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青(Angry Young Man),全称“愤怒青年”,顾名思义,是指思想偏激、情绪化,有极端言论和行动的青年。它是在1990年代中后期成为流行词的,但其实“愤青”现象在历史上早已存在。
由来定义
“愤青”之名的由来,至2023年众说纷纭。不过,英文“Angry Young Man”这个专有词组,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英国就已经出现,指的是一班思想激进的作家,其较著名的作品有John Osbourne1956年的剧作《
愤怒的回顾》(Look Back in Anger)。
什么是“愤青”现象:
“愤青”最早特指1960年代
欧美左翼思潮中主张颠覆传统
社会价值的叛逆青年。1973年,香港
邵氏电影公司出品的影片《
愤怒青年》记述一班不满社会现状而急于改变现实的青年,证明当时已存在“愤怒青年”的称呼,后来该词被简称为“愤青”。
性质
此外,也有一种说法,“愤青”一词的词义应当定性为奋斗的青年。年轻人要有一种向上的奋斗激情,不畏强暴,勇往直前,敢于与社会不良的现象作斗争。祖国的未来,全都寄托在青年人的身上。
但总体来看,年轻人应该多去研究一些专业知识,提高自身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层次理解。而执政者也应当从青年人的思想中发掘出新的
历史观念和新的
发展战略。对年轻人的思想定性,要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不要一棒子打死,要给以正确的引导。
基本特征
“愤青”具有的基本特征:
一是思维的情绪化、非理性化、简单化。“愤青”容易冲动,容易被激怒,喜欢谩骂,不喜思辨,不善于推理论证。
二是轻言战争。主张采取极端措施,甚至主张以暴力改变社会。
三是拒绝妥协。对外交往一味主张强硬。
“愤青”虽是现代词汇,但“愤青”现象却古已有之,不绝于史。中国千年外交史上的“愤青”现象,无论是古是今,至少有如下几个共同特点:在心态问题上,一直处于心理上的优越高位,以“天朝大国”的心态君临天下;在
名实问题上,重虚名,喜高调,脱离实际,不接地气;在和战问题上,一味主战,谁主张和,谁就是卖国;在对外交往问题上,一味主张强硬,遇有谈判,不顾自身实力和对方诉求,漫天要价,狮子大开口,视任何妥协为软弱;在
人际关系上,自以为高人一等,超越实际,极端偏激,唯”我“正确。
历史记载
愤青史记之词坛愤青:千秋壮词说天生的“犟牛鼻子”
陈亮:“中华双宝唐诗、
宋词”,前有
李杜,后有稼轩,不过,真正的稼秆词意,并非出于
辛弃疾的一手操办,这个“
稼轩”,是个文人社团,其实多与这个陈亮有很多最直接的关系。陈辛好友,但彼此并不投契,辛最恨陈多言,多次有杀陈之心,陈也一直小心设防。陈亮与辛弃疾的关系。
愤青史记之女愤青严蕊:待到山花插满头揭露
朱熹嘴脸:严蕊字幼芳,能诗善词,通古达今。有一年,大道学家朱熹巡视
浙南,为了打击
唐仲友,搜集他的“罪状”,就把严蕊抓了起来,严刑拷打,逼她招认与唐仲友有“不正当”的嗳昧关系。严蕊虽然备受鞭笞,饱尝夏楚,几乎死去,却绝不屈服,更不招供。严蕊遭到朱熹暗算始末。
愤青史记之愤青大夫
汲黯:才高于志,土木形骸不服天子令的汲黯:汲黯字长孺,汉代名臣。其祖先是小国国君,至汲黯是第七世,“累世为
卿大夫”。汲黯的“愤青”表现,是相当有特点的,有很多成语,如“
后来者居上”、“招之不来,麾之不去”等都是出自他的笔下。
司马迁赞之:“以‘高学’著称于世”,这在《
史记》中是难得的评价。
各国“愤青”之表象
纵观世界各国无论东西南北古今都不乏愤青之类的力量和情绪。首先,
国家利益并非是一国全体国民利益的简单相加,每个国家内部都有不同的利益阶层
利益集团,他们之间的利益有很大的差异性,国家的每一项
具体政策也不可能符合所有人的利益,使所有人都满意。其次,就算是在利益一致的基础之上,不同的人群对同一事件也可能有不同的处事方法和哲学,有时甚至完全对立。 这些对立和差异常常表现在国家的
对外政策上,也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
鹰派鸽派之争。如美国对华政策上长期存在着接触与遏制的论争,在
伊拉克战争前也有主战和反战两派。
以色列在对
巴勒斯坦政策上有强硬派和温和派,他们之间的严重对立甚至导致了前总理拉宾被刺杀。
日本也有坚持和平的力量和极右的妄图复活
军国主义的势力。
这些鹰派、强硬派、极右派和我国被称着愤青的非常相似,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并没有被在其国内受到太多的责难,相反却在国际
政治斗争中与鸽派、温和派、和平力量交替出现,成为国家对外政策中的软硬两只手或黑白两张脸,强硬派把关系恶化,然后温和派出来转递胡萝卜;温和派不能使对方就范,强硬派就出来挥舞大棒,为其国家谋求
最大可能的国际利益。
“愤青”具有彻底的
批判精神,有一定的创造力,可以帮助我们反省对外工作中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