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制体系
经济学术语
所有制是产权关系的反映,所有制体系是各种产权关系的反映,同时,反映产权关系的所有制也有反过来规范产权关系的作用,所有制体系体现的产权关系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资源所有制是资源产权关系的反映,是资源配置的基础,也是所有制主体与客体之间经济关系的基础,也同时是多种政治制度的基础。
基本信息
所有制主体是指可以独立拥有资源的基本单元,政府是典型的所有制主体。在世界分为不同国家之时,国家是拥有地球资源的基本单位,政府是国家的全权代表,政府代表国家行使资源所有权。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主体,其实就是所有制的主体。社会成员个人和群体、以企业形式存在的法人、社团组织和由政府代表的国家,都是所有制的主体。从所有制的主体基本构成来看,地球生命系统的生物、社会成员、资产者、劳动者都是有意义的所有制的主体。所有制客体是可以被拥有者拥有的基本要素。它是所有制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不同的角度和对应于不同的所有制,也就有了不同的客体,或者相对于不同的客体也就有了不同的所有制。通常用不同的所有制客体来标示不同的所有制关系,例如,财产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资源所有制。也就是说,财产、生产资料和资源是典型的所有制客体。相对于所有制的形式而言,也把它们称为所有制的内容。称其为所有制客体也好,所有制内容也罢,通常指的都是生产资料和财产,其实还有资源,更主要的是资源。
在传统政治经济学中使用最多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它侧重于生产资料的法律归属问题,强调生产资料与劳动者之间的结合关系。在西方经济学中,所有制客体是财产,强调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由于生产资料和财产均是资源的组成部分,资源是资产财富之源,广义资源才是资源所有制对应的客体。
所有制形式是所有制主体对客体的拥有方式和外在表现。就像所有制是产权关系的反映一样,所有制形式是产权形式的反映。客观存在的产权形式会不断发展,所有制的形式也会随之变化;所有制形式相对稳定了,又会反过来影响和规范产权形式。社会发展是不会停止的,所有制形式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只有这样,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权关系才有完善的空间,对所有制形式才有辨析的必要。
从所有制的具体形式来看,通常人们把所有制分为私有制公有制混合所有制,其实所有制还有自有制、他有制和共有制,资源所有制也不例外。资源私有制是资源归个人和家庭所有,是把用于维持个人基本生活和生产的资源实行私有,这为每个人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起点。资源公有制是资源归国家和集体所有,混合所有制在宏观上是指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在微观上是指所有者主体的多元组合。资源私有制有利于对资源的珍惜保护和有效使用;资源公有制有利于集中资源干大事和资源的宏观配置。自有制、他有制和共有制是所有制的新形式,指自然人和法人对所有制客体的实质所有关系,它注重拥有资源的基本单位和资源存在的相对规模。
其他信息
在以大生产为主要特征的近代工业革命时期,以土地、机器和工业原料为代表的生产资料,在生产和分配中起到过决定性的作用,也就自然产生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理论,它的历史地位是不容忽视的。人们对财产的奢望和保护私有产权制度的出现,奠定了财产所有制出现的基础。所有制客体需要与时扩展,向“资财之源”的方向延伸,在市场经济强调优化配置资源的时候,凸显了资源的权属关系,凸显了资源所有制。?
生产资料所有制、财产所有制和资源所有制构成了当代所有制体系,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资源所有制的地位凸显。市场经济配置资源作用的日益发挥,使资源所有制与财产所有制和生产资料所有制一样,已经进入了主流所有制的行列。
实际上,所有制无非就是各种经济关系的集合,②这种集合包括主体、客体和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所有制的主体就是对拥有物享有所有权的个人、法人或集团,其客体就是所有物,可以是财产、生产资料、资源等,主客体的关系就是通过各种经济关系连接起来的并在法律上得到确认的产权关系。
经济关系中存在的各种所有制的集合就是所有制的体系,具体划分如下。
体系划分
(按所有制主体、内容和形式划分的主要所有制)
按所有制主体划分:全民所有制,国家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企业所有制,家庭所有制,个人所有制,……。
按所有制客体划分:资源所有制,财产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土地所有制,林地所有制,房屋所有制,……。
按所有制形式划分:公有制私有制混合所有制,他有制,自有制,共有制,……。
所有制范例:
资源所有制:资源公有制,资源私有制,资源混合所有制;资源他有制,资源自有制,资源共有制。
财产所有制:财产公有制,财产私有制,财产混合所有制;财产他有制,财产自有制,财产共有制。
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资料混合所有制;生产资料他有制,生产资料自有制,生产资料共有制。
其他所有制, …… 。
人类社会所有制的变化史,可以说是资源所有制的变化史,生产资料所有制和财产所有制是资源所有制的个别表现形式。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伴随着不同形态的资源所有制。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能够拥有和利用的主要是自然资源,还基本上不具备规范含义上的生产资料,也难说它是什么像样的财产,其原始社会所有制是资源公有制占绝对主体地位的所有制。但是,即使在那时,用于维持个人基本生存的个人物品并不一定公有,个人的随身之物则可以肯定是归个人所有的。因此,也不排除某种程度上的资源私有。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和家庭的形成,人们对资源的用途和价值有了认识,对其占有欲的不断萌发,逐渐出现了私有资源,也就逐步产生了资源私有制。在奴隶主所有制社会,奴隶主不仅占有自然资源,而且还占有社会资源,特别是以拥有奴隶的方式占有人力资源,这是生产资料所有制所难以解释的。在封建社会,其所有制形式是资源的私有制为主,即资源主要归封建主所有。而以国有形式归社会所有的占相对少数,但与奴隶社会比较而言,归社会所有的资源相对增加。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国家机器作用的增强而使资源国有的程度有所提高,但资本主义社会仍然是以资源私有制为主。只有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才突出了资源公有制为主。可以预见,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资源公有制将占绝对主体地位。
需要指出的是,归奴隶制国家、封建王朝和资本主义国家所有的资源与归社会主义国家所有的资源,不仅有数量上的差别,而且有本质上的不同。私有制国家的国有资源由于是相对量较小,对大量私有资源难以发挥主导作用,同时摆脱不了为少数人所用的局限。特别是在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王朝,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方式占有大量的“国有资源”,所谓的“国有资源”,倒不如说是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帝王们服务的私有资源。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国有资源占相对主导地位,国家代表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代表社会成员拥有国有资源,代表国家的政府才有了资源所有制中的主体地位。
参考资料
所有制.百度百科.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21 13:02
目录
概述
基本信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