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起镇,隶属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镇位于慈溪市境东部,东接
龙山镇,南与
江北区慈城镇、余姚市
三七市镇为邻,西连
观海卫镇,北濒杭州湾。沈海高速南北贯穿全镇,与329国道设立互通道口;横筋线、中横线、掌慈线与叶东公路纵横其间。
历史沿革
地名由来
据光绪《慈溪县志》记载,掌起以桥得名,桥原为石桥,跨快船江。掌起桥古称孔敬桥,始建年月未详,以桥两旁侧石如掌,改名掌起桥。清乾隆五十九年(794年)重建,1980年改建为混凝土桥。
建置沿革
5400年前,由于海水退却,南部山麓成沼泽。至2500~1000年前,由杭州湾、钱塘江、长江入海泥沙回流,北麓次第成陆,海岸线继续北移,人们自南而北先后定居。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属明州慈溪县鸣鹤乡。
宋、明、清,均属慈溪县鸣鹤乡。
民国初,属护龙乡。
民国29年(1940年),改称淞浦乡。
民国36年(1947年),改称三浦乡,直至解放。
1950年,分属淞浦乡、浦中乡、洋山乡。
1956年,三乡合并,始名掌起乡。
1958年10月,为五洞闸公社六大队。
1959年5月,分为掌起、淞浦两大队,后并为掌起管理区。
1961年11月,为掌起公社。
1983年9月,改制称掌起乡。
1987年9月,撤乡改镇为掌起镇。
1988年,境内设掌起镇、东安乡、洋山乡。
1992年,东安乡、洋山乡并入掌起镇。
2006年,
观海卫镇古窑浦村划归掌起镇,遂成现境。
自然环境
地理境域
掌起镇位于东经121°23′43″~121°31′13″,北纬30°02′36″~30°10′46″。地处慈溪市东南部,东、东南接龙山镇,南与江北区
慈城镇、余姚市
三七市镇为邻,西南、西、西北、北连
观海卫镇,东北仍邻龙山镇。
掌起镇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2.04公里,南北最大距离15.02公里。总面积68.3平方千米。
气候特征
掌起镇属于
亚热带气候,温度比同纬度的内陆地区变化要小,春季回温,秋季降温,且冬暖夏凉,一年中,一月份最冷,平均温度3.9度,七月份最热,平均温度28.2度,年均无霜期242天,雨量充沛。
水文条件
掌起镇内快船江、淞浦和古窑浦,全长30512米,沟通了全镇水流河道。
行政区划
2011年末,掌起镇辖掌起1个社区,长溪、任佳溪、东埠头、洪魏、鹤凤、五姓点、叶家、陈家、厉家、戎家、周家段、柴家、裘家、巴里、古窑浦15个村。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掌起镇辖区总人口49547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1914人,城镇化率24%。另有流动人口44022人。总人口中,男性24588人,占49.6%;女性24959人,占50.4%。14岁以下5427人,占11.0%;15~64岁37806人,占76.3%;65岁以上6314人,占12.7%。2011年人口出生率4.7‰,人口死亡率6.1‰,人口自然增长率-1.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05人。
2017年,总人口55979人。
民族
2011年末,掌起镇的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49362人,占99.6%;有壮、布依等16个民族,共185人,占0.4%。
资源
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发展雷竹,花卉,百合,茶叶等经济作物,新发展蔺草,大棚果蔬,还逐步推开稻田养虾、鱼等养殖模式,滨海棉区新发展蔬菜、瓜果种植,有海涂4000亩,新发展海水养殖。
经济
农业
掌起镇有耕地面积37706亩,人均0.76亩,林地面积25826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2.71亿元,比2010年增长7.7%,农业增加值2.1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6.8%。
2011年,掌起镇生产粮食13814吨,其中水稻7267.5吨,小麦482.4吨。棉花种植面积722亩,产量50.5吨。古窑浦水蜜桃种植面积2722亩,产量5881吨;葡萄2996亩,产量5096吨;蔬菜24436亩,产量24436吨;花木2366亩,盆栽0.21万盆;油菜种植面积4288亩,产量643.2吨。
2011年,掌起镇有家禽饲养量58.68万羽,生猪饲养量1.64万头。
2011年,掌起镇有淡水养殖面积970亩,产量4242.5吨;海涂养殖3972.4亩,产量167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3915元。
工业
掌起镇初步形成了以低压电器小家电、机械轴承、打火机、电子仪器仪表、塑料五金五大类产品为主的制造工业体糸。2011年工业总产值127.78亿元,比2010年增长14.2%,工业增加值20.3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64.5%。
2011年,掌起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2家,职工943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6.96亿元,比2010年增长7.2%。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企业13家。
商业外贸
2011年末,掌起镇共有商业网点1519个,职工2000人。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8万元,比2010年增长33.0%;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3亿元,比2010年增长8.8%。
2011年,掌起镇进出口总额2.49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23.3%,其中出口2.37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25.4%,主要产品有家电、打火机、塑料五金等。
财政金融
2011年,掌起镇财政总收入2.54亿元,比2010年增长5.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4亿元,比2010年增长5.0%;人均财政收入5126元。2011年金融产业实现增加值6.24亿元,各类存款余额34.41亿元,比2010年增长8.3%。各项贷款余额25.68亿元,比2010年增长16.3%。
社会发展
文化艺术
2011年末,掌起镇有文化站1个,镇文体中心1个,村文化宫15个;民俗博物馆1个,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16个,藏书4.25万册。传统木结构古建筑技艺入选宁波市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
教育
2011年末,掌起镇有幼儿园16所,在园幼儿2544人,专任教师121人;小学5所,在校生3400人,专任教师14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262人,专任教师9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
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成人学校1所,专任教师9人。
2011年,掌起镇
教育经费达5080.88万元,比2010年增长16.57%;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4060.79万元,比2010年增长14.3%,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29.03%。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掌起镇有各级各类
医疗卫生机构24家,病床20张,固定资产总值8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15人,其中执业医师35人,执业助理医师16人,注册护士6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4.08万人次。
2011年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量3.82万人,参保率96.3%。
体育
2011年末,掌起镇有
体育场地7处,每4年举办一次全民运动会,10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0%。
广播电视
1987年建成电视差转台,1993年开通有线电视,2011年,有线电视用户17000户,其中数字电视69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8%。
社会保障
2011年,掌起镇城镇
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1户,人数22人,支出11.27万元,比2010年增长4%,月人均426.8元,比2010年增长27.6%。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66户,人数394人,支出130.5万元,比2010年增长35.3%,月人均276元,比2010年增长16.4%。医疗救助332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88人次,共支出110万元。
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53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50万元。
敬老院1所,床位127张。集中供养农村五保户人员45人。慈善分会9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313.35万元,使347人次困难群众受益。
2011年末,掌起镇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020人,参保率95%。户籍人员养老保障覆盖率达75%。
交通运输
沈海高速过境,境内长10.83公里,双向六车道,有掌起1个出口,通往观海卫镇、江北慈城镇;329国道、中横线过境,境内总长9.36公里;县乡(镇)级公路4条,总长22公里。
2011年末,掌起镇道路总长度53.19公里,道路铺装面积0.97平方公里。镇区桥梁92座,总长度0.83公里。
2011年末,掌起镇公交汽车线路2条,运营总里程达35.5公里,年客运量28.8万人次。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掌起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362公里,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13.9万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3400笔,征订报纸、杂志共4120万份。业务收入518万元。
电信企业3个,服务网点2个。固定电话用户1.7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5万户,宽带接入用户7988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980万元。
基础建设
给排水
2011年末,掌起镇有自来水管理站1座,铺设干线水管68.65公里,供水能力1.2万吨/日,年工业用水153.3万吨、生活用水284.7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排水管道2.69公里,污水处理率75%。
供电
2011年末,掌起镇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2座,主变压器4台,总容量120.5兆伏安,高压输电线路27条,总长度213公里,用电负荷6.95万千瓦。年售电量累计完成3.67亿千瓦时。
园林绿化
2011年末,掌起镇有公园21个,公园面积13.86公顷,园林绿地面积42.74公顷,绿化覆盖率19%。
2020年1月,掌起镇入选浙江省2020年度美丽城镇建设样板创建名单。
著名人物
南宋思想家
黄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韩启德、全国政协委员
陈永正、国家建设部戴传芳、北京科技学院副院长谢锡善、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祝耀祖、省公安厅公安学校副校长陈孟庸(
何克希之妻)等。
获得荣誉
掌起镇是“浙江省文明镇”、“浙江省文化强镇”、“浙江省体育强镇”、“浙江省教育强镇”。
2019年10月,掌起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21年9月,入选“2021年全国千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