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社
清末湖北革命团体
清末湖北革命团体。宣统三年正月一日(1911.1.30)在武昌由振武学社改组而成。举蒋翊武为社长,詹大悲为文书部长,刘复基为评议部长。以同盟会纲领为纲领,借“研究文学”相掩护,以投军为手段,策动新军反正。在下级官佐和士兵中发展社员五千余人。以《大江报》为宣传机关。七月与共进会联合成立起义指挥机关,蒋翊武任起义总指挥。八月发动武昌起义。胜利后全体加入同盟会。
历史沿革
文学社系清末湖北革命团体。
1907年1月,湖北革命组织日知会受破坏。会员任重远、李长龄、黄申芗等决心重整旗鼓,得到同盟会会员及其他革命者赞同。7月,在武昌洪山罗公祠召开军队同盟会成立大会,决定办《通俗白话报》宣传革命。后任重远去四川,会务停顿。12月,黄申芗、杨王鹏、钟琦、李长龄、黄元吉等商定将组织改名为群治学社,推钟琦为主席。制定简章,严密组织,办机关报《商务报》,进行革命宣传。
该会工作重点在新军,兼联络会党,并与共进会互通声气。1910年4月,长沙发生抢米风潮,学社与湖南共进会焦达峰相约同时发难。后抢米风潮很快被镇压,学社活动为湖广总督瑞澂发现。黄申芗逃避上海,林兆栋等走四川,《商务报》亦被查封。杨王鹏、李六如等于9月18日发起振武学社,推杨王鹏为社长,继续在新军中工作,建立标、营代表制。短期内,社员迅速增至千人。事为第廿一混成协统领黎元洪侦知,黎怕影响自己的前程、没有张扬。杨王鹏、李六如等仅被开除军籍。风潮平息后,蒋翊武、詹大悲、刘复基等决定将振武学社更名为文学社。以研究文学为名,秘密发动革命。1911年1月30日正式成立,公推蒋翊武为社长,詹为文书部长,刘为评议部长。3月15日,增选王宪章任副社长。
该会宗旨为“推翻清朝专制,反对康、梁的保皇政策,拥护孙文的革命主张,得到广大新军士兵的拥护。至7月,新军社员已二千多人。同时出版《大江报》公开宣传。9月,在同盟会中部总会推动下,与共进会组成联合起义领导机关。10月10日发动武昌起义。武昌起义胜利后全体加入同盟会。
文学社会员
王宪章日知会会员,振武学社会员。
王守愚军队同盟会会员,群治学社会员,振武学社会员。
王文锦,振武学社会员。
王华国,振武学社会员。
王缵承,字连三,湖北汉川,第四十二标秘密时书记。
王绍斌,第三十一标二营前队代表。
王世龙,湖北麻城,第四十一标,首义时纵火烧督署钟鼓楼,中敌弹死。
王殿一,湖北襄阳,宋锡全部统带。
王家麟,湖北安陆,第四十二标宋锡全部副营长。
王瑞兰,马队第八标。
方兴,振武学社会员。
文东明,湖北天门,马队第八标。
戈承元,湖北襄阳,第四十二标一营代表,宋锡全部营长。
尹奎元,一作达元,中华民国四年,讨袁为黎天才逮捕,解省被杀。
尤洪胜,刘英部,为钱明汉诱杀。
仇国华,汉阳举义迎李亚东出狱。
石占奎,第四十二标二营副代表,在汉口刘家庙阵亡。
任质存,首义,汉口军政分府派往湖南响应者。
朱壁珍,湖北谷城,第一营代表,首义前传达命令。
朱澄寰,湖北孝感,第四十二标二营代表。
朱澄宇,湖北孝感,第四十二标参谋。
朱思武,湖北天门,工程营正目。
朱旭东,宋锡全部营副。
江国光,振武学社会员。
江采章,一作采萍,原名有纪,湖北汉川,第三十一标二营代表。
成炳荣,湖北荆门,首义任第三协统领(继林翼支之后)。
何海鸣,群治学社会员,振武学社会员。
李长龄,日知会会员,军队同盟会会员,振武学社会员。
李济臣,群治学社会员。
李鑫,群治学社会员,振武学社会员。
李抱良,军队同盟会会员,群治学社会员,振武学社会员。
李肇甫,首义前派往岳州,召蒋翊武回鄂者。
李文元,首义前送信各标营者。
李忠义,湖北咸宁,第三十一标二营代表,民国二年遇害。
李金山,湖北襄阳,八月二十日,带队占领汉口者。
李慕尧,军队同盟会会员,群治学社会员,振武学社会员。
李德山,湖北襄阳,攻督署最力,民国四年讨袁,在襄阳河上奔走。
李必胜,第四十一标,攻督署最力。
李文灿,攻督署最力。
李达五,一作达武,湖南澧县,第四十一标钢铁厂总办,靖国之役,在施南遇害。
李岳松,一名若松,湖南湘乡,第三十一标,首义兵站支部长。
李诚,日知会会员。
李青莲,刘英部,为钱明汉诱杀。
李凤鸣,刘英部营长,为钱明汉诱杀。
宋锡全,日知会会员。
宋玉廷,宋锡全部营副。
余凤斋, 湖北襄阳,第二十一混成协炮工辎总代表兼辎重营第十一营代表,掩护第十一营占凤凰山,攻督署。
沈翼世,湖北天门,马队第八标。
沈岳,字嵩生,湖南宁乡。
邱文彬,振武学社会员。
邱庸坤,湖北襄阳,第四十二标,汉阳举义为营副。
邱瑞超,湖北天门,马队第八标。
宛思演,日知会会员,群治学社会员,振武学社会员。
金兆龙,振武学社会员。
金寿芳,民国四年,讨袁与蔡大辅被捕,解省遇害。
周拓疆,第四十二标,恢复时,汉阳参谋。
林翼支,群治学社会员。
胡瑛,日知会会员,振武学社会员。
胡玉珍,振武学社会员。
胡培才,第四十一标,攻督署最力。
胡玉山,隶季雨霖部。
胡冠六,湖南衡阳,第三十一标,随端方入川与唐牺支联络发难者。
胡冠南,与唐牺支恢复宜昌举义。
姚斌,字义卿,湖北沔阳,八月二十二在刘家庙阵亡。
姚钧,群治学社会员,军队同盟会会员。
柳涤凡,一作迪凡,湖南衡阳,第四十一标攻督署最勇。
范明山,首义前联络本社支部,其寓为汉口集会处。
范天印,马队第八标。
查光佛,日知会会员,群治学社会员。
祝制六,日知会会员。
马荣,第八镇工程第八营代表。
马骥云,振武学社会员。
马云卿,河南南阳,第二十九攻督署受伤。
唐牺支,军队同盟会会员,群治学社会员,振武学社会员。
孙长福,军队同盟会会员,群治学社会员,振武学社会员。
孙业章,湖北孝感,第四十二标。
徐继庶,日知会会员。
徐万年,振武学社会员。
徐绍儒,攻督署敢死队前锋。
徐鹤松,湖北江陵。
晏柏青,第二十一混成协炮队第十一营代表。
晏国斌,湖北应山,炮队第八标。
袁金声,第四十二标,首义在汉口枪毙排长翟焕明,举义者。
席正铭,振武学社会员。
秦洛民,首义前预定为总司令参谋。
陆国琪,军队同盟会会员,群治学社会员,振武学社会员。
陈复元,振武学社会员。
陈德元,首义前联络文学社支部,其寓为汉阳集会处,首义后任宋锡全部营副。
陈伟,第二十九标。
陈郎如,与张鹏程攻督署守藩库,又赴天门佐刘英者。
陈建章,河南息县,第四十二标一营代表,恢复汉阳任宋锡全部营长。
陈振亚,第二营代表。
陈励志,马队第八标。
莫定国,军队同盟会会员,群治学社会员,振武学社会员。
曹振武,军队同盟会会员,群治学社会员,振武学社会员。
曹珩,第四十一标。
曹子清,随端方入川与唐牺支联络发难者。
梁栋,第四十一标,攻督署最力。
梁彦昌,一作炎昌,湖北孝感,恢复汉阳,宋锡全部副参谋长。
梁谋义,一作谋如,民国四年讨袁,与尹、华、杨三人在武昌被杀。
符玉龙,第二十一混成协炮队第十一营,举火起义。
张喆夫,振武学社会员。
张廷辅,振武学社会员。
张鹏程,字翼州,湖北恩施,第三十标代表,攻督署最力,民国八年护法残废。
张步瀛,湖北荆州,第四十二标,恢复汉口带队迎詹大悲出狱。
张文选,军队同盟会会员,群治学社会员,振武学社会员。
张大鹏,湖北荆门,第一营代表,恢复汉阳率队迎李亚东出狱。
张文彬,字仲缄,首义后任宋锡全部副官长。
张明阳,湖北汉川。
张威,字奇烈,湖北天门,马队第八标。
章裕昆,军队同盟会会员,群治学社会员。
冯中兴,群治学社会员,振武学社会员。
彭楚藩,日知会会员,振武学社会员。
彭学俊,湖北黄陂,第四十二标三营代表。
彭纪麟,攻督署敢死队前锋。
华裕隆,一作裕龙,民国四年讨袁,为黎天才所捕,解省被杀。
华斌愷,湖北应城,马队第八标。
汤启发,工程营首义者,在汉阳包抄敌军。
黄家麟,日知会会员,振武学社会员。
黄驾白,军队同盟会会员,群治学社会员,振武学社会员。
黄依僧,军队同盟会会员,群治学社会员,振武学社会员。
黄元吉,军队同盟会会员。
黄孝霖,群治学社会员。
黄镇中,振武学社会员。
黄冠群,马队第八标,首先响应者。
黄维汉,马队第八标代表。
黄柱国,四十二标排长,宋锡全部统带。
黄競,刘英部,在天门为钱明汉诱杀。
单道康,军队同盟会会员,群治学社会员,振武学社会员。
邹润猷,军队同盟会会员,群治学社会员,振武学社会员。
邹毓琳,军队同盟会会员,群治学社会员,振武学社会员。
邹栋,字碧痕,湖北潜江,第四十一标,攻督署最力。
温楚珩,山西洪洞,汉口军政分府处长。
叶正中,群治学社会员。
雷洪,群治学社会员,振武学社会员。
杨洪胜,湖北谷城,武昌首义三烈士之一。
杨王鹏,军队同盟会会员。
杨选青,振武学社会员。
杨载雄,一作再雄,字璘轩,湖南澧县,第四十一标,文学社共进会合并军事筹备委员,首义任第六协统领。
杨洪涛,第四十二标,秘密时会计。
杨振英,一作振华,第四十二标二营代表。
杨国栋,马队第八标。
杨梓侠,中华民国四年讨袁,为黎天才所捕,解省被杀。
杨梓青,中华民国七年护宪,为王占元所杀。
詹大悲,群治学社会员,振武学社会员。
万迪庥,在军中名鸿标,湖北黄冈,第八镇三十一标一营前队。
万奇,军队同盟会会员,群治学社会员,振武学社会员。
万逢霖,湖北黄冈,收复汉阳,宋锡全部统带。
万洪阶,三十一标。
鄢树藩,振武学社会员。
廖湘云,军队同盟会会员,群治学社会员,振武学社会员。
廖化东,马队第八标。
赵承武,第四十二标二营代表,首义后任管带,在刘家庙阵亡。
熊楚斌,湖北潜江,马队,与张廷辅被逮者,首义后出狱。
熊伟,字小香,湖北麻城,讨袁在仙桃镇被驻军团长朱兆雄所杀。
蒲志成,宋锡全部营长。
郑兆南,湖北钟祥,其寓为汉口文学社支部交通处,首义兵工厂长有曰郑兆兰者,不知孰是。
郑继周,攻督署最出力。
郑桂芳,刘英部营长,在天门为钱明汉诱杀。
邓飞鹏,字铁汉,湖北京山,第四十一标,参加攻督署。
邓汉卿,湖北京山,首义时倡四县起兵,以援武汉。
刘尧澂,日知会会员,群治学社会员,振武学社会员。
刘化欧,振武学社会员。
刘振东,字高青,湖北天门,第四十一标三营。
刘建一,湖北黄陂,马队第八标。
刘治一,湖北黄陂,马队第八标。
刘九德,湖北应城,二次革命被冯国璋杀于南京。
蔡济民,日知会会员,振武学社会员,亦隶共进会。
蔡大辅,军队同盟会会员,群治学社会员,振武学社会员。
蒋翊武,军队同盟会会员,群治学社会员,振武学社会员。
黎瀛洲,湖北天门,马队第八标。
滕亚刚,一作亚光,湖北汉川,民国元年,为人耸黎元洪杀之。
钟仲衡,第三十标,首义攻督署,后为刘英部营长。
钟倬实,振武学社会员。
萧尚志,湖北汉川,转战阳夏最勇。
萧国斌,第四十一标。
萧志和,马队第八标。
萧超骥,马队第八标。
阚龙,军队同盟会会员,群治学社会员,振武学社会员。
罗良骏,振武学社会员。
罗群英,湖南,第四十二标二营副代表。
顾鸿,湖北沔阳,第四十一标,攻督署最力,后为季雨霖参谋。
顾忠伟,湖北沔阳,马队第八标。
龙侠初,军队同盟会会员,群治学社会员。
历史评价
共进会员杨玉如在《辛亥革命先著记》中,对文学社作了如下介绍:“文学社诸人,完全在内地身列戎行,侪伍士卒,奋其热忱,毫无假藉,节饷糈之余作经费,藉学术之名为掩护,茹苦含辛,几经蹉跌,而气不少馁;卒之在武昌革命中收效最宏,而牺牲亦最惨。”
参考资料
今日中国.为辛亥武昌首义立下赫赫战功的共进会和文学社.
最新修订时间:2025-04-04 10:4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