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以山崖的壁面为材料所作的雕刻。多以
高浮雕及半圆雕为主体,替山造型。较有代表性的,为
洛阳龙门西山北部武则天时期的摩崖三佛龛,主像弥勒结跏趺坐,二佛胁侍,虽未凿毕,但其端庄的面型、适度的比例及流畅的衣褶,可见雕刻技巧相当成熟,此像也是研究古代雕刻工序的极好例证。奉先寺九尊大像则代表唐代摩崖雕刻的艺术成就。固原须弥山石窟在有唐大中三年(849)题记的第二窟,依天然崖壁雕十九米释迦坐像一尊,面型丰满,姿态端正,两肩宽厚,通肩袈裟质感轻薄,具有唐代造像的典型风格。此外还有四川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皇泽寺摩崖造像、大足北山摩崖造像及宝顶山摩崖造像等。
起源出处
摩崖石刻文字出现的时间,有很多说法,有的说出现于周代,有的则说在商代就有了,但都缺乏可靠的证据。根据可靠记载和现有实物考察,可以确指为摩崖石刻者,最早见于东汉时期。这时摩崖数量不少,已达到了一个相当水平。汉代以后,各朝代都有摩崖石刻,有的也很著名。现根据不完全统计,比较著名的摩崖,汉朝有10多处,魏、两晋、南北朝有近20处,隋唐时期有10来处。宋以后也有一些,总共约有50处。
分布地区
我国还有一些较有名的摩崖石刻,《经石峪摩崖》,刻在泰山斗姆宫东北方大约一公里左右的山谷中,该谷有磴[deng 邓]道可通,谷中有小溪,溪右岸有一自然的微有坡度的花岗岩石坪,面积约一亩左右,佛教经籍《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部即刻在该石坪上,所以其峪(山谷)也因刻此佛经而著名于世,故世人又改称其名为“经石峪”。
经石峪刻经,无年款、书者和刻工姓名,历代很多书法家都以其为北齐时的作品。也有人认为其字与山东尖山摩崖《唐邕[yong 拥]题名》相似,所以为唐邕、王子椿等人所书。当时所刻应为《金刚经》全文,经历代剥蚀,现仅存30余行,1000余字,每字直径50厘米左右,书体篆、楷、隶兼备,书法遒劲,字体雄浑,历代被尊崇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明清以来,崖间多有游人题刻杂于其中。近来在峪侧建有高山流水亭,观赏摩崖之余,还可在此小憩。1967年,在溪上游筑拦水坝一道,使溪改道,加强了对摩崖石刻的保护。
《纪泰山铭》,在泰山岱顶大观峰,削壁刻字。摩崖石刻高13.3米,宽5.3米,刻文24行,每行51字,共996字。唐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唐玄宗(李隆基)到泰山祭天封禅时撰文,用隶体书写,额亦用隶书题“纪泰山铭”四个大字。铭文首题和尾部纪年为楷书,稍有变化。摩崖铭右侧有唐苏颋〔ting挺〕“东封朝觐颂”等题名,明朝时已漫漶〔huan患〕不清。1959年,已将《纪泰山铭》全部铭文贴金保护,分外壮观。
陕西汉中地区摩崖石刻,集中于褒城县石门地区。所谓石门,就是东汉明帝(刘庄)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所开凿的一段隧道。古代褒斜道南出褒谷,就穿行于这个隧道中。褒斜道是由陕西关中地区通到蜀郡(今四川省西部)去的一条道路。石门所在地两山对峙,有“虎峰”、“熊山”之胜,有漫道雄关之险,褒水奔流于两山之间,其浪激时如飞雪翻滚,沉静时如“浮浪玉盆”,胜似图画一般。这里的摩崖石刻很多,达到百余品。其中《石门十三品》尤为著名。它们分别刻在褒谷水两岸石门内外,雕凿时间以汉魏等朝为主。如东汉的《汉鄐〔chu处〕君开通褒斜道摩崖》、《故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右扶风丞李君通阁道摩崖》、《杨淮、杨弼表祀摩崖》,三国时期的《李苞通阁道题名》,北朝时期的《石门铭》以及南宋时的《山河堰落成记》等。这些摩崖都是在远离闹市的幽谷之中,由于有深涧绝壁为屏障,历代祸乱未能波及,所以保存较好。以后,由于兴建褒水大坝等水利工程的需要,将其中主要部分迁到现在汉中博物馆保存。
《汉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在陕西勉县褒谷石门西南半里左右的山崖上。开凿于东汉明帝永平六年至九年(公元63—66年)。主要是记述陕西汉中太守鄐君受皇帝诏命承担修整汉中褒谷到郿[mei 梅]南斜谷古栈道的情况,文中有“作桥格六百二十三间,大桥五,为道二百五十八里”等记载。不过褒斜古栈道全长为470公里,这里只说修道258里,可见鄐太守只是修了一部分。这件摩崖是研究我国栈道史的重要材料。此摩崖本身无文字标题,故历代称呼各异,如《开通褒斜道石刻》,《开通褒斜道摩崖》,或者叫《汉中太守巨鹿鄐君开通褒斜道碑》,《汉永平开通褒斜道石刻》等.
南方也有可与北方摩崖石刻相媲美的
摩崖石刻群,湖南省祁阳县浯溪石刻就是其中之一。
浯溪在祁阳县城的西南约二公里左右的湘江西岸。浯溪之水从山中流出,在此处与湘江相汇。俯视山脚,江水溪水,波光粼粼,游鱼点点;仰看山顶,花树丛生,百鸟飞翔,景色十分宜人。难怪人们在《祁阳县志》中要赞美“浯溪胜景”是“天地生成”,“一草一木”都“别饶雅趣”。
浯溪由于两水相汇于此,形成了山高谷深的胜景,加之山形突兀峭拔,崖石质地优良,为摩崖石刻的雕凿提供了优良的条件。所以浯溪摩崖数量很多,其中尤以《大唐中兴颂》最为有名。
文峰山摩崖石刻,位于山东掖县城东南7.5公里,共有石刻30多处,多在突出岩石的侧面,大小不一,形式各异,主要为北朝大书法家郑道昭任光州(治今掖县)刺史时所书。著名作品《荥阳郑文公之碑》,高2.8米,宽3.6米,内容为记其父郑羲生前事迹,长达1300余字;
圣经山摩崖石刻,在山东文登县城西25公里处,山巅有巨石,状如新月,俗称“月牙石”,长约16米,高约6米,内容为老子《道德经》上、下经,连同附记共6000余字;
铁山摩崖石刻,位于山东邹县城北郊的一块巨大的花岗岩石屏之上,面积1037平方米,内容为北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刻《金刚经》、颂文和榜石题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