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毒草,
中药名。为管状花目、
唇形科、
筋骨草属植物。分布于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台湾等地。全草入药,性寒味苦、辛,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肺热咳嗽,吐血,衄血,赤痢,淋痛,风湿痹痛,跌打肿痛。
草本, 直立, 有时具
匍匐茎, 高15-40厘米或稍高。茎四棱形, 有槽, 被疏柔毛或老时近无毛,基部略木质化,幼部被浓密的白色长柔毛。叶柄长2-5厘米或更长,具狭翅,有时呈紫绿色,被疏柔毛;
叶片纸质,倒披针形、卵状披针形或椭圆状卵形,长4-10厘米,宽1.8-4.5厘米,有时长达15厘米,宽达6.5厘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楔形,下延,边缘具波状齿或不规则的波状圆齿,具缘毛,两面被长柔毛或糙伏毛,下面以脉上为多。
轮伞花序具6-12花,多数在茎、枝中上部着生,渐向上而密集,组成
穗状花序;苞叶下部者与茎叶同形,但较小,上部渐变小,呈苞片状,卵状披针形,稍超出轮伞花序;花梗极短或几无。花萼漏斗状,长5-6毫米,外面在脉上及萼齿被长糙伏毛,内面无毛,具10脉,萼齿5,卵形或阔卵形,长为花萼的1/3或略短,边缘具灰白色长柔毛状缘毛。花冠蓝色、蓝紫色或紫色,筒状,长7-9毫米,斜出,近中部略弯曲,外面被疏柔毛,内面近基部有毛环,冠檐二唇形,上唇长圆形,直立,先端2浅裂,裂片近卵形,下唇伸长,3裂,中裂片狭心形,先端微缺,侧裂片与上唇等长或略长,长圆形。雄蕊4,二强,伸出花冠很多,弯卷,花丝无毛。花柱细弱,伸出花冠很多,弯卷,无毛,先端2浅裂,裂片细尖。花盘环状,裂片不明显,前面呈指状膨大。子房4裂,无毛。小坚果倒卵状三棱形,背部具极显著的网状皱纹,腹部具果脐,果脐占腹面的2/3-3/4。
花期1-3月,果期3-5月或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