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港
中国江苏省扬州市境内港口
扬州港(Yangzhou Port),是中国江苏省扬州市境内港口,位于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是长江北岸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货物集散中心。
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随着邗沟的开凿,扬州港开通了航运事业。扬州古港处于长江下游镇澄河段的北岸,其岸线西起仪征的泗源沟,东到江都三江营,全长57千米。
东晋时,扬州港的海外交通开始发展。
汉代时,广陵港已具有一定规模的木船建造业。
唐代,扬州港达到古代全面兴盛的时期,贯穿扬州境内的南北大运河漕商往来不绝。扬州港恃其临海、通运的优越地理位置,具备了发展成江、海、河运综合性中转大港口的条件,成为中国一个著名的外贸大港,是对日本新罗高丽百济等国家直接通商的口岸,并和南亚、西亚的林邑、昆仑、狮子国波斯大食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有较多友好往来。
清代,康熙皇帝多次南巡均以扬州为中心,浚通运河,整修港埠,随着盐运专卖域的扩大和盐运地位的提高,扬州港又度过了百余年兴旺发达的时期。
1985年,新扬州港建成。
1988年,扬州首个千吨级货运码头建成投产。
1992年11月29日,扬州港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2003年,扬州港启动扬州、仪征、江都“一港三区”建设。
2005年,扬州港货物吞吐量破千万吨,首个集装箱码头——四号泊位顺利投产。
2011年,扬州港第二个集装箱码头——5号泊位正式投运。
2018年,扬州港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亿吨大关。
区位环境
位置境域
扬州港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地处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交汇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2°16′5″,东经119°26′9″,上距南京87千米,下距上海305千米,直接经济腹地为扬州市及周边地区,间接腹地辐射苏、鲁、皖、川、鄂、赣、沪等省市,通达世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气候条件
扬州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区。气候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明显变化。春季多为东南风;夏季多为从海洋吹来的湿热的东南到东风,以东南风居多;秋季多为东北风;冬季盛行干冷的偏北风,以东北风和西北风居多。冬季偏长,4个多月;夏季次之,约3个月;春秋季较短,各2个多月。
水文特征
扬州港属不规则半日潮港, 平均潮高为:高潮8.8米,低潮为1.2米,码头前沿水深常年-12米。
硬件设施
截至2024年8月,扬州港布局为“一港三区”,主港区为六圩港区,江都港区、仪征港区分列两翼。扬州港共有各类码头泊位4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1个,开放泊位22个,其中六圩港区有万吨级泊位8个;江都港区距扬州市区36千米,有生产性泊位16个,其中万吨级泊位13个;仪征港区距扬州市区29千米,有万吨级以上泊位10个。
运营情况
主营业务
截至2024年8月,扬州港经营业务有:散货,主要包括铁矿石、煤炭、硫磺、石油焦、钛矿等货种;集装箱,提供集装箱装卸、拆拼、仓储、物流以及重大件设备装卸、储运等一系列服务;拖轮服务,提供港口拖轮、驳运服务、海轮进出港、靠离码头、移泊提供助泊、拖带等服务;件杂货,主要承担包装货物的装卸,并提供包装货物脱包装车、装船,散货进口灌包等业务;港口理货,提供国际、国内航线船舶的理货;国际、国内集装箱理箱业务;集装箱装、拆箱理货等业务。其中六圩港区以集装箱运输为主,兼顾木材、煤炭、铁矿石等大宗散货;江都港区以件杂货为主;而仪征港区是一个以液体化工为主的专业港区。
航班航线
截至2024年8月,扬州港已与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个港口有货物中转往来,每周有30多个航班从扬州至上海外贸集装箱支线运输,40多个航班从事内贸集装箱支干线运输,通达世界50个国家120个港口。
客货流量
2018年,扬州港货物吞吐量1.2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50.4万标箱。
2021年1月至6月,扬州港货物吞吐量达8030万吨,外贸吞吐量741万吨,集装箱吞吐量33万标箱。
2022年1月至9月,扬州港货物吞吐量1.13亿吨。
2023年,扬州港货物吞吐量16137万吨,其中沿江14587万吨,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1372万吨。集装箱吞吐量75.84万标箱,其中外贸箱25.02万标箱。
2024年1月至6月,扬州港货物吞吐量7730万吨,其中沿江6900万吨、内河83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39.09万标箱。
交通配套
扬州港交通便捷,北京—上海高速公路上海—西安高速公路两条高速公路在扬州境内交汇,扬州—溧阳高速公路启东—扬州高速公路两条高速公路经润扬长江大桥上海长江大桥直通苏南和上海,扬州已实现环城贯通高速公路。此外,沿江高等级公路安大公路淮江公路、盐金公路、仪邮公路等国省干线公路构筑起400千米的“市域环路”。宁启铁路横穿扬州境内,京杭大运河与长江在扬州南部汇流,构成市域航道主骨,形成了便捷的疏港通道,是长江北岸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货物集散中心。
文化特色
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31 20:37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