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纸”是扫墓的俗称,又叫“压纸”,与“挂祖”谐音,就是替祖先修理房子的意思,寓意对祖先的缅怀和挂念。“挂纸”所用的“
墓纸”是长方形的,颜色有黄、白及五色三种。挂纸之前,要先铲除墓上的树枝、野草,再将墓纸两三张一叠折做波纹状,再用小石块分别压在墓头、墓碑及墓旁的“后土”(就是
土地神)上。也有一些地区不拘数量和方位,直接将墓纸按入墓土。挂纸可以是象征着子孙一年一度为祖先的居处所添的新瓦,也可以具有识别的作用。到了清明节,凡是墓头有墓纸的,就表示这座坟有子孙来祭扫,如果没有的,就是没人祭拜的孤坟了。“挂纸”之后,还要准备简单的供品来祭墓、
烧纸钱,这样才算是完成了“挂纸”的仪式。
客家人对扫墓有不同的叫法,如:挂纸、酾地和打醮墓。其中“挂纸”说法比较通俗、流行,挂纸方式最具特色,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客家人的扫墓习俗。客家人为祖上建造之墓多为交椅状的地堂式墓,俗称为“地”。挂纸时,先修整墓场,铲除杂草,清刷墓碑,然后用石块将小张黄色草纸(俗称小脚)绕着半月形的墓周压紧划界,一共十二张,俗称十二敬神,有闰月的年份则需加多一敬,代表年了年祭。然后,将一叠黄色草纸滴以公鸡血,放置于墓头,用石块压紧,部分悬空而成挂状,故称为“挂纸”。
据说,祭祀时,墓门已开,祖通过墓场与祭者有交流,以雄鸡血滴纸和用敬纸划界,是为避外鬼入侵,客家民俗中,雄鸡血用于驱鬼压邪,巫婆、觋公及江湖术士更是以雄鸡血来画符驱鬼。随着时代变迁,繁俗趋简,鸡血滴纸方式现已少见,多以红纸替代鸡血,以大张金、银纸代替黄色草纸,作为墓头挂纸。祭祀时,墓碑前要供奉茶、酒,地堂湖里要摆放三牲、糕点、糖果以及纸钱等祭品。祭者持香躬拜(俗称唱喏),随后上香烧纸钱,临走时燃放鞭炮,鞭炮“啪啪啪”,响得越久就昭示后人越发达,前程更远大。
祭中,长辈会讲述先祖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讲述先祖与邻里乡亲互相帮助的事迹,教导后辈们应缅怀先祖的恩德,同时,让后辈从墓碑镌刻中认识自已的辈分与源流,激励后辈奋发向上,光宗耀祖。
以上是二次葬之墓的挂纸方式,而对于先人之坟或已捡金而未安葬的金埕(或称“
金罂”),其祭祀方式亦有不同,必须以“请”的方式进行家祭。“请”时,坟头或金埕上亦压挂黄色草纸,祭者须念“请”并上香,再将其中一支燃着的香火带回神龛进行家祭。
客家话“纸”与“祖”同音,挂纸寓意“挂祖”,言语之白,直接寄托对先人的哀思。祭祀毕,人虽离场,但
墓纸仍挂,风在吹,纸在飘,挂纸尽显子孙孝。
俗念作“
过纸”,是扫墓的俗称,是家祭以外的一项祭祀。
清明节扫 墓在唐代便已风行了。除清明节扫墓外,还有冬至节扫墓的,潮人称为“过 冬纸”。扫墓时,除三牲粿品纸镪祭献外,还要用白色或黄色等颜色纸条加上滴几滴鸡血,然后才能置坟头和墓地四周,用土块或石块压紧,附于坟场附近的
土地神土堆也同此。这种纸条, 据称也是纸钱,但没有印金银。挂纸的由来,据说是始于古代的
寒食禁烟 火,清明在
寒食节期间,故不敢焚化纸钱而挂在墓上。扫墓时往往子孙成 群到墓地祭拜,人数越多越感到光彩,如果扫墓时逐年人数减少,就会被 认为衰败景象。故外出子孙们,常在扫墓时赶回乡扫墓。扫墓时,还要修整墓场,砍除荆棘杂草,油刷墓碑镌字。墓地远者,子孙还常在墓地聚餐, 并分祭品,说是得祖宗福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