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为
唐代诗人
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诗。它以通俗的语言说出了一个道理: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
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这首诗哲理丰富,语言平实易懂,是白居易一首较好的七言诗。
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诗。它以极通俗的语言说出了一个道理: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
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否则就会把周公当成篡权者,把
王莽当成谦恭的君子了。诗人表示像他自己以及友人
元稹这样受诬陷的人,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而应当多加保重,等待“试玉”、“辨材”期满,自然会澄清事实,辨明事伪。这是用诗的形式对他自身遭遇进行的总结。
在
表现手法上,虽以议论为主,但行文却极为曲折,富有情味。“赠君一法决狐疑”,诗一开头就说要告诉人一个决狐疑的方法,而且很郑重,用了一个“赠”字,强调这个方法的宝贵,说明是经验之谈。这就紧紧抓住了读者。因在生活中不能做出判断的事是很多的,大家当然希望知道是怎样的一种方法。“不用钻龟与祝蓍”。先说不用什么,而该用什么,却不径直说出。这就使诗歌有曲折、有波澜,对读者也更有吸引力。诗的第二、三句才把这个方法委婉地介绍出来:“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很简单,要知道事物的真伪优劣只有让时间去考验。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比较,事物的本来面目终会呈现出来的。
以上是从正面说明这个方法的正确性,然后掉
转笔锋,再从反面说明:“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如果不用这种方法去识别事物,就往往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对周公和王莽的评价,就是例子。周公在铺佐成王的时期,某些人曾经怀疑他有篡权的野心,但历史证明他对成王一片赤诚,他忠心耿耿是真,说他篡权则是假。王莽在未取代汉朝政权时,假装谦恭,曾经迷惑了一些人;《
汉书》说他“爵位愈尊,节操愈谦”。但历史证明他的“谦恭”是伪,代汉自立才是他的真面目。“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这是全篇的关键句。“决狐疑”的目的是分辨真伪。真伪分清了,狐疑自然就没有了。如果过早地下结论,不用时间来考验,就容易为一时表面现象所蒙蔽,不辨真伪,冤屈好人。
诗的意思极为明确,出语却曲折委婉。从正面、反面叙说“决狐疑”之“法”,都没有径直点破。前者举出“试玉”、“辨材”两个例子,后者举出周公、王莽两个例子,让读者思而得之。这些例子,既是论点,又是论据。寓哲理于形象之中,以
具体事物表现普遍规律,小中见大,耐人寻思。其以
七言律诗的形式,表达一种深刻的哲理,令读者思之有理,读之有味。
虽平乏,然明言间之理,文笔近众,此不可言为拙作也。(
曹寅,《
全唐诗》录)
若说《放言》是好诗,它无它应有的气势或工笔,只觉它略显漂浮的感觉,如果能悟出道理来,别人也会说它是好诗。(
张志公,《论白居易与他的诗》)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
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河南
新郑(今河南
郑州新郑市)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
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郑州新郑东郭宅(今新郑市
东郭寺村)。
白氏祖籍山西
太原,白居易的祖父
白锽移居
下邽(今陕西
渭南市北)。白锽后曾任巩县(今河南郑州
巩义市)县令,和当时邻居新郑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清水秀,遂移家于新郑,白居易本人就出生于河南新郑。卒后葬于河南
洛阳,
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
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
翰林学士、
左赞善大夫。有《
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
长恨歌》、《
卖炭翁》、《
琵琶行》等。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释、道三家。立身行事,以
儒家“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为指导思想。其“兼济”之志,以儒家
仁政为主,也包括
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
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
白居易不仅留下近3000首诗,还提出一整套
诗歌理论。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与元九书》)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同上),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因此,
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
诗经》以来的
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
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