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
基地
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旨在加强中国的区域和国别研究,为国家制定发展战略政策措施提供智力支持、决策咨询、理论探讨和实践分析。
基本信息
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服务国家外交战略,促进教育对外开放,教育部在部分高校和研究机构启动了区域和国别研究以及国际教育研究基地遴选与培育建设工作,力争将培育基地发展成能够为国家制定发展战略、政策措施提供智力支持的研究基地。
首批获得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的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共37个,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全国多所高校。根据规定,教育部将对入选的研究培育基地每年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经过约一年的培育建设,教育部将进行评估,最终确定正式的研究基地。教育部要求通过完善体制机制、
加大政策引导、实施项目支撑、强化制度建设、注重调查研究等举措,努力构建基地建设和人才保障并重、基础研究和问题研究并行、研究对象和领域全面覆盖而重点突出、研究主体和方式多元开放而协作共享的区域和国别研究的新格局,并争取以实施国家层面的推进计划为牵引,实现区域和国别研究的持续科学发展。
基地名单
区域研究基地
北京大学 非洲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 南亚研究中心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极地问题研究中心
兰州大学 中亚研究中心
西南科技大学 拉美研究中心
天津外国语大学 拉美研究中心
宁夏大学 阿拉伯研究中心
浙江师范大学 非洲研究院
上海师范大学 非洲研究中心
贵州大学 东盟研究中心
广西大学 东盟研究中心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东欧研究中心
四川大学 欧盟研究中心
上海外国语大学 欧盟研究中心
四川大学 南亚研究中心
厦门大学 东南亚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教育研究中心
国别研究基地
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同济大学 德国研究中心
四川外国语大学 德国研究中心
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
北京外国语大学 日本研究中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法国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 法国研究中心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加拿大研究中心
北京外国语大学 加拿大研究中心
北京外国语大学 英国研究中心
上海外国语大学 英国研究中心
上海外国语大学 俄罗斯研究中心
四川大学 美国研究中心
浙江工商大学 日本研究中心
浙江传媒学院 英国研究中心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05 12:18
目录
概述
基本信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