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大盘鸡,又名沙湾大盘鸡、辣子炒鸡,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沙湾市的特色美食,20世纪80年代起源于新疆公路边饭馆的
江湖菜。主要用鸡块和
土豆块炒炖而成,还同新疆
皮带面搭配食用。色彩鲜艳、爽滑麻辣的
鸡肉和软糯甜润的
土豆,辣中有香、粗中带细,是餐桌上的佳品。
据说,大盘鸡是长途司机吃出来的开胃美食。旧时从
乌鲁木齐到
伊犁、
塔城、
阿勒泰等地,必须经过沙湾,而因路况不好,从乌鲁木齐到沙湾开车需要半天时间,司机们大多已是
饥肠辘辘。于是,沙湾县城内路两边就有了不少专为过往司机开的小饭馆,其中一位四川师傅用能刺激开胃的干辣椒和青辣椒与
鸡肉同炒,再配上
土豆、宽面等,深受大家欢迎,后来这道菜慢慢演变成了大盘鸡。
新疆大盘鸡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新疆
沙湾县一位叫李士林的厨师在公路边开了一家“满朋阁”饭店。李士林擅长烹制辣子鸡块,某次一个建筑公司的职工来吃辣子鸡块,虽然觉得味道好,但总感觉量太少,看到李士林拿了只整鸡从后堂出来,就要他把整只鸡都给他们炒上。可是,炒好后的鸡块却没有那么大的盘子装,于是李士林就用盛拌面的盘子盛上了,吃完后这群客人大呼过瘾,而邻座的客人们也纷纷要求来一份大盘装盛的鸡,大盘鸡由此成形。起先店家把菜谱写在一块小黑板上,叫“辣子炒鸡”,后来越来越多的饭店开始推出这种用大盘子装鸡块的做法,大盘鸡的名声也就传开了。一时间,沙湾县城国道两侧,涌现出了许多“大盘鸡”餐馆。
1992年,
沙湾杏花村大盘鸡店的老板张某首先注册了“大盘鸡”这个品牌,一道
乡土菜,开始了自己的品牌之路。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演变,在
新疆,不仅可以吃到大盘鸡经典款“
土豆鸡”,还可以吃到大盘鸡豪华版、升级版“
香菇鸡、咸菜鸡、豇豆鸡、花卷鸡、海带鸡、油炸馕鸡、冻豆腐大盘鸡、鸡血饼大盘鸡”等,香喷喷的大盘鸡再配上具有新疆特色的
馕、
皮带面,绝对是一道美味。
新疆大盘鸡,通常是先炒后炖。做好后,皮焦肉烂的鲜美鸡块夹杂着青椒、红椒鲜亮的
色彩,混合在汤汁中的土豆淀粉吸收了
油腻,用筷子夹起宽且薄的面片在汤汁中搅拌几下,立刻被稠密的
汤汁包围,放到嘴里麻辣鲜香,诸般滋味涌上舌尖。
这道菜,口感独特、味道新颖,既有
西北人喜欢的粗犷豪气的辣味儿,又融合了老四川人为这疯狂的舌尖上的麻味儿。
三黄鸡或者鸡腿、土豆、郫县豆瓣酱、干辣椒、花椒、青辣椒、桂皮、
八角、草果、酱油、
芝麻油、大葱、姜、大蒜、
盐、油、水。
整鸡一只(约2公斤左右,最好是土鸡),土豆三四个,青椒五六个,红色朝天椒一把,
生姜一整块,大蒜4至5瓣,
豆瓣及白砂糖各2至3汤匙,大葱、花椒、味精、盐适量,啤酒1瓶,皮带面适量。
三黄鸡1只,土豆2个,
尖椒2个,啤酒2听,
番茄酱3汤匙,姜1块,干辣椒10根,花椒30粒,八角3颗,桂皮一块,老抽2汤匙,糖1汤匙,盐1茶匙。
鸡肉富含
蛋白质、脂肪、钙、磷、铁、镁、钾、钠、
维生素A、B1、B2、C、E和烟酸等成分而
脂肪含量较少。蛋白质的含量比例较高,种类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有增强体力、强壮身体的作用。另外,含有对人体生发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类,是中国人膳食结构中脂肪和
磷脂的重要来源之一。中医认为,鸡肉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
土豆也称为
马铃薯,块茎中蛋白质营养价值高,容易消化、吸收。块茎富含多种
维生素,特别是
维生素C可防止坏血病,刺激造血机能等。块茎富含
矿物质,块茎中的无机盐如钙、磷、铁、钾、钠、锌、锰等,属于碱性食品,能够中和酸性食品的酸度,保持人体内酸碱平衡。块茎富含
膳食纤维等。
大葱含有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
蒜素,又含有二烯内基硫醚、草酸钙。此外,还含有脂肠、
胡萝卜素、维生素B和C、烟酸、钙、镁、铁等成分。中医认为,大葱能够用于预防
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阴寒腹痛、痢疾泄泻、虫积内阻、乳汁不通、二便不利等病症。
辣椒含有丰富的
维生素C,可以控制心脏病及冠状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从而预防胆结石;此外,还含有抗氧化物质,可预防癌症及其他慢性疾病;同时,辣椒还可以使呼吸道畅通,用以治疗咳嗽、感冒。辣椒对口腔及胃肠有刺激作用,能增强肠胃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改善食欲,并能抑制肠内异常发酵。
事实上,大量实验也告诉我们:“食物相克”并没有科学证据。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我国的科学家就对“食物相克”的说法进行了验证性研究,结果都是不存在。1935年,我国生物化学家郑集曾经搜集了184对“相克”食物,从中选出最常见的14组进行检验,包括大葱与蜂蜜、红薯与香蕉、绿豆与狗肉、松花蛋与糖、花生与黄瓜、青豆与饴糖、螃蟹与柿子、螃蟹与石榴、螃蟹与荆芥、螃蟹与五加皮酒、鲫鱼与甘草、鲫鱼与荆芥、牛肉与粟米、鳖与马齿苋,分别采用大白鼠、猴子和狗进行试验,其中有7对食物由郑教授本人及另一位研究者做人体实验。通过家常制作后试食两天后,观察试食者的表情、行为、体温、大便次数及外观有无差异,没有发现任何一组食物出现相克现象。