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潮电影产生于1958年的
法国,1964年为终结时间。带头人为
安德烈·巴赞,代表作有
克洛德·夏布洛尔的《
漂亮的塞尔其》等。
简介
产生于1958年的
法国。当时
安德烈·巴赞(Andre Bazin)主编的《
电影手册》聚集了一批青年编辑人员,如克洛德·夏布罗尔、特吕弗、戈达尔等50余人。他们深受
萨特的
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影响,提出“主观的
现实主义”口号,反对过去影片中的“僵化状态”,强调拍摄具有导演“
个人风格”的影片,又被称为“电影手册派”或“作者电影”。他们所拍的影片刻意描绘现代都市人的处境、心理、爱情与
性关系,与传统影片不同之处在于充满了
主观性与抒情性。这类影片较强调生活气息,采用实景拍摄,主张
即兴创作;影片大多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表现手法上也比较多变。
详细介绍
1958年是“新浪潮”的诞生年,有两部处女作问世:特吕弗的《
淘气鬼》与夏布罗尔的《
漂亮的塞尔其》;1959年是“新浪潮”的幸福年:特吕弗凭《
四百下》在当年获
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新浪潮”电影以表现个性为主。特吕弗的《四百下》(1959)是较早出现的代表作。他用
现代主义手法叙述了他童年时代的悲惨遭遇。他信奉所谓“非
连续性哲学”,认为生活是散漫而没有连续性的事件的组合,在电影创作上否定传统的完整情节结构,以琐碎的生活情节代替
戏剧性情节。戈达尔是以蔑视
传统电影技法闻名的“破坏美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影片在破坏
传统结构方面比特吕弗走得更远,著名的《精疲力尽》(1959)就是其创作风格的最好体现。
“新浪潮”不仅促进了法国电影
表现手法的多样化,也引发了
现代主义电影思潮在
欧美各国的第二次兴起。像
瑞典导演
英格玛·伯格曼,
意大利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费里尼等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大部分影史家都以1964年作为法国新浪潮的终结,主要观点是,新浪潮电影的形式和风格,已广泛地渗入到各种
电影制作之中。
电影运动
是继欧洲
先锋主义、意大利
新现实主义以后的第三次具有世界影响的电影运动,它没有固定的组织、统一的宣言、完整的艺术纲领。这一运动的本质是一次要求以
现代主义精神来彻底改造电影艺术的运动,它的出现将
西欧的
现代主义电影运动推向了高潮。这一运动有两个部分,一是
作者电影,即“新浪潮”;另一是
作家电影,即“
左岸派”。
新浪潮电影诞生的背景是基于历史传统的崩溃,主导基本认识的缺乏,对不确定的茫茫将来的彷徨苦闷。这个背景与
二战以后人们的彷徨苦闷相关联,所以在新浪潮的作品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对二战的反思。同时也与
后现代思潮紧密相关。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解构、对现代主义的怀疑,是基于迷茫困惑后的发泄,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解放。
拍摄主题
非政治性的电影。人物似乎是随风来到人间,随风在世上漂泊,又随风离开人世。《精疲力尽》是最说明这一点的。否定传统的
道德观念的电影。它的功绩之一在于战胜了某种禁锢,力图真诚地描写男女和爱情,暴露虚伪。他们感兴趣的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而不是受制于善恶的观念。
偏爱回忆、遗忘、记忆、杜撰、想象、
潜意识活动,试图把人的这种精神过程、心智过程搬上银幕。
流派
新浪潮运动的流派,作家作品我们通常意义上划分为三个部分。
1
巴赞(电影
评论家)《
电影手册》第一,对
新现实主义纪实美学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
第二,提出电影应该表现人的内心生活。(包括离奇,幻想)(与好莱坞电影是用来讲故事的有本质的区别)
2 “新浪潮”电影
主张:提出“作者电影”的口号,即“拍电影,重要的不是制作,而是成为电影的制作者”。
特征: 电影采用低成本制作:启用非职业演员;不用摄影棚而用实景拍摄;不追求场面刺激和戏剧化冲突。影片在表现方法上,广泛使用能够表达人的主观感受和精神状态的长镜头、移动摄影、
画外音、内心独白、自然音响,甚至使用违反常规的晃动镜头,打破时空统一性的“跳接”、“跳剪”等。还采用一些以人物为对象的使用轻便摄像机完成的跟拍,抢拍以及长焦、变焦、定格、延续、
同期录音等“纪实”手法,将“主观写实”与“客观写实”相结合。电影带有强烈个人传记色彩。
代表作家,作品有:特吕弗《四百下》(1958)戈达尔《精疲力竭》(1959)
3 “左岸派”电影
创作特征:作品大多把人的内心现实与外部现实结合,表现人的内心与现实的差距和矛盾。
在剪辑上采用跳剪,循环剪辑等手法,破坏影片的时空;重视自然音效、台词和音乐;采用舞台职业演员;摄影讲究构图与布光。电影带有强烈文学、戏剧色彩。
代表作家、作品有:
阿伦雷乃《
广岛之恋》(1959)《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1961)高尔比 《长别离》
电影始末
新浪潮电影的诞生是基于历史传统的崩溃,主导基本认识的缺乏,对不确定的茫茫将来 的彷徨苦闷。这个背景与二战以后人们的彷徨苦闷相关联,所以,在新浪潮的作品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对二战的反思。同时也与后现代思潮紧密相关。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解构,是对现代主义的怀疑,是基于迷茫困惑后的发泄,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解放。
新浪潮运动的流派,作家作品我们通常意义上划分为三个部分。这场运动为法国乃至整个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电影文化遗产,影响波及许多国家,如六十年代的德国新电影、
美国新电影、
巴西新电影等等,甚至八十年代后期中国的第五代电影也是踏着法国新浪潮的余波走向国际影坛的。
主要特征
“新浪潮”作者电影的风格,大都以专注的手法记录或表现一个事件、一些人物。采用低成本制作电影:启用
非职业演员;不用摄影棚而用实景拍摄;不追求场面刺激和戏剧化冲突。在表现方法上,广泛使用能够表达人的主观感受和
精神状态 的
长镜头、
移动摄影、
画外音、
内心独白、自然音响,甚至于使用违反常规的晃动镜头,打破时空统一性的“
跳接”、“
跳剪”等。还采用一些以人物为对象的使用轻 便摄像机完成的跟拍,抢拍及
长焦、变焦、定格、延续、
同期录音等“纪实”手法,将“主观写实”与“客观写实”相结合。电影带有强烈的个人传记色彩。
1964年,正是
法国电影新浪潮风起云涌的年代。六位电影大师有了个念头——要拍一拍发生在身边巴黎的故事。在很多电影找不到
赞助商的时候,他们想出了个便宜的办法:先用16毫米的胶片拍,再放大到35毫米以作商业发行。
电影《小兵》
主要影响
新浪潮的创作确实有很多新鲜
玩意,但看来大多已是历史的一部分。看中国的情况,现实意义最强烈的,莫过于新浪潮曾经带来的体制变革。
她长期以来享有“新浪潮之母”的美誉。1956年,瓦尔达以顾问的身份陪同法国导演克里斯·马盖来到中国拍摄纪录片《
北京的星期天》,拍了数千幅照片,2005年3月,她带着其中的百余幅照片到北京进行展览,同时参加法国电影
回顾展北京站的开幕式。
成果
法国
新浪潮电影运动是二十世纪世界
电影史上规模最广、影响最深、作用最大的电影运动。这场运动为法国乃至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电影
文化遗产,影响波及许多国家,这场运动被公认为是传统电影与现代电影的
分水岭。
它是继欧洲
先锋主义、意大利
新现实主义以后的第三次具有世界影响的电影运动,它没有固定的组织、统一的宣言、完整的艺术纲 领。本质是一次要求以现代主义精神来彻底改造
电影艺术的运动,它的出现将
西欧的现代主义电影运动推向了高潮。
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青年电影”反对“爸爸电影”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儿子反对老子的结果。
代表作家,作品
特吕弗《四百下》(1958)戈达尔《精疲力竭》(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