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刺绣指以手工方式,用针和
线把人的设计和制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织物上的一种艺术,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最珍贵的物种之一。
分类
按产地划分:可分为“
苏绣”(江苏)、“
粤绣”(广东)、“
湘绣”(湖南)、“
蜀绣”(四川)等,其中
苏绣为四大手工刺绣之首。
按加工方式:手工刺绣可分为“半手工绣”和“纯手工刺绣”
按用途划分:服装类和工艺品类,工艺品手工刺绣又有挂画式
单面绣和摆放的
双面绣之分
历史传承
手工刺绣在当今社会还是很有前景的。手工刺绣早在90年就远销海外,现代有手工刺绣的
绣庄作坊开发了大型手工
双面绣用于制作大型手工刺绣地屏,但是这类产品由于尺寸很大一般做工都不是很精,因为这些手工刺绣产品的投资都很大,一些小的绣庄的实力有限往往只投资低档品,大小造型和构图看上去是一样,但是细看就会发现相差甚远,一些比较有规模的刺绣企业他们有实力,他们把手工刺绣地屏也做成精品,而且还不急于售出,他们的利润要比一些小绣庄高许多,小绣庄
降低成本的方法就是压绣娘的钱。而手工刺绣的产品又可以分为一般市场级和大师级,而大师级手工刺绣一般全部是普通绣娘绣制,只是在关键的地方指点一下。随着绣娘人数的减少,绣娘也越来越掌握主动,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雇主。而雇主也越来越照顾绣娘。
在机械化作业频繁,花几个月甚至一两年去完成一件手工刺绣是需要恒心和耐心的。
工艺师由于众多的社会应酬是没有时间单独完成一件作品的,书法家和画家的作品是没有请其他人或者外包给其他人完成的,而手工刺绣和其他
手工艺作品动辄几个月半年完成一件,一件大的作品所花人工就要几百工和上千工。真正高水平的手工刺绣名家她们是管理好和协调好每个绣娘做什么要什么线,而不是自己坐下来一针一线的去绣。
收藏名家
手工艺品包括手工刺绣要分清档次和品种,一件大的
东阳木雕都有几十名木工和雕花工一起完成。而作品出来以后往往说是某某雕刻大师完成。那些工匠永远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工人。手工刺绣也一样,一件高档的手工刺绣是要把线分成几丝来完成,如果没有出名的绣娘只有在年轻的时候眼力好的时候才可以挣工钱。
艺术特点
手工刺绣的主要艺术特点是图案工整绢秀,色彩清新高雅,针法丰富,雅艳相宜,绣工精巧细腻绝伦。就刺绣的针法而言,极其丰富而变化无穷,共有 9 大类 43 种,主要有
齐针、抡针、
套针、
施针、乱针、滚针、
切针、
平金、打点、打子、
结子、
网绣、
冰纹针、挑花、
纳锦、
刻鳞针、
施毛针、
穿珠针等等,采用不同的针法可以生产不同的线条组织和独特的手工
刺绣艺术表现效果。例如,运用施针、
滚针绣的珍禽异兽,毛丝颂顺,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采用
散套针绣的花卉,活色生香,香味朴鼻,尽态尽妍;使用
乱针绣的人像和风景,绒条组织多变,装饰味浓,
艺术效果强,富有浓郁的民间、民族特色;使用打点绣的绣品,则清静淡雅,极富诗情画意;运用打子绣的绣品,则具有古色古香、淳朴浑厚的艺术效果与技巧上的平、齐、细、密、和、光、匀、顺的特色。
常用工具
2、绷架,用三脚凳一副;
3、站架;
4、剪刀;
5、针,最细者为羊毛针,为明代朱汤所创。其次为苏针,针身匀圆。针尖锐而针鼻钝,不易伤手;
6、线,有花线、纱线、金线、银线及绒等。
针法介绍
主要针法
类别:
直绣、
盘针、套针、
擞和针、抢针、
平针、
散错针、编绣、施针、
辅助针、变体绣
苏绣针法详述
直针:完全用
垂直线绣成形体,线路起落针
全在边缘,全是平行排比,边口齐整。配色是一个单位一种色线,没有和色。针脚太长的地方就
加线钉住,后来就演变成
铺针加刻的针法了。
苏绣针法之二:盘针
盘针是表现弯曲形体的针法。包括切针、
接针、滚针、
旋针四种。其中切针最早,以后发展到旋针。
苏绣针法之三:套针
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至明代的露香园顾绣,清带的
沈寿时,就进一步发展了。
单套 :又名
平套。其绣法是:第一批从边上起针,边口齐整;第二批在第一批之中落针,第一批需留一线空隙,以容第二批之针;第三批需转入第一批尾一厘许,尔后留第四批针的空隙;第四批又接入第二批尾一厘许……;其后,依此类推。
苏绣针法之四:擞和针
有称
长短针。这种针法是长短针参差互用的,后针从前针的中间羼出,边口不齐,有调色和顺的长处,可用来绣仿真形象。
苏绣针法之五:抢针
又叫
戗针,是用短直针顺着形体的姿势,以后针继前针,一批一批地抢上去的针法。可以说,这种针法是直针的发展。
苏绣针法之六:平针
平针:是用
金银线代替丝线的绣法。其方法:先用金线或银线平铺在绣地上面,再以丝线短针扎上,每针距离一分到一分半,依所绣纹样而回旋填满,有二、三排的,也有多排的。扎的线要对花如十字纹,如同扎鞋底花纹。
苏绣针法之七:散错针
它以多种针法变化运用,达到阴阳浓淡适度,力求所绣的形体逼真。
散整针:是套针、施针、接针、长短针兼用的混合针法。
苏绣针法之八:编绣
它是一种类似编织的绣法。它包括
戳纱、打点、铺绒、网绣、夹锦、十字桃花、
绒线绣等。这些针法都适用于绣图案花纹,所以也可将它们称为“图案绣”。
这是一种针线相绕、扣结成绣的针法。打籽、拉锁子、扣绣、辫子股和
鸡毛针,都属于这一类。 打籽:它是苏绣传统针法之一。可以用它绣花蕊,也可以独立地绣图案画。
苏绣针法之十:施针
施针是加于他针的针法。这种针法要求疏而不密,歧而不并,活而不滞,参差而不齐。
苏绣针法之十一:辅助针
这类针法不是独立绣形体的针法,而是为了增强所绣景物形似程度和神情的生动性所采用的辅助性针法。归入这一类的针法有:辅针、扎针、刻鳞针等。
苏绣针法之十二:变体绣
术语
有哪些术语
刺绣中,有一些借助于其它工具、材料和工艺方法,使常规刺绣发生变化的特殊
绣法,就是
变体绣,其中包括
染绣、补画绣、
借色绣、高绣、摘绫和
剪绒等。 染绣:元代绣品中的人物、花鸟多用墨描眉目,以画代绣。染绣的方法,就是从这儿开始的,仍在沿用。
术语详述
水路 指刺绣日用品纹样交接与重叠处,所空留的一线
绣地,其作用是分清前后层次。水路要求空得齐、匀,绣时要先绣迭在上画完整的花样(让水路留在下面的花样上),再绣下面的花样。边要绣得平、齐、均匀,才能保证使花样轮廓正确、齐整。
压瓣 指刺绣欣赏品花样交接或重叠处,不留水路层层相压的一种绣法,其作用是使纹样交界处无空隙而层次清晰。绣时先绣后面远的物体,
针脚要跨过前面花样的
轮廓线,再绣前面近一层的纹样。轮廓边缘针迹要齐、密,以分清前后层次。如前后两种物体色彩相同,绣后层物体相压处的用色须略深,用以衬托,使物体具有重叠的真实感。
一丝 指一根花线的十六分之一。
落绷 刺绣
生产工艺之一。绷面上的纹样绣完后,将绣好的成品从绷上取下来,称“落绷”。实用品落绷的方法是将绷线放松,拆掉绷边竹,取下绷针,退出绷闩,抽出
白布,将绣地与
绷布的缝线拆掉,取下刺绣品;欣赏品需要裱好后再落绷,否则会影响绣品质量。
出边 凡是
分皮绣制的针法,第一皮称为“出边”,亦即物体边缘的第一皮
丝缕、丝路、
丝理 又称“丝理”或“丝路”。是指刺绣线条排列的方向。刺绣主要是用线条来表现,而丝理对表达物体的凹凸转折、刚阳
向背具有关键作用。刺绣丝用线条的排列须与植物的
纤维组织和动物毛丝生长方向一致,须随它们姿态的不同灵活运用。如花朵有正、反、俯、仰等不可姿势,要正确掌握花的丝理,首先要找出
刺绣花样中花的整体
中心点和部分中心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部分中心必须向着整体中心。刺绣时就须按中心确定丝理方向,这样才能增强绣品的艺术表现效果。
藏针 凡绣
放射形或曲折丝理的花样,在
曲折处掺入的
短针称“藏针”。其作用在使线条丝理转折自然,并使绣面平服。
起老线用滚针按花样轮廓线绣一圈,后将此线绣没,使轮廓微微突起。传统称为“起老线”。
皮头 指在每一刺绣小单位中,分批绣制出的层次,
行话称“皮头”。在
抢针与平套针法中,层头清晰,亦称皮头清晰。
记针 苏绣术语。是刺绣中代替打结的一种方法。在用一根线起绣或将绣完时,绣几针极短的针脚以藏线,称为“记针”或“
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