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物流(VL, Vehicle logistics)是基于时间竞争的敏捷汽车
供应链环境中, 以整车作为
物流服务标的物,按照客户订单对
交货期、交货地点、品质保证等的要求进行
快速响应和准时配送。整车物流从简单的商品运输变化为以运输为主体,
仓储、
配送、末端增值服务为辅的新型物流。
分类
按照整车物流标的物设计和技术特性,整车物流可以分为:乘用车车辆物流、商用车车辆物流、
特种车辆车辆物流、
工程车车辆物流等等。
按照整车物流标的物车辆使用年限特性,整车物流可以分为:商品车车辆物流、二手车车辆物流、古董车车辆物流等等。
按照整车物流运输工具特性,整车
物流运输方式可分为:陆路运输、
航空运输、
水路运输等等。其中陆路运输可分为
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水运整车物流又可分为集装箱整车物流运输、
滚装船整车物流运输。
整车物流在各国及汽车行业内都有不同的说法:日本称为“车両物流”、“完成车物流”,其实还有旧车物流叫做“
中古车物流”;英美等国也称“Finished vehicle logistics”、“Vehicle logistics”、“Vehicle transport”。
行业现状
中国整车物流行业启蒙于 20 世纪 90 年代,是伴随着中国汽车产业逐步发展而发展的,并密切跟随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粗浅到专业、从被动仿效到主动创新的逐步发展提升。回首国内
汽车物流行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当前的整车物流行业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现象一
公路企业未形成规模、
协同效应,具有“资源利用率低,运输成本高,运力
资源浪费,竞争力薄弱”等特点
汽车物流行业的进入门槛不高,造成行业群体数量多,单个企业控制车辆规模少,行业拥有 10000 多辆车,从业企业达 400-500 家。大多数企业依靠当地的发出资源,不能构成规模和回流网络,单车重载率很低,或者极低的回流
配载价格造成企业效益水平差。
效益和规模的原因,使得大多数企业没有能力提升管理技术,保障服务质量。
整个行业服务水准不高,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和约束机制,造成同等价格条件下的服务内涵、品质判断参差不齐,导致服务品质参差不齐,商品车交付及时率,商品车质损率,架子车的事故率等诸项指标均不尽人意。
忽高忽低的汽车市场需求变化,主机厂受成本压力、外国汽车厂竞争压力, WTO 关税调整等政策因素影响,必然导致其压力向汽车产业链其他环节的释放。主机的
成本核算需求已经把
物流运输企业的车辆利用率超前定位在 70-80% 之间,严重挤压了整车物流商的效益空间。
持续增长的油价成本和不规范的途中罚款更加重了企业负担。
国家标准的限制导致了区域间的政策尺度掌握差异。超长、超限车型在这里不能上牌,在那里就可以通,怎么也解决不了竞争的对等、基础统一。
大多情况下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局面,围绕一个主机厂,以当地运输为主体形成了一批运输企业,他们的规模、管理能力、地域的群体利益制约了外地企业参与竞争,特别在月初、月末的不均衡销售发运情况下,更加无法旗帜鲜明的提出强化管理、改善品质的合理管理需求。
公路公司为了生存不得不卷入无序、
恶性竞争。恶性竞争导致了行业
价格体系的破坏和局部供需的不平衡。汽车
物流运输过程中,各企业为寻求回流效益、不惜牺牲自身利益,破坏了行业价格体系。这种恶性竞争还造成了局部运力供给大于运量需求的假象,一方面是潜力巨大的市场和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却是价格的不断压低和利润的不断侵蚀,这种效益
剪刀差的矛盾日趋突出。
现象二
铁路、水路由于诸多因素,制约了品质改善
水运:主要的原因是中国一部分高速公路的规划与长江、沿海的水运线路平行,另外水运项目的分段收费
价格倒挂,特别是:两端短驳成本高,码头费高,扭曲了水运的成本优势,此外,航线设计、船驳运力不足等问题,也制约了
汽车物流船运的发展。
铁路: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两大行业的复合性知识,铁路人员参与汽车项目的运作能力弱。多年的垄断经济,认识不到位;管理粗放,不够精细。区域分拨的能力不足,末端客户的服务意识、短驳船能力不足。有的地区需要地跑送货,客户无法接受。铁路到发两端受铁路运转体制限制,不能快速反应,运行时间相对公路要长;运行时间不稳定,季节性冲击大。多次倒运、存在更多的质损风险。
现象三
整车物流市场秩序及信誉制度有待完善
中国现代整车物流发展了十年。回顾十年,看看我们的
商业道德、市场秩序不尽人意。我们常担心承运了你的车,而到合同规定时间收不到
回款;也常怀疑分供商的运力实力,承诺的运力保障到时轿运车不到位;交车时,经销商也借着各种理由进行敲诈,如此等等。
中国整车物流市场为何不尽人意 ? 举个例子进行说明:假如一个人预期他只活一个礼拜,他发财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去抢人的钱包。抢人东西是要判刑的,但是他不担心这些事,为什么呢?法院还没有来得及开庭,他已经死了,他何必在乎法律呢?但是当他预期要活很长的时间,抢钱则不是最好的办法。所以,一个人的行为或者最优行为与他的生命预期有关,一个人的预期越长他的行为就越规范,他就愿意坚持兑现自己的承诺。
国内一些整车物流企业不重视信誉原因如下:
众多
企业产权没有完善的
产权制度。我所指的产权制度就是使人们有一个稳定的长期、预期的制度;能够使得你干了坏事,就一定会受到坏事后果的惩罚;如果你做了贡献,就一定能够得到回报,这就是我们讲的产权制度。 整车
物流企业今天干的事,这个事的后果由谁承担,可能由现任领导人承担,也可能由下届领导人承担。这时候的,现任领导人就有积极性追求一种短期的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产权制度下,人们就有积极性追求短期的利益。
政府行为还不够规范。政府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行为。政府规定今天能干、明天不能干,一个企业家也没有一个稳定的预期,所以他也一定会追求短期的利益。同时,政府的政策还很模糊,让我们的民营企业家对自己的未来并不充满信心,他们并不预期自己企业做大之后,做好之后,有了信誉之后可以收回果实了。所以他们和国有企业一样,免不了要追求短期的利益。
良好的信息传输体制还需建立。建立一个良好的信誉制度、市场秩序,要求一个很好的信息传输体制。我们一定要让那些不讲诚信、欺骗行为的信息尽快在市场中传输,传输得越快市场秩序的建立就越容易。
现象四
提供的物流增值服务内容不够
近年来,国外的
物流企业已经致力于开发为客户量身订做的终端服务。这种适应性很强的终端管理、服务包括:前伸到工厂下线的运前准备阶段,或者专项改装业务的
外包、订制和
附加价值服务,如安装空气调节装置,安装
液化石油气的转化装置等。包括安全的仓储、管理、
无纸贸易和商品追踪,还有
车载音响、汽车警报器、汽车附件等其他选项,甚至有重新设计与修复。而我们从认识上还处于简单的单项运输思维。需要我们有这种终端服务的拓展意识,主动去拓展市场。
发展趋势
判断一:
乘用车运输资源控制趋于集中,资源在几大管理商之间进行互换
1 、整车运输资源被物流管理商控制。
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白热化,汽车生产厂商追求效益的期望伴随着
供应链的全过程延伸,对于 Q 、 C 、 D 、 M 、 S 理念的认同,使得主机厂采取合资或者控股物流管理商的模式集中整车运输资源,寻求效益挖潜。物流的精髓是“
集约 + 信息化”,通过集约可以实现规模效应。因此,过去分散的运输发包市场被与主机厂有
血缘关系的管理商所控制。本身就是物流领域的专家,他们更知道利用发包,通过
管理控制服务质量、减低
运营风险。
2 、整车运输的实际业务将被管理技术高、规模大的大公司所控制。
过去的年代,中国的
汽车物流概念一直以整车物流为标志,整车物流业务孕育了运输实物的管理商和作业者,而新产生的、前述汽车物流管理商大多没有运输能力,运输实物依然依靠
外包,他们对
运输过程、效果的关注使得发包条件更加理性,会把关注点转移到一些内部管理手段,质量控制能力,一手资源控制、对流资源
网络优化等方面已经奠定了基础的运输企业。大批中小型运输商做为业务作业者,无论从那个角度都是弱者,面临着局部领域的一手资源诱惑,全局范围内的对流无保障的尴尬局面,要么就是出局,要么就是联合,成为具体运输业务的承担者。小型向中型物流商靠,与大型物流商联合,或者中型与中型进行联合,最终必然形成几个区域性或者品牌为背景的运输作业领头羊,他们通过各大
物流公司之间的合作(对流或
资源互换),带领体系内的企业通过整合资源配置,解决“资源利用率低,运输成本高,运力
资源浪费,竞争力薄弱” 的问题,实现多赢。
3 、资源的
集约对管理水平、质量控制都带来了新的要求。
此时,领军企业更加注重体系内企业的标准化和
信息建设。通过信息共享控制
过程质量、通过
作业标准化解决服务品质有所保障。 GPS 、 ERP 系统建设无论从使用规模还是效果都成为人们主动追求的手段。同时,对体系内的资源掌控和经营目标的清晰要求,使得领军企业开始谋划区域集散、配送基地,线路优化等问题。体系内、外以战略联盟的形式,共同构建布局合理的基础网络设施、运输节点和通道。通过合理的分工,达到全局的运力协调及仓储设施优化的目的。
判断二:未来几年乘用车物流中,
公路运输仍是整车物流的主流,但铁路、
水路运输份额将有所大幅提高
摆脱单独公路运输局面,铁路和水路运输与公路运输三足鼎立,各擅胜场是未来整车物流的趋势。
整车公路运输的替代手段是水运和铁路运输。运输业提供商品的共同属性是“改变位移”。由于运输工具的不同特性和以及分属不同空间领域,
替代品行业在对公路运输业产生竞争威胁的同时,又有着天然的合作互补的性质。
公路运输虽然由于油价上涨,
直接成本上升,但是汽车运输具有及时、灵活的特点,能够通过一次装卸就完成
物流服务,由于装卸次数少,减少质损(商品车运输的特殊性),汽车
运输方式仍然将是未来
汽车物流的主要力量。但是,公路运输距离、流向等要素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需要引起诸位的注意,铁路公路联运、水路公路联运的方式正日渐升温,只不过合作发展中各行业不同的
行政管理体制制约了合作的进度。
判断三:涌现出更多动态的、社会化的信息平台
过去我们研究的信息信息平台,是以企业自己的 GPS 为主要手段的单向、开环体系,只有车辆监控职能,旨在掌握车辆动态。未来的信息管理体系会形成一些动态的、社会化的信息平台。这些信息平台是动态的
闭环系统,能够实现:
l 为实现运力资源整合、提高效率提供技术支持;
l 加强车辆监控,为主机厂、 4S 店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l 积累物流运营数据,为优化、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匹配功能,延伸功能。
基于这种目标构建的公共信息网络平台,能够协同
物流企业间的合作、达到平衡运力、
运价与资源等功能。为汽车物流业务合理发展提供保障。同时,企业内部的管理采取 ERP 系统已经比较成熟的走进了更多的物流企业,运用在生产过程中。
判断四:整车物流内涵、竞争方式将发生众多变化
l 物流内涵的变化
整车物流从简单的商品车运输变化为以运输为主体,仓储、配送、末端增值服务为辅的新型物流,技术含量更高,增值环节更多,与主机厂合作更紧密。
l 竞争方式的变化
紧跟汽车整车物流的主要关注点,(汽车个性化消费增加,小批量、多频次的
物流服务要求)未来
汽车物流行业必将从单纯价格竞争、提供运输转为提供多要素的服务。
由于厂商的位置和
销售区域,为销售前移和成本等因素考虑,用
滚装船和火车进行
干线运输加区域物流中心的模式会越来越普遍,这样会在国内的主要节点城市形成多功能的区域物流中心。
l 整车物流团队将从作业型向方案、策划型转变。
过去一段时间,整车物流参与者大多是实操型人才,一群会开车的人加几台架子车的时代已经过去;方案优化、方案策划是项目启动的必须,有些什么新理念和制度化的保障手段是进入谈判的基础。一批理性的、高学历的研究性人才加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
物流人才已经由现场作业型提高到作业、方案策划等立体、多层次的人才构架。
判断五:未来整车物流的关键能力在于合作
纵观未来:既有由汽车
物流企业之间的争夺演绎的内部竞争,又有铁路、水运等替代行业的崛起对
公路运输日益逼近的威胁,而国际物流商的大举进入更让我们短暂中求蜕变、求生存的
危机感。但我们又必须看到:整车物流的
本土化特征又为汽车物流企业的
内部整合、互惠、互补带来了部分缓冲。
竞争与合作是矛盾的统一。中国的整车物流企业一定会在残酷的经营现状面前,理性的寻求生存和发展的出路。刚刚起步的中国汽车物流企业,一定会迅速顺应汽车物流市场求变、求精的趋势,在竞争中寻求合作,在合作中通过培植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真正的学会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