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神为戏团中所奉祀之
神祇,中国传统
戏曲戏团的信仰核心。泰山周围有
吕洞宾三戏白牡丹的传说,据说他们还生了个儿子叫戏神。白牡丹原来也在
泰山修炼,后来不堪众人的嘲弄,就和儿子搬到泰山南边的徂徕山去住了。戏神长到八九岁,生得
伶牙俐齿,十分讨人喜欢,可就是没有个
名正言顺的父亲,整天在外边被人打骂,受人欺负。
简介
戏神为戏团中所奉祀之神祇,中国传统戏曲戏团的信仰核心,维系旧时戏团规矩、运作,传承戏团特有的伦理、精神,为多数艺人的心灵寄讬。戏神奉祀,与戏团与行会组织发展紧密结合,崇奉行会共同始祖,借以建立组织共同规范。各类戏曲依其剧种、师承、地区,奉祀戏神各有不同。以田都元帅、西秦王爷为其代表。戏班中平日奉祀于
班主家中,出班时则奉祀于后台,艺人上下场均须向戏神礼敬。亦有行会建庙奉为主神,或陪祀于地方公庙中者。中国传统戏曲发展初期与傩戏关系紧密,傩戏原为驱邪祈福,深具宗教仪式意涵。傩戏班子中供有「傩戏太子」,为木雕童子形象。而各种戏曲班中,亦多供有类似的童子神偶。
故事
戏神传说
这天,正是
腊月二十三,白牡丹让戏神跟村里的小伙伴上山砍柴,自己在家里弄些水酒淡菜,准备打发灶王爷上天,去汇报下界一年的情况。
戏神和伙们来到山上,领头的说要玩“做皇帝”的游戏,把几个草筐撂起来当作宝座,谁要能爬上去,谁就是皇帝,以后众人就都听他的,选他做头头。说完便把筐撂得高高的,一个个轮着往上爬。筐子没用绳子拴牢,一爬一晃,结果没爬几下就都滚了下来,最后轮到了戏神,只见他稳抓草筐,轻迈双脚,颤颤悠悠真的爬了上去。本来他们都看不起戏神,是想拿他取笑,如今他真的爬了上去,谁肯让他这个私生子做头头,便把他拖下来,打了一顿
一哄而散了。
白牡丹在家里正为买不起酒菜犯愁,见戏神又从外面哭着回来,鼻子都让人打破了,十分难过,顿时来了气,就抓起烧火棍,把怨气照着灶王爷出开了:“灶王爷啊灶王爷,你都看见了吧,这还让我们怎么活?哼!我儿要是真做了皇帝,非把那些小崽子杀尽斩绝不可。”她越说越气,一边说,一边敲,几火棍下去,灶王爷早就鼻青脸肿了。
灶王爷上天,不但没在白牡丹家吃好喝好,而且还挨了一顿棍棒,便一溜烟地跑到玉皇大帝那里告状去了。灶王爷一见大帝,便叩首禀报说:“不得了啦大帝,白牡丹发誓,戏神要做了皇帝,就要把村里的人斩尽杀绝。这不,白牡丹连我都打了。望大帝为臣子做主,千万不能让戏神做皇帝。”玉皇大帝听了灶君的
一面之词,便吩咐四员大将,到来年的龙节抽掉戏神的龙筋。
再说戏神,从那次挨打以后,就每次独自上山,这一天,他一个人在山上打柴,迎面走来一个白胡子老头对他说:“你本是真龙天子,将来要做皇帝的,只因你娘不慎说走了话,玉皇大帝要在来年的龙节抽你的筋,现在已经没办法补救了,只有到时候你能咬牙挺过,保住你的龙牙玉口,还能说什么成什么。”说完便飘然而去。
戏神像做了个梦,吓得不得了。回去和母亲一说,白牡丹得知是自己害了儿子,十分后悔,便把儿子搂在怀里痛哭起来。
转眼龙节已到,只见几片黑云压在白家院上。这时,戏神正在院中劈柴,就听一个
闷雷,戏神随声倒地,几员天兵天将便开始抽他的筋,那滋味简直比脱胎换骨还难受。可是戏神硬是挺了过来。从此,戏神恨透了灶王爷,恨透了所有的神仙。他发誓要把所有的神仙都扣押起来,以报此仇。可是,如此多的神仙用什么盛呢?他穷得连个箱子盒子都没有,戏神回头见自己上山装水用的葫芦挂在灶旁,便顺手拿过来,恨得咬牙切齿地说:“灶王爷,亏你跑到大帝面前替我美言,你老人家辛苦了,到我这葫芦里来歇歇脚吧。”因为戏神有一张龙牙玉口,他的话便是圣旨,只听“嗖”的一声,灶王爷便化作一缕青烟钻进了葫芦。
戏神告别母亲,提着葫芦走遍了全国的名山大川,见庙就进,见神就收。他想收完以后,全都把他们压在泰山底下,所以最后才来到泰山。
刚过红门不远,迎面走来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戏神觉得有些面熟,似曾相识,可一时又记不起来,便喊道:“来者何人,快快通名报姓。”那老人笑嘻嘻地答道:“在下便是小仙
吕洞宾。”
戏神闻听此言,突然想起以前给他报信的白胡子老头,原来是他的亲生父亲,不禁大吃一惊,将葫芦掉在地上摔成了两半。这下可热闹了,各路神仙都连滚带爬的向旁边的一个大石洞挤去,
吕洞宾数也数不过来,就把它取名为“千佛洞”。后人又在那里起楼造阁,顺吕祖之意取名“万仙楼”。
只有灶王爷的腿长,又跑回了灶堂。不过
吕洞宾怕他再惹事生非,便在灶王的神像旁边写道:“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予以警告。
戏神得知面前正是他的亲生父亲,便跪在
吕洞宾面前,将母子多少年来的冷遇和磨难一一告诉了他。
吕洞宾听后,也十分难过,将一柄断烦恼、避磨难、呼风唤雨的
青龙宝剑交给戏神,嘱咐他照顾好母亲,与乡亲们和睦相处,把他又送回了徂徕山。此后,乡亲们得知
吕洞宾如此
宽宏大量,也都敬重他们母子,多方给予照顾,戏神也才用他的青龙宝剑为乡亲们做了许多好事。
话说戏神
以供奉戏神田公元帅而
声名远播的头亭“瑞云祖庙”,九十年代以来吸引了海峡两岸成千上万的信徒前来瞻拜晋谒,对促进闽台戏剧文化交流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瑞云祖庙是莆、仙两县和福清、惠安的兴化语系地区民间及戏班供奉戏神雷海清(即田公元帅)的祖庙,坐落在莆田城北门外一里许的头亭。初建于明
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原名“瞻阙亭”,系府县长
官们接待上司大员的驿亭;因地处旧兴化府城北门(即拱辰门)外通往省城之陆路官道的头站,故俗称“头亭”。亭前广场上有古戏台一座,供各戏班开演新剧。建成后百余年间,庙宇时有整修,戏场也由当初的
露天土台改为立柱木棚,戏班献演常年不断。
明代中叶,头亭宫庙遭倭寇焚毁;万历三年(1575年)恢复重建。
明朝末年,莆仙乡间各地纷纷自头亭分灵,兴建“瑞云庙”,头亭遂改称“瑞云祖庙”,殿前之戏场亦建成砖木结构、彩雕精美的大棚戏台;
各地戏班每逢新戏出棚,必来祖庙开场义演,此举相沿而成俗例。
清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瑞云祖庙进一步扩建,殿群配套完整,戏台装修一新祖庙声名大振。每年四月初九和八月廿三日庙会,莆仙各戏馆均组织戏班来祖庙献演,常在庙外之田间又搭起数座临时戏棚
,让多台戏同时上演,锣鼓争鸣,通宵达旦,热闹非凡,俗称“文武棚”。此种会演,有时竟持续月余,各戏班竞相登台献艺,轮换演出,异彩纷呈。
1939年祖庙又全面进行改建翻修,历时三载余,旧貌换新颜,庙宇焕然一新,戏台雄伟壮观,台上楹联“四时歌舞新人物,
万古乾坤大戏场”,乃清末进士邑人张琴所书。
此后三十多年间,头亭历经多次洪水灾患,致使宫殿坍塌,戏台倾颓。1982年,
莆田县文化馆拨款、村民集资重建戏台,依照古式原样设计,改为二层新型戏场:上层屋顶结构不变,保留其文物旧貌;下层演区扩大台面,适应新时代要求。1986年4月被定为莆田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人民政府镌立石碑,嵌于台西柱上为志。
九十年代以来,台湾嘉义朝阳街嘉邑田都府、鹿港玉渠宫管理委员会和台中
北屯区文昌街的莆仙籍乡人,先后分别组团回莆,多次来到瑞云祖庙寻宗谒祖,瑞云祖庙在海内外的影响日益广泛。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