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执礼,男,1916年3月生,
四川温江人,
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戴执礼1938年考入
齐鲁大学历史系就读,二年后母病肄业。1944年任
四川省图书馆研究员。1956年调入
四川大学历史系。戴执礼是中国最早从事
保路运动研究的专家之一。1959年
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由戴执礼编纂的《
四川保路运动史料》成为学界研究保路运动最基本的资料。著有200多万字的《
四川保路运动史料汇纂》三大册,其中大部分材料是第一次披露,有300多种史料是绝无仅有的孤本,大大地丰富了
辛亥革命研究的内容。
人物简介
戴执礼,男,1916年3月生,
四川温江人,
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最早从事
保路运动研究的专家之一。
个人履历
1938年,考入
齐鲁大学历史系就读,二年后母病肄业;
个人作品
《
四川保路运动史料汇纂》三册,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
出版图书
人物故事
授业弟子
戴执礼早年丧父,1938年考入
成都华西坝的
齐鲁大学历史系就读。
齐鲁大学是因抗战从
山东迁至
成都的。二年后,因母病缺钱,戴执礼只好肄业。戴执礼不甘心就此断了读书梦,走进了
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自报家门地拜访了时任研究员的钱穆教授,想进入所中谋求一个职位,同时成为钱穆授业弟子。钱穆与戴执礼交谈后,发现这位个子不高的青年悟性高,很有潜质与志向,遂要求送两篇文章来看看。
“不错,不错,相当不错!”看完文章,钱穆对戴执礼说:“你的水平已超过本科毕业水平。来在所里做一个文史资料管理员吧。”
戴执礼以如此方式而成为钱穆的门下弟子,实属三生有幸。钱穆恰好是一位只重真才实学不唯文凭的大学者。在工作之隙,戴执礼从1941年至1943年在
齐鲁大学从钱先生授业两个春秋;又于1943年至1946年复在
四川大学、
华西协合大学聆听钱先生教诲三载。对于钱先生的师恩,戴执礼感激终身。也在这一期间,戴执礼受到了种种启发,确立了自身发展方向,立下整理
四川保路运动史实的宏愿,作为自己安身立命所在。
私立教授
抗战胜利后,钱穆返回江浙前向时任华西协合大学教授、兼任
四川省图书馆馆长的
蒙文通郑重地推荐了戴执礼。
蒙文通让戴执礼到
四川省图书馆做了管理员。
与钱穆人生经历有点相似,
蒙文通是从中学教师做到大学教授的,终为二十世纪中国卓立不苟的国学大师。
蒙文通在成名之作《古史甄微》中打破了中国古史三皇五帝一系相承的传统观点,认为中国上古民族起源于炎族、黄族、泰族的多元性。“通观达识,明其流变”,为
蒙文通最重要的史学思想。这一观点让作为后学的戴执礼深沾其溉而体现在自己的治学之上。在《
四川保路运动史料汇纂》上,戴执礼认为如单纯采用编年和纪事本末体,均不能安排如此众多的史料,将会损害一件史事的多层次多方面性,给以后研究者造成巨大的缺陷,因此采用了编年与纪事本末相结合的体裁。既体现一个史事横的结合,也体现一个史事纵的联系。
蒙文通对后生戴执礼视若子侄,让他兼做自己创办的尊经国学专科学校教授,以多增加一些收入。
蒙文通的夫人也相当喜欢戴执礼的夫人孙嘉惠,将她收为干女儿。
1956年,时任
四川大学历史系主任的
徐中舒教授得知戴执礼已完成《
四川保路运动史料》初稿,认为四川保路运动系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应由四川大学开展研究,遂将戴执礼从
四川省图书馆调任川大历史系做高级资料员。“转益多师是吾师”,这是戴执礼的人生态度。对于徐先生的邀请,戴执礼欣然从命。因为徐先生为清华大学文学院
王国维、陈寅恪的嫡传弟子,时为
四川大学三位一级教授之一,在中国上古史研究中成绩斐然,自成一家。
在徐先生的护佑下,戴执礼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四川
保路运动史事收集与研究进程,而且还与北京
科学出版社联系上了,1959年出版了《四川保路运动史料》。
手菜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身为
成都副市长的
李劼人一边修订历史小说《大波》,一边也非常注意收集阅读有关辛亥
四川保路运动史料,以充实自己的文学创作。那时
成都的文化名流们常常在春熙路口饮涛茶楼雅聚。经
蒙文通老师的引介,戴执礼在饮涛茶楼结交了著名作家
李劼人。
蒙文通向
李劼人说:“小戴是专门研究
四川保路运动史的。”
李劼人经过几番细致交谈考查,也确认戴执礼在这方面是有“真货干货”的,两人遂结为忘年之交。戴执礼回忆:“当年
李劼人还把我请到菱窠去,做他的拿手菜给我吃!”副市长大作家下厨做拿手菜,是待草根朋友的最高礼遇。
李劼人对戴执礼非常推崇,而戴执礼亦对李劼人敬重如山。在共享史料方面,以学术为天下公器的精神,真诚相待,慨然相诺。
《西顾报》
收集整理编纂辛亥
四川保路运动史事,戴执礼奉献了毕生所有。
在当
四川大学图书馆高级资料员期间,在
徐中舒先生的鼎力支持下,戴执礼的研究工作渐入佳境。
四川省政府参事室、四川文史研究馆、四川省政治协会委员会以及社会上参加或经历过
保路运动的老先生都成了戴执礼的访谈对象,同时也向
成都市所有的古旧书店发出了私人“征购令”。 戴执礼不断从
成都市东城区和西城区古旧书店罗福泽和周光熙先生等好友处,换购回来许多珍贵的
四川保路运动史料,如《四川保路同志会报告》、《四川商会公报》、《蜀醒报》、《启智画报》、《川路宜昌工场第末期事状报告书》、《绘图蜀路风潮记》(下册)等等,其中最为珍贵的为《西顾报》。
《西顾报》,发行人兰际昌,编辑人池梁矩,印刷人昌福公司,发行所设在
四川成都会府北街第二十二号,是四川保路同志会的主要报纸,辛亥年闰六月初一创刊,同年七月十五日被
赵尔丰查封,存世仅四十五天。
李劼人先生于饮涛茶楼闲谈时,说起《西顾报》虽在
保路运动中昙花一现却为至关重要的文献,为此《西顾报》让戴执礼“寤寐求之,辗转反侧”。
那一年机遇终于来了。当有卖主将《西顾报》送至
成都市西城区古旧书店出售时,很快被专门来成都访书的北京中国书店吴希贤先生购走了。得知消息,戴执礼十万火急找到了新华书店
成都市古籍门市部经理俞守己,请其设法与素有业务往来的中国书店交涉。这位俞经理在图书界大名鼎鼎,曾任世界书局经理,当过端方的幕僚。很有经验的俞经理很快向吴希贤去了电报。但中国书店已将《西顾报》出售给天津师范学院了。办事认真的吴希贤先生与天津师范学院交涉,天津师院图书馆最后终将《西顾报》让出。数月后,当双手捧着《西顾报》的挂号邮寄时,戴执礼已是心尖颤抖喜极而泣了。
为了筹集购书资金,换购
保路运动的史料,戴执礼不惜心痛地贱卖了个人的许多珍藏,包括《百衲本二十四史》在内的许多版本,如明刻白棉纸本《韩非子》;初印红黑字本《汉书补注》、《后汉书集解》 ;清初印本《东都事略》等等。不过,让戴执礼欣慰的是,所收集
保路运动史料有不少为稀世绝品。最幸运的是在“文革”中家里被撬墙撬地板,历年所购的书籍被拖走了两板车,可是那一批连
中国国家图书馆与
中国历史博物馆都没有的《西顾报》等稀珍史料竟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原来他机智地将其隐藏在客厅的一个小柜子夹层里,侥幸地躲过了那场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