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通讯社译名室
新华社译名室
新华社译名室(又称参考消息报社译名室)是当年在周恩来总理直接关怀下成立的全国唯一的官方新闻译名审定机构,它承担着在中国大陆媒体出版的世界重要或常用人名、地名、组织机构、军事科技名称等的翻译工作,是全国外文译名的权威机构,堪称新华社的一块“金字招牌”。
总理作指示
上世纪五十年代,针对全国的外文译名很不统一的情况,周总理作出指示:译名要统一,要归口于新华社。周总理还亲自提出整理改革了几个常用旧译,包括把“怯尼亚”改为“肯尼亚”,把“莫三鼻给”改为“莫桑比克”等。
在周总理的指示下,新华社外交部、军委机关、教育部中联部等10多个单位派人举行会议讨论统一译名问题。新华社派国际部李慎之(曾任周恩来秘书、中科院副院长兼美国研究所所长,2003年去世)、外文翻译部(参编部前身)段昭麟(高级编辑,被评为第一批全国资深翻译家,2012年去世)两人参加。会议商定,首先由新华社制订译音表,并且确立了外文译名要“名从主人、约定俗成”的原则,为全国译名统一迈出了第一步。
成立译名组
硕果累累
1956年7月24日,新华社党组决定成立译名组(后更名为译名室),由段昭麟、吴钟灵和苏德民3人组成。译名组根据各单位参加的会议精神,接连制订了英汉译音表、法汉译音表等各国译音表。随后,外文翻译部决定集中十来个同志制作译名手册。
当时,译名组的同志把现有的译名卡片、英语大字典中的外国人名以及各种工具书上的外国人名收集起来,按英文字母的排列顺序,打成草稿资料,后经商务印书馆出版,书名为《英语姓名译名手册》,俗称为“英语百家姓”,这是译名走向统一的重要成果。该书于1965年5月第一次出版,后来又历经修改、补充,多次再版,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权威性的英语姓名译名手册。
《英语姓名译名手册》出版后,译名组又陆续出版了西、意、葡、罗、俄、法、德、日等多国姓名译名手册,为统一外国人名翻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93年10月,译名室在对各国人名译名手册进行了归纳和整理之后,由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了多达65万条词目的《世界人名翻译大词典》第一版,成为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具有权威性的常用工具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巨大变化,2007年4月,译名室又委托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了《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修订版,修订版比第一版新增加了4万多条新词条。
译名室跟《参考消息》这张报纸一样,曾经非常辉煌,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些国际人物和组织机构,如克格勃欧佩克叶利钦赫鲁晓夫等等,都是出自译名室。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20 14:30
目录
概述
总理作指示
成立译名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