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会意兼形声字。在字形上,“恩”字的演变情况大致如图A、图B、图C、图D、图E所示,由篆书到隶书的具体情况则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具体而言,甲骨文中的“恩”字(图A)由上部的“因(表音)”和下部的“心(表明“恩”字与心理活动有关)”组成,其中的“因”字在甲骨文中是个会意字,表示一个人摊开手脚躺在一张草席上,其本义是依靠、根据的意思,它与“心”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恩”字则表示心中有依靠、有根据能使人有实力,从而有美好的现状。当一个人感到满足时,便会对成全他的人、给他好处和情义的人心生感激之情,由此可知“恩”字的本义应是好处,即《说文解字》所谓的“惠也”。之后,金文、小篆中的“恩”字(图B、图C、图1)承续甲骨文字形而变化不大。到隶书阶段,“恩”字有两种写法,其中一种(图D)演变到楷书时写作“恩”(图E),另一种则将“因”中的“大”写作“工”(图4),演变到楷书时写作“㤙”,现代汉字整理时将“㤙”作为“恩”的异体字。在字义上,“恩”字的本义是好处(名词),由此引申出情义(名词)、厚待、感谢等含义。
《唐韵》《
集韵》《
韵会》《
正韵》并乌痕切,音蒽。《说文》:惠也。从心,因声。徐曰:因者,有所因也。因心为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