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成本控制即时化,就是通过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每天下班前记录当天发生的人工、材料、机械使用数量与工程完成数量,经过
项目经理或者交接班人员的
抽检合格,经过计算机软件的
比较分析得出成本指标是否实现及其原因的
成本管理方法。
特点介绍
(2)加重了施工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要求他们不但要考虑工程的
质量、安全、进度等问题,还要考虑如何节约
成本,降低消耗的问题,同时,要求他们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采集与记录成本数据。
(3)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明确成本的责、权、利,提高现场成本发生最直接的主体——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
工作积极性,一方面,可以降低
工程项目的
成本,这
部分成本将对那些辛勤劳动的
管理人员给予奖励,提高他们的收入,也将增加工程项目的
利润。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工程项目的风险,如果出现成本超额现象,相关责任人员将会受到惩罚。
(4)由于每天都要对数据进行采集,并进行分析比较。由此产生的数据量与过去相比将更加巨大,数据复杂度与处理能力与过去相比也将要作相应的提高,譬如根据工程图纸对所有构件进行编号,并计算其
工序工程量;要求建立每项工序的
计划成本、进度与责任的相互关系表等。
实现
成本控制即时化的实现主要通过现场
施工管理人员的手工操作来获得原始
统计数据;通过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与项目经理的计算机操作,来获得工程项目的初始成本数据、分析处理手工数据。
1、手工实现即时化与制度建设
为了比较容易地获得施工现场的原始数据,为了可以在30mm以内(不是硬性的指标,而只是反映成本数据采集的效率要求,具体时间应根据各
项目的具体实际确定)快速获得这些数据,必须对当前的
工程项目管理习惯进行变革,建立起实现成本控制即时化的必要条件:
(1)用于
统计的工序按照其操作
流程可以分为3种情况:一是直接浇注、砌筑或铺贴成形的材料,如沥青、油毡、
水泥、砂石、砖、涂料、地砖、大理石、瓷砖等。二是需经过
原材料→预加工→最终构件元素的流程材料,如
钢筋、
铝合金、玻璃等。三是需经过原材料→预加工→最终构件元素→回收
摊销的流程材料,如支模用木材、钢管、钢模板等。还可以在上述的操作流程的基础上再把工序细分为子程序,也就是说对于人工、材料、机械的记载是以子程序为对象的。最终构件元素消耗量,比如在已浇注混凝土中的水泥、砂石、外加剂和钢筋等,可以采用按公式计算:
最终构件元素数量=该种材料进入工地总数量-未加工数量-预加工数量-回收摊消数量
(2)配备用于统计所需的工具和设备。为了快速准确地获取成本数据,从而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收入,必须
投入资金购置各类必要的工具和设备,譬如称量钢筋、沥青、砂石等的地磅。
(3)改变当前操作习惯,譬如材料的乱丢乱放、无序的
劳动组织、材料不归类堆放,材料码放数量随意等,必须建立并形成车间意义上的文明施工现场。可以说,文明施工的程度直接影响到成本数据的
准确度、可用性与采集速度,也可以说,文明施工与成本数据统计能够相互促进。
(4)对
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
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电脑知识与软件操作技术,使其了解成本节约的原理与方法。同时,要求
管理人员具有
团队合作的精神,要求对零星散落材料进行估数时要保持公平合理、相互礼让的心态。
(5)制定相应的
成本责任体系与考核奖惩制度。可以根据经验设定一个比较合理的先进的指标,随着实际的情况不断调整,合理确定成本节约金额中项目部与责任人员受奖的比例分成,合理确定在成本浪费金额中项目部与责任人员应承担的风险。建立相应的统计与复核制度。采取抽查方法,如果在
允许误差之内,则接受原有数据,否则进行修改,并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处罚。另外,采用总量
控制、流量均衡的方法,保证计量数据的正确性。
2、计算机实现数据处理和分析
获得上述数据之前,必需对其进行
统计分析。如果这项计算工作让工地上的核算员或者
会计去做,那么工作量将会是巨大的。因此,有必要利用电脑建立模拟人工操作的流程,在输入数据后,自动获得期望的输出结果,并且可以采用图形与表格等形式显示出来,其
设计流程如图一。
从图一中可以看出,如果采用上述的记录方法,
工程项目成本每天都可以非常清楚地表示出来,而不是像原来那样的一笔糊涂账;相对于原来以月为基础获得的成本数据而言,对于
企业制定的内部定额、人员的
绩效考核体系等,都将获得更真实、更科学的结果。对于成本即时化管理及其流程,还需要补充以下几点:
(1)由于没有考虑项目的
采购成本与存储模型的建立,所以,如果要想达到材料的收发存合理,降低材料的
原始成本,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材料
管理信息系统。
(2)对于上述的数据,均要求提供手工输入与计算机自动生成的两种方式来支持。对于手工输入尽量提供选项而不是文本框,以便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与有效性。
(3)暂时没有考虑利用网络进度软件对每日工程计划的指导作用,但是每天统计出来的完成工程量可以反过来应用于
进度控制。
(4)对于
临时设施、材料检验、工程检验等其他费用,均转化成一定的工序,计算其工程量与
资源耗用数量。
(5)对于质量、安全事故出现造成的费用支出,对于采纳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形成的费用变异,可以归纳其为内部变更,同样经过上述流程,而开支与
收益根据制度确定。
案例分析
一、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和存在的问题
当前多数
建筑企业对其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每月初提出当月的
成本计划与资源消耗数量,每月末通过
会计报表的形式计算实际施工中发生的资源耗用,通过计划与实际的对比来评价工程经济指标是否完成,如图1示。
在大多数人看来,建筑工地相对于工厂车间来说就是脏、乱、差,要想把工地上的所有人员、材料与机械的消耗量快速准确地计算清楚,根本不可能,也不现实,这种管理习惯也使得项目部人员的
成本责任无法明确,同时也无法精确评估;这种管理习惯也使得项目中出现的成本超额的原因不能即时发现与解决。
二、成本控制即时代的定义及施工中的成本控制
1.成本控制的即时化
成本控制的即时化就是通过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每天记录当天发生的人工、材料、机械使用数量与工程完成数量,经过项目经理、值班调度人员或者交接班人员的抽检合格,经过计算机软件的比较分析得出成本指标是否实现及其原因的
成本管理方法。成本控制的即时化,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通过提高成本信息反馈和
成本分析的频率,不断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增强项目成本的透明性和可控性,为实现成本控制目标创造条件。
图2表示了在即时化成本控制与月度成本控制两种方法下的成本数据变化曲线,从中可以看出即时化成本控制相对于月度成本控制,由于采用了即时发现问题,即时纠正的措施,
实际成本相对于计划成本的波动小,在工程完工后,CV可以达到收支平衡状态。
2.施工中的成本控制
(1)人工费控制
主要从用工数量方面进行控制。通过改善劳动组织、减少窝工浪费、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加强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加强
劳动纪律、压缩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控制非生产人员比例等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用工。
第一,根据
劳动定额计算出定额用工量,并将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零星用工按定比例(一般为5%-10%)一起包给领工员或班组,进行包干控制;第二,要提高生产工人的技术水平和班组的组织管理水平,合理进行劳动组织,减少和避免无效劳动,提高
劳动效率,精减人员;第三,对于技术含量较低的
单位工程,可分包给
分包商,采取包干控制,降低工费。
(2)材料成本控制
主要是改进材料的
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力面的工作,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节约采购费用;合理堆置现场材料,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严格材料进场验收和
限额领料制度;制订并贯彻节约材料的技术措施,合理使用材料,综合利用一切资源包括材料用量控制和材料价格控制两力面。 材料用量的控制包括:
材料价格控制包括:
(3)机械费控制
主要是正确选配和合理利用机械设备,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内部合理调度,力求提高主要机械的利用率,在
设备选型配套中,注意一机多用,减少设备维修养护人员的数量和设备零星配件的费用。
(4)管理费用控制
项目机构的设置要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和工程难易程度等因素,按照组织设计原则,因事设职,因职选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选配一专多能的
复合型人才,降低管理人员的费用当前,特别应控制的是项目部的招待费,要根据工作制定出招待标准,从内部做起,严格控制。
三、成本控制即时化的实现
1.分割工程成本,优化项目资源配置
项目资源配置直接关系到成本控制的方法及程度,对于当前许多国有控股的大型施工企业来说,工程成本构成基本上是分包成本和施工队成本,而企业的主要
经济效益源泉在于控制分包成本,施工队成本往往很难创造
经济效益。二者的构成比例如何,项目成本如何划分,这是关系企业成本控制的关键问题。
在现行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合理合法地进行工程分包,逐步增加分包成本的比例。增加分包成本所占的比例,无疑会使企业盈利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但就日前我国的现状,这项工作小是无限制地进行的。随着我国
经济体制的
转型,施工企业面临的
市场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不但需要经历
招标投标的激烈竞争,而且施工中一系列经济活动也都有相应的法律或法规进行规范,企业必须在法律体系允许的范围内的合法活动刁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建筑法》、
《合同法》等适用于建筑施工领域内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我国的工程实行有条件分包,即:
一是必须经业主同意,二是不属于工程的关键部位。在这一约束条件下,施工企业的自由空间只有对外选用
劳务分包。在整个项目成本中,减少高成本的人力、
物力资源的投入,提高低成本、低风险的资源投入的比例,从而达到资源配置的优化,确保
企业利润的实现随着我国加入WTO,
建筑市场逐步放开,我们也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大量采用工程分包的成本管理力式,使企业最终向管理型、技术型发展。
2.制定成本计划,实行成本动态控制
在完成分包成本和
责任成本分割并初步确定了两部分成本后,要制定出总成本计划,总成本计划除涵盖分包成本和责任成本外,还要考虑项目的
现场经费、上级管理费、税金等因素。总成本计划分为两部分:
可控成本是成本控制的重点,
可控成本计划是在项目开工前的施工时间、施工条件、
施工组织设计基础上制定的,随着工程的进展,必然会发生如施工力案改进、工程量改变、地材价格上涨等因素变化,因此对于
成本计划要进行适时调整,以保证成本计划的指导性和控制性,在调整的同时要注意分析不同因素变化对原成本计划造成的影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