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又称
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
社会角色的认知。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一直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古老的热门的话题,心理学的根本问题是“人是什么”。在古代,哲学家们还不能把人的“自我”与意识活动区分开来,如
柏拉图认为“灵魂”既控制人的形体活动,是人的意识,又控制着灵魂自身,是人的“自我”。真正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概念研究是从詹姆斯开始的,他把“自我”从意识活动中区分开来,将“自我”概念引入了心理学。自詹姆斯1890年把自我概念引入心理学至今,心理学对自我概念的研究曾几度兴衰。在行为主义出现之前,心理学对自我概念的研究兴趣浓厚,但随着行为主义的兴起,自我概念的研究逐渐被忽视。后来人本主义出现,特别是罗杰斯,对自我概念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认知学派对自我概念的研究也很重视。自我概念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对其研究、应用得到普及。在研究自我概念时,由于认识、方法、人性观及研究取向上的差异,不同学派的心理学者有不同的认识。
综观自我概念的心理学研究,个体既可以以主体我(即英语中的I)的身份去认识和改造客观事物,此时的我处于观察地位,又可以以客体我(即英语中的Me)的身份被认识、被改造,此时的我处于被观察地位。可见,每个人都是主体我(主我)和客体我(客我)的统一体。当个体把自己及其与外界事物的关系作为认识对象时,这就涉及到对自我意识这个概念和结构的探讨了。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地说,自我意识就是个体对自身的认识和对自身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就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认识自己的一切,大致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体对自身生理状态的认识和评价。主要包括对自己的体重、身高、身材、容貌等体像和性别方面的认识,以及对身体的痛苦、饥饿、疲倦等感觉。二是对自身心理状态的认识和评价。主要包括对自己的能力、知识、情绪、气质、性格、理想、信念、兴趣、爱好等方面的认识和评价。三是对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认识和评价。主要包括对自己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识和评价。
自我意识的出现,不是意识对象或意识内容的简单转移,而是人的心理发展进入的一个全新的阶段,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之一。它不仅使人们能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而且能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因此,心理学界把自我意识归入个性的调节系统,作为个性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个性自我完善的心理基础。
理论观点
詹姆斯的“经验自我”和“纯粹自我”
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美国
心理学家、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的先驱。他是自我概念的创始人,在其著作
《心理学原理》、《
彻底的经验主义》中,对“自我”概念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詹姆斯认为“自我是个体所拥有的身体、特质、能力、抱负、家庭、工作、财产、朋友等的总和”,把自我分为经验自我和纯粹自我。
“经验自我”(the empirical self)指人们可能经验到的一种对象,即与世界的其他对象共存的存在物。詹姆斯认为:“每个人的经验自我,就是他试图用‘我’(me)来称呼的一切”。詹姆斯认为“我”与“我的”很难区分。他反对将“从属于我的”东西与“真正的我”区别开,自我与世界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我的身体、服饰、妻子儿女及财产都是自我本身的各种关系,参与了自我的构成。经验自我又分为物质自我(material self)、社会自我(social self)和精神自我(spiritual self)三种成分。社会自我高于物质自我,精神自我又高于社会自我。詹姆斯认为物质自我的核心部分是身体,因为人一生中总是通过身体与周围的事物发生关系,并依据身体提出各种需求。社会自我指一个人“从同伴那得到的承认”,即他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最特殊的社会自我是他的恋人的态度。精神自我就它属于“经验的自我”而言,意味着一个人内心的或主观的存在。具体地说,指他的心理能力或性情。
“纯粹自我”指一个人知晓一切东西,包括自我的那些东西,所以又称为能动自我或主动自我。詹姆斯在论述纯粹自我时,是以“
个人同一性”(personal identity)理论为依据的。个人同一性就是“现在的自我与它想起的那些过去的自我相同”。纯粹自我是由不断更迭和传递其内容的当下思想所构成。詹姆斯把作为对象的个人称为经验自我(me),把当下思想看成是纯粹自我(I)。他认为纯粹自我接受不同的感觉并影响感觉所唤起的动作;它是兴奋的中心,接受不同情绪的震荡;它是努力和意志的来源,意志似乎从此发出命令。
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在他的心理学中阐述了他的自我概念。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组成。
“自我”来自人的本能,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追求各种个人欲望的满足和追求个人利益实现的特征;本我是人的生物性本能,只知快乐,活动盲目。“超我”来自社会文化,是个体在成长经历中已经内化为自身价值观念的种种文化信念,其中以道德、信仰为主要内容,超我是人内化了的社会道德原则。这些社会文化与道德信念对个体的要求,往往以牺牲个人服从整体为主,甚至要求个体行为完全道德化,因而与本我相对立。“自我”是人的理性部分,往往处于社会生活的现实要求、超我的道德追求与本我的利益追求之间,按照现实原则协调矛盾,尽可能地寻找权宜之计,是个体最终行为表现的决策者,时而管理本我,时而服从超我。只有自我知道活动的目的和方向。
罗杰斯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
最初,罗杰斯也不重视自我概念,但他在临床上发现他的患者倾向于用自我来叙述,所以才重视自我概念。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人现象场中与个人自身有关的内容,是个人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和看待自身的方式。罗杰斯继承了詹姆斯的观点,认为自我包括主格我(I)和宾格我(me)两个方面。他认为宾格我是自我意识的对象,同时也是自我意识的本体,它是通过接受别人(社会)对自我的有意识的态度系统而形成的;主格我是自我的动力部分,是自我活动的过程,虽然它在宾格我的框架范围内活动,但它具有面向未来的特征,使人可能超出现有的宾格我的框架,使人的行为具有自由意志性、创造性和新异性。
罗杰斯还根据临床实践,提出了与现实自我(real self)相对应的理想自我(ideal self)。理想自我代表个体最希望拥有的自我概念、理想概念,即他人为我们设定的或我们为自己设定的特征。它包括潜在的与自我有关的、且被个人高度评价的感知和意义。而现实自我包括对己存在的感知、对自己意识流的意识。通过对自己体验的无偏见的反映及时对自我的客观观察和评价,个人可以认识现实自我。罗杰斯认为,对于一个人的个性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的是他的自我概念,而不只是现实自我。他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不一致是导致神经症的原因之一。总的来说,罗杰斯认为自我的认知方面、情感方面以及意识和潜意识方面都重要。他既强调自我一致性的需要又强调正面关注自我的需要。
米德的“客我”和“主我”
米德(G.H.Mend)把自己的心理学体系称为“
社会行为主义”。他指出:自我是一种社会实体,自我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存在,个体的自我只有通过社会及其中不断进行的互动过程才能产生和存在。他把自我分为“客我”(me)和“主我”(I)。这两者共同构成整体的自我。这种整体统一的共同归属是社会,因为从实质上说,自我就是一个社会过程,它借助于这两个可以区分的方面而不断进行下去。
作为客体的自我,是客我。客我是一个人自己采取一组有组织的其他人的态度。客我是内化了的共同体的态度,是“概化了的他人”和团体规范的总和,是从他人的立场上评价和预测自我的反思方面。客我是作为自己审视和评价对象的自我,是组织化的他人的态度,是社会价值观的影射,因而是确定化的和制度化的。
与客我相对的是主我,它是有机体对其他人的态度做出的反应,它以主体姿态出现。主我是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对照自己的行为举止所做出的行动,它只有在个体完成了某种活动之后,才进入它的经验,因而,主我是不确定的。主我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它不断地对他人、对群体、对自然环境做出反应,调整自己。
作为社会实体的自我其产生依赖于三个条件:语言一有意义的符号、玩耍、游戏。个体自我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玩耍阶段、游戏阶段和概化他人阶段。
埃里克森的自我意识发展阶段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他认为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
在心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都存在一种“危机”,或称矛盾、冲突。对危机的积极解决有助于自我力量的增强,有利于个人适应环境。见下表: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和相应的品质
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各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特性功能
自我意识的特性
自我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系统,它具有意识性、社会性、能动性、同一性等特点。一是意识性。意识性是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有着清晰、明确的理解和自觉的态度,而不是无意识或潜意识。从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自我意识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一切主观能动的反映。二是社会性。自我意识是个体长期社会化的产物。这不仅因为它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而且因为它的主要内容是个体社会属性的反映。对自我本质的意识,不是意识到个体的生理特性,而是意识到个体的社会特性,意识到个体的社会角色,意识到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自我意识发展到成熟的重要标志。三是能动性。自我意识的能动性不仅表现在个体能根据社会或他人的评价、态度和自己实践所反馈的信息来形成自我意识,而且还能根据自我意识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四是同一性。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意识一般需要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直到青年中后期才能形成比较稳定、成熟的自我意识。虽然这种自我意识有可能因个体实践的成败和他人的评价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但到青年期以后,个体会对自己的基本认识和态度保持同一性。正因为自我意识的同一性,才会使个体表现出前后一致的心理面貌,从而使自己与其他人的个性区别开来。
自我意识的功能
个体的自我意识与个体的成长发展息息相关。自我意识在个体成长和发展中具有导向、激励、自我控制、内省调节等功能。
一是导向激励功能。目标是人才发展的导航机制。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制定明确的目标,只有如此才会调动自身的潜能,激发强大的动力。人通过正确的自我认识,确立较为合理的“理想自我”,就为个人将来的发展确定了目标,对个人的认知、情感、意志、行动会产生很大影响,是个体活动的动力。自我意识健全的个体,在从事一项活动之前,活动的目的和结果就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头脑之中了,并依此做出计划,指导自己的活动,从而激发起强大的动力,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是自我控制功能。一个人如果有了发展目标而不付之于行动,其结果仍然是一无所获。个体要想将来有所建树,首先要有科学的目标,同时还要有自立、自主、自信、自制的意识,并对自己偏离目标的情感和行动,加以调节和控制。在通往成功的大道上,很多人与成功失之交臂,并不是因为缺乏机会和才华,而是因为缺乏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发挥能动作用的一个重要表现,它是目标的保护神,是成功的卫士,是自我意识的一项很重要的功能。缺乏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的人,是一个盲动、情绪化的人,缺乏恒心与毅力的人,终将一事无成。
三是内省调节功能。自我意识健全的个体,不仅能够确立符合个体的“理想自我”,而且能够通过自我控制来实现预期目标。而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理想自我”的实现常常会遇到各种障碍,致使个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挫折感。这时,自我意识就会对自己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进行反省,找到受挫折的主客观原因,并重新调整认识,形成新的“理想自我”,使其与“现实自我”趋于统一。内省和调节就是个体成长中所进行的自我监督和自我教育,每个人要想使自己成为自我实现的人,就需要有积极的自我意识,随时对自我的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加以反省和调节。
形成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自我意识从发生、发展到相对稳定,大约要经过20多年时间,综观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把它分成四个阶段。
自我意识萌生时期(生理自我形成发展期)
在生命降生之初,婴儿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他们甚至不能意识到自己和外界事物的区别。他经常吮吸自己的手指头,就像吮吸自己母亲的乳头一样津津有味,因为他把母亲当作他自己的一部分。可见,他还生活在主体和客体尚未分化的状态之中。婴儿一般在8个月龄左右,生理自我开始萌生,这是自我意识的最初形态。
到1岁左右,儿童开始能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对象区别开来,初步意识到自己是动作的主体。例如,当他手里抓着玩具的时候,他不再把玩具当作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了。1周岁以后,儿童逐步认识自己的身体,也开始意识到自己身体的感觉。不过,他只是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识,他从成人那里学会使用自己的名字,并且像称呼其他东西一样地称呼自己。
一般到2岁左右,儿童逐渐学会用代词“我”来代表自己。
3岁左右的儿童,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出现了羞愧感与疑虑感。当做错了事时,会感到羞愧;当碰到矛盾时,会感到疑虑。出现了占有欲和嫉妒感。儿童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独自占有,不愿与人共享;如果母亲对其他儿童表现出关心和喜爱,他会产生强烈的嫉妒感。第一人称“我”使用频率提高,许多事情都要求“我自己来”,开始有了自我独立的要求。应该说,3岁儿童的自我意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其行为仍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即以自己的想法解释外部世界,并把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投射到外界事物上去。
自我意识形成时期(社会自我形成发展期)
3岁到青春期这段时期,是个体接受社会化影响最深的时期,也是学习角色的重要时期。个体在家庭、幼儿园、学校中游戏、学习、劳动,通过模仿、认同、练习等方式,逐步形成各种角色观念,如性别角色、家庭角色、伙伴角色、学生角色等。这一时期,也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他们开始能意识到自己在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中的作用和地位,能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享有的社会权利等。
青春期以前,个体的眼光是向外的,引起他们兴趣和注意的是外部世界,他们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视而不见。他们虽然已经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主体,可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但却不了解自己的下列状态:他们常常把自己的情绪视为某种客观上伴随行动而产生的东西,不懂得情绪是自己的主观感受;他们还不善于应用自己的眼光去认识世界,只是照搬成人的观点作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自我意识的发展时期(心理自我形成发展期)
从
青春发育期到青春后期大约10年时间,是心理自我的发展时期,自我观念渐趋成熟。青春期,个人无论在生理、认识或情绪等方面,都有很大变化,如性的成熟、逻辑思维和想像力的发展、感受性的敏感,都是造成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这一时期,个人的自我意识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自我意识分裂为观察者的我(I)和被观察的我(me),因而个人就能从自己的观点出发,认识和考量自己的心理活动。二是个体能够透过自我去认识客观世界,即由自我的观点来认识事物而不是从他人的观点去考量事物。三是个体价值体系的发展和理想自我的活动,总是与自我观念的发展相联系。这时,个体常常强调自己所具有的个性特征的重要性,以及认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对于自己的重要性。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到了青春期,青年要求独立、自治的意识强烈,更想摆脱成年人的影响束缚。
一般地讲,青年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着一个特别明显的、典型的分化、矛盾和统一的过程。自我明显的分化,意味着自我矛盾冲突的加剧,即主体我与客体我的矛盾斗争,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矛盾斗争的加剧。两个我不能统一,自我形象便不能确立,自我概念也不能形成。于是青年表现出明显的内心冲突,甚至有一定的内心痛苦和激烈的不安感。他们对自我的评价常常是矛盾的,对自我的态度常常是波动的,对自我的控制常常是不自觉、不果断的。他们可能忽而只看到自己的这一方面,又忽而只看到自己的那一方面;时而能较客观地评价自己,时而又不能这样做;时而肯定自己,时而又否定自己;时而感到自己什么都行,时而又感到自己特别幼稚;时而步入憧憬境界,对自己的现实缺乏意识,时而又厌恶自己长大而津津乐道那令人留恋的童年;时而对自己充满自信,时而又感到自己无能,对自己不满等等。
自我意识完善时期(自我意识同一期)
如果说青春期自我意识是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的阶段,那么青年期之后个体的自我意识则是完善和提高阶段。即主体我与客体我、理想我与现实我经过激烈的矛盾和斗争,重新实现统一的时期。这种统一是在新的水平与方向上的协调一致,使现实我努力符合理想我的要求。当然,矛盾斗争的同一结果有两种可能性,积极的结果是形成新的真实的自我统一,使人增强自信,努力奋斗,有利于自身发展;消极的结果是形成歪曲的自我统一,或自卑,或自负,影响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正是一个人人格成长的过程,忽视了每一阶段的健康成长,都会给人带来终生的遗憾。
形成发展
第一阶段
个体对躯体的自我意识是靠通过活动、接触,通过大脑神经活动的分化抑制过程才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
第二阶段
正式在与外界事物或他人交往中,通过与他人打交道,孩子通过建立联系,建立分化,才逐渐形成了自我身体(身躯)的意识。社会的自我在幼儿时期是通过游戏,扮演角色形成的,也依靠对父母行为的模仿,进入小学后是依靠学校教育,意识到与同学的伙伴关系,明确当学生的义务责任,完成作业,以符合学校的要求,才逐渐建立起社会的自我意识。
第三阶段
心理的自我是自我发展的第三阶段,从青春期开始,个体确立起自我意识,过去一切随成人尤其是随家长的观点和做法,如今表现出青年人的独立感、自我理想,个人所追求的目标,在看法和行为上带有浓厚的自主的个人色彩,形成并发展着“心理的自我”。
四大自我
自我批评
自觉地针对自己思想和行为上的缺点、错误,作实事求是的检讨,以期达到改正的目的。
自我意识
通常指人对自身意识活动本质的认识。由康德最早提出,后成为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黑格尔以及现代存在主义哲学都对此有所论述。
自我中心
皮亚杰提出的心理学名词。指儿童在前运算阶段(2—7岁)只会从自己的立场与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如当自己的汤是热的时,就认为别人的汤也是热的。这种认识上的自我中心与利己主义不同。
自我陶醉
谓自己沉醉于某种事物或境界而盲目地加以欣赏。 自我就是内心深处的自己,真实的自己,自己毫不掩饰的一面。
高自我与低自我
在很多杂志和普及书籍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两个概念,他们是“自我价值高”和“自我价值低”的简称,但是因为其两者命名都具有“高”和“低”的字眼,容易让人联想到高与低的级别色彩。为避免这种效果,Psytopic在这里使用“内在自我觉知”和“公众自我觉知”。
内在自我觉知
对应于高自我的说法,这类人更在意自己的感受,常常会夸大自己的情感反应,坚持自己的行为标准与信念,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公众自我觉知
对应于低自我的说法,这类人对自己的外在方面比较在意,害怕别人评价自己,担心他人对自己有不好的评价,因此也常会感到自尊感低落,容易在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产生距离,行动也更看重外在的行为准则。
意识表现
1.自我评价指个体对它自己的判断,是一个人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的自我阶段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高阶段。
2.自我经历着躯体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个体主要是从自己的身体、衣着、物品、以及家庭和父母对自己的态度来作自我判断,从而表现出自豪或自卑的情绪。
第二阶段主要从自己的名誉、地位,社会中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等方面来作自我评价和判断,表露出自尊或自卑的自我体验。
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对自己智慧、才干、自己的道德水平的方面的评价和判断,从而产生如自我优越感等自我体验,追求政治上的、事业上、道德上的上进和发挥自己的才智。
3.迪纳和瓦尔波姆在1976年作实验,说明看到镜子里的自我,提高被试对自我的注意,减少了理想的自我与现实中的自我之间的分裂。
自我
荣格认为,自我是我们意识到的一切东西。它包括思维、情感、记忆和知觉。它的职责是务必使日常生活机能正常运转。它也对我们的同一性感和延续感间的节奏合拍负有责任。荣格的自我概念与弗洛伊德的自我概念十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