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古城
广东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揭阳古城位于中山街道,榕城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有着881年文明历史的岭南名城,是粤东中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宋朝以来,榕城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发达、名人的层出不穷令人瞩目。
建制沿革
揭阳市榕城区是广东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旧城区辟建于南宋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尔后一直为揭阳县治驻地。
秦至晋时的南海郡揭阳县是粤东古邑,是广东潮汕地区最早的正式行政建置,也是广东最古老的县份之一。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设揭阳戍所于揭岭之阳,秦朝于此建置揭阳县,隶属南海郡,秦汉至晋时期的南海郡揭阳县,管辖现潮汕、梅州和漳州南部等地。直到,东晋义熙九年(413),分东官郡立义安郡,在秦汉揭阳县地设立义安郡,这是潮地郡一级建制之始。隋开皇十一年, 在原义安郡境立潮州,这是潮州得名之始。
新中国成立后,揭阳县先后隶属潮汕专区、粤东政区、汕头专区、汕头地区、汕头市。
1991年12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揭阳县建立揭阳市,原揭阳县分设为榕城区和揭东县,榕城区为揭阳市辖区。
古城范围
揭阳原城墙(现为环城马路),北至北河、南至南河、西至打铜街、东至东环城路。
地理环境
历来水系发达,河网纵横交错,过去榕城一渠、二河、三窖、十三池、九曲十八湾为揭阳水乡特色增添无限风光,被美誉为“出水葫芦”、“水上莲花”。古城形成了“五门三窖二十四巷,四浦百桥五八池”的水城格局。城里溪河纵横交错,池塘星罗棋布,小桥卧波,榕竹苍翠,固有“浮水葫芦”、“水上莲花”之美誉,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岭南特色水城
获得美称
揭阳榕江水系和底蕴深厚的地方历史文化,1991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确定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获得“岭南水城”的美称。
历史文化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 遣任嚣赵佗,攻取陆梁地,置桂林、象、南海三郡,并派兵戍守五岭南海郡辖揭阳等六县。揭阳县因揭阳岭而得名。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 十月,斩吕嘉受,遂平南越。并按行政建制置揭阳县,属南海郡。十二月,揭阳县令史定(后为汉武帝赐姓揭,成为揭姓先祖)问汉兵至,即降汉,被封为安道侯,仍任揭阳县令。
晋成帝咸和九年(公元331年) ,分南海郡立东官郡,揭阳属之。
安帝义熙九年(公元413年) ,分东官郡,以原揭阳县地立为义安郡。辖五县:海阳(今揭阳县地属之)、潮阳、绥安、海宁、义招。
宋太宗雍熙二年(公元985年)闰九月,下诏对前杀人祭鬼、病不求医、僧置妻孥等岭南民俗实行化导。
英宗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一月六日,海阳县发生6.75级地震。地裂泉涌,毁塌屋宇,军民死者甚众。
高宗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僧人法山于双山(今桂岭区)创建双峰寺,是本县最早的佛寺。明洪武年间,僧人石山将双峰寺迁至榕城马山巷。
端宗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文天祥率宋军到揭,元兵穷追至此,陷城后,纵火焚城,县署和学宫被毁;屠杀三日,尸积如山,全城剩下六户八口人。
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漳州陈遂,又名陈吊眼,踞揭阳,自称“定王”,至明洪武初始降。后逃入黄岐山北面岭的石穴中,后人称此山为陈吊岭
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十月,大毁寺观。1392年,揭阳境内的宁福寺、花果寺丰化寺宝福寺、双山寺、资福寺、福成寺等田地产归并于双峰寺,号称丛林。
成祖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海贼黄寿山,曾必长聚众作乱,劫掠揭阳县境,不久被讨平。
武宗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十一月,下雪,厚三寸余。
世宗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广东提学副使魏校,通令全省尽毁淫祠。揭阳将所毁淫祠建为西隅大馆、魁元坊等城乡小学。
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一月,倭寇自漳、泉二州入侵揭阳,掠夺大川、蓬州、钱岗、凤山诸村,后被官军击败逃去。二月,倭寇该从潮州坨埔进犯蓬州,千户所裣事万仲部署水陆兵马东南哨攻之。交战时,哨兵溃败,领哨千户魏岳、高洪阵亡。
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十月,倭寇肆掠凤山、钱岗诸村。十二月,掠扰棉湖寨。驻守潮州的军门派遣肇庆同知吕天恩和裣事经彦米率乡兵合击倭寇,斩贼首领一人,俘获多人,寇大败。
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一月,海贼林国显、吴平等引倭寇进犯海阳,不久入侵揭阳官溪,直逼县城南关,驻扎于潮尾村,窥城数月。守兵日夜防守,等候援兵,直至调大井乡勇才击败贼兵,倭寇转犯潮阳。
神宗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秋,陨星坠于霖田都南塘山,落地成马面状石块,当地农民拾得,称重六斤八两,送贮县库。
万历十九年四五月,蝗虫食苗,殆尽。
熹宗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二月,海寇褚采老率贼船百余只,分兵沿南北二河犯揭阳,烧杀劫掠无数。五六月再犯,七月复入县境。
庄烈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十月,知县陈鼎新为抗御倭寇与流贼,在曲脚松辟阅武场训练士兵。
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十月二十四日夜,地大震,有声如雷,先西北后东南,倾墙坏屋。桃山、邹堂等处,地裂山崩,压死人畜。以后连震,至十一月十九日方止。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一月,闽寇阎王老带数千人进犯揭阳,兵至西关时,见城中有准备,遂退去。
清世祖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六月九日,揭阳武生刘公显聚兵于蓝、林二都,建营南塘山,号“九军”。起义后,举反清复明大旗,联合明闽军郑鸿逵、郑成功、陈豹等,克县城,攻府城,与府、县官兵及地方乡兵转战六七年。
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四月,刘公显密入府城,对清总兵进行策反,为总镇郝尚久发觉,于五月六日被擒杀。十六日,清官兵会同乡兵数万人,围攻九军根据地——鸳鸯寨。被围八个月,虽粮尽援绝,仍坚持死战。九军的主力被剿后,余部继续在各地活动,长达十余年之久。
顺治六年(公元1647年)九月二十八日至十月三日,每晚九时至十时,东方出现彗星,长约三尺。十二月二十七日,郑成功与叔父鸿逵及林胜、杨才、甘辉等合兵,共24镇(每镇500人)至揭阳。
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是年,全县多处发现虎群,最多有十余只,伤害人畜;山村人家,午后闭门,以防其害。
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五月二十一日,有一虎群自埔寨来,寨众协力打死三只,余逃走。
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十一月十一日凌晨,东方出现异星,长数尺,左右朝拱向上,如船状。不久消逝,有声骇然。
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八月,东方有一星,形如红烛,下有芒。(难道这是第二例?国乱必有不祥之兆啊!)
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十二月八日,踞桑普山的陈玉友与潮阳的丘辉联兵袭击揭阳。陈被知县龚元英用重金募丁壮捕斩裂尸,其部被杀二百人,溺死三百人。丘辉则破棉湖寨,扎营一月后撤走。
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自春至夏,夜间常有虎群闯入县城,但未发现伤害人畜。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春正月不雨,至四月四日才雨,田园大部分不能种植。当时老农说:1682年除夕雷鸣,定有新春百日之旱。
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五月,早禾丰收在望,一夕蛱蝶拥田,致使谷粒多秕,遂歉收。
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榕城人林得镛,获武闱第二名。
康熙六十年(1721年)会试获第九名,殿试第一名,被授予二等侍卫。林为揭阳历史上的武状元,后称其府第之巷为“状元巷”。
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正月大雪,早稻丰收;秋,桃李开花;冬,百国结实。
清宣宗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北洋乡杨祥坤在榕城首设酱油作坊,为“杨财合”号。
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法国人侵占龙尾新寮山铜矿,所采矿产在白塔马丘幼浦码头装载外运。
文宗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揭阳林元剀在太平天国影响下,聚众据险抗拒官府。十二月,惠潮嘉道曹履泰、澄海营守备曾建相、潮镇右营游击忠和、揭阳知县王皆春等带兵合剿。元剀寡不敌众,败退。1854年二月被捕,杀于潮州府,余党遂散。
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三月七日,太平天国北伐军将领林凤祥(榕城西门人)转战河北,在连镇失陷时被俘。十五日,于北京英勇就义。十月,太平天国冬官正丞相罗大纲(蓝田都人)与石达开分兵湘军后,在安徽芜湖败于清军,受重伤,回天京(南京)后身亡。
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规定:“准许英国招募华工出国”。此后,县境部分贫苦大众陆续被招买到海外当苦力工(俗称卖猪仔)。,基督教传入揭阳,在今龙尾区门口岭村建教堂传教。
穆宗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新亨人倪世庭等与松合兴号 ,用木船首次贩运菜脯到安南(今越南)。
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乔林人林毓瑞往印度尼西亚谋生,后创办兰香公司。
德宗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六月五日,有星大如盂,尾指向西方。此星与同治四年七月四日晚和八年六月十五日晚也曾出现。
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丁日昌自购小汽轮一只,为航行榕江的第一艘汽船。
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揭阳往南洋谋生的达1933人。
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广州“巧明”牌火柴开始传入揭阳。
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三月春旱饥荒,鼠疫流行全县。四月疫情更加严重,全县死亡六万多人。榕城疫前总人口4.2万多人,疫后仅存2.3万多人。二年后,棉湖又开始流行鼠疫,死一千多人。
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揭阳海丰等县有三点会组织,会印镌“反清复明”字样,并取“洪”字旁为活动暗号。四月,河婆发生会员冲击教堂事件,潮州官吏奉令赴河婆查办。冬,榕江书院改为榕江高等小学堂;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又改为榕江中学;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再改为揭阳县立第一中学。
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陈宝莲于榕城西门昭武第创办揭阳昔期女子学校,名为闺秀女子学堂.
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八月十九日(阳历十月十日),武昌起义成功。九月二十日(阳历十一月十日)汕头光复。揭阳人何子英原在汕头拥有旧商团余众,遂扩设两个营,于九月二十一日(阳历十一月十一日)偕同刘任臣等进据揭阳,县城光复,设安民局,以邑人周易为民政长(相当县知事)。美国人护士伟利济创办私立真理护士学院。
进贤门
进贤门是全国的城门、城楼、亭台三合一的单体建筑,是揭阳古城的标志性建筑,距今已有400年左右的历史。2016年1月,广东省政府批准并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进贤门的建设与揭阳文化的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进贤门因通抵学宫,有增进贤士之意,故名“进贤门”。揭阳虽地处南蛮之地,但却有“海滨邹鲁”之美誉,自南宋置县以来,科举蝉联,乡贤滚滚相望,揭阳通过科举考试而获得进士的有一百多人。为了使这个地方文运连旺不衰,明代天启元年(1621),时任知县曾应瑞应乡贤郭之奇、黄奇遇的请求,在古榕城的北门和东门之间增辟了进贤门。
增辟进贤门对揭阳的影响很大,一是改变城池格局,一般城池只开东西南北四个城门,揭阳县城还增辟了一个进贤门,共有五个城门;二是形成独特习俗,每每有新任县官进城,就必须由进贤门进入衙署,表示招纳贤能,本县官员与府城联系,也必须路经此门出入,而且已经成了定俗;三是组成揭阳八景,明清时期,进贤门城楼是县治制高点,城楼成为击柝施更的场所,每当残月西斜,晨曦初露,角号随风飘送,驱散星月,迎来朝阳,其景色组成了揭阳八景之一的“谯楼晓角”;四是收到实际效果,开辟进贤门真正收到“增进贤士”的效果,重辟进贤门七年后,也就是崇祯元年(1628),全潮汕中进士人数有七人,史称“戊辰七贤”,揭阳就有郭之奇、黄奇遇、宋兆禴、辜朝荐四人,史称“戊辰四俊”,前所未有。自清代以来,揭阳县人才济济,名贤辈出,进贤门的开辟功不可没。
进贤门的历史令人称奇,而它的建筑特色也令人称赞。进贤门是全国一座由城门、城楼、亭台三合一组成的单体建筑,下层为瓮城门,中层为城楼,上层为琉璃亭。以进贤门为基座,基座由花岗岩石砌筑,坐西向东,高20米,宽19米,瓮门深8米。分上下两部分,下为石筑城门,基座上是两层带瓦顶的门楼,门楼通高16.77米,纯杉木结构。城楼主题占地面积166平方米。首层内部是三进五间结构,为方形楼阁,南、北两侧各有一门亭,屋面四周起翘。上层为八角亭阁,屋面是八角攒尖琉璃顶。整个建筑古朴大方,是粤东古城门建筑中的佼佼者。明清时为击析施更场所,每当晨曦初现,报晓号声随风悠荡,驱散朝雾,迎来霞晖,声闻全城,自有一番韵味。昔日有“谯楼晓角”之称,列为揭阳古八景之一。
早年间揭阳的地方官赴任都要从进贤门走过,然后去拜学宫,拜城隍,然后才去上任,以取个好意头。而揭阳人男女嫁娶、学生升学或做生意,都要到进贤门“兜一圈”,意头是“妻贤子惠、学子高中和生意兴隆”,这个习俗至今还保持着。
揭阳学宫
揭阳学宫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公元1140),浓缩了千年儒家文化精髓,现存建筑组群由21座单体建筑构成,是岭南地区规模最大、配套建筑最完善、保存最完整的同类历史建筑组群,也是省内一处以“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旧址”命名的文保单位。2013年5月,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揭阳学宫又称“孔庙”、“文庙”、“红学”。位于揭阳市区韩祠路口东侧。
初创于宋绍兴十年(1140年),清嘉庆七年(1579年),光绪二年(1876年)重修。占地面积5526平方米。采用中轴线布局,高台基殿堂式结构。主要建筑物有照壁、棂星门、泮桥、泮池、大成门、东西庑、大成殿、崇圣祠等。主体建筑均为高台基、大圆柱、红瓦绿檐,造型富丽堂皇,庄严肃穆,是广东省同类建筑物之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一座,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艺术水平。大成殿悬挂历代御颁匾额如:“万世师表”、“生民未有”、“圣集大成”、“与天地共参”等。正殿塑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像,左设复圣颜子、宗圣曾子,右设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圣殿前左右列十二尊先哲。
孔庙又是革命活动旧址,1925年周恩来在第二、二次东征时,曾在此中办公。1927年秋天,南昌起义部队到达揭阳时,周恩来、贺龙、叶挺等领导人也曾在学宫明伦堂召开军事会议。1957年,学宫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又被省命名为“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旧址”。
揭阳诗人东篱香有词一阕《调寄〈江城子〉》专赞孔庙。词云:
崇阶玉殿焕辉煌,转庑廊,仰祠堂,瑞霭氤瘟,飞凤逐翔凰;锦鲤文鳌争活跃,云化彩,日升光。
海滨邹鲁称名邦,水共山,气泱泱,人杰地灵,华国有文章。几度沧桑都过尽,添绿树,护红墙。
城隍庙
揭阳城隍庙广东省现存最大规模的同类古建筑。城隍是古代汉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汉族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揭阳城隍庙位于广东揭阳东门城隍街,建于宋绍兴十年(1140年),明洪武二年(1369年)县丞许德重建。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揭阳城隍庙建筑融合了明清建筑风格和本地地方传统工艺特色。主体建筑为木、石承载结构,力学结构科学严谨。大殿四壁仅仅起着防护作用。建筑结构防震性能很高,历经明代以来几十次地震,巍然不动,展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成了今人研究古代建筑的标本。
历史
据《揭阳县志·坛祠》载,城隍庙在城东解元坊,深二十六丈,广八丈。城隍庙庙宇以大殿为中心,南北一中轴线,左右两廊、两厢为对称建筑,三进院落。主要建筑有牌楼、大门、大殿、钟、鼓楼、后殿(夫人厅),总面积有2000多平方米。 城隍庙兴建迄今为止已有600多年,期间历经兵燹和自然灾害,屡遭摧毁破坏,但每次都能得以葺复重建,修建经费大多由善男信女、海内外侨胞、社会热心人士捐款。明正德八年(1513年)由义民宋廷春等捐资重建;嘉靖七年(1528年)由主簿季本增修;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邑人罗经泰倡建前亭及两旁钟鼓楼;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由邑人蔡俊、吴以汀、谢烈、宋汝翼、谢焘、宋仲勋、朱君陈等又重新维修;雍正九年,(1731年)合邑绅士重修;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知县刘业勤捐俸重修。1993年在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市文化局的领导下,组建城隍修缮办公室。邀请省、市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多次前来实地考察论证,并按照《文物法》“不改变原状”的原则,全面进行修缮,整座地坪提高60厘米,同时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建了牌楼,修复钟、鼓楼、拜亭、龙虎井等,历时四年多的时间,终于全面竣工。
传说
揭阳俗语,“水鬼升城隍”用来形容人事上的特殊升迁,从低贱骤进高贵。
水鬼是池塘小鬼,城隍是护城神,由水鬼而被擢升为城隍神,自然是天壤之别。传说,有一个读书人,夜间赶路,失足河中而被溺死。自此,河边便夜夜有水鬼啼哭。城隍公感到十分奇怪,派差使去问他。这读书人说:“过了不久,便是大比之期,说不定可以高中,现在却成了水鬼,十年寒窗化为泡影,是故痛哭。”城隍公也觉得他的遭遇可怜,特许三年后找个替身,准其超生。
三年后,这水鬼便出来找替身。恰好有一个良家妇女,身怀六甲,因不堪恶婆婆的虐待,想要投水自尽。当她往河里一跳的时候,恰好她丈夫赶到,呼天喊地,哭声甚为凄惨。这水鬼在水中听了,心中感到凄戚,便把这妇女托回水面,送其归阳。城隍公派差使来问,水鬼说:“此妇女也是一个凄凉人,于心何忍?”
又三年,一个少年到水边玩耍,这水鬼看到这少年天真活泼,又是不忍下手,终于又错过机会。
城隍公心感其善,于是上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玉皇大帝嘉其善行,敕封这水鬼为一方城隍。这水鬼终于成了一位神袛,享受人间香火。
城隍夫人传说
传说明朝年间,揭阳城凤围宋村有一位姑娘,同嫂嫂到城隍进香祈福,见到伯府美貌连声称赞,嫂嫂便戏姑说:“小姑若能嫁给一位象伯府这亲美貌的姑爷就好哩!”宋姑娘听后,只是笑而不语。
当晚,宋姑娘果然见城隍来到她的闺中,与她同床共枕。她把一根红绳系于城隍足上。翌晨,她把这梦告诉嫂嫂。白天,姑娘又到城隍庙中,果然见她梦中系在城隍的足上的红绳,还系在神像的足上。后来,这位姑娘无病而终,人们都传说她被城隍娶去作夫人。
后来,人们在城隍庙大殿后连壁建了一座伯府夫人厅,供塑宋姑娘金身,并将其厅前辟成养生池,上面砌一座拱石桥和栏杆,池中又植两株参天水棉树,取水水(瑞瑞)棉棉(绵绵)之意,许多善男信女常买鳖来在池中放生祈福。
特色
城隍庙具有宋明建筑风格和地方传统艺术特色。大殿为它的主体建筑,是供祀伯府大人的殿堂,面阔三间20米,四进深16米,共设防22根花岗岩石柱,上部为抬梁、穿斗式结构,为石、木承载结构,力学结构甚为严谨。大殿四壁仅作防护作用,不承受屋顶的压力,防震性很好,虽经明、清几次地震,墙壁倾圮而梁柱及屋顶仍然完好。庙顶为悬山顶,七架梁与金柱之间用三升斗拱垫架,大殿之间连接,梅花金柱,柱直径50厘米,高5米,墙厚72厘米。庙内栋梁间的装饰,其雕刻刀法简洁明快,浑雄遒健。
大殿正中供奉城隍公,盖因城隍是“彰善惩恶,护卫邦国”的神,殿下设注福、判官、注禄、彰善、三官爷、注生娘等诸神的牌位,协助城隍神彰善惩恶。后厅则奉祀城隍夫人,俗称夫人厅。
宋代,城隍神被正式列入祀典,成为国家规定祭祀的神灵。元代,设京都城隍。进入明代,由于朱元璋的大力推举,城隍信仰达到极盛,城隍庙建筑遍及全国。洪武二年,朱元璋大封城隍神。各府州县城隍分别为监察司民城隍“威灵公”、“灵佑侯”、“显佑伯”、分别相当于朝廷正二品、正三品、正四品。又诏告天下府、州、县重建城隍庙,规格结构与当地官署正衙相同,甚至连几案都一样。这样,各地政府就有了“阴”、“阳”两个衙门。
朱皇帝如此抬举城隍,自有他的道理。他说:“朕设京师城隍,统各府州县之神,以鉴察民之善恶而祸福之,卑幽明举不能幸免。”又说:“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城隍神的出身是城市保护神,然而经过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而进行的调整,这时的主要职责已成为“鉴察司民”。所谓监察司民,即鉴察人们的善恶,施以赏罚,来进行管理;而所谓善恶的标准,当然就是忠孝节义,纲常伦理之类封建道德等封建意识形态。这标志着,从此以后,城隍神便成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民实行思想统治的工具。[2]
历代许多文人骚客,达官贵人,在这里吟诗咏和,留连忘返,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墨宝。包括楹联、匾联、灯橱联等,共有32幅,主要宣传道教,以地方史实故事阐述作为喻体的教义,最为著名的一副对联是:为善不昌祖宗必有余殃,殃尽则昌;为恶不灭,祖宗必有余德,德尽则灭。近几年来,修葺一新的城隍庙吸引了许多海内外的侨胞、有识之士纷纷前来瞻仰,并为该庙泼墨题匾书联赋诗,大大地提升了城隍庙的知名度,使之成为揭阳的一处重要的名胜古迹。1989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揭阳城隍劝世联
揭阳城隍庙正厅两侧自古以来镌刻着这样一副劝世联:
为恶不灭祖宗必有余德德尽必灭
为善不昌祖宗必有余殃殃尽必昌
相传这副劝世联源于一则民间故事。
话说古时潮汕有一山村农夫叫阿祥,他勤劳俭朴,心地善良,虽家境贫寒却热心公益。他每见山路被洪水冲崩,便争早夺晚修填;他见村前坑沟没架桥,人们过往都得涉水过坑,村中不少人因此患了脚病,便动员妻子,一起扛来7块大石布列其间,从此人们可踩着石头过坑,免再脱鞋卷裤脚涉水,绝了脚病之患;他见山中一古寺久年失修,18罗汉佛日晒雨淋,便砍了几十条绿竹,摘了一担麻竹叶,编制18顶大竹笠,用竹竿支撑逐一安装于18罗汉佛头上。类似义举,数不胜数。
司命公见阿祥三餐难度尚能如此乐善,诚属难能可贵,便禀报上帝:阿祥家贫如洗,靠自己双脚双手修路上百里,造七洲桥一座,搭佛庙18间。这样的好人,应该让他有好报。
上帝感其诚,即召查簿官问缘由。查簿官回报:阿祥前生无恶不作,判惩三世。今世贫穷,下世麻风,后世雷击。上帝沉思片刻,觉得阿祥今生已彻底悔悟,好心应给好报,便重新判决:三惩不可赦,三世归一世,下世便给好报;其妻支持他的义举,后半生给予荣华。查簿官遵旨。不久,阿祥麻风;翌年,遭雷击身亡。
眼见阿祥乐善遭恶报的不幸命运,众议纷纭,都说天地如此不公,今后谁还会行善积德。祥妻更是悲愤交集,嚎啕大哭中反复仰天长啸:“天无目,佛无灵!”入殓之时,还在丈夫额门写上“佛无灵”三个字。
数月后,各地张贴皇榜:太子出生,额门上有“佛无灵”三字,昼夜啼哭不息。能使太子不哭并销去额门三字者,封为皇亲。
祥妻闻讯揭皇榜。她进宫抱起太子,朝他额门吹口热气,轻轻贴了三掌说:“佛有灵了”!太子立即转哭闹为微笑,额门三字也随即不见。
皇上接报,喜出望外,即摆驾东宫,封祥妻为皇嫂,长居宫中,共亨荣华。
阿祥对年,人们写了一幅祭联告慰亡灵:为善不昌前世因有余殃殃尽已昌
有一文士有感于这则故事戒恶扬善入木三分,将祭联中的“前世”改为“祖宗”,将“因”和“己”改为“必”,并补上上联,言简意明揭示了善恶到头终有报,只是来早与来迟的必然规律,成为脍炙人口的劝世联。揭阳城隍庙建成后,这首劝世联入选为厅联,童叟吟咏,永垂至今。
活动
正月“游”城隍:“城隍”庙会是我市揭阳传统民俗活动,已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逢城隍老爷出巡,榕城各大街道,彩旗飞扬,锣鼓喧天。游神队伍表演舞狮、舞龙、英歌舞,男女老幼倾城而出,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游神队伍由城隍礼队以及舞狮队、舞龙队、英歌队等组成,所到之处都引来无数市民驻足观看。队伍路经的沿街楼房站满了人群,进贤门城楼也人满为患,为方便观看有市民甚至在路旁架起“人”字梯。在进贤门附近一位老伯行动不便也由家人推着轮椅挤在迎神的队伍中,另一位老伯更是跟着游神队伍一路前进。据悉,“城隍”被认为是地方的守护神,因此“城隍”深受揭阳人民爱戴。
城隍庙是民众烧香拜佛的地方,香火旺盛的时候正是庙里最热闹的时候。所以,每月的初一十五,大小拜祭的日子都是旅游的好时刻。[3]
每年城隍爷都会在正月择吉日出巡榕城,以护佑神州国泰民安,揭阳风调雨顺,人民辛福安康。2014年(甲午年)正月廿三为城隍爷出巡吉日,城隍老爷出巡巡游队伍庞大,有英歌舞、舞龙、舞凤、舞鲤鱼、舞狮、潮剧队、彩旗队、标旗队、五丰旗队、花篮队、锣鼓队和武术队等等,大概有600-800人规模。
2015年(乙未年)正月廿二为揭阳城隍老爷,夫人出巡吉日。廿二早上,揭阳春雨还绵绵在下,但是到了中午12点左右雨水基本已经停止了,不得不让人敬服,市区很多民众都连连称奇。中午一点正城隍老爷,夫人出巡同时出巡。本次出巡路线是:城隍庙-衙前街道-思贤路-进贤门-东环城路-下围乡-榕华大道中段往榕湖路-进贤门大道往‘五七桥’头-进贤门大道往东一路-椟松路-毓秀北路-榕华大道天福路红绿灯路口-天福路-北环城路-进贤门城楼-回庙。
丁氏光禄公祠
丁日昌旧居也称丁府、丁氏光禄公祠,位于榕城区元鼎路,是近代洋务运动著名人物丁日昌所建。是清代洋务派实干家丁日昌在全国的旧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元鼎路,又称丁日昌府,始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是一个集祭祀、起居、藏书、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功能建筑群。[/cp]丁日昌是清代洋务运动代表性人物之一,晚年寓居揭阳榕城,为纪念其父“光禄公”,于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兴建这座大型祠堂。整座建筑占地面积6100平方米,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大门前原有主人官阶显赫象征的照壁、月池和旗杆夹。丁府正厅三进,正厅的两旁左右各有两条直巷护卫,每条直巷之内,又各有小院落四座,每座院落的木雕各有特色,争奇斗胜。丁府的建筑格局,按潮汕人说法,叫“百鸟朝凰”,共有九十九间半屋室之多,所谓半间,指丁府内有一处地下室。整体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实用大方,木雕精美且极具地方特色,保持了潮汕地区传统的建筑结构、材料和工艺特点,梁架、屋脊的彩绘和泥塑采用了一些西方建筑图案,其中西合璧的处理手法,开创了潮汕地区引用西方营造法式的先河,在潮汕地区建筑史上具代表意义和研究价值。 这座人尽皆知的近代建筑,时人称作“丁府”,文献载为“丁氏光禄公祠”。1998年经揭阳市人民政府批准,“丁府”辟为“丁日昌纪念馆”和市民俗文化博物馆,保存和展出一些关于丁日昌的生平、事迹的实物和照片。
建筑结构
大院前部的阳埕、方池、照壁等姑且勿论,从组群的中心部分先行说起。中心部分分为中路和东、西两路三组建筑。中路是三开间、三进深的祠堂,平面布局没有太多对传统的突破。只是后院中间盖顶,两边各留一个长方形天井,即所谓龙虎井,与一般祠堂这个部分中间为天井,两边为走廊,“阴阳”刚好相反(它自身的前天井也复如此),这就从视角上给人以变化的愉悦,再则是功能的需要。前厅是接客、议事之所,是人活动的地方,以“阳”的空间承纳;后寝是先人神灵栖居之处,以“阴”的方式处理,有利于神魂之安妥。显然,这么一种布局、结构,使之具有典范的风采。
左右两侧为民居,分别有两条与祠堂山墙平行的通巷。靠近祠堂一巷,由三组共6座南北对向的小院组成。小院都是一厅两房两厢房的布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爬狮”(下山虎)。外侧一巷,则由一排6座“爬狮”向内构成。这样的布局,既对称,又变化;既严谨,又自由。而通风、采光等各得其所。所以可以说,这种建筑布局,是科学的,同时又是艺术的,有着哲学的精神,又有实用的空间,集潮汕传统民居布局之大成。
在整个建筑组群的前埕,左右各有一座“爬狮”,称东、西斋。潮汕地区的传统大院,这两个地方通常做成排屋,供守护、勤杂人员居住。丁氏做成小院,为的是给后代提供读书场所。显示了丁日昌其人对于环境学是心领神会的,与一般的地主老财不是一样的见识。
建筑价值 丁家大院是近代洋务运动着名人物丁日昌于1878年所建,于是于艺术价值、科学价值之外还有了一份历史价值。
禁城
揭阳禁城(也称“金城”)为昔时之县衙,后曾作监狱、考院、中山公园等,始建于元代至正十二年(1352),是广东省内一处至今保留完整的元代城墙。城墙用石条交错叠砌,贝灰封缝,历元、明、清至今六百五十多年,几度沧桑,仍岿然屹立。其内北城墙,尚存硕大宋榕三株,蓊郁繁荫,为禁城增色无限,明代有景“金城榕色”即指此。 时任揭阳达鲁花赤(掌印官、监县)的蒙古人达不歹慑于反抗力量,为保护县衙安全,乃强征民夫筑此禁城,周围有护城河环绕,历时4年,方才完成,称为“金城”,意即固若金汤的意思,俗称禁城。达不歹对这座金城的期望很大,他要让它保证他的安全。然而,就在交付使用之际,陈吊王的义军就把抗元的旗帜插到金城上。
揭阳自南宋复置县后,只建衙、街巷,没建城墙。蒙古人达不歹,便下令修筑内外城墙,外城墙为土夯实,内城墙为石砌围墙。内城墙长300丈,把整个县衙围起来。明朝年间,又扩修内城墙,增100丈。这样,内城墙长400丈,高1.5丈,基厚1.4丈,大都为石砌,小部分为贝灰夯实,十分坚固,有如金城汤池。因“固若金汤”而取“金城”之名。这样,揭阳县便有内、外两重城墙,城中有城,实属罕见。明时岭东道也设在里面,为县、道治所,后曾作监狱、考院,民国年间开辟为中山公园。城墙历经元、明、清至今660余年,几百年沧桑,仍岿然屹立,其内北城墙处,尚存宋代古榕三株,蓊郁繁荫,为禁城增色无限,明代八景之一“金城榕色”即指此。今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揭阳县志载,禁城长200丈,厚1丈4尺,高1丈2尺,全部用石头垒筑,贝灰合缝。那时的禁城亦叫内城,另有外城环城而筑,内外城均有护城河环绕,如今仅存内城而已。禁城筑成之后,当时的统治者为它取了一个昵称:金城,既显其高贵煊赫,又有“固若金汤”之意。不待说,透过这个昵称,筑城者那得意之色是溢于言表的。不过,历史总是有些残酷,一些自诩为了不起的东西难免走向反面,一些被宣扬为固若金汤的东西,恰恰掩盖了虚怯。史载,公元1278年,散落在粤东的部分抗元力量被逼得退到揭阳榕城,元兵猛扑而来,迅速攻破城池,并纵火焚城,杀戮三天,榕城尸积如山,全城仅存6户8人。明天启间澄海解元谢宗的诗就是追写当时情况的: 《过榕城》 萧条兵火后,井邑数家存, 海气兼秋阔,潮声向晚翻, 腥风牡蛎市,细雨木棉村, 入夜多凄警,犹闻铃柝喧。
命名争论
禁城,指揭阳县衙,其周边一带地方则称“禁城脚”,地名牌上也是如此写法。记得郑智勇先生曾在《榕城文史》第三集中作了明确分析,且辩正为“金城”。但好多年过去了,却依然如故。笔者认为:这是关系历史文化的问题,是必须进行研究的。因为只有封建王朝的皇宫,才能称为“禁城”,如北京故宫便称“紫禁城”。
县衙称“禁城”是不合理法的。在有皇帝的年代,是僭越,犯大禁忌的。现在虽时代不同,不作犯忌,但有违历史常识。
揭阳县衙,明清时期称为“金城”,是有其历史、地理根据的。因为揭阳县衙在元、明两朝其围墙使用石条垒砌和贝灰夯实起来,高1.5丈,基宽1.4丈,周长400丈,十分坚固有若“金城汤池”,故才有“金城”之称。
明末,郭之奇等在评议“揭阳八景”时,把县衙列为一景:“金城榕色”。并以此赋诗。可见古时是称“金城”的。至于后来称“禁城”,很可能是“金”、“禁”近音而致误吧?
古榕武庙
古榕武庙(关帝庙)位于揭阳市榕城区天福路,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历代均有重修,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古代官民为纪念“忠义贯乾坤”的关羽而建,经数百年演变,到民国时方定格局。正殿顶为九脊重檐悬山顶,配以泥塑、嵌瓷,工艺精美。前厅顶上之八卦形藻井,是揭阳现存庙宇藻井。其结构为三进四合院布局,入门即前厅,厅顶有八卦形木雕藻井,图案繁缛,题材丰富,刀法娴熟,其中有许多为三国故事,潮汕地区历史上海族与农耕生活也是重要组成部分,甚见独运之匠心。关帝庙木雕藻井是省内乃至国内罕见的精致木雕藻井,前檐、拜亭、梁架木雕,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色。主体建筑从头门、两廊、拜亭、大殿到后楼,组合严整,景象壮观,结构稳定刚健,反映了明清建筑风格和潮汕地方特色。为广东省同类建筑所罕见,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庙前置有古戏台,为我省古戏台清代建成庙宇戏台仅存二处之一。中厅两边墙壁上嵌有石碑多处。其中有光绪初年福建巡抚丁日昌疏奏慈禧及光绪帝为该庙赐盈额的碑文,对研究关帝庙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古榕武庙(关帝庙)从始建到多次扩建、重修,留下许多题匾书跋碑记,特别是清代光绪年间寓居揭阳的福建巡抚丁日昌奏请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为揭阳关帝庙颁赐匾额的奏折碑文,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颁赐的“威宣南海”匾额,均充分显示该庙在全国同类古建中的重要地位。2002年7月17日,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楹联
关帝庙内二副楹联“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弟翼德,兄玄德,德弟德兄。”,“秉烛岂避嫌,斯夜一心在汉室;华容非报德,此时两眼已无曹”。一巧用与关羽有关人物入对,一摘取关羽生平最引人注目的两件事,艺术手法巧妙,均被收入《中国楹联大辞典》。整个庙宇建筑风格既融合明清两代中原、粤西文化的精华,又独具潮汕、揭阳的特色。
价值 1.历史价值:古榕武庙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七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保存了粤东地区的清中期神庙戏台,是粤东地区历史悠久,影响较为深广的重要的古代宗教建筑,特别是获得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颁赐的“威宣南海”匾额,均充分显示该庙在同类古建筑中的重要地位。 2.艺术价值:古榕武庙整体呈对称院落式布局,从山门、两廊、拜亭、大殿到后楼,组合井然,稳定刚健,极具明清建筑风格和潮汕地方特色。庙内主体建筑都保存较好,其灰塑、嵌瓷、木雕、彩绘与石雕等装饰工艺丰富多彩,艺术价值极高,特别是题材丰富、刀法圆熟、技艺多样的建筑木雕精美稀有,在广东乃至国内均属罕见,其前檐梁架木雕,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3.科学价值:古榕武庙各组成部分在建筑结构、材料、构造和工艺上有很强的地域特征,尤其是其木雕技术更是反映了潮汕木雕的最高水平,为研究潮汕地区清中期木雕艺术的发展和流变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标本,在建筑史上具有代表意义和科学价值。 4.社会价值:古榕武庙是粤东地区重要的古建筑,发挥了相当的宗教文化功能和社会影响,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对整个揭阳地区的文物保护产生了示范和促进作用,同时对提升揭阳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北关帝庙戏台胜概
《揭阳县大事记》载:“天启二年,在榕城北门关帝庙建戏台,为四滴水结构,有斗拱、窗棂,并饰以木雕戏屏,是揭阳第一座大型戏台。”揭阳古有“戏县”之称。明代中期,戏剧演出兴起,至清代后期盛行,蔚然成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考古发掘渔湖新寨一座古墓,出土明代嘉靖手抄南戏《琵琶记》剧本。清代光绪十四年版《揭阳县志》载:“谈陈三一曲,里巷市井,翕然共好。”意思是说,每当谈起《荔枝记》(剧中有“陈三磨镜”情节,后剧名改为《荔镜记》,为潮剧传统剧目),里巷市井皆津津乐道,赞赏称好。戏剧演出须有场所,明代榕城禁城后和双峰寺侧,均有“伎坊”之设。“伎坊”即戏班学戏兼演出场所的戏剧机构。北关帝庙建戏台,从“伎坊”脱胎分离而成独立演出场所,为揭阳第一座戏台。《揭阳县志》载:“乾隆四十二年,知县刘业勤因前基址狭隘,捐买附近铺屋广而深之。”北关帝庙戏台,于清代乾隆年间,进行扩建增修,改为灰木结构,台面宽敞,前后二层,前为演出舞台,后作演员化妆和乐队伴奏,功能完备,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型戏台”。
北关帝庙戏台称为“金鉴台”。唐太宗赞魏征语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镜喻鉴戒,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唐代张九龄认为,此出自皇帝之口的殷鉴,真是金玉良言,比金子还要宝贵。有感于此,遂发“金鉴传千秋”之语。北关帝庙戏台称“金鉴台”,戏台正中挂“人鉴”匾额,含意深长。戏台少不了楹联,供人观赏。佛山祖庙戏台联云:“传来往事成金鉴,谱出高歌徼紫霄。”清代光绪年间,揭邑俊彦陈德裕为“金鉴台”撰联云:“戏台演出,形色声容皆俱;历代金鉴,男女老少齐观。”此联挂于戏台柱上,众口传诵,历久不磨。
北关帝庙戏台,融合明清建筑风格和潮州传统工艺特色。舞台正中挂“人鉴”匾额,左右侧木雕戏屏,题材与关帝有关。如:桃园三结义、关公夜读《春秋》、过五关斩六将等。戏台雕梁画栋,方窗圆牖,古朴典雅。顶脊饰嵌瓷“双凤朝牡丹”, 寓意吉祥。嵌瓷始创于明代万历年间,清代盛行,是富有潮州特色的民间工艺,别具一格的建筑装饰艺术。潮州民间艺人在灰泥做成坯后,未干时用灰泥与桐油调和,把不同颜色的瓷片粘贴上去,成为久不褪色的嵌瓷装饰,璀璨夺目,熠熠生辉。戏台脊头饰灰泥彩塑“猛将结阵”,即武将阵前交锋的人物造型,形象传神生动。正好和戏剧演出“武打戏”的战斗场面吻合。戏台脊头饰“猛将结阵”人物造型,成为潮州屋顶装饰用于戏台之范例。北关帝庙戏台,既具戏剧演出功能,又是古戏台建筑之典范,极富戏剧文化蕴涵。北关帝庙戏台为粤东地区现存历史悠久,规模较大的古戏台建筑之一,与清代建于揭西县棉湖保生大帝庙戏台,合称揭阳庙宇戏台“双绝”。
著名人物
参考资料
揭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草案)公示.揭阳市自然资源局.2022-03-22
【揭阳禁城】.揭阳新闻网.2013\u5e7408\u670827\u65e5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2 15:02
目录
概述
建制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