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壤
传说中的土壤
“息”为生长之意;息壤,就是指能自己生长、膨胀的土壤。据郭璞注《海内经》:“息壤者 言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
史献记载
淮南子
西汉·刘安《淮南子·地形训》谓:“禹乃以息土填洪水”。
通雅
方氏《通雅》:“息壤,坌土也。”汉代高诱注:“息土不耗减,掘之益多,故以填洪水。”
山海经
山海经》中就有“禹以息壤堙洪水”的记载。《山海经·内经》记载:“洪水滔天,窃帝之息壤以堙红水,不侍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鱼渊。女鲧腹生,帝乃命禹率布土以定九州。”晋·郭璞《山海经注》:“息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用现代汉语翻译过来:大洪水泛上天际,鲧偷窃了帝的息壤用来堵塞洪水,却没有经过帝尧的同意。帝尧便让祝融在鱼渊处死鲧。鲧的遗腹子大禹成人后,帝尧让禹治水并确定古代中国九州地界。
永州龙兴寺息壤记
柳宗元写《永州龙兴寺息壤记》:“永州龙兴寺东北陬有堂,堂之地隆然负砖甓而起者,广四步,高一尺五寸。始之为堂也,夷之而又高,凡持锸者尽死。永州居楚越间,其人鬼且。由是寺之人皆神之,人莫敢夷。”
玉堂闲话
玉堂闲话》对此则有更清楚明了的表述:“禹镌石造龙宫填于空中,以塞水眼。”大禹用石头凿了一只龙宫的模型,投入管涌中。这个石制龙宫的模型,就叫做“息壤”。
资治通鉴
慎靓王七年(癸丑,公元前三零八年) 秦、魏会于应。 秦王使甘茂约魏以伐韩,而令向寿辅行。甘茂至魏,令向寿还,谓王曰:“魏听臣矣,然愿王勿伐。”王迎甘茂于息壤而问其故。对曰:“宜阳大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攻之难。鲁人有与曾参同姓名者杀人,人告其母,其母织自若也。及三人告之,其母投杼下机,逾墙而走。臣之贤不若曾参,王之信臣又不如其母,疑臣者非特三人,臣恐大王之投杼也。魏文侯乐羊将而攻中山,三年而拔之。反而论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乐羊再拜稽首曰:‘此非臣之功,君之力也。’今臣,羁旅之臣也,樗里子、公孙;挟韩而议之,王必听之,是王欺魏王而臣受公仲侈之怨也。”王曰:“寡人弗听也,请与子盟。”乃盟于息壤。秋,甘茂、长封帅师伐宜阳。
(此处的息壤是河南地名,战国时在魏国境内,并非湖北荆州古城的息壤遗址)
历史原型
上古农业因为缺乏施肥的概念,所以需要靠休耕维持土壤肥沃,根据考古发现,尧舜时期,牛耕在北方旱田还没有出现,锄头铲子还没有发明,松土非常困难,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和时间。鲧要在短期内兴建大量土堤封堵洪水,必然只能取用正准备播种的休耕土地上之前翻松好的土,也就是息壤。但是这样会严重影响接下来的农业生产,进一步加剧水灾后出现的饥荒。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特别是在水灾之后,大片农田被水淹无法使用,王只能对残余的有限耕地实行集中管制,鲧在没有及时上报的情况下,破坏本已捉襟见肘的耕地,占用劳动力,有违农时,再加上封堵洪水失败,洪水破口,导致灾情更加严重,所以尧舜才杀鲧以谢天下。
艺术形象
漫画《神兵玄奇》中,黄玉郎根据大禹治水的故事,将息壤想象成一种液态金属,它遇水就会变硬,比钢铁强度更大,最后更成为主角南宫问天的一大绝技,息壤铸兵
参考资料
息壤.百度汉语.
息壤.百度词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01 16:37
目录
概述
史献记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