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
洛阳市,占地面积31.7平方千米,为人文景观。现存2345座佛龛,10万余尊造像,2800余块碑刻题记,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
石刻艺术宝库,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
命名
“龙门”之名来自于隋炀帝。龙门石窟曾是洛阳南面的天然门户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自春秋战国以来,这里就有一个形象化的称谓“伊阙”。后隋炀帝在洛阳营建东都城,因宫殿城门正对着伊阙,而古代帝王又以真龙天子自居,因此得名“龙门”,延用至今。
历史沿革
北魏时期
龙门由大禹在治水中所开凿,其石窟则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3年)前几年开凿。在禹凿龙门之前,龙门山是一个相连的整体,不分东西两山。伊水在龙门山之南积聚,受阻于此山无法向北流出,形成了一片汪洋,时常洪水泛滥。因此,大禹凿开龙门山,使龙门山分为东西两半,伊水便得以从两山中间向北流出。龙门山可作东西两山的统称,在其被伊水(伊河)分为两半后,其东山于武则天建香山寺后而专称“香山”,而西山则继续称“龙门山”。
第一次大规模的开窟造像时期为公元493年至528年间,北魏孝文帝、宣武帝和孝明帝时期共计35年。北魏塑造出了适合中原地区汉民族审美和文化的“秀骨清像”“褒衣博带”和谐统一、臻于完美的佛像,这种造像风格被称为的“中原风格”。现存最有代表性的洞窟有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皇甫公洞和魏字洞等,全部在龙门西山,而且大多是皇家石窟。其中古阳洞是北魏皇室、贵族造像最为集中的洞窟,也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内容最为丰富的洞窟。龙门石窟2800块碑刻题记中,仅古阳洞就占了800多块;著名的魏碑“龙门二十品”中,有十九品在古阳洞。宾阳中洞是北魏宣武帝为孝文帝及文昭皇太后追福开凿营建的,以铭记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进汉化改革和促进民族大融合的历时功绩。仅有记载可查的用工就达80多万个,前后历时24年。
唐朝时期
第二次大规模的开窟造像时期是公元636年至746年间,唐代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时期,前后历经四帝,共计110年。其造像约占整个龙门石窟的三分之二。形成了风靡中国、韩国、日本的寺窟造像风格——“大唐风范”。最有代表性的洞窟,在龙门西山的有潜溪寺、宾阳南洞、敬善寺、奉先寺、万佛洞等;在龙门东山的有大万伍佛洞(擂鼓台)、高平郡王洞、看经寺等。
在唐代三分之二的造像中,又有80%出自唐高宗、武则天当政时期,这时期是龙门石窟最为鼎盛的时期。这一时期龙门石窟的造像,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艺术造诣上,都达到了顶点。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的奉先寺。其劈山而造,九尊大型雕像依山凿石而成,居中的卢舍那大佛更是高达17米多,仅头部就有4米、耳长1.9米,其面部形象被学者们誉为中国雕塑史上伟大的典范,代表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宋明清时期
宋代,分布有陈抟“十字卷碑”、宋真宗“龙门铭碑”。宋朝还在龙门石窟新凿了一些洞龛,并为保护卢舍那雕像,加盖了9间木构屋檐式建筑,俗称“九间房”。
明代,惠简洞窟外门楣表面,以阴线刻出五个方形及半圆形碑首碑形题记,时代均为明万历31年3月吉日立,为捐资修路的题记。
清代,乾隆帝于1750年游幸龙门,在龙门香山寺留下御碑亭。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西逃。回京时途经龙门参观了古阳洞,下令把洞中主佛释迦牟尼整修成老君像,洞改名“老君洞”。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属大型露天不可移动的石灰岩质石窟寺遗址。其位于东经112°27'54”,北纬34°33'24”。遗产面积331公顷,缓冲区面积711公顷,占地面积31.7平方千米。龙门石窟北起龙门镇和铁路桥,南至乾元山南山脚和魏湾,东起部庄至压口小道,西至西山洛奈公路。
地形地貌
龙门石窟东西两山对峙,东山为香山,海拔371.8米,西山又名龙门山,海拔307.6米,伊水由南向北穿流而过,形成龙门峡谷。龙门峡谷地处北亚带秦岭东西复杂构造带,洛阳盆地的东南部,峡谷走向略呈南北向(N10°E),南北长约1200米,东西宽约150~250米,谷深约120米。龙门石窟的山岩整体上向西北方向倾斜,伊河切穿伊阙峡谷后,在西山形成了陡崖,这种反向坡属于稳定坡,坡面陡且向内倾斜,在东山形成相对平缓的坡面,叫正向坡。
地质
在地质史上,龙门石窟地区是一个构造活动频繁的地区。 从几十亿年前的太古代以来,这一地区经历了篙阳运动、中岳运动、怀远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及喜山运动等。篙阳运动是龙门石窟区所在的华北地台在太古代末期所经历 的一次强烈的构造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其主要特点是随着褶皱运动,造成火山和地震的频繁爆发。到了下古生代时, 华北地台以升降运动为主,即部分地区上升为山,部分地区下降为海。这一时期龙门石窟以下降为主,因而形成浅海。 三叠系的印支运动对于华北地台影响不大。在中生代时,龙门石窟已以上升运动为主,并伴随强烈的火山活动,因而造成该地区这一时期地层的缺失。进入新生代以后,龙门石窟区所在的地台经历了喜山运动。在这一运动的早期,该地台以下 降运动为主。到了晚期,则以较大规模的上升运动为主。龙门石窟区所在的地块属龙门山—香山地块,该地块四周分别被关林断裂、龙门桥断裂、草店断裂和部庄断裂切割,因而形成棋盘格子构造。
气候与水文
洛阳龙门石窟地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大风多,夏热多雨且集中,秋季晴朗日照长。龙门地区年总降雨量593.8毫米,其中60%集中于夏季。龙门地区年平均温度14.4°C;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7.4°C,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0.5°C,平均相对湿度为65%。由于受河谷走向的影响,以东北风和西风占优势。
伊河,古称鸾水,发源于栾川县境内秦岭余脉熊耳山南麓陶湾河谷,流经嵩县、伊川,经龙门人洛阳,进偃师,于偃师市东南方岳滩、杨村间与洛河合流,称伊洛河,在巩义神堤渡口注入黄河,是黄河的重要支流之一。伊河主流全长286千米,流域面积6120平方千米,年均流量40.86立方米/秒,冬季有结冰现象:每年7~8月为讯期,冬春季节为枯水期。伊河在洛阳市内长17千米,龙门石窟以上伊河流域面积约5318平方千米,河谷宽250~300米。
伊河龙门段是龙门石窟景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龙门山色”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为龙门石窟营造了美好的山水景观,丰富了龙门地区的地下水量。在景区内建有伊河橡胶坝蓄水,形成了面积约100万平方米的人工湖面,为了加强对伊河的管理,在龙门设立了伊河管理站,对伊河水位加强实时监测监控。
生物多样性
龙门石窟地区植物主要有人工栽培的常绿针叶林、落阔叶林和农田,以及天然次生的灌丛、草甸等。龙门风景区现有 常绿乔木352种,350株,以针叶林为主,其中约90%以上为人工栽植的侧柏林。草本植物主要有狗尾草、竹叶草、野菊花等。林下灌木有酸枣、荆条,以酸枣最多,共有36株,林下草本植物有14种,包括黄背草、白羊草、荩草等。龙门石窟风景区内共有阔叶树2933株,常见的有刺槐、白榆、臭椿、泡桐等。景区具有常绿花木191株,落叶花木734株。果树有核桃、柿子、软枣等。纤维植物有杠柳、构树等。药用的野生植物主要有柏子仁、酸枣仁、连翘、野菊花等。
景区布局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城南6公里处的伊阙峡谷间,由西山石窟、东山石窟、
香山寺和
白园四个景点组成。从龙门石窟景区入口进入,景点沿伊河两岸分布,先后可以浏览禹王池、潜溪寺、宾阳中洞、宾阳北洞、万佛洞、奉先寺、漫水桥、礼佛观景台、香山寺、白园等景点。
龙门石窟的参观路线主要有总路线: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白园,西山石窟:大石门(景区入口)-松林-禹王池-宾阳三洞-摩崖三佛龛-万佛洞-奉先寺-古阳洞-药方洞。东山石窟:擂鼓台三洞-千手千眼观音像龛-看经寺-二莲花洞。香山寺:蒋宋别墅-乾隆御碑亭-观景台-石楼-钟鼓楼。白园:青谷-乐天堂-诗廊-琵琶峰。
重要景点
西山石窟
西山石窟汇聚了90%的石窟造像,是景区精华之所在。西山石窟包含龙门桥、禹王池、宾阳三洞、莲花洞、万佛洞、奉先寺、古阳洞、药方洞等景点。
龙门桥是传说“鱼跃龙门”的发生地,雄伟秀丽,倒映在澄澈的伊水之中,晕染得山水共一色。
上方有一柱造型奇特的石笋,相传为大禹治水时所用,禹王池因此得名。在龙门众多的溪流山泉中,禹王池水势最盛,景色最美,水中更有锦鲤嬉戏。
北魏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大型皇家洞窟,是宣武帝为其父母孝文帝和文昭皇后祈福所营造。中洞的“华盖”窟顶、三世佛造像、布满岩壁的彩绘浮雕堪称宏观巨构。北洞还有网红“剪刀手”佛像,人称“史上最萌佛像”,其成为景区“网红”,吸引众多游客。
莲花洞因窟顶雕有一朵高浮雕的大莲花而得名,大约开凿于北魏年间。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为出污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窟顶多以莲花作为装饰。莲花洞中莲花周围的飞天体态轻盈,细腰长裙,姿态自如。洞内正壁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像为释迦牟尼立像,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衣褶简洁明快,是释迦牟尼的游说像,即释迦牟尼外出讲经说法时的形象。二弟子是浅浮雕,左侧弟子迦叶深目高鼻,胸部筋骨突兀,手持锡杖,似一西域苦行僧,其头部早年被盗,现存法国吉美博物馆。龙门石窟中最小的佛像,仅有2厘米高,小千佛位于莲花洞南壁上方,生动细致,栩栩如生。
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最为辉煌、造像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群雕,气势瑰丽而磅礴,充分显现着皇家石刻的恢宏气派。最为知名的卢舍那大佛位于其中。
“龙门石窟第一窟”,是龙门石窟开窟最早、时间延续最长且内容最为丰富的洞窟。洞内有各式的造像龛多达1000余个,秀骨清像的佛像造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北魏孝文帝为祖母冯太后营造的功德窟,是龙门石窟造像群中开凿最早、书法艺术最高的一个洞窟,也是北魏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洞内四壁及窟顶雕刻各式佛龛,是中国石窟中保存造像题记最多的一个洞窟。
药方洞有中国最早的石刻药方。窟门两侧甬道上刻有唐代140余种药方,记录病名有40例,针灸疗法20种,涉及药物更是多达173种,药方洞因此得名。失音、恶刺,甚至是霍乱、瘟疫,治疗这些疑难杂症的药方都记录在这个洞窟里。
东山石窟
擂鼓台中洞,又名大万伍佛洞。是一座武周禅宗窟,洞顶作穹隆形,并有装饰华丽的莲花藻井,造像是一佛二菩萨,主佛为双膝下垂而坐的弥勒佛,壁基有二十五尊高浮雕罗汉群像,从南壁西起到北壁西止。罗汉群像构成一个半环形装饰带,罗汉群像均罗汉身旁都刻有一段从《付法藏因缘传》里摘录的经文介绍该罗汉的身世及特点。所刊经文中多杂以武周新字,是武周时期禅宗所经营的洞窟。
擂鼓台北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较早,规模最大的密宗造像石窟,擂鼓台北洞为穹隆顶,马蹄形平面,高4米,宽4.9米,窟顶为莲花藻井,周围环绕四身飞天。其因风化剥蚀已不清。北洞的主像,中洞的三尊佛像以及南洞的一尊佛像,是民国时期从别处搬移进去的。洞内三尊大坐佛中,东壁的主佛为毗卢遮那佛意为日,即除暗遍明之意,因此又称“大日如来”,它头带宝冠,胳膊上带着臂钏的菩萨装形象,像高2.45米,结迦坐于0.9米高的须弥台坐之上。在北洞的前壁南侧,雕有八臂观音一尊,像高1.83米,赤足坐于圆形台坐上,在前壁的北侧还雕有四臂十一面观音,像高1.9米,赤脚立在圆形台坐上。
看经寺为唐朝武则天时期所雕刻,双室结构,前室崖壁有数十个小龛造像,主室进深1170厘米,宽1116厘米,高825厘米,平顶,方形平面,四壁垂直,三壁下部雕出高均180厘米的传法罗汉二十九祖(正壁11身,两壁个9身),为中国唐代最精美的罗汉群像,是据隋代费长房《历代法宝记》刊刻的。这种不雕佛像仅雕罗汉的大窟,似是一大型禅堂,可能是禅宗所主持开凿的。看经寺是龙门东山最大的一个洞窟,29尊传法罗汉保存完好。
四雁洞是一个盛唐时期的中型洞窟。该洞窟的窟顶是一个莲花藻井,莲花藻井的四周有四个飞天的四飞雁环绕,奇特的是这四只雁的腿都十分细长,和鹤腿相似,四雁洞之名即来源于此。佛经中曾以五百雁来双喻五百罗汉的故事。洞内雕刻四雁以寓意的手法,以雁来比喻罗汉,在龙门石窟中仅此一处。
二莲花洞位于四雁洞南面,是一组双窟,模式相同,所以称为二莲花洞。二莲花洞约凿于武周至唐玄宗时期。二洞的造像雕饰与布局完全相同。窟内顶部的藻井都覆莲图案。洞内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中间主佛为阿弥陀佛,手施降魔印。洞窟的规模介于大、中型洞窟之间。雕像的手法较为成熟,颇具唐风,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香山寺
香山寺位于洛阳城南13公里处的香山西坳,与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西山窟区一衣带水,隔河相望,与龙门石窟东山窟区和白园一脉相连,并肩邻立。香山寺微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印度来华高僧地婆诃罗(日照)葬于此,为安置其遗身重建佛寺。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在洛阳称帝,建立武周王朝,梁王武三思奏请,敕名“香山寺”,并重修该寺,当时香山寺危楼切汉,飞阁凌云。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遗命葬于香山寺如满大师塔侧。宋金时期香山寺犹存,元末废弃,清康熙年间重修,清末民国初年,香山寺又渐荒芜。解放后,香山寺又进行了多次修葺,2002年,新香山寺借鉴唐代风格,对蒋宋楼,乾隆御碑亭,衣钵塔等进行修缮。在原址上新建了钟楼、鼓楼、大雄宝殿,整修了天王殿、罗汉殿、步游道等。
武则天在洛阳称帝时,十分青睐清幽雅致的香山寺。她多次到香山寺中石楼游幸,并在石楼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千古传颂的典故。
白居易晚年在洛期间,长住香山寺,与李元爽等八位老人组成“香山九老”,每日饮酒赋诗。
白园
位于洛阳龙门风景名胜区东山琵琶峰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墓园,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1961年,国务院公布白居易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园内主要景点有青谷区、乐天堂、诗廊、墓体区、日本书法廊、道诗书屋等10余处。青谷区位于两山之间,有白池、听伊亭、石板桥、松竹和白莲。乐天堂依山傍水,内有大诗人白居易的汉白玉塑像,瞻仰书中走出的文人风情。诗廊依山而建的百米长廊,陈列有白居易诗歌27首,妙笔生花,风格各异。在这里既可回味在课本上读到过的白居易传世名作,又可以领略书法艺术之美。
龙门二十品
龙门二十品的称号始自清代。龙门石窟中很多碑刻题记,经过历朝的推崇,到清代中期,人们从这2800多快题记中,精选出了二十块有代表性的作品,成为“龙门二十品”,其中十九品在古阳洞中。“龙门二十品”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字型端正大方,上承汉隶,下开唐楷,在中国书法艺术上占有重要地位。
文化活动
龙门石窟景区于2020年4月10日面向旅行社上线运营龙门夜间游览“夜游龙门”参观旅游活动,由旅行社统一组织运营。线路依托龙门文物遗产资源、自然山水、石刻艺术、书法艺术、悠然的夜景等构成。该项活动具有专属的游览时段,路线、导览讲解,突出“素、雅、静、禅、修”龙门特色文化元素和夜间游览特征,具有“诗乐伊渡·伊水禅意游”“寻悟梵境·石窟品鉴游”“静心悠赏·伊阙胜迹游”三大特色主题线路,围绕龙门历史文化、石刻艺术、传说故事、诗词歌赋、山水风光等开展。
其他看点
龙门石窟碑刻
在龙门西山宾阳中洞与南洞之间,有一座中国石窟寺中现存最大的摩崖碑刻——伊阙佛龛之碑。伊阙佛龛之碑原是北魏宣武帝为孝文帝、文昭皇后开凿功德窟的发愿碑文,被魏王李泰抹去原碑文,重新刻于唐贞观十五年,由岑文本撰文,大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碑额上用篆文镌刻着“伊阙佛龛之碑”六个字,也被称为“伊阙碑”。碑高约290厘米,宽190厘米,碑文由唐中书侍郎岑文本撰文,全文1800余字,用骈文体的体裁一气呵成,辞风华丽,造句工整。褚遂良用楷体书写正文,字体端庄,笔力挺劲。康有为曾评价此碑“清虚高简”,刘熙载高赞此碑“兼有欧虞之胜”。因此伊阙佛龛之碑作为初唐书法的代表作品。
陈抟“十字卷碑”位于龙门西山石窟北端潜溪寺之南,有宋代道教哲理大师陈抟所书“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十字卷碑,这句话赞颂了道家始祖老子。陈抟是中国道教史上著名人物,为人放荡不羁,其书法寓刚劲于柔刃之中,减笔变形,出奇制胜。碑高68厘米,横长200厘米,藏于龙门石窟的墨迹为横版式。碑面还刻有诗、文三段,皆为楷体,书体笔法豪放潇洒,浑厚奇伟。
龙门铭碑位于龙门东山看经寺北侧,为宋真宗游龙门时赐书刻碑,刻立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三月。此碑与龙门西山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并称为两伊双璧。据《宋史》记载,北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宋真宗入西京拜先皇陵,游幸龙门,并亲自赐书刻碑。碑高175厘米,宽144厘米,正书13行,每行25字,共计300余字。碑文用笔劲健,字形规整,北宋真宗皇帝对龙门风光描述“高阙巍峨,群山逶迤” “结而为山,融而为谷”“乃固王城,是通伊水,形胜居多,英灵萃止”。
造像
优填王像,即为印度憍赏弥国国王为释迦牟尼佛所造旃檀像。随着佛教在印度的传播,该像开始传播起来,随着佛教的东渐,佛像也由西域传入中国。唐代贞观十九年,玄奘由印度求法归来,带回了“刻檀佛像一躯,背光座高尺有五寸,拟憍赏弥国出爱王(即优填王)思慕如来,刻檀写真像”。龙门地区初唐时期流行雕凿优填王像,或与玄奘从印度带回的雕像粉本有关系。
龙门石窟中现存的开窟造像的域外人不仅有天竺(古印度)人,而且也有康国(西域古国名,唐时系粟特昭武九姓国之首,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一带)人等,反映了他们对佛教的信仰。其中在距离龙门西山北部珍珠泉15米的新罗像龛,是古朝鲜王国在龙门石窟的唯一造像龛,反映出新罗国与唐朝在文化交互上具有密切联系。
在龙门石窟现存的十七种乐器中,有九样从西域传来的。汉魏以来由波斯、印度通过佛教传来了曲颈琵琶和五弦琵琶,对中国的音乐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雕刻在唐代开凿的万佛洞两壁壁基的伎乐人,他手持曲颈琵琶,身上丝带仿佛也随着音乐起舞飘扬,有不同凡俗、飘飘欲仙的感觉。
建筑
爱奥尼亚柱头源于古希腊,特点是比较纤细秀美,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爱奥尼柱广泛出现在古希腊的大量建筑中。在龙门石窟宾阳中洞门券拱下雕刻一对柱头,带有明显的希腊“爱奥尼亚”式柱头痕迹,属于古希腊爱奥尼亚风格式石柱,是典型的希腊文化艺术之一。龙门出现的这种希腊式石柱是希腊、波斯、印度和中国多元文化交融之产物。
佛塔起源于古印度,又名塔婆、浮图等,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建筑形式,承载了宗教、美学、哲学等诸多文化元素,样式精美,结构精巧。 随着佛教的传入,佛塔这种建筑形式也传入中国,在龙门塔的形式主要有阁楼式塔、密檐塔、覆钵塔等。
装饰
龙门石窟的装饰纹样中,多有经丝绸之路传入的西域乃至欧洲的图案造型。古阳洞北魏龛楣常见的联珠纹、葡萄纹、忍冬卷草纹雕刻,也传达出西域传统艺术题材的深远影响。
在宾阳南洞北壁有开凿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的立佛一龛,佛之通身着“曹衣出水”式薄衣贴体式通肩袈裟,从而洋溢着一种笈多艺术秣菟罗样式“湿衣佛像”的雕刻风格,这显示出有唐初叶以来,秣菟罗佛教艺术对龙门美术形态的影响。
开发与保护
现代保护
1953年,龙门文物保管所成立,其保护受专家、学者和研究、管理部门的重视。1961年国务院公布龙门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3年9月,石窟管理机构主持召开了“龙门石窟1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共有美国、日本、德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提交了70多篇论文,对加强龙门石窟的保护与研究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1997年,龙门石窟研究院与意大利合作开展龙门奉先寺遗址考古调查与保护工作,历时5年的考古与研究,对奉先寺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内涵有了初步认识。
2001年4月,由加拿大国家美术馆收藏的看经寺内的罗汉像,无偿送还龙门石窟研究院永久保存,失窃60多年国宝的回归,开创了龙门石窟流散文物回归先河。同年龙门石窟还远赴比利时、日本进行了长达一年的龙门石窟文物展,引起轰动。
2004年,意大利和中国政府合作,开展中意合作文物保护修复培训项目,在此推动下,龙门石窟第一个文物修复实验室建立。
2007年3月28日,龙门石窟的
卢舍那大佛结束了面部修缮工程,保护人员没有对大佛进行大的修复,只是对大佛表面除尘除污,封堵大佛自身和周边细缝。
2022年3月,为防止降水通过崖体裂隙下渗,工作人员为奉先寺搭建临时防水棚。在北石窟寺南端开始搭建防水工程。经过近一年的温湿度、渗水率等数据监测,防水效果明显。
修缮工程
1971年至1974年,国家文物局实施奉先寺抢险加固工程,这是中国国内首个大型石窟维修加固工程。经过这一阶段的加固维修,有效防止了石窟围岩和造像的倒塌崩落,奉先寺群雕的稳定性得到了保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利用“遗产保存日本信托基金”实施的无偿援助项目,由中、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方合作实施,旨在对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进行保护和修复,项目总经费为125万美元。
项目于2001年11月签字,2002年1月正式实施,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02年1月~2005年2月)主要是对龙门石窟进行地形调查、地质勘察、环境观测、病害监测等数据资料的收集,试验材料、工艺等;
第二阶段从2005年3月开始,重点是以3个实验洞窟为对象,进行保护修复施工。专家经过研究龙门石窟各洞窟的资料,选定了能代表洞窟低、中、高位置,位于南、中、北区域的三个洞窟,分别为西山石窟北部的潜溪寺、中部的皇甫公窟、南部的路洞。
2007年8月9日下午,专家组通过了设计方案,甘肃铁科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工程公司中标,待设计方和施工方进行技术交接后,施工将立即展开。考虑到龙门石窟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专家组要求,先对潜溪寺展开修复保护工程,待设计方案经过实践确认可行后,再在另外两个洞窟展开,进而找到最科学的龙门石窟洞窟修护保护方案。
2021年12月,《
“十四五”石窟寺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发布的同时,龙门石窟
奉先寺大型渗漏水治理和危岩体加固保护工程正式启动,这是
卢舍那大佛自20世纪70年代奉先寺进行保护修复工程后,首次进行的大型保护工程。经勘察,奉先寺存在危岩体及渗漏水等病害现象。“此次保护工程对大佛顶部及两侧的危岩体进行修复,不涉及卢舍那大佛本体。截至2022年3月,大修已完成项目总工程量50%,主要工作重点在奉先寺北坡和西坡。
2022年7月,经过再次大修的龙门石窟奉先寺正式与游客见面。7月21日,龙门石窟研究院举办奉先寺保护工程完工发布会,工程已通过了洛阳市文物局组织的竣工初步验收。8月2日,卢舍那大佛经过数月“大修”后真容再现。龙门石窟奉先寺渗漏水治理与危岩体加固保护工程严格按照项目立项、勘察、设计、方案审批等程序进行报批,经国家文物局批复立项,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准和河南省文物局2021年6月核准的保护方案实施。
2023年,龙门石窟研究院第一时间组织文保专家到现场实地踏勘洞窟病害发展情况,评估险情,形成评估意见,并编制了详细的勘察设计文件,于2023年9月20日开始施工。
数字复原
龙门石窟研究院提出“回归历史,再现芳华”数字龙门的主题构想,采用数字技术对石窟文物进行虚拟修复,针对文物本身遗失或损坏的部分,利用文献资料、图像信息,按照一定规则对其进行修补,复原其历史样貌,结合现代科技手段为游客提供全新的游览体验。数字技术揭开洛阳龙门石窟最美观世音神秘面纱。
考古发现
2022年6月,考古人员首次在卢舍那大佛面部检测到金、银元素存在。“这表明在建造卢舍那大佛时,很可能使用了‘贴金’工艺。”此外,考古人员还在卢舍那大佛右侧胁侍普贤菩萨造像的眼睛处,发现了成分为二氧化硅和铅的古代琉璃眼珠,呈弧形片状,厚度约0.5厘米。其中,右眼眼珠为一整块琉璃,左眼眼珠则是由两块琉璃拼合而成,目前只残留外侧一半。据龙门石窟研究院石窟保护研究中心主任马朝龙介绍,奉先寺造像保存大块片状唐代琉璃实物,实属罕见。“清理后可以看出,琉璃颜色呈暗绿色,质地均匀,熠熠闪光。”
2024年3月20日,记者从
龙门石窟研究院获悉,该研究院考古人员在伊河龙门段发现一件菩萨造像残块,初步推测为一件唐代圆雕菩萨半身像。
2024年4月10日,记者从龙门石窟研究院了解到,为配合龙门石窟东山擂鼓台南洞加固维修保护工程,考古人员对擂鼓台南洞前壁(西墙)内的填充物进行清理时,出土了较多精美遗物,并发现石刻造像和建筑构件80余件,这是龙门石窟首次在古代维修工程的墙壁内发现造像。
相关文化
传说
鱼跃龙门的传说故事发生在今洛阳龙门石窟所在地。
李白《赠崔侍御》:“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诗中的“孟津”即今洛阳下辖县,北临黄河。
相传,禹辟伊阙以后,水流湍急,游息于
孟津(今洛阳下辖县)黄河中的鲤鱼,顺着洛、伊之水逆行而上,当游到伊阙龙门(今洛阳龙门石窟所在地)时,波浪滔天,纷纷跳跃,意欲翻过。跳过者为龙,跳不过者额头上便留下一道黑疤,所以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赠崔侍御》诗中写道:“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鱼跃龙门,又称
鲤鱼跳龙门、
鲤跃龙门等。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事业成功或地位高升。
在龙门伊阙的石窟开凿前,曾爆发过一场
伊阙之战。
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大将
白起率秦军在伊阙龙门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亦可谓白起的成名之战。战争中,秦将白起针对韩、魏两军互相观望,不愿当先出击的弱点,以少量兵力钳制联军的主力韩军,以主力猛攻较弱的魏军。魏军无备,仓促应战,迅即惨败。韩军震慑,且翼侧暴露,遭秦军夹击,溃败而逃。白起乘胜挥师追击,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攻占伊阙,夺取魏城数座及韩国安邑以东大部分地区。魏、韩两国割地求和。战后,韩国精锐损失殆尽。秦国则以不可抗御之势向中原扩展。白起擂鼓台,位于龙门桥东边,据说那里就是伊阙之战时,白起擂鼓助战的地方。
诗词
重要事件
景区事件
2024年8月20日,网传视频显示,龙门石窟景区内下起大雨,游客纷纷在入口处避雨,一些没带伞的游客躲进洞窟内部,引发争议。随后,景区回应,暴雨持续时间长,游客应急避雨,石窟未被损坏。
所获荣誉
1961年,国务院公布龙门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龙门风景名胜区被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000年11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6年1月,龙门石窟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
2007年4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
5A级旅游景区”。
2009年,龙门石窟被
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现存窟龛最多的石窟,创造了现存窟龛数量中国之最。
2020年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年会暨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市长论坛荣获2019年遗产保护管理工作5星等级。
2022年8月,洛阳市龙门石窟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2022年12月,入选2022年11月AAAAA级景区品牌影响力100强榜单。
价值意义
龙门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里程碑
龙门石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窟内造像雕刻精湛,内容题材丰富,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它以自身系统、独到的雕塑艺术语言,揭示了雕塑艺术创作的各种规律和法则。
在它之前的石窟艺术均较多地保留了
犍陀罗和
秣菟罗艺术的成分,而龙门石窟则远承印度石窟艺术,近继
云冈石窟风范,与魏晋洛阳和南朝先进深厚的汉族历史文化相融合开凿而成。
所以龙门石窟的造像艺术一开始就融入了对本民族审美意识和形式的悟性与强烈追求,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中国化、世俗化的趋势,堪称中国石窟艺术变革的“里程碑”。
皇家风范
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皇室贵族拥有雄厚的人力、物力条件,他们所主持开凿的石窟必然规模庞大,富丽堂皇,汇集当时石窟艺术的精华,因而龙门石窟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这些洞窟的开凿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所以龙门石窟的兴衰,不仅反映了中国5至10世纪皇室崇佛信教的盛衰变化,同时从某些侧面也反映出中国历史上一些政治风云的动向和社会经济态势的发展,它的意义是其它石窟所无法比拟的。
碑刻题记
龙门石窟是中国古碑刻最多的一处,有古碑林之称,共有碑刻题记2860多块,清代
武亿评价:“龙门不仅为石镌佛场,亦古碑林也”。其中久负盛名的《
龙门二十品》是
魏碑体代表;
褚遂良《
伊阙佛龛碑》是唐
楷书体典范,与
宋真宗《龙门铭碑》并称龙门书法艺术“
双璧”,为中国书法艺术之杰作。
“龙门二十品”指选自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是
魏碑书法的代表。其中十九品在
古阳洞,一品在慈香窟。
对外影响
日本
光明皇后非常敬仰武则天。武则天在洛阳
紫微城建造
天堂,以及在龙门石窟
奉先寺雕刻
卢舍那大佛石像的消息由入唐求法僧传至日本,天平十二年(740),
圣武天皇发愿“朕亦奉造”。于是日本奈良
东大寺随之建立,内部亦供奉“卢舍那大佛”。
韩国庆州
石窟庵的释迦像与龙门石窟的卢舍那佛进行比较后,学者指出龙门石窟的佛像是韩国庆州释迦像的先例。在石窟庵的十一面观音和菩萨像上,学者木下空太郎认为龙门石窟的唐代雕刻是其源流。
香港宝莲禅寺
天坛大佛的造型,依据佛经如来三十二形相之记载塑造,其面相参照龙门石窟的毗卢遮那佛,取其丰圆端丽,衣纹和头饰则参照敦煌石窟第360窟的释迦佛像,取其婉转流畅,故佛像兼备隋唐佛教全盛时期造像特色,再由艺术家加以调和统一,遂成为今日天坛大佛的造型。
世界文化遗产
遗产名称:龙门石窟(Longmen Grottoes)
入选时间:2000年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ii)(iii)
地理位置:N34 28 00 E112 28 00
遗产编号:1003
遗产描述: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由于地处都城之南,古代帝王拟己为“真龙天子”,故又称“龙门”。龙门自古为险要关隘、交通要塞,因山青水秀、环境清幽、气候宜人,素为文人墨客观游胜地,又因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故而古人择此而建石窟。
龙门石窟开凿于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之后历经
东魏、
西魏、
北齐、
隋、
唐、
五代、
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1400余年之久。1961年国务院公布龙门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龙门风景名胜被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龙门石窟因满足
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i)(ii)(iii)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文化遗产遴选标准(i):人类艺术创造力的杰出表现。
文化遗产遴选标准(ii):是对悠久历史的艺术形式的完美展现,它在
亚洲地区的文化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文化遗产遴选标准(iii):是对中国
唐朝高度的文化水平和成熟的社会的展现。
龙门地区的
石窟和
佛龛展现了中国
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年~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详实描述
佛教中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
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旅游信息
门票价格
龙门石窟景区实行一票制,包含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白园四个景点,全价票90元/人,半价票45元/人。
参观路线
总 路 线: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白园
●西山石窟:大石门(景区入口)---松林---禹王池---宾阳三洞---摩崖三佛龛---万佛洞---奉先寺---古阳洞---药方洞
●东山石窟:擂鼓台三洞---千手千眼观音像龛---看经寺---二莲花洞
●香 山 寺:蒋宋别墅---乾隆御碑亭---观景台---石楼---钟鼓楼
●白园:青谷---乐天堂---诗廊---琵琶峰
夜游路线:龙门古街(西北服务区)——西门石窟——宾阳三洞——万佛洞——卢舍那大佛——西门出口——过漫水桥——在卢舍那大佛对面的礼佛台拍全景——香山寺——龙门古街(西北服务区)
(夜游龙门)基础指南:
开放区域:西山石窟、香山寺
售票时间:17:30-19:30
检票时间:18:00-20:00
清场时间:21:00
交通路线
飞机:距洛阳北郊机场约25公里,车程时间约30分钟。
火车:距洛阳火车站约19公里,车程时间约30分钟。
高铁:距洛阳高铁龙门站约4公里,车程时间约10分钟。
公交:可从洛阳火车站乘81路公交车前往,车程约40分钟。还可从市区其他地方乘坐53路、60路等也可以到达。
自驾:距二广高速龙门站约1.5公里,车程时间约5分钟。(沿二广高速-龙门收费站下高速后,右转进入龙顾路,可直接驶入东北服务区停车场)
酒店住宿
龙门石窟景区附近的民宿大多集中在龙门古街,位于西北服务区游客中心向南50米,游客中心停车场出口直达。此外,除了以上位于龙门古街的民宿外,还有洛阳东山宾馆,其位于龙门东山,近临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