、高尚追求的行为,即“化悲痛为力量”。例如失恋后不是一蹶不振,也不是愤世嫉俗,而是通过奋发上进,写诗写小说来发泄被压抑的情绪,以消除焦虑情绪,重新找回自信,保持内心的平衡。但升华在一些观点中并不被认为是防御模式之一。
九.隔离——当一些不快的记忆或情感已经进入意识中时,自我强烈地将它们排除出去,而不让意识去接触,把这些分隔于意识之外,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这种机制叫隔离。如一个失恋的人不愿意意识到他的失败,他拒绝设想里面的情绪,而做别的事情。但情绪的冲动还是攻击他的自我。
十.反向自身——当自我需要表达忿怒等情绪时,因为害怕反对者,所以转而攻击自己。在无意识中认同攻击客体。
十一.补偿——是指个体利用某种方法来弥补其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从而掩盖自己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是这种作用。这在残疾人身上看得很明显,比如盲人的听力特别好。心理发展理论中,弗洛伊德通过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十二.过度代偿,又称过度补偿,是指一个真正的或幻想的躯体或心理缺陷可通过代偿而得到超乎寻常的纠正。这是一个意识的或无意识的过程。如有些残废人可导致惊人的努力而变成世界著名的运动员。有些口吃者可成功地变成一位说话流利的演说家。
十三.幽默,是指对于困境以幽默的方式处理。它没有个人的不适及没有不快地影响别人情感的公开显露。它与诙谐、说笑话还不完全一样。幽默仍然允许一个人承担及集中注意于困窘的境遇上,而诙谐、打趣的话却引起分心或使从情感的问题上移开。
十四.认同,是指无意识中取他人(一般是自己敬爱和尊崇的人)之长归为已有,作为自己行为的一部分去表达,借以排解焦虑与适应的一种防御手段。如高官显贵的子女常以父辈之尊为己尊,遇到挫折则自抬身价,作出坦然自若的神态,以免除在人们面前的尴尬局面。儿童在作业时遇到困难时,常说:“我要学习解放军叔叔”,从而有力量和信心把作业坚持下去,直到成功。
固着
在早期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固着”一般情况下意味着“里比多”停滞在人生早期四个阶段(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生殖期)的某一个阶段的某一方面,而没有完全转向后一期的阶段。
即某一个阶段里比多受到某种原因的阻碍而没有得到合理释放而潜伏卷曲于某一方面,这部分没有得到解放的力量在其没有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因此造成身心的一系列问题和障碍等。
一个阶段满足太多则里比多在这一阶段不愿意离开;而如果满足太少挫折和焦虑就伤害了未来的发展。
早期精神分析的工作是将这一没有得到充分释放的里比多释放出来,使其满足而得到症状等的解脱。
焦虑
在1926年之后,由于临床经验和研究的丰富,弗洛伊德修正了他的理论。在更多的方面他强调“焦虑”而非“固着”,这一词汇和一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焦虑或者在焦虑症状中使用的焦虑不同。它特定的指以下三个焦虑:现实焦虑、神经焦虑、道德焦虑。
现实焦虑:一个环境或者一个不友好的人和我们在一起时,我们体验到的就是现实焦虑。也就是来自现实环境的威胁所引起的焦虑。
神经焦虑:个体自我无法控制多来自本我的冲动感情等等时,而这一表现将会作出受到父母和某些特定人物的惩罚事件,这一焦虑是神经焦虑。个体未必能有意识的体会这一焦虑的原因,但可能会感受到恐惧或即将来临的事件等。
道德焦虑:当恐惧违反社会标准或父母的标准(超我)时,就体验到道德焦虑。例如内疚、羞愧等情绪。
这些焦虑有对防御机制的形成具有意义。
阻抗移情
然后围绕移情还有个小问题,移情共情(同理)有什么区别?
阻抗是患者表现出抵制治疗过程中的各种力量,如拒绝改变、拒绝接受问题、拒绝改变幼稚冲动,这和防御模式直接有关。
当患者朝向治疗师投射他们自身的重要关系或一些重要内容时,我们称之为“移情”。这意味着过去某种生活关系的重现。这也是精神分析学派中分析性疗法的关键点。
这需要治疗师有充分的敏感性来反省发现,而不是认同为一般社会的感情。
咨询师在这里的发现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咨询师对于来访者的感受能力,二是咨询师需要充分了解来访者的过去生活背景关系,只有在这两点中获得把握才可能很好的掌握移情的真正内容。但从发现移情所孕育的关系到给来访者揭示移情的关系,是不能在发现的时候马上揭示的。不然这就是所谓的野蛮分析家。真正的揭示要等到来访者对于此的意识足够成熟到可以接受和理解的时候,才去为来访者揭示。不然即使发现移情中的关系和揭示,对于来访者的好转也没有任何好处。移情处理是经典精神分析的核心技术。
这里经常有人将罗杰斯的以来访者为中心疗法中提出共情概念和精神分析的移情概念相混淆。这是错误的。“共情”(Empathy)是一种能够感受被分析者感受的能力,也是一种心理分析的技术和产生心理分析治愈效果的重要条件。但和“移情”(Transference)不同。国内某些翻译者没有注意这两者差异,所作的翻译则容易引起误会。而在台湾和香港地区,那里对于共情的称法是“同理”。
野蛮精神
一般地理解,这个术语是指试图用他们往往还没有理解的精神分析概念来解释症状、梦、话语、行为等的业余的或者没有经验的“分析家”的干预类型。
在更为技术性的意义上,如果一个具体的分析情况在当下的动力学和它的特殊性方面被不正确的理解——尤其是如果压抑的内容在没有考虑抵抗和移情的情况下被简单地告诉患者,这一解释被认为是“野蛮的”。
在弗洛伊德讨论《“野蛮”精神分析》的论文(1910k)中,他首先用无知来定义它。他的干涉受到弗洛伊德批评的医生在这里已经犯了科学的(涉及性欲、压抑和焦虑的本质)和技术的两方面错误:“在第一次诊疗时,试图‘催促’(患者),通过唐突地告诉他医生已经猜测到的秘密,在技术上是遭到反对的”(1a)。因此,任何知道精神分析的某个概念但还没有接受所要求的理论的和技术的训练(α)的人可以被称为是一个野蛮精神分析的实践者。
然而,弗洛伊德的批评并没有停在那里——他扩展到所作诊断是正确的和对无意识内容的解释是准确的案例:“我们早已超越了这一概念:…根据这一概念,患者因为这种无知而痛苦;如果一个人通过给他提供信息(关于他的疾病与他的生活的因果联系,关于他儿童期经验等等)来消除这种无知,他一定会康复。病理学的因素不是他的无知本身,而是他无知的根源在于内在抵抗;就是它们首先产生了无知,它们依然维持着。…定期地告诉患者他的无意识通常导致他内在冲突的加剧和困难情况的恶化。”因为这个原因,直到移情很好地被建立和压抑的内容已经逐渐接近意识时,才可以做出这样的揭示。否则,它们会引起分析家无法控制的焦虑情势。在这个意义上,人们可以回头把初期的精神分析,正如弗洛伊德经常强调的那样,当它仍然并不太清晰地与催眠的和宣泄的﹡技术分离时,描述为“野蛮分析”。
弗洛伊德在野蛮分析中严厉批评的更多的是通过追求“高人一等的知识”来证明他们权利的分析师所采取的某一态度而不是“无知”。在一篇弗洛伊德没有特别点名地使用野蛮分析这一术语但是触及到这一问题的论文中,他引用了哈姆雷特(的话):“…难道你觉得我比一根笛子更容易摆弄吗?”(2)。在这个意义上,防御的或者移情的分析可以明显地和无意识的内容的分析一样野蛮。
费伦齐把野蛮分析定义为可以在分析之中和分析之外一样容易出现的一种“分析的强迫”;如果在分析的每一刻,我们能够看到根据预定的计划而确立的结构,他把它与分析的每一案例所必须要求的灵活性作一个对比。GLOVER写到:抓住一个语误或者把一个梦或者梦的片段从它的背景中分离出来的分析师只是正在“尽力享受一个脆弱的全能”。
再进一步探究这些观念,人们可以把野蛮分析,无论它是“熟练的”或者无知的类型,描述为分析家对他身陷其中的特定分析的抵抗——促使他误解患者的陈述并强加已经准备好的解释(给患者)的抵抗。
梦介绍
什么是梦?
睡眠中出现与意识之中的主观体验,醒后睡眠者称之为梦。
什么是梦境?
睡眠时的意识体验,不论睡眠中在醒后能否回忆,都称为梦境。
什么是显性梦境?
梦的各种组成成分,在醒来时能够记忆的梦境,称为显性梦境。
什么是隐性梦境?
促使睡眠者作梦的潜意识思想和欲望,称为隐性梦境。这之后通过精神分析的自由联想等方式才容易得到。
使隐性梦境变成显性梦境的潜意识心理过程,称为梦的工作。
梦的起源范畴是哪三部分?
1.夜间的睡眠者的感官印象,例如睡眠者把脚伸在被子外面,然后梦到自己踩在水里脚很冷。
2.睡眠者在白天醒觉生活中的活动和占有重要影响的思想和观念,例如白天想着要考试的事情,于是晚上梦见自己在考试。
3.睡眠者曾被压抑本我的冲动,这可能包括一个到几个的本我冲动。在醒的时候由于自我的防御而把这些排除在意识之外,但当睡眠时自我功能减弱,而本我的冲动就得以出现。精神分析所关心的就是这一起源范畴的梦。
精神分析
基本原理
精神分析的基本原理在于治疗者的解释协助病人能对自己的心理状态和病情有所领悟和了解,特别是压抑的欲望,隐藏的动机,或者不能接触的情结,通过自知力的获得,了解自己的内心,洞察自己适应困难的反应模式,能进而改善心理行为为及时处理困难的方式,间接接触精神症状,并促进自己的人格成熟。
所谓知难行易,能懂得自己的心理,随着也就能自己去操纵自己的行为,消除困难。可是要去体会自己内心隐藏的动机,面对潜意识境界的情结,或者了解自己心理与行为上的缺点,并非容易,往往会遭遇到心理上的阻抗,阻碍对自知力的形成,称为阻抗现象。它通常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如正面的反驳治疗者的解释,拒绝说明,不愿听取,甚至停止治疗。所以如何适时且适当的供给指导解释,并能较好的处理病人的阻抗作用,乃是治疗上的技巧。
假如病人的病情乃因内心有说不出的痛苦或矛盾,不能表达的症结,或不可满足的欲望。而一直闷在心里受折磨,治疗的要点乃在协助病人能透露其矛盾,表达其苦恼,发泄被压抑的情感,以便取得心理上的舒畅。这样的情况治疗的技巧乃能以批判的态度,以同情心体会病人的心里情况与处境,听取苦恼,是病人能宣泄,表露内心的感觉与情欲。
虽然分析的治疗,乃在促进病人对自己心理的了解,获得认知上的自知力但是自知力不止于认知上的了解,而需连带的影响情感上的变化。所以不只是理智上的了解,而是情感上的体会及行为上的表现。精神分析的理论特别强调情感与欲望是行为的主要原动力,如何纠正更改感觉,情绪和情感乃是治疗的焦点。
分析性心理治疗,其重点不止在于解除精神症状,而只在于改进病人对于现实的心理适应方式,包括对内如何处理自己的欲望要求,调节超我的适当控制,以较有效的方式来应付外界之现实的要求。即治疗的范围要包括内在的精神,人际关系,现实的适应。其最终目标乃在促进自我性格的成熟。因此治疗的目的要与病人协商,依病人的需要与治疗动机而调节治疗的期间与范围。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与步骤1,心理活动的探讨2,综合了解心理3,指导解释4,工作修通
适应症对于因受特别情结或心理挫折而呈现“神经官能症”或“环境适应障碍”的病人有用,同时也可运用对人的深透性了解的特征,来补助各种其他方式的心理治疗,及我们日常对各种精神病患者的医护工作。
精神分析学派首推则是弗洛伊德,作为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他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他的理论观点涉及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和防御机制;性里比多和死里比多;其关键治疗核心在于宣泄和对移情的成功处理,以消解问题的情结,这些都构成了此后精神分析学派发展的基本框架。但以1926年为界限,可以区分出弗洛伊德早期理论和晚期理论的一些区别,例如定义上的、认识上的等等。严格遵循弗洛伊德所提供的思想而继续发展的精神分析学派,一般称为经典精神分析学派,它可以说是所有和精神分析学有关的思想和学派的发源地。
意义
不过精神分析显然也不是一些朋友所认为的是真正有效的疗法,这其实并不是一个理智的认识。精神分析学派是一个心理治疗的创造性开始,但并不是全部。至少在人本主义疗法行为主义疗法兴起后,它就不是少数的有效疗法了。
参考书目:约瑟夫《卡桑德拉的女儿》(究竟出版社)
车文博主译《弗洛伊德文集》(长春出版社)
石林等译《三种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钱铭怡等译《精神分析入门》、《精神分析治疗指南》(北京出版社)
经典学派
经典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学派,个人以为可以分为早期和晚期。
早期精神分析学派发展出的理论当首推荣格分析心理学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在精神分析界中,几乎可以和弗洛伊德相当的影响我们或许应该承认是荣格,他提出意识、个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原型等精神系统的结果概念;治疗中采取宣泄、分析、教育、个体化治疗阶段和广泛的创造性技术;他的贡献还对于心理类型学的发展工作。
而阿德勒发展的个体心理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脱离了精神分析学派的一些基本假设,因为他更多的理论是一种社会性的理论,他假设了优越情结、自卑情结、家庭次序等关系,并在社会心理学的意义上采取更接近教育的方式治疗。这使他和精神分析之间具有更大的区别。
罗洛梅在对于精神分析的某一回顾性的引用中还经常提起兰克的焦虑理论和意志治疗观点。
荣格、阿德勒、兰克等是最早从经典精神分析学派中脱离出来的著名心理学家。在当前,发展最大的是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派,它在当前至少有三个发展,一是保持荣格以往的观点,强调人生前阶段的自我实现和人生后阶段的个性化发展问题经典的荣格学派;二是在美国占有主导地位的原型学派;三是以英国为根据地的英国学派,把荣格心理学的思想结合客体关系心理学而发展出的理论。
后期的精神分析学派发展最大的发展源于是两位杰出的女性分析家,那就是安娜·弗洛伊德和克兰茵。
安娜·弗洛伊德和艾立克森、哈特曼等发展出了以适应发展为主题的精神分析自我学派,其中最经典的观点是艾立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等的阶段性理论。
而远在英国的分析家克兰茵则创造性地建立了客体关系心理学理论,客体关系理论是当今精神分析学派中最强盛的理论之一,但要总结性地讨论它的全部观点则是困难的,因为客体关系理论并不是一个统一的理论,而是一群客体关系心理学理论。我们或许可以简单地介绍其中的著名理论作者,布兰克的安全基地概念、弗尔贝恩的客体关系理论、女医生马勒的发展心理学式的客体关系理论、康伯格的综合性客体关系理论、温尼科特的客体关系理论等。虽然他们的理论和经典精神分析已经有很大不同。他们在对于前俄底浦斯期的儿童内部客体的形成和形成阶段等具有很强烈的关注。这也使他们在对于最难治疗的人格障碍治疗中具有强大的治疗力量。
在1970年后,曾任美国精神分析学会主席的科胡特在客体关系理论和对于自恋性人格障碍治疗的基础上,建立了精神分析的自体心理学派。这一学派从人格的自恋问题着手来治疗来访者的问题,其中最有特点的是对于自恋性人格障碍的治疗。
在此几乎同时或稍前,霍妮、沙利文、伯恩、哈伯特在分别提出自己的学派观点,因此有了霍妮学派、沙利文的人际交往学派、伯恩的人际沟通学派(TA)、听疗。其中TA还是适用于团体咨询的学派,他使用基础于本我、自我、超我概念而发展出的成年的我、父母的我、儿童的我而讨论个体行为背后存在的脚本,而进行澄清、纠正等等治疗。
在美国,短程精神分析疗法也作为一种理念而兴起,这一刺激来自保险公司要求的治疗短程化。虽然在精神分析中,短程疗法是有选择性的,未必是对于所有来访者都适用短程疗法的,但现实还是促使各种短程精神分析疗法的发展,著名的有支持性精神分析疗法,限时疗法等,例如其中限时疗法建立在对于问题从人际关系、人生发展、存在意义的三点为切入,对于障碍背后的问题进行一小步的关键改善来促使来访者的改变的启动,以从中获益。
短程疗法还有不少种。但基本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学派性的程度。在许多方面还是归属于某一主要学派。
在效果研究报告中,短程精神分析的疗法只要选择对象合适,在治疗效果方面几乎很少和长程的精神分析疗法效果并无多区别。
在法国,拉康的学派无疑也属于精神分析学派的一个发展,在许多方面可以根据他们的观点称为是精神分析的诠释学派。
1971年,美国曾经有人将精神分析比喻为伪科学和骗钱玩意,这显然是一种以物理等自然科学的方法去衡量所有人文科学的偏差。在精神分析而言,它更多是一种人文科学和经验科学,而不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至少在效果研究中,精神分析各学派的治疗效果还是存在的,并和其它疗法的治疗效果相一致。虽然有个别纯生物学取向的心理学家或者医学家彻底否定精神分析的意义,但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贡献
(1)人格理论、梦的解析虽然未必完全正确,但却开风气之先,推论论证相当严谨。
(2)谘商内容潜入案主的潜入世界。
(3)着重早期经验、病例史,从人生发展来了解,相当周全。
(4)开学术风气之先,为后来各派由此出、或言语、或批判。
缺失
(1)谘商技术艰深,学习不易,且过程甚维持久。
(2)相当主观,不够科学,效果也不明确,成败关键在于谘商员的经验技术,以及当事人的配合程度。
(3)太注重生物性的、病理的(Sex),所以被称为“伤残的心理学”及“泛性论”的心理学。
(4)忽略种族文化因素。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08 09:31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