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huái róu。指用政治手段笼络其他民族或国家,使归附自己。也指帝王祭祀山川,招来神祇,使各安其位。出自《
诗·周颂·时迈》:“怀柔百神,及河乔岳。”毛传:“怀,来;柔,安。”
郑玄笺:“
来安羣神,望于山川,皆以尊卑祭之。”
《诗·周颂·时迈》:“怀柔百神,及 河 乔岳。” 毛 传:“怀,来;柔,安。”
郑玄笺:“
来安羣神,望于山川,皆以尊卑祭之。”
清
冯桂芬《上海重建武帝庙记》:“圣 清 承天右序,怀柔百神,祀事
咸秩。”
宋
叶适《外论一》:“ 汉 起匹夫,亲搏天下,不数年而据 秦 之故地,此其为仁义道德,足以怀柔其民者何在?”
清
林则徐《会谕澳门同知传谕唩嚟哆将澳门洋楼鸦片呈缴》:“该夷等宜如何感恩,如何守法,方不负大皇帝怀柔远人之意。”
唐代时曾经建立的“
怀柔县”治所为今
顺义县城,为“怀柔”首次作3.县级行政区域名称,但与后来的怀柔县并无关联。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12月,改北京北部
顺州为
顺义县,改
檀州为密云、怀柔二县,这是怀柔建立区一级建制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