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汉字
挟,汉语一级字,读作xié或jiā,其本意为用胳膊夹住。也指怀抱,怀有。
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
古籍释义
【卯集中】【手字部】挟
唐韵》《正韵》胡颊切《集韵》《韵会》檄颊切,𠀤音协。《说文》俾持也。《增韵》带也,掖也。一曰辅也。《诗·大雅》旣挟四鍭。《仪礼·鄕射礼》兼挟乗矢。《注》方持弦矢曰挟。古文作接。《齐语》挟其枪刈耨鎛,以旦莫从事於田野。《注》在掖曰挟。
又《尔雅·释言》藏也。《前汉·惠帝纪》除挟书律。《注》秦律,敢有挟书者族。
又《广韵》怀也,护也。《孟子》不挟长,不挟贵。《朱注》挟者,兼有而恃之之称。
又会也。《晋语》遇兆挟以衔骨,齿牙为猾。
又《扬子·方言》挟斯,败也。南楚凡人贫,衣被丑弊,或器物弊,谓之挟斯。
又《集韵》尸牒切,音蜨。亦持也。《左传·宣十二年》三军之士,皆如挟纩。
又《集韵》讫洽切《正韵》古洽切,𠀤与夹同。亦持也。
又《集韵》《韵会》𠀤子洽切,音啑。
又《集韵》吉协切,音颊。
又作荅切,音匝。义𠀤同。或作抸。
又《集韵》《韵会》𠀤卽协切。与浃通。《诗·大雅》使不挟四方。《传》挟,达也。《疏》挟者,周匝之义,故为达。《周礼·天官·大宰》县治象之灋于象魏,挟日而敛之。《注》从甲至甲谓之挟日,凡十日。《释文》又作浃。《荀子·礼论篇》方皇周挟。《注》挟读为浃。匝也。
又《正韵》卽涉切,音接。义同。
参考资料
词典.词典.
康熙字典.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6 06:54
目录
概述
详细释义
古籍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