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牾
汉语词语
抵牾,汉语词语,拼音是dǐ wǔ,意思是矛盾,出自《进书表(资治通鉴)》。
解释
矛盾;冲突。
出处
宋·司马光《进书表(资治通鉴)》:“自治平开局,迨今始成,岁月淹久,其间抵牾,不敢自保,罪负之重,固无所逃。”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李谪仙》:“二说辨证李白蜀道难》非谓严武作,明白如此,则《新唐史》抵牾无疑。”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义下》:“一出名公手,一或抵啎,必他有证佐。”
殷谦:“很多时候艺人们在不良媒体的全力配合下,她们似乎乐于在一种非理性的、具有“神秘色彩”的精神状态下玩着各种“八卦新闻”,炒作也变得阴险毒辣,自我拆解相互抵牾,你也休想看到真正的事件,休想看到有价值的主题。”(殷谦《棒喝时代》)
唐·刘知几史通·六家》:“况左右配属,班荀之与郑戴,又名牴牾。”
金·王若虚《史记辨惑一》:“混淆差互,一至於此。盖不惟牴牾於经,而自相矛盾亦甚矣。”
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公(袁可立)既至中朝,观诸侯动静,邑邑不乐也。数有所抵牾,欲自请外。”
《明史·罗通传》:“通本谦所举,而每事牴牾,人由是不直通。”
清·李渔《闲情偶寄·居室·联匾》:“柱圆板方,柱窄板阔,彼此牴牾,势难贴服。”
章炳麟《秦献记》:“仆射周青臣用面谀显,淳于越相与牴啎,衅成而秦燔书。”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五篇:“《隋志》有《列异传》三卷……两《唐志》皆云张华撰,亦别无佐证,殆后有悟其牴牾者,因改易之。”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翁姑薄让之,女牴牾不可言状。翁姑忿怒,逼令大归。”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戴监生》:“老人遂发怒声曰:‘稚子何敢牴牾先辈!”
参考资料
抵牾.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6 09:24
目录
概述
解释
出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