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态环境”或称“似而非环境”,是指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
信息环境,并不是
客观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
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
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供的环境。此观点最早由美国政论家
李普曼在其所著的《舆论》一书中提出。
简介
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
发展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就在其所著的《
公众舆论》一书中,论及
拟态环境问题。并首次使用“Pseudo-environment”一词。拟态环境有如下特点:一方面,拟态环境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
摹写,不是“真”的
客观环境,或多或少与现实环境存在偏离。另一方面,拟态环境并非与现实环境完全割裂,而是以现实环境为原始蓝本。李普曼认为,在大众传播极为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一是实际存在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二是
传播媒介经过有选择地加工后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三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关于
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人们的“主观现实”是在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这种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经过媒体搭建的“象征性现实”的中介。经过这种中介后形成的“主观现实”,已经不可能是对客观现实“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产生了一定的偏移,成为了一种“拟态”的现实。
内容
观点提出
拟态环境的提出:李普曼1922年出版《舆论学》。认为,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巨大和复杂化,对超出自己经验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这样,现代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对真实的客观环境反应,而成了对大众传播提示的“拟态环境”的反应。“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客观再现。
假说
“沉默的螺旋”
■ “沉默的螺旋”假说的重要意义:
①它把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从
现象论的描述引向了社会
心理分析的领域,强调了
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
②它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正确地指出了这种影响来自于大众传播营造“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
■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
①这个假说中的“舆论”与历来的舆论概念不同。诺依曼认为只有那些“被认为是多数人共有的”,能够在公开场合公开表明的意见才能成为舆论。此理论强调舆论的
社会控制功能,诺依曼在“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中说明:舆论是个人感知社会变化、调整自己行为的“皮肤”;又是维持
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像作为容器的皮肤一样,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
②从
传播效果研究的角度而言,“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
社会效果和影响。
■ 沉默的螺旋理论不足:
①假说中所强调的“对
社会孤立的恐惧”不应是一个不变的常量,而应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
②“多数意见”的压力以及对它的抵制力,按照问题的类型和性质应有程度上的不同。
③“多数意见”
社会压力的强弱受到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
④由于极力强调“多数”或“优势”意见的压力,以至于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和“
少数派”的作用。
培养理论
大众传播潜移默化的效果
概念:
1.主流化:格伯纳等人认为传播媒介的“培养效果”主要表现形成当代
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而
电视媒介在“主流形成”过程中尤其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它可以超载不同的
社会属性,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培养”人们关于社会的共同印象。
2.
培养理论:也称培养分析或教化分析、涵化分析。格伯纳等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传播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由于传播媒介的某些
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发生着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在这个意义上,格纳等人将这一研究称为“培养分析”。
3.培养分析理论的外围研究有哪三方面:①
制度分析。②讯息系统分析。③培养分析。
问答:培养理论认为媒介在培养
社会共识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培养分析是以一定的社会观和传播观为出发点的。它的基本观点是,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
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提供这种“共识”是
社会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格伯纳认为,大众传播不仅是现代社会的“故事讲解员”,而且是缓和
社会矛盾冲突的“熔炉”,是维护现存制度的“文化武器”。培养分析一方面肯定“共识”是社会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存在的前提,强调大众传播中形成“共识”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又指出
大众传媒所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的距离,以及传媒的一些倾向所带来的社会后果。培养分析尤其强调电视媒介在形成“共识”中的作用。
培养分析的核心观点: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
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通常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们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中。
概念:
1.知识沟: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得出:由于
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
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
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2.
上限效果:艾蒂玛和克莱因于1977年提出“上限效果”。观点是:人们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慢乃至停止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的也就早;那些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