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投送能力
军事术语
战略投送能力是衡量军事力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概括来讲是通过大型交通工具和空中平台等,将装备、物资、人员等投放到其他地方,这项基础能力决定了打击范围的大小、打击强度的大小和打击持续时间等等,它是一个国家军事能力的重要标志,是国家战略能力的核心内容。
定义
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国家利益不断拓展,大力加强现代战略投送能力建设,提高军队有效履行使命的能力,是新军事革命大潮中一道耀眼的命题。
投送分类
国土疆域投送能力
国土疆域投送能力是捍卫国家安全最基本的战略需求。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海、空军和导弹部队是联合作战的主战力量,利用大型作战平台实施兵力、火力投送,将逐步成为战略投送的主要选择。
国家周边地区及洲际区域投送能力
国家周边地区及洲际区域投送能力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战略需求。
具备向国家周边地区及洲际区域实施战略投送的能力,是地区性强国的标志。
评估国家在这一层次战略投送需求,重点是以军事安全为核心,准确考察区域内面临的现实和潜在军事威胁,合理确定必须具备的战略投送能力;适应国家经济利益不断拓展的新形势,确保有效保护重要经济贸易通道,保卫海洋经济开发活动,维护经济环境安全等任务;适应国际军事活动发展的新趋势,具备区域内参加国际救援、参与国际维和,以及保护海外侨民安全的能力。
全球投送能力
全球投送能力是适应全球化大背景下国家利益拓展的战略需求。具备全球战略投送能力,是有资格参与全球政治、外交和经济活动的重要条件。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之所以称之为全球性大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具备全球战略投送能力。在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和安全形态下,分析国家全球战略投送需求,一要立足国家安全追求必要的军事威慑力,维持最低限度的非对称军事平衡,确保在民族生存和国家发展受到严重威胁情况下,能够实施报复性的军事反击。
二要立足国家利益拓展提供军事支撑,确保政治、外交目标到达的地方是军事力量能够影响的地方,经济活动存在的地方是军事力量能够延伸的地方。三要立足维护海上战略通道安全,确保海上能源和贸易运输的安全,确保为各种海洋和极地资源开发活动提供安全保障。全球战略投送,一般以利用海上作战平台投送为主,辅之必要的陆基和空中作战平台,进行兵力、火力的远程投送。
太空空间投送能力
太空空间投送能力是信息时代各国夺取未来战略优势的制高点。进入信息时代,太空领域以其巨大的军事价值和广阔的经济、科研前景,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激烈角逐的战场,从而对国家和军队太空空间战略投送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与其他战略投送活动相比,太空战略投送技术含量高,组织实施更加复杂;战略性强,需求前景更加广阔;平战结合,军民一体化程度更高。
进入信息时代,太空已成为各国的“高边疆”,保持太空优势,是各国争取战略主动的第一“制高点”。美国学者弗里德曼提出:“谁控制空间,谁就控制海洋;谁控制海洋,谁就控制了全球商业模式;谁控制了全球商业模式,谁就是世界最富裕的国家;谁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谁就能控制空间。”因此,太空空间战略投送能力,已成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首要战略投送需求。
投送手段
大型交通工具
大型交通工具仍然是主要的战略投送手段。
运用大型交通工具实施战略投送,主要包括陆路、海上和空中输送三种方式。
陆路输送,组织简便,综合输送能力强,但随着投送距离的增大,受地缘环境和交通条件制约的不足也越发突出。科索沃战争期间,俄罗斯要通过陆路向南斯拉夫投送作战力量,但由于一些国家不提供过境通道而被迫放弃。伊拉克战争中,由于土耳其不提供过境通道,美机步第4师被迫转道科威特进入战场。
海上输送,综合输送能力强、距离远,但受地理条件影响大。空中输送,速度快、距离远,但综合输送能力弱、成本高。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军近99%的人员通过空运完成,而95%以上装备和物资依靠海运完成。
大型作战平台
大型作战平台是现代战略投送手段的发展趋势。
主要包括陆基作战平台、海基作战平台和空基作战平台输送三种方式。
陆基作战平台输送,一般是使用陆基作战平台发射中远程弹道导弹输送核或常规火力,发射宇宙飞船、卫星等用于空间作战的飞行器投送兵力、火力。
海基作战平台输送,一般是利用大型舰艇,进行由岸到海、由海到岸的火力、兵力输送或兵力——火力一体化输送。利用航空母舰、核潜艇等海基作战平台投送,是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军事强国最主要、最经常的战略投送方式。
空基作战平台输送,一般是利用远程作战飞机,实现由空至海、由空至地的火力投送。1986年美军空袭利比亚,从英国起飞的F117A战斗机不间断飞行14.5个小时、6000英里,对利比亚实施了直接的空中打击
战略预置
战略预置是现代战略投送手段的新发展。运用战略预置实施战略投送,主要有装备物资预置、战场设施预置和保障力量预置三种方式。
装备物资预置,是在预设战场及附近地区,预先储备部分作战装备物资,以减少临战期间的战略投送规模,缩短远程运输时间,提高战略快速反应能力。
战场设施预置,是指在预设战场及附近地区,预先建设保障作战行动所需的机场、港口、阵地,以及指挥通信和交通道路等设施,以便于在临战情况下加快形成战场保障能力。
保障力量预置,是指在预设战场及附近地区,根据保障需求,预先筹组和建设部分作战、后勤和装备保障力量,目的是在临战情况下,减少战略投送规模,加快形成综合保障能力。海湾战争中,战前美军以科威特为中心,在巴林、卡塔尔和沙特阿拉伯等国预置了大量的战场设施、装备物资和保障力量,为临战快速部署和先期作战提供了有力的依托。
能力形成
战略投送手段
战略投送手段是形成战略投送能力的基础。
大力发展先进战略投送手段,是世界各国建设的重点。美军2006年提出了“一小时打遍世界”的目标,以此为牵引研制开发的新型陆基弹道导弹射程可达1.3万公里、“三叉戟”Ⅱ型潜射导弹射程1.1万公里,X-51型超高速巡航导弹时速6000公里、射程8000公里,空天飞机时速10马赫、作战半径1万多公里,高速海运船时速达50节、C-2000运输机可运载4架直升机,大型航空飞艇可运载1个全副武装的步兵营。
俄罗斯以发展陆基、海基作战平台为重点,英、法、日等国以发展海基作战平台为重点,印度也突出陆基、海基作战平台的发展并在某些方面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世界主要国家还普遍高度重视太空空间投送手段的建设,集中力量发展大型运载火箭、航天飞机(船)及宇宙空间设施等。
我国战略投送手段建设核心是发展现代化的运输工具、作战平台和战略投送保障装备。要以研制大型运输飞机、快速海运船为重点,带动我军战略投送运输工具实现跨越式发展;要以大型陆基、海基和空基作战平台为重点,发展远程兵力、火力投送手段;以预警探测、空中加油机、大型海上补给船等保障装备为重点,发展战略投送保障手段。
战略投送力量
战略投送力量是形成战略投送能力的主体。建设陆海空三位一体的战略投送力量是世界军事强国的共同目标。
美军提出未来陆军在96小时内将1个旅、120小时内将1个师、30天内将5个师的作战部队部署到全球任何地区,海军将成为全球由海向陆的远征部队,空军将在48小时内将1支、15天内将5支航空航天远征部队实现全球部署,2015年前组建用于太空作战的“天军”。
我军战略投送力量建设,要着眼国土防卫作战需要,采取军民结合的方式,重点加强战略交通运输力量建设,有效解决空中和海上大规模运输能力问题。要着眼远程投送兵力、火力的需要,按照完善陆基,发展海基、空基作战平台的思路,建设“核常兼备”的战略导弹作战力量,远洋作战力量和远程航空兵部队,提高战略威慑效能。要着眼实现作战和保障一体化,以提高海上、空中保障能力为重点,加快海洋测量、综合补给及空中加油力量建设等,提高远程投送综合保障能力。
战略投送环境
战略投送环境是战略投送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利的投送环境是形成投送能力的重要条件。美军在欧洲预置了2个陆军师的成套装备和1.4万吨的空军物资,在挪威预置了3万吨陆战旅装备和30天的补给品,在中东地区预置了2个重装旅、1个师司令部的装备和1个空军器材基地,在日本、韩国也预置了大量的装备物资,还计划在2030年前在太空部署800颗卫星,这些战略预置将有效提高美军的战略投送能力。
建设良好的战略投送环境,关键要搞好战略投送设施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政治、经济和外交条件。加强我军战略投送环境建设,必须坚持统筹安排,分类建设的原则,根据各战略方向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确定建设任务,加快交通道路、机场、阵地和指挥设施建设,预置规模适当的战备物资和保障力量;要通过政治、经济和外交渠道,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协调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为我军战略投送行动提供过境通道和后勤支持。采取实际步骤和有效措施,加强对太空空间战略投送环境建设问题的研究,积极争取战略上的主动态势。
战略投送机制
战略投送机制是组织战略投送活动的重要条件。这既是顺利组织战略投送行动的基本要求,也是战略投送能力建设的重要推动力。美军为提升全球战略威慑与打击能力,专门组建了“全球打击司令部”,负责整合建设和指挥管理“全球快速打击力量”。我军战略投送机制建设,重点要健全组织指挥机制、交通运输动员机制和投送力量建设机制。坚持顺畅、高效的原则,组建战略投送指挥机构,提高战略投送行动的规划计划和组织协调能力。按照依法动员、快速动员的要求,提高军民一体化战略投送能力。按照需求牵引,军民结合的要求,在国家层面建立战略投送能力建设规划计划制度,搞好顶层设计,加强统筹协调,确保持续发展;健全战备训练制度,结合国际斗争和国内建设实际,组织战略投送重大战备演练,不断提高实战水平。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4-03 14:02
目录
概述
定义
投送分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