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搅儿是一种传统说唱艺术。流行于青海东部农业区。是说书人在演唱长篇故事时,招徕听众,或做演唱休息时的垫场曲,内容和演唱形式讽刺、逗趣为主。打搅儿唱腔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板胡为辅。格律多以七字句为主,以方言押韵,曲调基本为“越弦”、“大莲花”的变调。
打搅儿是青海地方曲艺中一个很别致的传统戏曲剧种,其篇幅短小,风格诙谐、幽默,流行于东部农业区。是说书人在演唱长篇故事时,招徕听众,或调节故事凄凉悲哀情绪,或演唱休息时活跃场内气氛,起垫场作用的插曲。与演唱内容无关,依河湟方言为打搅儿,故名。打搅儿在河湟流域广泛流传,而在甘肃临夏地区,由于语音的变化,将打搅儿舍弃了儿化音叫做“打调”。
早年,打搅儿是在演唱长篇曲目的间歇中演唱的。当演唱到大传“贤孝”中那些悲苦的情节时,听众唏嘘感叹,哽咽哭泣,说唱只好中断。为了使听众情绪上得到调节,书场气氛上得到缓和,艺人们便说“打一个搅儿吧!”就是另外唱一个节奏明快而逗趣儿的小段儿。之后,再把原来的演唱继续下去。从说唱的连贯性来说,这一停顿是打搅了故事情节的连续发展,所以把这类小段曲目叫做打搅儿,其含义是不属于正式演唱的故事。后来,打搅儿的曲目逐渐增多,独自形成以讽喻见长,以幽默风趣为格调的一个曲种。
打搅儿的特点是轻松活泼,风趣幽默,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板胡为辅,正词用三弦,过门与结尾时两种乐器同奏。语言诙谐、夸张,格律多以7字句为主,以方言押韵,可一韵到底,也可段落间转韵。
打搅儿是曲艺艺人即兴演唱的风趣
幽默的小段,其形式介乎绕口令和顺口溜之间。一般多在演唱
平弦戏、贤孝正曲前后穿插演唱,用以吸引听众,或在终场的时候,给听众留下愉快的感受和回味。
有时也在正曲唱到极为悲痛的地方,骤然停下来穿插进一个引人发笑的小段,以冲淡
悲伤的气氛。另外,也有的听众专门爱听打搅儿,特请艺人连续演唱的;还有的是业余爱好者趁艺人唱完正曲,弦乐未停之际,紧接着唱一段打搅儿,以为娱乐的。由于这种形式常常打搅了正曲的演唱,所以群众亲呢地称之为“打搅儿”。
打搅儿的曲调,是由越弦曲艺中的“莲花调”为主旋律,在节奏上进行了创造变化而形成的。其节奏感明快而跳跃,很适宜表现那些风趣、滑稽、幽默的故事内容。以大胆、泼辣、幻想、夸张的手法,讽喻生活中各种不合理、不道德的现象为主题,以独特的手法,表现生活的种种情趣、认识、经验与知识。“打搅儿”的欢笑声中,人们不仅得到了艺术的享受,也收到了寓教于乐的
社会效果。
三弦的构造较简单,可分为琴头、琴杆和琴鼓三部分,由琴头、弦轴、山口、琴杆、鼓框、皮膜、琴马和琴弦等组成。多呈铲形,是三弦的装饰部分,一般都嵌有骨花或雕出纹饰,中间开出弦槽,槽侧开有弦轴孔,三个弦轴置于琴头两侧。琴杆为半圆形的柱状体,平滑的表面是三弦的指板,上端嵌有山口,下端呈方形插入琴鼓中。琴鼓又叫鼓子或鼓头,是三弦的共鸣箱,它是在略带椭圆形的鼓框上两面蒙以蟒皮而成。琴马置于蟒皮中央。琴弦使用丝弦或钢丝弦,从高音弦起依次为外弦、中弦和内弦,外弦用子弦,中弦用二弦,内弦用老弦。三根琴弦的一端都系在琴鼓下面的菱形木壳上,另一端分别卷绕在三个弦轴上。
板胡形制大部分与二胡相同,主要区别在琴筒和千斤。琴筒又叫瓢,圆筒形,用椰子壳制作,也有用木质、铜质或
竹筒的。琴筒前口蒙桐木板是板胡发音的关键。板胡的音色特别清澈响亮,富有乡土气息,在乐队中它常是各种伴奏乐器的领弦,在弦乐中担任高音声部。。弓杆比二胡弓子长而粗,弓毛多而坚硬。千斤又称腰马,用牛角或
红木制作,与二胡千斤所用材料不同。琴弦为丝弦或钢丝弦。板胡有多个品种。除用于独奏、合奏的板胡外,还有高音板胡(又称河北梆子板胡或评剧板胡)、中音板胡(又称河南梆子板胡)、秦腔板胡(又称胡呼)、山西板胡(又称晋中板胡)。它们在琴筒大小、琴杆粗细、弦轴长短、琴弦的使用及音色等方面,各有差异。另外还有用于绍兴高调中的板胡和用于
广东音乐、戏曲、曲艺中的椰胡。
打搅儿的曲目很丰富,已经记录到的有近百段曲子,表现题材大体可分为表现当地劳动人民生活趣事的、表现民间口技的、表现山川风物及民俗的、评说时政的、表达劳动人民愿望的、表现劳动人民智慧和想象力的、给以讽劝和规戒的等。
打搅儿的曲词内容多是讽刺性的小故事。有的辛辣嘲笑地主阶级的贪婪、愚昧,有的幽默地讽刺好吃懒做的人,表现了劳动人民勤劳诚实与爱憎分明、嫉恶如仇的品格,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机智、风趣和乐观精神。从长期的即兴创作中积累保存下来一批为听众喜爱的曲目,如《懒大嫂》、《赌博人》、《欠帐》、《小曲张三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