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撒路效应
一种生物学现象
拉撒路是圣经人物,被耶稣从坟墓中唤醒复活。拉撒路效应是指一个生物体在化石记录中消失了很长时间后的突然重新出现,好像死而复生。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现象在哺乳动物和其他脊椎动物的记录中极为罕见。如“老挝岩鼠”的出现即被称为拉撒路效应。
效应简介
美国科学家2005年在老挝中部的集市上发现的一种啮齿动物。外表介于松鼠与老鼠间,有长须,类似松鼠的尾巴。
最初科学家认定它是一种全新的物种,并命名为“老挝岩鼠”。
但后来的研究表明,它是一种“灭绝”了1100万年后重新出现的一种动物,化石学名为“Diatomyidae”(中文译名原无,故仍名之为“老挝岩鼠”)。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野生动物学家乔治·夏勒博士表示,这种动物在绝迹1100万年后再度现身绝对要比发现它是一个新物种更让科学界兴奋。实际上,一种动物时隔千万余年后再度出现,在科学界极为罕见,无怪乎古生物学家要将“老挝岩鼠”的出现称为是“拉撒路效应”(Lazarus effect)。
相关研究
啮齿动物
一项新研究指出,2005年在老挝发现的一种新啮齿动物是人们认为已经灭绝了1100万年的物种的一个幸存者。Mary Dawson和同事将这个类似松鼠的动物的骨骼残骸,与一个人们了解甚少的、灭绝了的东南亚啮齿动物作了比较,确认该动物其实是这个消失了的家族的一个现今仍存活的成员。这个新物种在2005年被发现时曾引起广泛的注意,因为它被认为是一个全新的活着的哺乳动物家族。但是,本文作者说这个啮齿动物是“拉撒路效应”的一个典型表现,该效应是指一个生物体在化石记录中消失了很长时间后的突然重新出现。这些研究人员写道,这个现象在哺乳动物和其他脊椎动物的记录中罕见。
老挝谜鼠
1100万年前,啮齿目动物家族中有很多已经灭绝了。还有一个后裔却好端端的在亚洲附近生活着。这种新型啮齿目动物, 皮毛呈灰色,有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有些像灰鼠的样子。它是于老挝中部、他曲市的露天市场上贩卖时被人发现的。当地人叫它“克哈纽”,科学家们称其为“老挝谜鼠”。
这种小动物当时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注意,引起了科学界的巨大轰动。因为它与其它啮齿目动物不同,被认为是代表已经绝种的哺乳动物的一个新家族,科学家们称其为“老挝谜鼠” 。
但是,美国匹兹堡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玛丽-道森看见这种动物时,不这么认为。她发现它与从前生活在亚洲东部和南部的称为“戴阿图谜底亚”的古老啮齿目动物化石很相似。她认为:“老挝谜鼠”可能是这些生物的后裔。为了证实她的怀疑,道森与同事们把保留的戴阿图谜斯化石和“老挝谜鼠”相比较,指出这个物种学名为“戴阿图谜底亚”,并非老鼠,外表看上去更像小松鼠。它属于将近1800-2000 万年前的戴阿图谜底类啮齿目动物。
结果是二个动物属于相同家族,道森团队在《科学》杂志上公布这种动物的“新身份”。例如它们的牙齿有相似的瓷釉,一些还有同样的四个典型的牙根。此项发现被称为“拉撒路效应”( 《圣经》中指耶稣复活)。认为某些生物绝种之后,时隔千万余年后再度出现。这种情况在科学界十分罕见。“老挝谜鼠”是拉撒路效应的异常事例,专家说,因为它是一种灭绝了的哺乳动物,并且找到了活着的后裔。
启示
此项发现证明这类啮齿目动物家族生存了1100万年而逃脱了人类的侦查。可能是“老挝谜鼠”隐藏在遥远的东南亚地区,生活在人迹罕至的老挝原始森林,几乎没人敢去那里。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哺乳动物化石的罗丝-迈克皮埃说:“真令人难以置信。”
事实的力量
这就是事实的力量。科学家们曾在野外发现“老挝谜鼠”的生活现场。科学家还未捕捉活的“老挝谜鼠”,只是带回了它们的尸体。它们生活在山坡石灰岩层地形,生活与岩鼠相似,是一种草食哺乳动物,主要食物来源是树叶,草和种子。它胆子很小,晚上才敢出洞活动。科学家们经过鉴定,识别它不同于普通的老鼠或松鼠。通过对其头骨和骨骼结构的对比,并进行DNA分析,发现它是数百万年啮齿目动物进化链上的一个分支。演变生物学家们想找到“老挝谜鼠”适合在啮齿目动物家谱的地方。然而,这是一种新型啮齿目动物,也是最新发现的物种。此项研究能帮助显示,啮齿目动物在世界上是如何传种接代的和在过去是如何分裂的?研究员们认为,在热带东南亚地区发现“老挝谜鼠”,包括许多早先没有用文件证明的植物、昆虫和更大的动物。新发现对动植物保护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诸如发现森林生物生存的证据并需要加强对此种生物的保护。
同名电影
《拉撒路效应》讲述一个大学的医疗小组发现了让人起死回生的医学技术,随后遭禁,但他们偷偷潜入实验室复制数据以便牟利的过程里,女主角意外身亡,随后女主角的男友利用这个研究成果复活了她,但随后一系列恐怖事件也就此发生。这部惊悚片上周在台北61厅开画,但成绩并不理想,首周只拿到165万的票房,排在榜单第三位。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4 08:58
目录
概述
效应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